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孝義
摘 要 在課改的今天,教師的觀念和教學方式都要跟上現(xiàn)代教育教學的步伐,全面活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充分實施新課程改革,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所要面對的話題。教師要全力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效率,扎實有效的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
關鍵詞 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2-0065-02
在實施小學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針對這一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多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注重結合日常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素質化方向的研究,在體現(xiàn)以人為本原則、發(fā)揮現(xiàn)代手段作用、增強學生參與效果,以及融入情感促進因素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究。小學語文教師要通過多樣性的活動優(yōu)化,實施調控最大化的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帶動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教師要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還要支撐到將來的可持續(xù)性的有效性的提高。突出教學課堂教學的全面化、科學化、本質化的提高,本文將做初步論述。
一、素質化教學,體現(xiàn)以人為本
教學活動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過程,教師要充分重視教學對象的研究。教師工作的對象是具有獨立思維和行為習慣的個體,教學工作應堅持以人為本原則,立足于學生的學習狀況、發(fā)展差異,組織與之匹配的教學活動。在教學中我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狀況和發(fā)展差異,設置了不同類型的目標,每一個層級分別對應不同基礎能力的學生,從優(yōu)秀生到學困生都可以尋找到匹配的目標體系,接下來在分層目標體系的引領下開展差異性教學。從教學目標任務的確定到教學內容的選擇、提問難度的確定、作業(yè)量的多少、作業(yè)難度的高低,以及考試考核的分別組織等等,處處體現(xiàn)以人為本原則,以滿足學生的差異性,調動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讓他們提高學習自信心。
二、確立和諧氛圍,確立服務意識
教師要始終呆著服務意識,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在說中學,在創(chuàng)造中學。教師要改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形式和過程,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自主探索學習,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圍繞學習中的預習、嘗試、實踐、總結等,讓學生學會學習,代替教師手把手的教學和指導,讓學生自己講自己探究學習,教師不指引暗示。這樣,學生就能在自主、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充分地學習了。
三、優(yōu)化教學情境,融入情感促進教學
首先,情感在教學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無論是哪一門學科,有了積極的情感作為基礎,學生的學習投入程度將會更深。小學素質化課堂建設應當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小學生在學習中非常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教師要注重鼓勵學生,教師表揚的話語可以在學生內心產生漣漪,甚至是波濤,對其他學生也具有鮮明的導向引領作用。其次,教師在教學中要掌握好門檻原則,對不同學習基礎和能力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時,要盡可能體現(xiàn)差異,重點是對中后位置的學生多鼓勵,降低表揚的標準門檻,讓學生能夠多獲得一些鼓勵和表揚的機會,多一些內心的積極情感體驗。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引導學生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營造濃厚的集體氛圍,鼓勵學生相互之間探討交流,尤其是幫助學困生提高學習基礎,掌握學習方法,這樣的教學氛圍也能夠有效促進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
四、注重過程,突出教學重點
教師在注重過程的時候要對學生加以充分關注,把握教學的重點和核心。
1.教師要充分全面的關注學生的學習。在課程改革深入的今天,教師應該推崇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全面有效的實施接受性學習,深入細致的理解有效性學習。讓一個人的思考和大家的討論結合起來,讓個人的觀點和集體的思維融合起來,可以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探究的生動效果。另外,在學習載體的設置上側重于將教學重點難點提煉出來,設計出引人入勝、啟迪思維的思考題,讓學生學習有線索、有載體,大家既要深入思考,同時也積極討論,有效增強語文教學的生動效果。實踐證明,提高學生參與性的自主課堂建設是適應當前新課改要求的有效措施,既能夠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也活躍了教學氛圍,使語文教學向著高效深入的方向發(fā)展。
2.教學過程要扎實。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對于閱讀教學而言,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充分的閱讀課文。然而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學生才讀一、兩遍課文,有的字音還沒讀準,句子還沒讀通順,詞語也沒理解,課文還不熟,教師就匆匆忙忙地組織討論、交流。有的甚至直奔課文的重點、中心,讓學生談感悟。其實,這樣既不利于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會很低。因為這時學生對課文整體還沒形成印象,對課文的重點部分也不熟悉,就拿出一詞、一句進行重錘敲擊,一定會使學生體會不深,理解膚淺,泛泛而談,不得要領。扎實的課堂教學是不會演變成老師牽著學生走的。我們的教學內容應該由淺入深、由課內到課外、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教學過程要科學、合理,符合教學策略;教學氣氛要緊張、活潑、熱烈、有序,引導學生思考、歸納、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