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蘿卜抗蕪菁花葉病毒的研究現(xiàn)狀

2016-11-19 14:51:01劉根新戴澈許園園等
長江蔬菜·學術版 2016年4期
關鍵詞:蘿卜抗性

劉根新 戴澈 許園園等

男,博士,研究員。江蘇省新長征突擊手,江蘇省第四期“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yǎng)對象。主要從事絲瓜及蘿卜遺傳育種和高效栽培技術研究。2C05年主編《袖珍果蔬優(yōu)質豐產(chǎn)栽培》系列叢書;2007主編《無公害高效栽培重點、難點與實例》系列叢書;以第一作者撰寫專業(yè)著作7本,個人累計80多萬字。2007年度被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授予“發(fā)表論文獎”。獲得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江蘇省農業(yè)豐收獎二等獎各1次。獲得絲瓜、蘿卜等相關的國家授權發(fā)明專利7項,主持制定絲瓜、蘿卜等江蘇省地方標準7項。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育成江蔬一號絲瓜、江蔬肉絲瓜;參與選育雙冠大白菜、夏豐大白菜、熱抗白小白菜、熱抗青小白菜;主持選育寧紅1號蘿卜、蘇麗夏紅1號蘿卜、蘇麗冬白1號蘿卜、蘇秀1號葉用蘿卜和蘇絲3號絲瓜。

DOI:10-3865/j.issn.1001-3547-2016.08.015

摘要:蕪菁花葉病毒(TuMV)寄主范圍寬廣且對十字花科作物為害嚴重,從TuMV寄主范圍與病原檢測、發(fā)病癥狀、株系劃分、遺傳規(guī)律與抗性資源挖掘等方面簡述了現(xiàn)階段蘿卜TuMV的研究進展,以期為蘿卜等十字花科作物抗TuMV育種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蘿卜;蕪菁花葉病毒(TuMV);抗性

中圖分類號:S6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6)08—0031—04

蘿卜(Raphanus sat/vus L.)別名萊菔,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屬于十字花科蘿卜屬,染色體2n=18。蘿卜可四季栽培、周年供應,產(chǎn)銷量極大,是一種世界性蔬菜,在全世界范圍尤其是東南亞地區(qū)廣泛栽植。我國是蘿卜的主要起源地之一,蘿卜品種極多,各地均有栽培,全國播種面積大,僅次于大白菜。由于蘿卜營養(yǎng)比較豐富,在預防和治療中毒、暑熱、腹瀉等疾病方面有較好的效果,且其適宜加工、方便貯運,故很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病害一直是影響我國蘿卜生產(chǎn)的重要因素,對蘿卜病害調查的研究發(fā)現(xiàn),軟腐病、黑腐病、病毒病、黑斑病和霜霉病已成為目前為害蘿卜生產(chǎn)的主要病害,其中病毒病為害較為嚴重,一旦發(fā)病,不但造成減產(chǎn),而且嚴重影響蘿卜的品質。一直以來,蘿卜品種的選育都是以提高品質和產(chǎn)量為目標,因此生產(chǎn)上栽培的品種相對較少,生態(tài)條件多變和長久的連作生產(chǎn),使蘿卜更易染上病毒病。生產(chǎn)上引發(fā)蘿卜病毒病的主要病原是蕪菁花葉病毒(Tumipmosaic virus,TuMV),其次為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而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由TuMV所引起的蘿卜病毒病發(fā)病率達90%以上。TuMV常通過有翅蚜進行傳播,導致生產(chǎn)上使用普通化學藥劑及傳統(tǒng)生物防治手段來預防病害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不僅耗時費力,而且還會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因此基于以上背景,為了有效防治TuMV引起的病毒病,提高我國蘿卜的產(chǎn)量和品質,開展蘿卜資源對TuMV的抗性鑒定評價、篩選優(yōu)異抗原、培育抗病毒病蘿卜新品種工作,從根本上減輕此病害對蘿卜生產(chǎn)造成的為害。

