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民
【內容摘要】學生是有思想的獨立的個體,他們會受到方方面面的各種影響,因此經(jīng)常會發(fā)生不同的變化。教師要做的,就是根據(jù)學生的變化,來及時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教學設計進行調整和修正,才能夠做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xiàn)最優(yōu)化的教育。
【關鍵詞】高中 化學 探究式 有效教學
在高中學習中,學生學習內容非常多,然而學習時間十分有限,怎樣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就顯得尤其重要了。當然,要想做到這些,就離不開教師有很強的自我調控能力來充實新的知識,調整知識結構,并且要有很強的自我修養(yǎng)能力。教師要在不斷提升自己的同時,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從宏觀、微觀各個層面去觀察學生,準確感知來自學生的反饋信息。
一、鼓勵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地學習
對于高中化學的教學工作,多年以來,課堂上教師總是占據(jù)教學活動的主導地位,習慣于讓學生回答自己設計好的問題,讓學生在被提問之后進行探究,但是卻很少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這也就造成了一個不好的狀況,當突然給學生機會去提問的時候,學生因為沒有經(jīng)驗,也缺乏思考,往往不知道如何去提問。從教師的角度來說,有效的教學指的是能夠促進學生的教學,這主要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表現(xiàn):一是直接的促進,也就是通過教師的教導,學生可以學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間接的促進,也就是通過教學,學生自身的能力能夠得到提升,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有自己進行探索的興趣和能力,在一些問題的探究上,可以達到學生脫離開教師,自己進行研究。第二種教學方法無疑更加有利于學生的長期發(fā)展,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有相當大的益處。
比如,教師在講授氯氣的性質時,可以利用氯氣給自來水消毒的性質,對學生提出探究問題:“用氯氣消毒自來水的原理是什么?自來水經(jīng)過氯氣消毒是否能達到要求?”通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讓學生分組進行對原理的探究,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這樣目的性更強,也能使學生更好地從被動轉為主動地學習,能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二、注重細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科學態(tài)度與科學精神
高中化學的實驗教學是一個很重要的板塊,因為通過這一部分的教學,化學知識可以被應用于實踐。學習知識的真正目的,并不僅僅在于讓學生學會這些理論的知識,還在于讓學生學會將這些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將科學文化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而做到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與實際生活有密切聯(lián)系的知識將會使學生認識到生活、生產(chǎn)中與化學是緊密相連的,化學無處不在,能夠更加深刻地認識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對化學學習更加有興趣,更樂于主動地進行對化學知識的探索與探究,并且培養(yǎng)學生用知識、智慧和實際行動去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心,充分體現(xiàn)出化學這門課程的人文內涵,發(fā)揮化學學科對于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作用。
舉例來說,當學習過氧化鈉的性質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劑是過氧化鈉,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過氧化鈉可以作為供氧劑使用?在供氧的這個過程中都發(fā)生了什么反應?”通過提出對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事物中的化學原理的疑問,引導學生圍繞著問題開展探究活動,最終對過氧化鈉的性質得到了更好的把握。
三、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的教學一定要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高中教師具有非常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也要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技術,樹立正確的教學價值觀與全新的學生觀,能夠進一步形成新的課堂評價觀與課堂教學觀,對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好處。教師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盡管要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但離開了教師的合理引導的幫助,學生自己獨立進行知識的探索與研究是很困難的。畢竟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掌握性肯定沒有教師好,所以教師的必要性不可忽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然后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課堂的關注度,然后通過適當?shù)慕虒W內容設計,讓學生能夠得到課堂的主導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講解“鹽類水解”的知識內容時,教師要給學生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一個研究的情境,讓學生思考是否鹽類的溶液就是中性呢?之后由學生自己動手去實踐,去測量醋酸鈉、氯化銨、和氯化鈉溶液的酸堿性,當學生發(fā)現(xiàn)醋酸鈉溶液顯堿性,而氯化銨溶液顯酸性時,就會得到相應的結論。此時教師再進行對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完全置身于這個教學情境當中,利于知識的講解。
總而言之,根據(jù)我國現(xiàn)在的教育現(xiàn)狀,大多數(shù)還是以考試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尤其是在高三的應試訓練當中,有的學生一味地靠題海戰(zhàn)術,往往太過于依賴感覺和經(jīng)驗,但是現(xiàn)在的信息題、情景題越來越多,所以對學生的分析能力就有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學生靈活地利用題目當中的材料進行分析,再進行對問題的解答。包括計算題,為了計算而計算的問題少了,更多的是結合工業(yè)生產(chǎn)的實際背景進行設計。所以地毯式轟炸的做題方法不一定能達到好的效果,對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也不見得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學生的探究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擁有探索能力才能真正做到靈活學習,無所畏懼。
【參考文獻】
[1] 劉扣芬. 關于問題探究教學的策略與思考[J]. 化學教與學,2010(07).
[2] 周建軍. 化學高效課堂的開展與實施[J]. 化學教與學,2010(05).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