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劍,李 瑩
(1、江西省腫瘤醫(yī)院急診科,江西南昌330029;2、江西省血液中心,江西南昌330077)
血液成分分離機兩種版本程序分離血液效率分析
楊 劍1,李 瑩2
(1、江西省腫瘤醫(yī)院急診科,江西南昌330029;2、江西省血液中心,江西南昌330077)
目的對血液成分分離機兩種版本程序分離血液進行效率分析。方法對比分析血液成分分離機使用7.4.5.21和7.4.5.25版本程序分離全血的時間。結(jié)果對于200ml、300ml及400ml血液的分離,7.4.5.25版本程序所用的時間均小于7.4. 5.21版本程序,兩個版本進行比較其分離時間差異均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血液成分分離機使用7.4.5.25版本程序進行血液分離,其效率優(yōu)于7.4.5.21版本程序,且分離的血液符合國家標準。
血液成分分離機;版本程序;分離時間;效率
近年來,使用血液成分分離機進行儀器自動化制備已成為成分血液制備的發(fā)展趨勢[1-6],通過不斷研究分離操作程序的優(yōu)化,在保證制備的血液產(chǎn)品質(zhì)量的同時,也需要提高分離效率。我中心使用LMB SEPAMATIC-SLⅢ血液成分分離機進行自動化血液制備,對其中7.4.5.21和7.4.5.25兩種版本程序分離血液的效率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數(shù)據(jù)來源本中心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期間,血液成分分離機分離明細表和統(tǒng)計分析表。
1.2 樣本來源本中心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無償獻血者所獻全血,包括400ml、300ml及200ml三種規(guī)格。
1.3 儀器與耗材全血成分分離儀LMB SEPAMATIC-SLⅢ(深圳普特公司),Q-400五聯(lián)袋、T-300四聯(lián)袋及200四聯(lián)袋(上海輸血技術有限公司)。
1.4 血液成分分離機分離血液程序
1.4.1 分離原理將離心后分為血漿和紅細胞層的全血安裝在血液成分分離機上,各個血袋掛在相應的血袋掛桿上,將導管卡入相應的熱合頭中,在液晶顯示操作屏上選擇分離程序,通過擠壓、熱合頭的開閉,以及探測器的界面探測,來實現(xiàn)血漿層和紅細胞層的分離、營養(yǎng)液的添加及空氣的排放,制備紅細胞和血漿[7,8]。其中血漿和紅細胞層的界面分離通過顏色傳感器探測控制,該界面探測區(qū)域由上至下分為M1、M2、M3及M4區(qū)。
1.4.2 7.4.5.21版本(以下簡稱“版本1”)該程序版本在擠壓分離血漿層和紅細胞層時,設定紅細胞界面到M4-M3的區(qū)域時,擠壓速度由7g/s到1g/s變化,變化梯度為777521。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部分全血使用該儀器程序版本制備。
1.4.3 7.4.5.25版本(以下簡稱“版本2”)該程序版本在擠壓分離血漿層和紅細胞層時,設定全速擠壓分層全血使紅細胞界面從M4到M1區(qū)。2015年5月至2015年6月本中心采集的全血部分為該儀器程序版本制備。
1.5 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TATA 12.0統(tǒng)計學軟件包,采用t檢驗對兩種版本的血液分離時間對比分析。
2.1 采用兩種版本程序制備出來的紅細胞和血漿產(chǎn)品,依照國家標準[9],質(zhì)量均合格[10]。
2.2 通過t檢驗,分別對兩種版本程序分離200ml、 300ml及400ml的時間對比分析,結(jié)果分別見表1、表2及表3。
表1 兩種版本程序分離200ml血液時間的對比分析
表2 兩種版本程序分離300ml血液時間的對比分析
表3 兩種版本程序分離400ml血液時間的對比分析
由表1~3可見,用于200ml、300ml及400ml的分離,版本2所用的時間均小于版本1,兩個版本進行比較后,其分離時間差異均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使用血液成分分離機的不同版本程序?qū)﹄x心后分層的血液進行分離,在營養(yǎng)液的擠壓和熱合頭的控制方面基本相同的條件下,其效率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分層全血的擠壓方面。而既要保證紅細胞和血漿的質(zhì)量符合國家標準,又要提高效率,對分層全血的擠壓速度及顏色傳感器對分層界面的探測至關重要。擠壓速度越快,分離時間越少,但擠壓速度加快,血漿紅細胞混入和紅細胞的破壞可能性也加大,擠壓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顏色傳感器的探測也很重要,儀器上的探測區(qū)域從下往上分別為M4、M3、M2和M1區(qū),當擠壓分層全血時,血漿層被從下往上擠壓出分層全血袋,血漿和紅細胞的分層界面也隨著擠壓從下往上即從M4區(qū)往M1區(qū)推進,當分層界面被探測抵達M1區(qū)時,探測器傳遞信號停止擠壓。擠壓速度越快,紅細胞越容易在停止擠壓前混入血漿。版本1和版本2的不同即在擠壓速度上,版本1的擠壓速度由快到慢呈梯度變化,而版本2的擠壓速度一直設定為最快即7g/s,因此版本2的分離速度快于版本1。
兩種版本程序使用時制備的紅細胞和血漿產(chǎn)品質(zhì)量經(jīng)分析后均符合國家標準,但因其影響因素除了血液成分分離機的分離過程外,還有離心過程、制備時間以及人員操作等,質(zhì)量指標的差異并不能完全說明是由版本程序差異所致,因此質(zhì)量的具體分析未納入本文。
綜上所述,血液成分分離機使用7.4.5.25版本程序自動分離200ml、300ml及400ml血液,分離效率均優(yōu)于7.4.5.21版本程序,兩種版本程序制備的紅細胞和血漿產(chǎn)品均符合國家標準。
[1]楊麗美,何博,曾四海.全自動血液分離機和傳統(tǒng)手工法制備濃縮血小板的質(zhì)量比較[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1):43.
[2]王飛,王良華,盧舜華,等.血液成分分離機分離全血工作效率的評估[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11):1080-1081.
[3]李建民,張雯,戚海,等.血液制備信息電子一體化的探討[J].中國輸血雜志,2015,28(3):335-337.
[4]秦艷蘭,劉景春,劉仁強,等.自動和手工制備濃縮血小板的質(zhì)量評價[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09,27(1):33-34.
[5]何寶紅,鄭拉讓.全自動血液成分分離儀分離血液成分的參數(shù)探討[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0,7(5):439-440.
[6]李瑩,楊劍,黃麗紅,等.儀器自動化批量分離全血不同人組的效率評估[J].江西醫(yī)藥,2016,51(8):854-855.
[7]姚玉峰,黃博,王建衛(wèi),等.全自動血液成分分離機系統(tǒng)的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2008,19(6):667-670.
[8]王平江,周彬,劉標.全自動血液成分分離轉(zhuǎn)移方法及實現(xiàn)[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08,29(3):10-14.
[9]全血及成分血質(zhì)量要求GB-18469-2012.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1-19.
[10]李瑩,楊劍,黃麗紅,等.三種方法批量全血制備的血漿產(chǎn)品質(zhì)量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6,34(2):260-262.
R457.1,R193.3
A
1674-1129(2016)05-0694-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6.05.057
2016-06-06;
2016-09-14)
江西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課題(編號:2015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