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貴榮
王占義,鄂爾多斯人氏,新華通訊社內(nèi)蒙古分社副社長,中國新聞界翹楚。長期從事新聞業(yè),在新聞寫作、傳播以及新聞理論上建樹良多,貢獻突出,僅2016年上半年就發(fā)表十多篇理論文章,其中《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在《內(nèi)蒙古日報》理論版首發(fā)后,新華社客戶端、人民日報客戶端以及《呼和浩特日報》《鄂爾多斯日報》《赤峰日報》轉(zhuǎn)載,在國內(nèi)新聞界具有良好聲譽和影響力。
一般而言,一個人,認準(zhǔn)一項事業(yè)一個領(lǐng)域并為之勤勉發(fā)奮進而有所成就,已經(jīng)難能可貴,足可以立身行世,率先垂范,砥礪后進。于新聞事業(yè)這個本職工作,王占義已經(jīng)做到了這種境界。這也是占義半生為之傾情奉獻進而取得驕人業(yè)績的大事業(yè)。然而占義的人生奮斗目標(biāo)并沒有因為這項大事業(yè)獲取了榮譽而稍有停留止息。王占義在報刊的收藏上亦有非凡之舉。他是目前國內(nèi)報刊收藏為數(shù)不多的人,數(shù)量之巨,質(zhì)量之高,難有出其右者。目前已在呼和浩特玉泉區(qū)文化產(chǎn)業(yè)園區(qū)建立“世界報刊博物館”“內(nèi)蒙古史料博物館”和“毛澤東圖書文獻博物館”三個專門收藏館,成為呼和浩特一道獨一無二的人文景觀。和占義在一起,說及收藏,占義往往眉飛色舞,口若懸河,如數(shù)家珍。他會告訴你報刊創(chuàng)刊號的價值,“號外”的基本含義,“天窗”的特殊意義,以及收藏過程中的艱辛和快樂。報刊收藏,是占義從事新聞專業(yè)捎帶而做的一件事情,從無到有,日積月累,竟成大觀。
作為一個讀書人,真正讓我對占義刮目相看的,則是他的《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以下簡稱《大辭典》)
兩年前,占義曾和我說起過關(guān)于這本辭典的積累編撰情況,坦率而言,當(dāng)時聽了并不以為然。我不懷疑占義收集整理、鑒別取舍的能力,也不懷疑他在文字上的表述能力,我所懷疑的是時間和精力。我總認為,一部辭書的編撰,往往需要一群人。當(dāng)年筆者曾參加過遼寧大學(xué)中文系《文學(xué)描寫辭典》的閱讀摘抄工作,中文系78級五個班將近二百名學(xué)生悉數(shù)參與。從最初的閱讀、摘抄到編輯整理以至最后出版,用了一年時間。(此書由福建文藝出版社出版,三十多年過去,多次再版,成為長銷書)。辭書的編寫是一項工程,占義以一人之力能拿得下來嗎?
事實上,我的擔(dān)心是多余的。一年過后,2015年1月,《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已由上海辭書出版社正式出版,同年6月,已經(jīng)第二次印刷。最近,占義正緊鑼密鼓做修訂工作,《大辭典》的第二版將于2016年7月底再次面世。
《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收中外詞語2 100余條,約百萬言。詞條包括成語、俗語、習(xí)慣用語、流行語詞、網(wǎng)絡(luò)熱詞及當(dāng)下流行語、國外輸入的常用語、古詩文中被賦予特定含義的詞句,內(nèi)容涉及經(jīng)濟、社會、歷史、文化、軍事、宗教、人文等諸多方面,涵蓋今古,包羅萬象。這是《大辭典》的第一個鮮明特點。從所收條目上可以明確看出來,它不同于《辭源》《辭?!?,也不同于《成語大辭典》《古代漢語大辭典》等專門工具書。
《大辭典》的第二個特點是溯源。追本溯源,是《辭源》《辭?!贰冻烧Z大辭典》《古代漢語大辭典》等工具書的一個基本特征,每一個詞語都要找到最初的出處,找到源頭。源頭之下,輔之以一兩個后世詩文中使用的例證?!洞筠o典》也取語詞溯源的基本方式。每一個詞語尤其是那些在上述專門工具書中不收入的語詞(這部分語詞在《大辭典》中占了絕大多數(shù),是《大辭典》的重點所在)都做了追本溯源的解釋,這是它的價值所在。