1.1蘿卜TuMV寄主范圍與發(fā)病癥狀

蕪菁花葉病毒(TuMV)是馬鈴薯Y病毒屬(Potyvirus)的重要一員,據(jù)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對病毒病的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TuMV已成為世界范圍內為害蔬菜最嚴重的5種病毒之一。TuMV寄主范圍特別廣泛,侵染能力僅次于黃瓜花葉病毒,是侵染大田蔬菜的一個重要病原,能夠侵染十字花科蔬菜如蘿卜、白菜、花椰菜、甘藍及重要經(jīng)濟作物如油菜等在內的43科156屬的318種植物。在自然界中,TuMV可由蚜蟲刺吸和汁液接觸傳染,田間病毒傳播主要靠蚜蟲,不同地區(qū)傳播病毒的蚜蟲不同,但均通過非持久的方式進行傳播,土壤和成熟的種子不能傳播。該病毒在不同的寄主上表現(xiàn)出不同癥狀,蘿卜被TuMV侵染后初期表現(xiàn)為輕花葉、皺縮、沿葉脈褪綠等癥狀,后期則出現(xiàn)葉脈褐色壞死、矮化、整株畸形等現(xiàn)象,造成蘿卜品質變差、產(chǎn)量下降。

1.2蘿卜TuMV株系分化

TuMV研究歷史悠久,且TuMV株系的劃分一直以來都是研究的熱點,但由于TuMV為單鏈RNA,RNA聚合酶不具有3′-5′的核酸外切酶的校正功能,極易造成其無法對復制過程中發(fā)生的錯配進行有效修復,高頻率突變使得TuMV存在廣泛的株系變異。到目前為止,已發(fā)現(xiàn)TuMV出現(xiàn)了多種株系和致病型,這些株系往往具備地理分布寬、寄主范圍廣的特點,鑒于此,國內尚未制定出統(tǒng)一完善的標準,給TuMV的防治帶來更大困難。

過去TuMV株系劃分主要根據(jù)TuMV病毒對不同植株的侵染能力和由此產(chǎn)生的癥狀反應來評價,而現(xiàn)在主要是根據(jù)TuMV病毒的血清學、寄主譜的鑒定乃至病毒外殼蛋白基因序列進行劃分。Green等將篩選到的4個大白菜品種作為新的鑒定譜,把TuMV株系劃分為C1~C4,以此為基礎,又對我國臺灣十字花科蔬菜的TuMV株系進行鑒定分析,還額外發(fā)現(xiàn)了C5株系,最終將我國十字花科TuMV株系劃分為C1~C5。由于我國十字花科蔬菜具有資源豐富、地理差異顯著的特點,因此劉栩平等認為Green以大白菜鑒別品種作為劃分依據(jù)不能全面體現(xiàn)我國不同十字花科蔬菜TuMV株系的分化情況,他們選取蘿卜屬和蕓薹屬中8種蔬菜共94個品種,以其中6個蔬菜品種包括甘藍、白菜、蘿卜和花椰菜等組成鑒別寄主,經(jīng)過篩選后,最終把我國10省市的十字花科蔬菜的TuMV株系劃分為Tu1~Tu7共7個株系。另外,馮蘭香等則通過病毒侵染試驗鑒定C4為北京地區(qū)十字花科蔬菜TuMV的主流株系。

盡管目前國內外研究尚不能確認各地TuMV主流株系是否完全相同,但是現(xiàn)有的研究則表明,TuMV-C4是為害我國蘿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主流株系之一。

1.3蘿卜TuMV病原檢測

隨著對TuMV的深入探索,在TuMV病原鑒定與檢測方法上逐漸向高效、穩(wěn)定的方向發(fā)展。目前檢測十字花科作物TuMV主要是采用生物學、電子顯微鏡觀察、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方法。

