路新青
摘要: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生物學實驗是生物科學賴以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是探究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基本手段。生物教師應讓自己教授的知識“動”起來,“活”起來,學生也從中找到學習生物的靈性。日常教學中讓學生享受實驗,收獲精彩;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探究;借助模型,提升效果。教師要注重優(yōu)化實驗教學,彰顯學科魅力。
關鍵詞:實驗教學 探究 模型演示
生物學實驗是生物科學賴以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是探究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基本手段。許多生活現(xiàn)象只有通過實驗才能得到解釋,各種生物體的結構必須通過實驗才能觀察清楚,所以實驗是生物教學的重要方法。生物學科本身具有鮮活的生命特征,是老師呆板的教授,使知識變得僵硬起來,失去了生命本來的面貌。教師應讓自己教授的知識“動”起來,“活”起來,學生也從中找到學習生物的靈性。我多年來注重優(yōu)化實驗教學,突出生物學科的特色。
一、享受實驗,收獲精彩
實驗是一個對外界事物進行探究的過程,也是一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初中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動手做實驗的欲望。因此,良好的實驗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也給學生的好奇心提供了釋放平臺,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效率。
我在教授《觀察動物細胞》一節(jié)中,讓學生自帶牙簽,講完實驗操作過程,學生開始實驗,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每個學生都是異常的興奮,臉上洋溢著動手的喜悅。當顯微鏡視野里出現(xiàn)口腔上皮細胞時,學生發(fā)現(xiàn)的眼睛瞬間放出金光,高高舉起的手,意在要老師肯定他的成功。小組同學交流、討論實驗現(xiàn)象,讓學生們的智慧在課堂流淌。有一位同學沒拿牙簽,他取唾液涂抹在載玻片上,染色后放在顯微鏡下,同樣發(fā)現(xiàn)了口腔上皮細胞,他驚奇的問我:“老師,為什么唾液里也有口腔上皮細胞?”我被他的意外發(fā)現(xiàn)感動著。我給他解釋:“人在咀嚼、說話以及新陳代謝作用時,使大量的口腔上皮細胞不斷脫落,因此,在唾液中含有上皮細胞。” 這使我立即想到了,讓學生用唾液再觀察一次口腔上皮細胞。取材于唾液,不用滴生理鹽水,方法簡單。學生們這次做得更成功,全部找到圖像,比刮取口腔內側壁細胞效果好很多。而且在顯微鏡下的一個視野里就可以見到幾個上皮細胞,一般無重疊現(xiàn)象。
學生們陶醉于實驗課,在實驗過程中慢慢體會到實驗的樂趣。同時,學生通過對實驗過程中每一環(huán)節(jié)的重視,不僅能加強學生的實驗意識,課堂知識也會記得更加牢固。學生們享受著實驗的喜悅,收獲著生成的精彩。
二、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探究
有的學生課堂上實驗不成功,課后還想重做,或者有的同學改進實驗材料想再次探究結果的,我們提供實驗室,讓學生帶著疑問動手實踐,不斷觀察,發(fā)現(xiàn)、思考、討論,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提升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記得剛學完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一節(jié),不少學生對細胞很感興趣,除了課堂上看到的洋蔥表皮細胞外,他們在實驗室開放日,又帶來了西紅柿、土豆、白菜葉、蘆薈、韭菜等植物。王麗同學在觀察韭菜葉下表皮時,發(fā)現(xiàn)了有趣的半月形細胞,那種興奮無以言表。李楠在觀察綠蘿葉柄表皮細胞時,看到了平鋪的五邊形或六邊形的細胞,像是看到了塞外風景一樣高興,知道了植物細胞也是形狀多樣?!熬G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課后有的學生回家把天竺葵葉用五角星、卡通形的黑紙片對葉片做了處理,拿到學校脫色、加碘液、漂洗后,果真是紙片的形狀,學生的眉間滲透著自豪。那一次次成功的嘗試,給學生的心靈帶來美麗的悸動,那就是生物實驗帶來的生命感受,也許那就是一粒萌生偉大科學進步的種子。
三、借助模型,提升效果
實驗教具是生物實驗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載體。而目前學校的實驗器材顯然不能滿足教學需要,這就要求生物教師通過自制教具來進行補充。近年來,我一直堅持自制教具豐富教學資源,教學實踐證明,自制教具可將微觀現(xiàn)象變得宏觀,變抽象為形象,降低學生學習難度,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在《血流的管道—血管》一節(jié)中,為了讓學生能形象的看到動脈、毛細血管、靜脈三者的關系和血流的流向,我用醫(yī)學輸液管和微粗的塑料管做了相應的鏈接,在“動脈血管”一端連接了魚缸換水器(負壓器)。借用塑料管模擬血管、負壓器模擬心臟、紅墨水模擬血液,當擠壓負壓器(代表心臟)時,紅墨水(模擬血液)進入塑料管,再流入負壓器,再流入紅色塑料管(代表動脈),經Y形管(代表小動脈)流入“毛細血管”,再經Y形管(代表小靜脈)匯至藍色塑料管(代表靜脈),非常仿真的實驗,高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身體里的血液流動教學形象化,更為科學、生動和有趣。通過這樣的實驗演示,學生對三種血管的關系理解深刻,便于記憶。負壓吸引器相當于心臟,也形象的知道了動脈血來自于心臟,并且血液在血管中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動,不能倒流。
模型的演示讓課堂生輝,學生有獲得知識的快樂,老師有傳授知識的幸福感。我還用長條的氣球做了氣孔細胞模型;用醫(yī)學輸液管、透明塑料漏斗做了腎小球過濾模型;用塑料三叉管、氣球、橡皮膜、塑料瓶做了膈肌運動模型……這些模型做演示實驗效果都非常到位,對于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望、加深學生體驗、增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課堂效率都有著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總之,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如果能采用各種生動有趣的實驗,把生命的信息,揭示在學生面前,必將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激活學生探索創(chuàng)新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