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晨
摘 要:《墳》、《朝花夕拾》是魯迅重要的兩個散文集。其中充斥著深沉、復(fù)雜的時間意象,也構(gòu)成了解讀魯迅創(chuàng)作實踐的重要視角,本文將側(cè)重分析《墳》、《朝花夕拾》中時間意象與死亡意象的糾結(jié)與嬗變,對文本中關(guān)于死亡的時間意味加以分析。
關(guān)鍵詞:時間 《墳》 《朝花夕拾》 死亡意象
魯迅的文字中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具有對稱意味的時間意象,而時時將自己置身于這兩端之內(nèi),如“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故”與“新”“新”與“舊”,“朝”與“夕”,1926年,在編輯《墳》之外,魯迅還在動蕩與漂泊的環(huán)境中完成了《朝花夕拾》中十篇文章的寫作。(《朝花夕拾》原名《舊時重提》)
在《朝花夕拾》中,以魯鎮(zhèn)為中心的地理坐標(biāo)本身就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自在的時間維度和空間,而這個活在記憶和過去之中的空間和現(xiàn)在的唯一聯(lián)系,便是《朝花夕拾》中作者作為敘事者姿態(tài)的介入。這種封閉的空間至少在作者的文本中體現(xiàn)了一種穩(wěn)定性,當(dāng)然作為一種敘事的策略,也時常會產(chǎn)生試圖動搖這種時間的不穩(wěn)定因素,如長毛,作為一個突入的秩序的破壞者,暴露著某種威脅,當(dāng)然這種威脅最終僅僅停留在兒時作者的想象和阿長的恐懼情緒中。在《朝花夕拾》中的主要篇目,《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中魯迅集中地描述了一個后來被我們津津樂道的空間,從大的角度看是魯鎮(zhèn),從一個更貼近的角度看則就是魯迅的家宅,也就是那個略有神秘感的被棄置的后花園,魯迅曾在文章中用細致的筆墨加以描寫,大多數(shù)讀者都將其作為作者的童年趣聞,充滿諸如美女蛇等富于想象與迷幻的色彩。對此,海外學(xué)者夏濟安先生提出一種新的見解,即體現(xiàn)了作者童年對一個神秘的“黑暗世界”的迷戀,而這對作者今后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筆者有許多啟發(fā)。仔細審視《朝花夕拾》中以魯鎮(zhèn)為核心的地理空間,和那個神秘的黑暗世界一樣,有著獨立存在的意義,而且有著一個封閉的獨立的時間維度。它模糊了地理意義和時間意義。在《朝花夕拾》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魯迅時常以一種悠揚的態(tài)度沉浸其中。
一、個體生命
1926年的魯迅,身處時代的漩渦而能自拔,加之詭譎的國內(nèi)局勢,也是他選擇漂泊和游走,漫游在瞬息萬變的時間的場域,想起吉川幸次郎對《垓下歌》和《大風(fēng)歌》的解釋:任何境遇的突變都會讓人想起天意的不確定性從而給人生帶來不安全感?;蛟S在這時,魯迅選擇在這種焦慮的時刻走進回憶的時間,將這些文字從記憶中抄出來顯然并不是巧合。
死亡意味著個體時間的結(jié)束,也是個體對于時間的焦慮的源頭和終極。魯迅對于死亡的態(tài)度是坦然的,甚至是抒情的,至少在他的行文中看是如此?!翱傊菏湃?,逝去,一切一切,和光陰一同早逝去,在逝去,要逝去了?!盵1]在過往和時間的消逝中,他甚至創(chuàng)造了一個具有隱喻意味的巨大的死亡意象《墳》,如果說此時魯迅對死亡的態(tài)度可以歸納為,一邊是懷戀,一邊是埋葬。那么,一年以后,野草題辭時期的魯迅,則對死亡表現(xiàn)出一種迷戀。甚至從死亡的毀滅感中汲取巨大的詩情?!斑^去的生命已經(jīng)死亡。我對于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曾經(jīng)存活?!盵2]
即便如此,我們?nèi)阅馨l(fā)現(xiàn),魯迅對他人的死常常顯得耿耿于懷,甚至存在著某種焦慮,這種焦慮甚至成為一種困擾,纏繞著他的記憶。最明顯的一處就是,《朝花夕拾》中的章節(jié)《父親的病》,在文章最末,作者這樣寫道:“‘父親!??!我還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氣。我現(xiàn)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沒聽到時,就覺得這卻是我對于父親的最大的錯處?!盵3]或許我們可以從《墳》中得到啟示,或許作者在加重臨死前父親的生之懷戀。自信在文字中對死表現(xiàn)出坦然的魯迅,對于他人的死卻是并不坦然。范愛農(nóng)的死讓他不能平靜,“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還是自殺?!盵4]甚至對青年的死憤憤不平?!凹偃缭饬斯P禍了,你以為他就尊你為烈士了嗎?不,那時另有一番風(fēng)涼話。倘不信,可看他們怎樣評論那死于三一八慘殺的青年?!盵5]他人的死,甚至能招致魯迅偏執(zhí)的仇恨,甚至復(fù)仇“當(dāng)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著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6]
二、死亡的焦慮
焦慮是從存在的角度對非存在的認識。這種存在也即是一種虛無,在時間性上,這種虛無已經(jīng)擺脫了時間的困縛。伴隨著魯迅所偏好的黑暗面,派生了一系列與之相匹配的諸如狼、烏鴉、野草等物象。這種對于黑暗的迷戀,并不意味著時間的靜止與消遁,相反它卻孕育著時間,連接著黎明與黑暗,死亡與新生。既有其存在性的一面,也有其非存在的一面。正是這種特殊的矛盾,催生了一種奇怪的意象:黑暗,作為死亡的隱喻,既導(dǎo)致了焦慮的產(chǎn)生,有作為死亡的歸宿催生著新生事物,而同時又消解了焦慮。這也就是為什么,作者會懷著深情,回憶道長媽媽時,會在文中最末一句寫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靈魂!”[7]