①生物學鑒定法是檢測TuMV病原最原始的方法,但該方法檢測TuMV的結果易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不穩(wěn)定,且周期長、操作繁瑣,不能將TuMV存在情況準確反映出來,目前一般建議將此方法與其他檢測技術相結合。

②電子顯微鏡技術

電子顯微鏡的出現(xiàn)為鑒定TuMV病毒提供了直觀的方法,但該技術比較復雜,且每次只能處理少量樣品。因此,在檢測過程中通常將此技術與其他技術結合使用,如Suh等運用免疫電鏡技術(ISEM)來檢測TuMV,發(fā)現(xiàn)效果比單獨使用其中一種技術效果更加明顯。

③ELISA法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ELISA)技術既可以進行定性分析,又可以定量分析,是目前診斷植物病毒病最廣泛的一種免疫學方法。潘熙萍等通過間接酶聯(lián)免疫吸附測定技術(ID-ELISA)檢測結果表明,TuMV工作的最適稀釋濃度是10000倍。ELISA技術簡便、不僅特異性強而且靈敏度極高,其原理是通過酶催化后產(chǎn)生的顏色變化來反映抗原與抗體是否有效結合。該技術適用于對田間大量樣品進行檢測,也被廣泛用于脫毒、病毒檢測以及無性繁殖等。

④分子生物學技術近年來,分子生物學技術逐漸被應用于TuMV檢測,且隨著TuMV株系CP蛋白序列的大量發(fā)表,為使用該技術對TuMV進行鑒定提供了更多參考依據(jù)。隨著PCR技術的出現(xiàn),利用病毒基因組少量DNA或cDNA即可進行PCR擴增,此方法利用病毒基因來檢測病毒,靈敏度更高、特異性更強。

⑤RT-PCR技術雖然以上檢測方法能對TuMV進行有效檢測,但是操作起來仍然較為繁瑣。莊木等則建立了簡單有效的聚合酶鏈式擴增技術(RT-PCR),基于蕪菁花葉病毒外殼蛋白基因(CP)序列進行特異引物設計,然后進行RT-PCR擴增,對部分十字花科蔬菜田間病樣簡單處理后,即可使用此方法準確、高效地檢測TuMV病毒。

1.4蘿卜抗TuMV資源挖掘

TuMV為RNA病毒,在十字花科作物中,存在對TuMV高抗甚至免疫的優(yōu)良抗原材料,在我國蘿卜品種中亦存在對TuMV表現(xiàn)優(yōu)良抗性的抗源。汪隆植等曾對我國260個蘿卜品種和自交系進行鑒定,其中抗TuMV的資源有11份,且其對我國收集到的269份夏秋蘿卜材料進行田間篩選,初選得到53份優(yōu)異材料,最終篩選到對TuMV(N-100)高抗材料1份(R-7)、抗病材料3份(R-40、R-41、R-42)、耐病材料3份(R-50、R-52、R-53)。

關于蘿卜病毒病抗性鑒定方面,日本學者曾根據(jù)16個蘿卜品種的田間發(fā)病率高低將蘿卜抗病性分成強、中、弱3個類群,但未進行明確的劃分。李燁等通過對11個蘿卜品種苗期的TuMV抗性進行初步鑒定發(fā)現(xiàn),秋魁青、鴨蛋頭、熱白蘿卜為高抗TuMV品種,夏長白二號、揚花蘿卜、小紅頭、南研30天為感病品種,如果要在生產(chǎn)上栽植,則需引進相關抗性基因。

1.5蘿卜TuMV抗性遺傳規(guī)律

受鑒定植株的生長發(fā)育時期、外界環(huán)境、病毒株系、遺傳分析模型以及基因型等方面的影響,不同雜交組合抗性類型存在差異,甚至同一雜交組合的植株于不同時期鑒定其抗性類型也不盡相同,因此,國內外關于抗TuMV的遺傳規(guī)律歷來存在爭議。