講故事是《大辭典》的第三個特點?!洞筠o典》在為每一個所收詞語尋本溯源的同時,對一些詞語本身所蘊涵的歷史典故、民間傳說以及與該詞語相關(guān)的歷史背景、人物事件加以詳盡敘述,使得詞義更加清晰明顯,同時增加了可讀性。這樣一本書,既可作為工具書來使用,又可以做為一本歷史掌故或文學(xué)讀物來欣賞?!洞筠o典》的這個特性,是一般語詞工具書所不具備的,因此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它在我國歷經(jīng)久遠、深厚豐富的語詞工具書編纂體系中確立了一種體式,是真正的標(biāo)新立異之作,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功不可沒。從《爾雅》《說文》的簡約樸實,到《辭源》《古代漢語大辭典》的弘博嚴(yán)密,到《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的兼容并包、豐富靈活,從無到有,從微到大,從簡單到豐富,從粗率到精微,其來有自,一脈相承,都在為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深厚博大的語詞傳統(tǒng)抒寫著新的篇章。
《大辭典》在為所收的所有詞語追本溯源、解釋詞義,并對大部分具有故事性的詞語以故事的方式進一步加強拓展其詞義的同時,還對許多詞語做了釋疑解難甚至是訓(xùn)詁考辨的工作。這是《大辭典》的又一個特點,其價值不容小覷。中國文字與語詞,從傳說中的蒼頡造字、金文甲骨、石鼓詩、大篆小篆,《尚書》《詩經(jīng)》及諸子等先秦典籍以迄于今,經(jīng)歷了數(shù)千年漫長的發(fā)展衍變過程,字體、字義、詞義、詞性,文載口授,道聽途說,往往流變衍竄,錯訛舛遺,至有郢書燕說、魯魚亥豕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二千年前的漢代鴻儒董仲舒就曾感慨:詩無達詁。這期間,歷代經(jīng)學(xué)家、訓(xùn)詁學(xué)家、文字專家們做了艱苦卓絕的努力,梳理,校戡,考辨,釋疑,使得字詞的含義逐漸清晰,并最終確立。然而不幸的是,我們還沒有真正認識先人們的艱苦努力所確立的價值并好好使用、享受這些成果的時候,我們又遇上了“文革”和當(dāng)今的網(wǎng)絡(luò)時代。在對待語言文字的態(tài)度上,這是兩個缺失謙恭敬畏之心和責(zé)任心的時代。先人們?yōu)槲覀儎?chuàng)立了如此優(yōu)美、雅訓(xùn)、豐富有力的語言文字而不去應(yīng)用傳承,生造,污損,庸俗,下流,無所不用其極。當(dāng)今時代,人們所關(guān)注的,大抵貪污腐敗、醫(yī)療住房、股市行情、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破壞,諸如此類,孰不知,語言環(huán)境的污染和破壞是一個更為嚴(yán)峻的問題,它所映照的,是一個民族的心靈,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垮塌了,撥亂重建,艱乎難矣!由此觀之,《大辭典》不僅在為所收的每一個詞語做著追本溯源的工作,也在為每一個詞語做著正本清源的工作,它的價值不言而喻,必將在今后中國語詞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被確立并認可。
溯源,釋義,講故事,考辨,是《大辭典》所呈現(xiàn)的基本特點,以上略作分析。下面,則以例子來做具體的印證說明,這些例子,大抵隨性翻閱,信手拈來,不必刻意檢選。
元元本本(原原本本)。人們在使用此
詞的時候,一般都用“原原本本”,讀《大辭典》,知道了原初用字為“元元本本”,語出班固《西都賦》。詞義為“事物從頭到尾的全過程或全部情況”。因為此詞沒有故事性,溯源與釋義已經(jīng)說明問題。但《大辭典》并未止步于此,對這個詞語的詞性、詞義進一步解析探究,使得詞義更加清晰。
死馬當(dāng)活馬醫(yī)。這是人們經(jīng)常使用的一句俗語,讀《大辭典》,方知其來源久遠,與晉代占卜家、詩人郭璞有關(guān),并且和文學(xué)名著《西游記》也有了關(guān)聯(lián),讀來頗有趣味。
