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蘭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要求使全體學生都獲得相應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探尋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方向,給他們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學習語文這門課程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提升學生們文化內(nèi)涵的重要途徑。本文將探討如何進行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工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 有效教學 寫作教學
語文是一門語言工具,是日常生活中人們進行交流的重要方式,學習語文這門課程能夠使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使學生們最終得到全面發(fā)展。學生們對語文這門課程并不會感覺陌生,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經(jīng)接觸到了許多的語文知識與常識,相比較而言,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課程主要傾向于為學生們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而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難度和廣度都增加了。在小學時期,學生們將會學到許多與古詩詞有關的語文知識,在語文課程上學生們還能夠了解不少文學作品。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想提高小學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需要加強有效教學,使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同時也提高自己在課堂中的語文教學效率,使學生們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語文課堂中來,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科學文化素質。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有效教學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自己的教學工作。
一、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學習小學語文課程能夠為學習學習其他課程的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們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得到提升。興趣是促進學生們投入到學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如果能夠采取各種措施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就會跟著提高。反之,如果學生們在學習語文這門課程的時候不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那么學生們在語文課堂中的學習效率就很難得到提高。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激發(fā)學生的潛在能力,增強課程的選擇性,為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設更好的學習條件和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為促進學生們的特長和個性發(fā)展作出努力。想要達成這些目標,激發(fā)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重言傳身教,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們能夠充分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語文世界的知識海洋里遨游。
第一,小學語文教學需要采用各種方式來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尚處于心理發(fā)展不成熟的階段,學生們在學習中雖然有著一定的目標,但是自制力還不夠強,所以在語文課堂上學生們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而注意力分散將導致他們的學習效率變得十分低下,這對于學生們的語文學習非常容易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來抓住學生們的注意力,讓學生們在語文課堂上能夠全神貫注的聽講。通常在語文課堂上,如果語文教師能夠采用一些生動有趣的小知識來活躍課堂氛圍,那么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會更加高漲。具體地說,小學語文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和詩詞有關的知識時,可以聯(lián)系作者所生活的時代背景,來提高課堂上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們的注意力回到課堂中來。
實際上,想要了解一首詩的思想內(nèi)容,單單從字面上去理解是非常不靠譜的,不同的作家生活的年代不同,他們在自己的詩歌作品中所表達的內(nèi)容也不盡相同。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能夠從學生們的角度出發(fā),順應學生們的學習心理,帶領學生們?nèi)チ私庾髡叩纳畋尘?、生平事跡的話,學生們的學習勁頭就會更加充足,在這樣輕松有趣的氛圍當中,學生們都會踴躍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不但能夠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夠讓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使他們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詩歌的本質,學會“知人論世”。拿杜甫的詩歌來說,學習杜甫的詩歌時,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們了解杜甫生活的時代背景,讓學生們理解為什么杜甫的詩歌會有“沉郁頓挫”之美,這不但是他善于遣詞造句的結果,還是他憂國憂民的思想在詩歌中體現(xiàn)出來的風格。
學生們在了解了這些知識之后,對于學習杜甫的詩歌作品就會顯得更加有興趣,這樣一來學生們在學習杜甫所作的《春望》這首詩時,對于其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一句就會特別有感觸。這對于提高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水平和審美意識來說,有著比較大的促進作用,因而要想激發(fā)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就需要注重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第二,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重突出學生們的學習主體地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淘汰舊的教學觀念,跟進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從學生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將語文課堂變成師生互動的場所,讓學生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們的興趣是影響他們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去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可以采用問題教學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問題教學是一種引導學生們發(fā)散思維,尊重學生們的學習主體地位的教學方式。小學語文教師為了使課堂中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前提出一些有趣的小問題讓學生們進行解答,以便開動學生們的腦筋,讓他們的思維得到發(fā)散。在這種問題教學的情境中,學生們的學習效率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時在輕松活躍的氛圍里,學生們的注意力也會變得更加集中,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來說是非常有效的。
二、加強寫作教學
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主要有兩種交流方式,口語交流和書面交流。要想培養(yǎng)學生們的書面交流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讓學生們擴大閱讀量,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逐漸幫助學生們提高寫作能力。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閱讀可以使學生們的寫作水平得到進步,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當中能夠從不同的作家那里學會不同的寫作技巧,這些方法對于提高學生們的寫作水平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增強學生們的寫作實踐能力,就需要從實際出發(fā),要求學生們擴大閱讀范圍,同時可以要求學生每周寫周記,在閱讀書籍后及時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這些方式可以使學生們的視野得到開闊,使他們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對于促進學生們的寫作能力的提高很有幫助。
總之,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要求教師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還需要教師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能力,使學生們的科學文化素質得到提高,最終促使學生們能夠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