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波
摘 要:金朝始于公元1115年,終于1234年,由女真族完顏阿骨打所建,主要在東北阿什河和松花江流域,文化尤其是戲劇曾有過輝煌的發(fā)展時期。從東北一直影響到中原,不僅史書多有記載,大量出土文物也反復證明,尤其中原的出土文物更具說服力。
關鍵詞:戲劇;民俗;文物;體現(xiàn)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4-0131-01
據(jù)有關文史資料記載,研究古代戲劇史的專家和學者們,多少年來一直矚目于古河東(今晉南)一帶,因為它是我國古代戲曲發(fā)展的肥沃土壤。這里曾出土了大量金代的戲俑、磚雕、墓葬戲曲壁畫等;地上的戲曲文物,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本文想對古河東出土的金代戲俑、磚雕從民俗的角度,進行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金代戲俑、磚雕與民俗
金代戲俑、磚雕,均出自墓葬,而隨死者入土的戲俑、磚雕,當然屬于喪葬禮儀的民俗范疇。這里不妨先從我國喪葬禮儀的民俗說起。我國民俗十分豐富,各民族習俗豐富多彩,當然這種習俗,都與古代“鬼魂崇拜”有著直接關系。它起自民間,延續(xù)于民間,在歷史的長河中,不但未被消失和沖淡,且逐漸豐富和發(fā)展為各民族獨特的觀念和習俗。
據(jù)考古發(fā)掘材料記載,我國從舊石器時代的晚期以后,埋葬死者的禮儀觀念已經(jīng)出現(xiàn)。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洞的地下,葬有三具人骨,周圍都撒有紅色的赤鐵礦粉粒。隨葬品有用燧石制作的生產(chǎn)工具,石珠和穿孔的獸牙等。到奴隸社會后期,喪葬禮儀也隨著階級壓迫和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關系,派生出上層階級殘酷的殉葬儀式和殉葬品。如奴隸主用大量的奴隸為死者殉葬。此風在夏、商時代比較盛行。春秋、戰(zhàn)國以后,人殉受到非議,出現(xiàn)了以陶俑、銅俑、木俑代之殉葬的風尚。這種以俑為殉葬品的開端,直至金、元時代以未中斷,形成了比較文明的民俗文化。
尤為可喜的是,這些陶俑、磚俑和磚雕與歌、舞、戲融為一體,為我們研究古戲曲史提供了可靠的證據(jù)。如漢代歌舞、百戲,我們可從芮城縣出土的漢代舞俑,窺其真貌。這組舞俑共11個人物,小巧玲瓏,古樸生動,或跪或坐,或立或舞,活生生繪出了一幅漢代“歌舞圖”;金、元院本、雜劇的舞臺形象,我們可以從1959年出土之侯馬金董氏墓戲臺模型與戲俑、稷山化峪鎮(zhèn)西蘋果園二、三號金墓戲劇磚雕、山西垣曲后窯金墓雜劇磚雕、新絳吳嶺莊元墓戲曲磚雕中,窺其真貌。
從古河東蒲州、平陽一帶墓葬出土的大量金代戲俑、磚雕來看,金代,古河東是戲曲之鄉(xiāng),戲曲在城鄉(xiāng)十分繁盛,連民俗葬儀也要為死者隨葬戲俑和戲曲磚雕,讓其生前死后,管弦不絕于耳以便享其冥福。這些戲俑、磚雕均出自金、元時代,當為院本、雜劇的故事和人物無疑了。
二、金戲俑、磚雕的形制和內(nèi)涵
金和元代戲俑和戲曲人物磚雕,其形制均為五個人物(個別也有例外),多數(shù)戲劇史家認為,不涉及其故事、人物為何,只按照雜劇行當中的末泥、引戲、副凈、副末、裝孤等,有秩序地加以排列,似乎當時劇作家寫劇時,每劇必要五個行當,缺一不可。以今見古,這是絕不可信的。正如今日舞臺上演出的腳本,只能根據(jù)本劇故事的需要而設置人物,不能按生、旦、凈、末、丑的行當去強行編制。那么,為什么都以五個人物為準?這又得回到民俗學的角度去加以探索。
我國古代民間把《易經(jīng)》一書,視為人文、民俗的基礎,無論婚喪嫁娶,甚至遇事出行,都要講究陰陽五行,甚至卜筮以占吉兇。不僅民間如此,即春秋、戰(zhàn)國時代,儒、道、墨和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佛、道諸家之學,也認為如不以《易經(jīng)》為依據(jù)進行探研,便是數(shù)典忘祖。因此,我國民俗學受其影響,至深至廣。
三、金、元戲俑、磚雕的服飾與化妝之進程
金、元戲俑、磚雕人物的服飾與化妝,均比較古樸、簡陋,其所以古樸、簡陋,是與當時的物質(zhì)條件和歷史原因相一致的。盡管如此,不論男、女角色,都根據(jù)其在劇中的地位、出身、性格,有其規(guī)定的服飾和化妝,并且十分規(guī)范和嚴格。如顯宦和一般官吏,頭戴幞頭或硬殼官帽;平民、學士頭裹軟巾;侍役、仆從或性格滑稽者,頭戴疙瘩帽或牛角帽;貴夫人梳高髻、戴花飾……衣著樣式也相互不一,男角有圓領寬袖長袍的,有圓領窄袖長衫的,有斜領長袖短衫的,腰中都有束帶。女角多穿長衣和裙帶。從上述服裝看,它說明金、元時代的戲曲表演等,已自成體系,其服飾是為適應載歌載舞的需要設計的??梢姰敃r的戲曲,已達到唱、做、念、舞的綜合藝術高度了。
另外,在金、元戲俑、磚雕人物群像中我們看到那些高不過30—40厘米的諸多形象中,一個個扮相不一,各具風采。它既說明了當時劇目內(nèi)容的豐富性,遠非臧晉叔所編之《元曲選》可以包羅殆盡;而且顯示了這一時期舞臺藝術,已達到十分可觀的成熟階段。正是由于這一原因,自然也給那些戲俑、磚雕的工匠們,提供了再度創(chuàng)造的寫實對象。從戲俑、磚雕所體現(xiàn)的金、元劇本、雜劇的藝術成就,確已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同時還可以說明工匠們的高超技藝,是來自對劇場中的眼觀心領,然后付之以精雕細刻。甚至戲俑、磚雕技藝的精、粗、優(yōu)、劣,是和工匠們觀劇時心領神會之深淺密不可分。
作為黑龍江尤其是松花江流域各縣文物管理人員,注意收集和研究金乃至元戲曲文物,不僅對戲劇歷史的貢獻,也是對金元文化和當代文明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