始作俑者。此為習(xí)用成語,出自《孟子》,歷來作為貶義詞使用,義為“首開惡例”或“帶頭做壞事”的人。傭者,木刻偶人,古時用以陪葬。在中國漫長的奴隸制時代,活人殉葬是一個普遍的野蠻殘忍的習(xí)俗,尤其被統(tǒng)治階級認可并廣泛使用。為了反抗或躲避這一野蠻習(xí)俗,有人用木頭刻為人形以代替活人陪葬。是一種不得已的行為,客觀上具有積極意義?!洞筠o典》對此作了較深入的解析,令人信服。此詞全句為“始作俑者,其無后乎”,其貶義之用,得力于后句。前句為客觀表述,后句為主觀判斷。再加上語出孔子,就成為后世封建正統(tǒng)的維護者們貶斥始作俑者的基本依據(jù)。對于“其無后乎”的理解,重點在“其”字上,如果將其用為人稱代詞,那么《大辭典》中“始作俑者將受到斷子絕孫的報應(yīng)”“將滅絕后代”的理解是可以的,事實上,孟子之后,人們都這么理解。其義也因為成語的特性而被固定下來。但“其”同時也是一個表揣測或反詰的疑問助詞,如果以此來理解“其無后乎”,意思就不同了:(始作俑者用木偶來代替活人)難道是因為沒有后代(的緣故)嗎?指責(zé)詛咒的意味完全沒有,反倒有些許同情的意味包含其中。筆者之所以對這個成語提出這一解釋,一是因為這個成語本來是可以做這種解釋的;二是因為像孔子這樣一個“仁以為己任”、窮其一生推行仁道的仁者,對始作俑者既維護禮制又保全生命的變通行為,是不會加以惡毒詛咒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這是一個習(xí)用語。生命力頑強,人人皆說?!洞筠o典》對這個語句給出了五種解釋:原始先民的計數(shù)方法、數(shù)字與文字的搭配、歷史故事、傳說、不祥之?dāng)?shù)。每一種說法都有道理。可謂搜羅備盡,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
散步。沒有一個人不散步的,沒有一個人不明白散步的。但是能知道“散步”一詞的語源所出以及此詞詞義的衍變過程的,相信沒有多少人?!洞筠o典》的解釋,讓人豁然開朗。對這樣一些司空見慣耳熟能詳人人掛在嘴邊的普通詞語的溯源釋惑,是《大辭典》的重心所在,也是《大辭典》的價值所在。就這一點,足可以使它流傳后世。
支吾?!洞筠o典》:本作“枝梧”?!爸Α钡谋玖x是小柱子,“梧”的本義是斜柱子,“枝梧”引申為抵觸抗拒的意思。出自《史記·項慴羽本紀(jì)》:諸將皆(“懾”之異體字)服,莫敢枝梧。后經(jīng)衍變,“枝梧”變成了“支吾”,意思有了較大變化,多指說話含混、躲閃,有應(yīng)付搪塞的意思。釋義簡明清晰。筆者所要補充的是,此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專指語言現(xiàn)象,就作“支吾”解,一般都寫成“支支吾吾”。表現(xiàn)在身體動作上的“抵觸、抗拒”之意已經(jīng)消失了。但在筆者的老家鄂爾多斯方言里,“枝梧”一詞一直在使用,而且就指身體動作的“抵觸、抗拒”之意。細加體味,還有“節(jié)外生枝”“橫生枝節(jié)”的意思。
《大辭典》為每一個所收詞語追本溯源,窮求冥搜,用功至多。作者的求索精神,一絲不茍的寫作態(tài)度,令人敬服。但因其包羅萬象的特性,掛一漏萬、顧此失彼的情況仍然不可避免。以下不揣淺陋,試舉數(shù)例,一來與占義探討切磋,相互砥礪;同時,如果所言不謬,占義在今后對辭典的進一步修訂時可以使用補充。
夢見周公。《大辭典》將此詞的語源溯自《漢書》。此詞的最早出處在《論語》。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fù)夢見周公。堯、舜、周文王、周公,是孔子所崇仰的先代圣人,堯、舜時代和夏、商、周三代是孔子認為的理想社會,禮樂齊備,典章文物繁盛。從孔子的慨嘆可以看出,他曾經(jīng)常夢見這些圣人。晉代劉琨《重贈盧諶》詩:吾衰久矣夫,何其不夢周?!皦糁堋彼鶕?jù),就是孔子的這句話。
出水芙蓉。語出南朝梁代鐘嶸的《詩品》。唐詩人李白《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此詩句在后世影響甚大,《大辭典》未引用。
不出門知天下事。此為習(xí)用語?!洞筠o
典》從《續(xù)傳燈錄》中找到依據(jù)?!独献印酚性唬翰怀鰬?,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二者意思相同,后者應(yīng)為前者所本。
