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銀行黃帝像漢口地名湘宜(暗記)券初探——一種代財政部發(fā)行的“特種兌換券”

2016-11-19 06:16繆汝平江蘇南京
中國錢幣 2016年2期
關鍵詞:中交漢口中國銀行

繆汝平(江蘇南京)

中國銀行黃帝像漢口地名湘宜(暗記)券初探——一種代財政部發(fā)行的“特種兌換券”

繆汝平(江蘇南京)

民國七年(1918)五-九月,中國、交通兩行在“京鈔”停兌期間,代財政部發(fā)行了一種可兌現(xiàn)的“特種兌換券”-“暗記券”。中國銀行所發(fā)的“特種兌換券”即“黃帝像漢口地名湘宜(暗記)券”至今仍深藏“閨中”、難見其“真容”,記述該券的文字也不多見。為促使該券“亮相”,筆者不揣冒昧,將所見資料整理成稿。初步探討,疏漏、失當之處,請補充、指正。

一湘宜(暗記)券的背景、券名與號碼、張數(shù)

1.背景

北洋政府后袁世凱時期,軍閥割據(jù)、戰(zhàn)事時有發(fā)生。民國六年(1917)九月十八日,暫署零陵鎮(zhèn)守使劉建藩、湖南第一師第二旅旅長林修梅“暨零陵各區(qū)司令等,通電中央及各省,宣告自立,脫離現(xiàn)政府關系,與海軍、兩廣、云南各省一致”。由此拉開“湖南戰(zhàn)事”的大幕……

代總統(tǒng)馮國璋“有與南政府攜手之意,而為段(祺瑞)氏主戰(zhàn)派所扼,不克達其目的”。民國“七年一月二十七日,湘軍攻據(jù)岳州。而馮亦知各督軍非出于戰(zhàn)不可?!彼煊小芭杀舷隆薄Ⅰ輮Z獨立軍隊長官官職等命令……所有戰(zhàn)地軍餉均需現(xiàn)款。財政部以“前敵軍餉調現(xiàn)、運現(xiàn)極形困難,一有遲延或至僨事”。因與南下各統(tǒng)領軍隊長官洽商,在湘岳宜漢等處就近發(fā)行轉運便捷的“漢口中交兩行兌現(xiàn)鈔票”,專在漢口兌現(xiàn)、隨到隨兌,與現(xiàn)款無異。湘岳宜漢等處公款出入一律通用,以便流通、而增信用。“漢口中交兩行兌現(xiàn)鈔票”,即中交兩行代財政部發(fā)行的“特種兌換券”。

2.券名

(1)“暗記”

筆者至今未見該券的“真容”,并不清楚券面加印“暗記”的字體、顏色、位置等。然有資料記載了該券的“暗記”。民國七年五月二十五日,中行致函財政部:“本行前奉大部函囑加印湘宜字漢口券一百五十萬元運漢等因……”換句話說,就是在漢口地名券上加印“湘宜”二字后運漢。由此可知“湘宜”二字即“暗記”。

(2)券名

斯時,中國銀行漢口地名鈔券有兩種:一為李鴻章像券,另一為黃帝像券。哪種漢口地名券上加印了“湘宜”(暗記)二字?查總管理處總司券民國八年(1919)底印的《中國銀行兌換券號碼地名一覽表附輔幣券及小洋角券》(以下稱《號碼表》):先看李像券,其1元券未見漢口地名;5、10元券雖有漢口地名,但未見加印“湘宜”(暗記)二字。再看黃帝像券,其1元券“券面地名”有“漢口湘宜券”;5、10元券“券面地名”也有“漢口(湘宜)券”[見下文“3.湘宜券的號碼、張數(shù)”]可見,這些“券面地名”加印了“湘宜”二字的黃帝像漢口地名1、5、10元券就是“湘宜(暗記)券”。因此,該券的全稱應為“中國銀行黃帝像漢口地名湘宜(暗記)券”,也稱“湘宜(暗記)券”或“湘宜券”。該券發(fā)行倉促,發(fā)行時并無統(tǒng)一券名,有些函電、表報中也有稱“特種暗記券”、“暗記鈔票”、“暗記券”及“特種兌換券”的[見下文“三(1)發(fā)行”]。