黃祖儀曾報道蘿卜對TuMV的抗性符合加性一顯性模型,以加性效應為主,抗性是顯性,其屬于數(shù)量性狀遺傳,并且受主效基因控制。汪隆植等用高抗品種為保持系,中抗不育系為母本育成的2個不育系均表現(xiàn)抗病,后用感病品種為父本與其雜交,其F1代也表現(xiàn)抗病。

李紅雙等以TuMV高抗和高感自交系為親本,構建了6個群體包括P1、P2、B2、B2、F1及F2,采用數(shù)量性狀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遺傳的6世代聯(lián)合分析法,發(fā)現(xiàn)蘿卜對TuMV的抗性受2對主基因控制,符合加性-顯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顯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不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

綜上所述,目前盡管對多種十字花科作物TuMV的抗病遺傳規(guī)律研究較多,但是結果均不完全一致,這充分說明TuMV抗病遺傳規(guī)律的復雜性。而在蘿卜上,相關研究報道相對較少,因此無論是從水平還是垂直育種方向考慮,均需對多種特征材料進行更加廣泛的深入研究,以期為蘿卜TuMV抗病育種提供參考依據(jù)。

2問題與展望

近年來,雖然通過育種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國蘿卜栽培育種技術與新優(yōu)品種選育工作取得較大成績,如成功篩選到部分抗TuMV材料,并能初步應用于蘿卜抗性育種研究工作中,但此方面研究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具體表現(xiàn)為:目前,研究中可應用的蘿卜抗TuMV優(yōu)異抗源材料仍然比較有限:雖然已有蘿卜抗TuMV遺傳規(guī)律的研究,但是由于不同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材料不同,導致結論不一致:尚未有關于蘿卜抗TuMV的分子機理研究方面的報道。

因此,接下來的蘿卜抗TuMV研究工作中,首先仍要持續(xù)進行新優(yōu)種質資源的鑒定、收集以及不斷加強創(chuàng)新優(yōu)異抗源材料,尤其是加強利用和開發(fā)中國部分傳統(tǒng)的地方優(yōu)良品種,充實現(xiàn)有的種質資源基因庫,通過分子生物學方法盡快發(fā)掘鑒定TuMV抗性關鍵基因及可能存在的調控網(wǎng)絡;其次要在堅持傳統(tǒng)常規(guī)育種的過程中,對蘿卜抗蕪菁花葉病毒病的理論基礎進行深入探索,將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分子標記定位技術及轉基因技術高效地應用于抗TuMV育種中,在提高蘿卜產(chǎn)量品質的同時,大力提高蘿卜育種效率,以期在蘿卜抗TuMV育種研究方面實現(xiàn)新的突破。

猜你喜歡
蘿卜抗性
冬吃蘿卜夏吃姜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3:22
一個控制超強電離輻射抗性開關基因的研究進展
富天冬酰胺蛋白增強擬南芥輻射抗性的研究
蘿卜蹲
買蘿卜
買蘿卜
學生天地(2018年27期)2018-10-12 00:59:14
甲基對硫磷抗性菌的篩選及特性研究
甜玉米常見病害的抗性鑒定及防治
中國果菜(2016年9期)2016-03-01 01:28:44
用于黃瓜白粉病抗性鑒定的InDel標記
中國蔬菜(2015年9期)2015-12-21 13:04:40
蘿卜回來了
绥滨县| 丰原市| 广平县| 敦化市| 延吉市| 宜宾县| 东宁县| 平远县| 新宾| 开原市| 洱源县| 丹阳市| 遂昌县| 峡江县| 天峨县| 茶陵县| 衡山县| 德兴市| 信丰县| 霞浦县| 福鼎市| 古交市| 册亨县| 金堂县| 苏尼特右旗| 青岛市| 顺平县| 永福县| 沙田区| 商水县| 天镇县| 蒙山县| 定结县| 互助| 安新县| 长海县| 博罗县| 陵川县| 新疆| 台南市|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