爛醉如泥。語出《后漢書·周澤傳》。周澤為漢明帝時太常。唐朝大詩人李白好飲,不事家業(yè)生產(chǎn),于妻子面前十分愧疚,曾寫《贈內(nèi)》詩曰: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此詩完全引用周澤嗜飲的故事。
馬猴子。此詞源于西晉五胡十六國時期后趙石勒故事?!洞筠o典》不誤。《紅樓夢》第二十八回薛蟠打油詩:女兒愁,繡房躥出個大馬猴。
天高地厚。語出《詩經(jīng)》,不誤?!八臅敝坏摹吨杏埂穼Υ艘灿泻芎玫慕忉專翰┖衽涞兀呙髋涮?,悠久無疆。未引。
推敲。故事出自宋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洪邁《容齋隨筆》亦有記錄。
燕頷虎須。語出《后漢書·班超傳》,形容班超容貌,《大辭典》導(dǎo)源不誤。《三國演義》描寫張飛相貌亦用此詞,第一回: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寵辱不驚?!洞筠o典》引晉代潘岳《在懷縣》詩以及《新唐書·盧承慶傳》為源頭?!独献印分杏小皩櫲枞趔@”之語,不知是否為“寵辱不驚”所本。
噴嚏?!洞筠o典》所講故事十分有趣。不過“噴嚏”一詞,《詩經(jīng)》中已有記載。《邶風(fēng)·終風(fēng)》:寤言不寐,愿言則嚏。嚏者,打噴嚏也。詩意為,睡醒了就再也睡不著了,(我)打了一個噴嚏,那是有人在惦記著我吧。有意思的是,這一古老現(xiàn)象在鄂爾多斯依然存在。一個人如果無緣無故打一個噴嚏,他(她)立刻會想到或者有人提示這是遠方的親人或親近的人在思念自己。這一現(xiàn)象在國外也有。
狼狽?!洞筠o典》以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為源。此詞最早見于《三國志》,也見于晉李密《陳情表》:臣之進退,實為狼狽。《隋書·楊玄感傳》:時從官狼狽,玄感欲襲行宮。
口若懸河。源出《世說新語》。唐散文家韓愈詩《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使用精確,可列為佐證。
疾風(fēng)知勁草。語出《東觀漢紀(jì)》?!洞筠o瑀典》不誤。唐太宗李世民《賜蕭》詩:疾風(fēng)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洞筠o典》未引。
簞食壺漿,簞食瓢飲。這兩個語詞中“食”的發(fā)音為“s佻”去聲,而非“sh侏”陽平,皆為使動用法。
運籌帷幄?!洞筠o典》引《史記》為佐證?!犊鬃蛹艺Z》:明王之道,其守也,則必折沖千里之外;其征也,則必還師衽席之上。“帷幄”“衽席”“折沖”“運籌”,意味相近,承接關(guān)系明顯,《大辭典》可引以為據(jù)。
桎梏。本為古代刑具?,F(xiàn)代引申為“束縛”之義?!洞筠o典》解析清楚?!睹献印けM心章句上》: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梢詾閾?jù)。
占義以一人之力,欲成百世功業(yè),編纂出版《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一百余萬字,三十年搜羅尋覓、錙積銖存之艱辛,片言只語難以盡道。而此后編纂過程中的辨別取舍、條分縷析,以至編寫成文,又是一個十分艱巨的工作。令人欣慰的是,占義的心血汗水沒有枉費,在上海辭書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下,《大辭典》順利出版。老氏有云: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這是《大辭典》從準(zhǔn)備到成書并最終出版的真實寫照。作為一個讀書人,作為朋友,我感到由衷的喜悅和欽佩。《中外詞語溯源故事大辭典》的出版,是我國辭書出版界、讀書界的一件大事,它為我國豐富深厚的語詞系統(tǒng)增添了新的內(nèi)容,也標(biāo)志著我國語詞的整理研究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在現(xiàn)有的基礎(chǔ)上,作者和出版方繼續(xù)努力,查漏補缺,消除錯訛,精益求精,這本書,是足可以流傳后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