3.湘宜券的號碼、張數(shù)

茲將《號碼表》中湘宜(暗記)券的記號、號碼、張數(shù)、券面地名等摘編為下表,以便讀者查考:

中國銀行黃帝像漢口地名湘宜(暗記)券號碼、張數(shù)簡表

由此可知,中行預備的湘宜(暗記)券計有1元券150萬張(元)、5元券10萬張(50萬元)、10元券3萬張(30萬元),共163萬張(230萬元)。

二湘宜(暗記)券的趕印、快運及現(xiàn)金準備

1.趕印

本文所謂“趕印”,就是趕緊在漢口地名券上加印“湘宜”(暗記)二字。

(1)財政部要求總行趕印

民國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財政部致中交兩行密件:“頃接本部吳(鼎昌)次長電開,推行漢鈔事……請轉告中交兩行迅將暗記鈔票晝夜趕印寄漢等因……相應函達貴行查照,迅速督飭趕印寄漢、并將暗記券數(shù)目報部。”

(2)漢行婉拒吳次長先盡“存票加印暗記”的要求

財政部吳次長曾致漢口中行密電:“漢口中國銀行錢(宗瀚)經(jīng)理、密:尊處暗記鈔票,在漢議定下月先發(fā)150萬元……5月5號左右長沙需用鈔票約八九十萬、宜昌約四五十萬、漢口約二三十萬,共150萬元,希接洽。鈔票貴總處正在趕印,于未到以前,務乞先盡尊處存票加印暗記,于三號前分運湘宜應用,諸乞接洽辦理。鼎。艷?!保ú椤绊嵞看铡狈?,“艷”代表“29日”。下同。)

吳次長艷電與中行總處加印湘宜(暗記)券運漢不符,被漢行婉拒。漢行分別致電總行與財政部,請“與接洽”。其致財政部電文如下:“財政部吳次長尊鑒:頃奉艷電,有需待商之處。已電總行乞與接洽。宗瀚。東。中行?!保ā皷|”,代表“1日”。)

2.快運

(1)中行報告運漢日期

民國七年四月三十日,中國銀行致函財政部,報告印券種類、數(shù)目及運漢日期:“付印100萬,擬于5月7日前陸續(xù)運漢?!薄案絾我患垼河嫺队?元券40萬元,5元券50萬元,10元券10萬元。”

(2)運交情形

中行總管理處將湘宜(暗記)券運交漢口分行,再由漢行分運湘行、宜號。筆者見到“中行總管理處運交漢行暗記券備查表”四份(甲類壹、貳、叁、肆號),記錄了運交的數(shù)目、日期等,茲將四表合并為一表,如下:

中行總管理處運交漢行暗記券備查表(單位:元)

由上表可知:前三批運交漢行150萬元、運交日期相隔僅幾天,可見發(fā)行之初軍需之緊急、運交之快速。

漢口分行五月六日收到總管理處第一批湘宜(暗記)券后,當即分運湘行30萬元、宜號20萬元。[附件:1、甲類叁號,中行總管理處運交漢行暗記券備查表;2、乙類子壹號,中國漢行運交湘行暗記券備查表;3、乙類丑壹號,中國漢行運交宜號暗記券備查表。(注釋號同⑨。)]

附件1:甲類叁號,中行總管理處運交漢行暗記券備查表。

附件2:乙類子壹號,中國漢行運交湘行暗記券備查表。

附件3:乙類丑壹號,中國漢行運交宜號暗記券備查表。

3.現(xiàn)金準備

該券系代財政部發(fā)行的“特種兌換券”,現(xiàn)金準備亦由部撥交中、交兩行,且能及時到位。如,民國七年五月□日,財政部致函中國銀行:“本月需發(fā)湘宜券一百五十萬元,三分之二準備金計合一百萬元,其六十五萬業(yè)于四月二十九日由貴京行匯交貴漢行;又三十五萬由他行(鹽業(yè))匯往?!?/p>

