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歆
(沈陽醫(yī)學院附屬中心醫(yī)院,沈陽 110024)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23.038
?
·經驗交流·
38例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腦梗死患者頸動脈彈性變化及斑塊力學特性觀察
李歆
(沈陽醫(yī)學院附屬中心醫(yī)院,沈陽 110024)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23.038
研究[1]證實,頸動脈粥樣硬化所導致的動脈彈性改變與腦梗死存在密切關系,而斑塊的不穩(wěn)定性是腦梗死最重要的病因和危險因素之一,與腦梗死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梗死部位密切相關。因此早期診斷頸動脈粥樣硬化、準確評價斑塊的穩(wěn)定性對減少臨床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采用速度向量成像技術(VVI)觀察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腦梗死患者頸動脈彈性變化及斑塊力學特性,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選擇2011年2月~2013年11月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腦梗死患者38例(病例組),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齡47~76(59.0±11.2)歲,合并高血壓27例、高血脂22例、冠心病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有關腦梗死的診斷標準[2],并經顱腦MRI和(或)CT證實。對照組為無腦梗死患者41例,其中男27例、女14例,年齡45~72(63.0±9.8)歲,合并高血壓27例、高血脂21例、冠心病24例。兩組均排除房顫、心臟瓣膜病及腦部腫瘤患者。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VVI檢測方法:使用Siemens Sequoia 512彩色超聲診斷儀,15L8W-S高頻探頭,頻率調節(jié)為10~14 MHz。受檢者靜息平臥,連接心電圖,探查頸總動脈及其分支,選取斑塊長軸二維圖像及頸總動脈分叉處前2.0 cm處短軸(避開斑塊)二維圖像,采集3個心動周期的動態(tài)圖像。將存儲圖像導入VVI分析軟件中,觀察血管運動,于兩組頸總動脈短軸二維圖像中取前壁、后壁、內側及外側壁為觀察位點;于病例組斑塊長軸二維圖像中取斑塊基底部、近心端肩部、頂部、遠心端肩部為觀察位點。系統(tǒng)將自動檢測設置觀察位點的應變參數(shù)值,記錄各點的收縮期最大運動速度(Vmax)、最大應變(Smax)、最大應變率(SRmax),斑塊雙側肩部參數(shù)取均值,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兩組頸總動脈壁不同觀察位點Vmax、Smax、SRmax比較見表1。病例組共檢出54塊斑塊,不同觀察位點斑塊Vmax、Smax、SRmax比較見表2。
表1 兩組頸總動脈壁不同觀察位點Vmax、Smax、SRmax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病例組不同觀察位點斑塊Vmax、Smax、SRmax比較
注:與肩部比較,*P<0.05。
討論:動脈彈性減低是早期血管損害的標志之一,可作為動脈搏動功能減弱的臨床指標。頸動脈彈性降低與腦梗死病變程度有良好的相關性。VVI是新近發(fā)展起來的新技術,通過檢測動脈壁的運動速度、應變及應變率,來反映彈性動脈的機械特性,各參數(shù)與動脈壁的彈性直接相關,反映動脈管壁在心臟泵血后形變的能力[3]。本研究病例組患者頸總動脈壁不同觀察位點的SRmax均小于對照組,其原因可能與病例組較對照組患者頸動脈彈性減低、血管形變能力降低、動脈硬化程度更為嚴重有關,可以考慮將SRmax作為反映頸動脈彈性變化、預測腦梗死發(fā)生的新指標。有學者[4]認為,頸總動脈彈性的檢測可成為早于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測量而預測腦梗死發(fā)生的新指標。
對斑塊破裂及臨床事件起決定作用的是斑塊的穩(wěn)定性,而非斑塊所致的血管腔狹窄程度[5]。而斑塊形變功能對斑塊的穩(wěn)定性至關重要。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沿血管長軸方向上的長期拉伸、彎曲與斑塊的破裂有關[6]。斑塊受牽拉影響,受力大、伸縮性大,扭曲的受力點處可能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點[7]。本研究病例組不同觀察位點斑塊肩部Vmax、SRmax大于頂部及基底部,提示斑塊肩部受力較大,是容易破潰的位置。這與王宇等[7]、王志蘊等[8]的研究結果一致。含偏心性脂質池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也大都在肩部[9,10]。理論力學認為,斑塊肩部與血流方向存在夾角,處于切應力和正應力的復雜應力狀態(tài),破裂發(fā)生幾率高。其他研究[11]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結論。
綜合可見,VVI作為一種新的檢測動脈彈性的功能學檢查方法,不受聲束角度限制,能直觀、準確地顯示大血管壁的機械運動力學特性,并可對斑塊不同位點的力學特性進行評估,可作為評價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腦梗死患者頸動脈血管壁彈性功能狀態(tài)及斑塊穩(wěn)定性的可靠方法。但該技術對二維圖像要求較高,并且易受呼吸、血管搏動影響,此外本研究樣本量相對較少,有待大樣本研究進一步證實。
[1] 杜秋明,王存選.缺血性腦血管疾病與頸動脈斑塊形成危險因素的關系[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10,17(6):364-366.
[2] 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3] 田鵬.速度向量成像技術在血管壁運動狀態(tài)中的應用現(xiàn)狀[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0,23(3):327-330.
[4] Fagerberg B, Ryndel M, Kjelldahl J, et al. Differences in Lesion severity and cellular composition between in vivo assessed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sides of human symptomatic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J]. J Vasc Res, 2010,47(3):221-230.
[5] Stoll G, Jander S, Sitzer M, et al. Unstable carotid sten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J]. Nervenarzt, 2000,71(12):955-962.
[6]馬琳,苑麗,闞艷敏,等.速度向量成像技術評價腦梗死患者頸動脈斑塊生物力學特性的初步研究[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3,21(8):751-754.
[7] 王宇,段云友,劉禧,等.速度向量成像技術評價頸總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力學狀態(tài)的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0,26(2):145-147.
[8] 王志蘊,張楠,張運,等.速度向量成像技術預測冠心病患者頸動脈粥樣斑塊易損性的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5,31(5):400-403.
[9] Richardson PD, Davies MJ, Born GV. Influence of plaque configuration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n fissuring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s[J]. Lancet, 1989,2(8669):941-944.
[10] 馮海艷,喬鋒利,楊冬艷,等.速度向量成像技術評價頸動脈硬化斑塊內部應變[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2(15):2107-2109.
[11] Ten Kate GL, van den Oord SC, Sijbrands EJ, et al.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J]. J Vasc Surg, 2013,57(2):539-546.
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