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宏
【摘要】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馬斯洛提出: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每個人都有內在的需要,這種需要是動機產生的基礎和源泉。這種動機促使個人探索、學習,并致力于追求更高層次的發(fā)展。以此為基礎,羅杰斯等人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點。創(chuàng)造性,獨立自主性,選擇行為的自由成為這一教育觀點的重要方面。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是實現(xiàn)上述目標的有效途徑,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挖掘學生的內心世界,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重新定位教師角色,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根據(jù)學生需要,特征制定個性化學習計劃。
【關鍵詞】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學生觀 促進者 大學英語教學
一、引言
一直以來,中國的英語教學強調以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這一思想深受行為主義心理學和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影響,老師“一言堂”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自主性,強調知識記憶,而忽視學生的應用語言能力。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學生英語學習的綜合能力不見提高。因此要改善我們的教學,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人本主義心理學從英語學習的心理角度為我們提供了有效的教學理論和指導。大學英語教學千篇一律,學生普遍反映學習效率不高,為解決這一問題,本人結合人本主義,嘗試對大學英語教學進行優(yōu)化。
二、理論依據(jù)
1.人本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它的形成受當時人道主義和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在批判和繼承行為主義心理學、精神分析心理學等學派的基礎上形成了自身的理論體系。與其它心理學派不同,它主要研究人的本性(nature)、潛能(potentiality)、經驗(experience)、價值(value)、創(chuàng)造力(creativity)和自我實現(xiàn)(self-actualization)。人本主義心理學視人為一個整體來研究,用一種整體論的視野研究人,包含有“人性本善論(doctrine of good human nature)”、“需要層次論(need hierarchy theory)”、“自我實現(xiàn)論(self-actualization theory)”、“人格理論(personality theory)”和“羅杰斯治療理論(person-centered therapy)”等五個理論觀非常關注個體的發(fā)展。
2.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這種人本主義的“以人為中心的學習”的要點是:①教師要以真誠、關懷和理解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創(chuàng)造一種促進學習的良好氛圍;② 學習的決策由師生共同參與;③ 學習的焦點在于促進學習過程不斷發(fā)展,學習內容退居第二位;④課程安排主要是自由討論,使學生能形成和表達自己的看法;⑤教師鼓勵學生把個人的知識和經驗納入學習資源中來,學習資源來自學生的為人、經驗、書籍和其他資料,或者來自社團的經驗;⑥自律是學生達到目的的必備條件,學生把自律看成自己的責任,以自律代替外加紀律。
3.師生關系?!按龠M意義學習的關鍵乃是教師和學生關系的某些態(tài)度品質”。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用“促進者”(facilitator) 一詞來代替“教師”,因為“促進者”更像朋友一樣,讓英語學習在融洽氛圍中完成。一個好的促進者必須具備四種特質: ①相信學生能夠獨立最大限度地發(fā)展自己的潛能;②平等而真誠的對待學生;③傾聽學生的個人經驗,重視他們的感情和意見;④深入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
三、 人本主義學生觀與大學英語教學
雖然英語教學在不斷的改革,人們對英語水平的要求不斷增長,多數(shù)在高中階段英語不好的同學,來到大學都會努力學習,為工作也好,為自己的興趣愛好也好,大家都在想各種學習方法來提高英語。同時,大學英語教師也面臨新形勢下英語教學的改進研究和應用。本人就人本主義展開研究,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聯(lián)系實際情況,把人本主義的學生觀運用到大學英語教學中。
根據(jù)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學生觀,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在開展大學英語教學前我們老師要對大一新生進行摸底測試,主要考察聽力,詞匯,閱讀和寫作方面的能力。考察的原則是基于大學英語四級的模式,因為大學英語的學習一方面是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多一項技能,同時也要幫助大家通過英語四級考試做輔導和準備。根據(jù)學生考試情況,老師會把學生分成A,B兩個班教學。A班學生成績優(yōu)于B班學生成績。那么這樣的分班并不是要重點選拔優(yōu)秀學生,而是要以學生實際英語學習情況,有區(qū)分的進行教學,充分利用上課時間和教學資源,讓每個班學生的英語成績都有提高。A班同學在完成本學期英語教學任務之余,要做大學英語四級的專項練習,為通過四級打基礎。老師會根據(jù)學生的情況調整教學時間和內容,例如,這個班學生的聽力水平整體不好,那么,要重點講解四級聽力技巧,反復練習真題和模擬題。B班的同學成績稍差些,大一期間主要鞏固基礎語法和單詞,大二的時候著重四級專項練習。這樣,充分利用有效時間,提高學生英語水平。
四、 結束語
人本主義心理學與大學英語教學的結合,打破了常規(guī)英語教學模式,根據(jù)學生個體情況,教學內容和學習計劃由老師和學生共同商討決定。老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控制著,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學習者。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提高了,進步比較明顯。
參考文獻:
[1]郭娟,蔣海燕.人本主義活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張凱元.人本主義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心理學出版社,2003.
[3]王永蘭.新課堂英語[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
[4]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