從民國七年五月六日起至八月三十一日止,中行共收到財政部撥交的準備金318萬元,共付兌現(xiàn)數(shù)1,617,501.72元,共付匯款數(shù)1,130,653.58元,庫存準備金431,844.70元。

三湘宜(暗記)券的發(fā)行、流通、總額及收回

1.發(fā)行

財政部對委托中交兩行代發(fā)湘宜(暗記)券以應軍需十分重視,除吳次長親赴漢湘督察外,還特派泉幣司科長王錫文赴漢口“視察中國、交通兩銀行發(fā)行特種兌換券及匯兌事務”?。

(1)發(fā)行辦法

發(fā)行湘宜(暗記)券的辦法,經(jīng)吳次長與漢口中交兩行經(jīng)理議定。應急軍需舉措,條文十分簡約,帶有戰(zhàn)時特征。六條,如下:

“一、如定為發(fā)行三成鈔票,由部發(fā)交兩行二成準備現(xiàn)金。必須由特別部電知照漢兩行,確實撥款,兩行即可照數(shù)發(fā)行;

“一、發(fā)行前項票紙,設兌現(xiàn)已逾三成之二,則所短之一成準備必須請大部趕速如數(shù)撥到,并由總管理處負其責任;

“一、湘宜兩處軍隊以前項票紙發(fā)給餉項,須由大部與各該軍訂明不得臨時推委不領;

“一、前項票紙如持往湘宜行、號匯款,概予照匯,不收匯水;

“一、如為運鈔保險等項費用、由部擔任,及為推行鈔票、特別派員前往各處費用、亦由部津貼;

“一、關于上項暗記鈔票,準備金及發(fā)行額均特別記帳,以便部中派員稽核?!?4○

以上辦法已由中交兩行在湘登報廣告,宜昌無報館、在漢口印就傳單帶往分布。兩處廣告內容稍有不同,茲分別抄錄“廣告底稿”如下:

中國、交通銀行緊要廣告:“現(xiàn)在宜昌各軍所領漢口中國、交通銀行鈔票,專在漢口中國、交通銀行照兌現(xiàn)洋。若在宜昌只能以該票向宜昌中國、交通銀行匯款。凡匯至本行現(xiàn)可通匯之處者一概不收匯水,以便軍民,而利流通。特此布告,俾眾周知?!?/p>

長沙、漢口中國、交通銀行緊要廣告:“現(xiàn)在湖南各軍所領漢口中國、交通銀行鈔票,業(yè)經(jīng)湘省張督軍兼省長示諭一體通用,此票專在漢口中國、交通銀行照兌現(xiàn)洋。若在湘省只能以該票向中國、交通銀行匯款。凡匯至本行現(xiàn)可通匯之處者一概不收匯水,以便軍民,而利流通。特此布告,俾眾周知。”

(2)發(fā)行情形

筆者見到民國七年五月六-十八日“中國漢行(湘行、宜號)在漢(湘、宜)發(fā)交各軍暗記券數(shù)目一覽表”四份(其中湘行兩份),由此可知發(fā)行的一般情形:按照財政部電,成批成整數(shù)發(fā)交各軍。茲將四表合并為一表(只增“發(fā)交地點”一欄),如下:

2.流通

財政部特派員王錫文根據(jù)中交兩行第一至第十六次所填各表,制出“漢口中交兩銀行暗記券出入及流通數(shù)目總表”十六份(民國七年五月六日-八月三十一日)。茲將第一、第十六兩表中中行“出入及流通數(shù)目”摘編為下表:

中國漢行、湘行、宜號發(fā)交各軍暗記券數(shù)目一覽表(單位:元)

說明:(1)此處應填“地點數(shù)目如有部電變更請注此欄”。(2)此處應填“張湘督第七師二混成旅”。(3)此處應填“安武軍李司令”。(4)“魚”代表“6日”、“虞”代表“7日”、“陽”代表“7日”、“寒”代表“14日”、“冬”代表“2日”。