在面對自身的死亡、他人的死亡、和死亡的想象時,魯迅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魯迅在《朝花夕拾》中,還試圖對死亡的想象勾勒出一幅圖景,當(dāng)然他主要針對的是,這幅圖景更像是建立在傳統(tǒng)之上的,也就是丸尾常喜所提出的“民俗之鬼”[8]的觀點。對于魯迅作品中的“鬼”的意象,學(xué)界一直有廣泛深入的討論。
三、鬼世界
收錄在《朝花夕拾》的《無?!泛汪斞?936年的《女吊》在時間上形成了一個呼應(yīng),這類民俗意味濃重的死亡意象——也即鬼。和丸尾常喜所謂的“國民性之鬼”[8],共同構(gòu)成了魯迅文學(xué)世界中的鬼的形象的兩大類別。當(dāng)然在某些地方兩者有相通之處,顧名思義,如國民性與傳統(tǒng)民俗的關(guān)系一樣。
魯迅對于“民俗之鬼”的描寫更加偏向于表露他對于植根于傳統(tǒng)民間世界的“小傳統(tǒng)”[9]的偏愛(用魯迅的話來說是,是亦不可以已乎:),也顯示了作者對于民間話語的偏好,當(dāng)然這種支撐起這種民間話語的往往是它背后所代表的一種審美特征,它往往質(zhì)樸,活潑,而富于超脫的想象力與原始的生命感,魯迅在《朝花夕拾》中對于鬼神的描寫,勾勒出一個以時間作為維度的抒情圖景。在時間性上,人們對于死亡的想象,拓展和延長了時間的維度,也突破了想象的空間與禁忌,但同時它卻有著深刻的人間的烙印。
作者在文章《無?!分幸砸环N歡喜的筆致介紹到無常的登場,“他不但活潑而詼諧,但是那渾身雪白這一點,在紅紅綠綠中就有“鶴立雞群”之概。只要望見一頂白紙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緊張,而且高興起來了?!盵10]280-283在這個想象的死亡的空間中,卻寄托著某種理想和向往,這個空間又借助人們的想象構(gòu)建起時間終點的另一端,“人是大抵自以為銜寫冤抑的;活的“正人君子”們只能騙鳥,若問愚民,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10]208-283“一雙空手見閻王”[10]280-283,陰間儼然成了庶民自信有平等存在的烏托邦。這種“鬼”的鮮活性,不是存在于被塑成泥像,抑或是書上的墨印,而是在“目連戲”的儀式中。對于死亡的恐懼感通過對無常的親近而消解,而它的妙處恰恰在于對于死亡之后世界的想象拓展了這個原本終結(jié)了的時間維度,也借此“陰間”得以“還陽”,這個看似周旋的空間恰恰說明魯迅延續(xù)或者說是吸取了庶民的想象死亡的方式,用對死亡的想象消解了對于時間的焦慮感,或者說是將死后的世界重新投射到人間。
于是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幅詭譎的情景,“我至今還確切記得……可怖而可愛的無常:而且欣賞他臉上的哭或笑,口頭的硬語與諧談……”[10]280-283,其混亂的形態(tài)還在于,作者囈語似的回憶“有人說,他是生人走陰,就是原是人……莫非入冥做了鬼,倒會增加人氣的么?”[10]280-283
四、小結(jié)
在夾雜著回憶的論述中,魯迅延續(xù)著編制死亡想象的傳統(tǒng),也在民間話語的世界之內(nèi)消解著時間的焦慮,長媽媽理所當(dāng)然地置身于這個土俗傳統(tǒng)之內(nèi),長媽媽的死和山海經(jīng)的想象自然一起回歸了這個傳統(tǒng)。而見證父親的死亡時刻,范愛農(nóng)的死,以及青年的死,都不在這個傳統(tǒng)之內(nèi),將死亡意象抒情化的策略因此也就破滅了,緊張感與急迫感消解了詩意,死亡于是變成了一個緊張與急迫的命題?!肮砩裰拢y言之矣,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論了。”[10]280-283
就如,祥林嫂對知識者的拷問,“一個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沒有魂靈?”“或許有罷,——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地說”[11]知識者和民眾的對立始終是魯迅作品中一個緊張而激烈命題,死的命題,集中了這種緊張感,人血饅頭成了彼此間觀念對立的產(chǎn)物。
參考文獻
[1] 魯迅.墳·寫在《墳》后面[A]// 魯迅全集(一)[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299.
[2] 野草·題辭[A]// 魯迅.魯迅全集(二)[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163.
[3] 朝花夕拾·父親的病[A]//魯迅.魯迅全集(二)[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298—299.
[4] 朝花夕拾·范愛農(nóng)[A]//魯迅.魯迅全集(二)[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328.
[5] 墳·題記[A]//魯迅.魯迅全集(一)[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4.
[6] 魯迅.朝花夕拾·狗·貓·鼠[A]//魯迅全集(二)[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244.
[7] 魯迅.魯迅全集(二)·朝花夕拾·阿長與<山海經(jīng)>[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255.
[8] (日)丸尾常喜. “人”與“鬼”的糾葛:魯迅小說論析[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6:164.
[9] 李歐梵.鐵屋中的吶喊[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0:18.
[10] 朝花夕拾·無常[A]//魯迅.魯迅全集(二)[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280-283.
[11] 魯迅.彷徨·祝福[A]//魯迅全集(二)[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