漢口中行暗記券出入及流通數(shù)目第一、第十六總表

從以上兩表可知中行湘宜(暗記)券出入及流通情形:該券由漢湘宜三地發(fā)出,又由漢(兌現(xiàn))湘宜(收匯)三地回籠,流通在外者并不多;中行總處四批運送漢行湘宜券190萬元,發(fā)行卻達340多萬元,說明該券回籠快、周轉應用率高。

3.總額

(1)關于停發(fā)日期

筆者未見該“暗記券”停止發(fā)行的具體日期,但以為當在八月三十一日之后、九月二十五日之前。八月三十一日,財政部特派員王錫文還在制作“暗記券出入及流通數(shù)目總表(十六)”等;九月二十五日,特派員已因該券“停止發(fā)行,奉準先行銷差、回司任事”。

(2)發(fā)行總額

民國七年十月九日(九月□日擬稿),財政部致函中交兩行:“漢行暗記券擬即停發(fā)、所短準備請暫記帳……”。茲摘錄有關數(shù)字如下:

中國、交通兩行共發(fā)暗記券總額為676.6萬元。其中,中國銀行發(fā)行總額為344.2萬元(8月31日前發(fā)341.2萬元,9月發(fā)3萬元);部撥準備金318萬元,計欠準備金26.2萬元20○。

4.收回

中國銀行湘宜(暗記)券停發(fā)后,仍有一部分流通在外。如何收回流通在外之券?漢口中行認為社會商民只知該券為漢行券名目、若驟然收回,“恐市面反生惶惑,窒礙殊多。惟收匯辦法必須量為變通,以免行中受虧太甚?!苯?jīng)與湘行劉經(jīng)理當面商定“變通辦法”,并一面擬具廣告底稿分寄湘宜兩處登報、布告;一面函報總行,陳請財政部從速分電湘督及宜昌吳總司令,由其出示曉諭,俾使周知,而利施行。

其廣告內容如下:“查漢口中國銀行前在長沙、宜昌所發(fā)漢券,原系受財政部委托辦理,現(xiàn)奉部飭停發(fā)。敝行以長沙、宜昌兩處各界對于漢券既均稱便,自可毋庸更張。但收匯辦法必須量為變通,茲定:自陽歷八年一月一日起,凡以漢券在湘宜兩處交匯至漢口敝行者,無論數(shù)目巨細仍一概不收匯水;其匯至他埠均需酌收匯水,庶行中免于賠貼而商民仍可便利。特此布告,尚希各界鑒察為幸。漢口、湖南中國銀行同謹啟?!?/p>

該券流通在外者本就有限,因在漢口兌現(xiàn)及在湘宜匯款優(yōu)惠,銀行逐漸收回,留存民間者無多。

注釋:

⑥館、1027,335(9)。

⑩檔館、1027、335(13)。

(責任編輯于放)

猜你喜歡
中交漢口中國銀行
理事單位風采
——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
中國銀行
中交地產作妖
梅蘭芳漢口吃河豚
《漢口北》
宋衛(wèi)平離場 綠城“換芯”焦慮
重劍無鋒·志向高遠
《漢口商業(yè)簡史》 書寫江中之城的百年繁華
中國銀行凈利潤增速最高
看誰最看誰最“?!?!
乌拉特后旗| 陇川县| 南岸区| 长沙市| 当涂县| 治多县| 双鸭山市| 蒙自县| 嫩江县| 古丈县| 白水县| 博客| 奉化市| 周口市| 东明县| 平南县| 清新县| 长宁县| 渝北区| 舞钢市| 海安县| 富平县| 铅山县| 宣武区| 南部县| 邢台县| 临高县| 泽州县| 建始县| 隆尧县| 株洲县| 泸水县| 辽阳县| 会同县| 福海县| 包头市| 临沭县| 黄梅县| 连云港市| 滁州市| 布尔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