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石艷 蔡銳 孟醒
摘 要:本文從農村教育現狀出發(fā),基于中國統(tǒng)計局農村教育經費相關數據,采用假設證明的方式,建立一元回歸模型,探究教育經費投入對GDP的影響,并據此得出主要結論,隨著對農村教育投入的增大,我國GDP也在不斷增長。
關鍵詞:農村;教育投入;GDP
一、我國農村教育投入現狀
(一)教育經費總投入不斷快速增長,農村教育經費投入也不斷增加
據全國教育經費執(zhí)行情況統(tǒng)計公告,2014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32806.46億元;2013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30364.72億元;2012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27695.97億元;2011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23869.29億元。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GDP的不斷增長,對教育經費的投入的也不斷的快速增長。
隨著國家對教育經費的總投入的不斷增加,對農村教育方面的關注力度也不斷加大,在這些投入中農村教育經費的比重也不斷增加。財政預算教育事業(yè)費支出增長情況,2010,全國普通小學為4012.51元,其中,農村普通小學為3802.91元,比上年增長19.66%。全國普通初中為5213.91元,其中,農村普通初中為4896.38元,比上年增長20.43%。2014,全國普通小學為7681.02元,其中,農村為7403.91元,比上年增長8.01%。
(二)農村教育經費占比GDP比重越來越大,但總體比重仍很低
2010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401202億元,2013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568845.2億元,2014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636139億元,農村各種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斷上升。盡管占比不斷提高,但是農村教育經費在整個GDP中的比重是極低的,相比來說,經費投入還是不足,而且城鄉(xiāng)差距非常的大[1]。而且農村教育落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農村教育經費投入的不足,導致各種教育設施、制度發(fā)展落后。
(三)農村經濟發(fā)展落后,經費投入困難
在一定程度上,農村經濟的發(fā)展水平決定了教育投入的水平。只有農村經濟的基礎足夠牢固,才能使教育經費投入發(fā)揮最大的作用。而且政府對農村的教育經費投入是其最主要的來源,雖然目前國內成立了很多的教育基金,還有很多無償捐助農村貧困小學的組織,但是其他形式的教育經費投入基本上是微乎其微,對于農村的教育發(fā)展起到的幫助也是非常小的。
二、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關于農村教育投入對GDP的影響的研究甚少,我們只能借鑒政府教育投入的相關研究理論,來分析中國的農村教育現狀,問題和農村教育投入對國家經濟的影響。
國內有關學者的相關理論中有著不謀而合的觀點。靳希斌教授認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依靠教育的發(fā)展和提高”[2]。 周英章和孫崎嶇(2002)在協(xié)整回歸方法的研究中認為我國教育投入和實際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長期的均衡關系,教育投入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廖楚暉(2006)運用了VAR方法研究表明,我國經濟的人均產出與政府的教育投入有顯著關系,政府的教育投入對經濟增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三、定量分析農村教育投入對GDP的影響
為了研究農村教育投入對GDP的影響,我們提出相關假設,并引入一元線性回歸模型[3],然后檢驗假設的可信度,最后根據驗證分析得出結論。
(一)建立一元回歸模型
1、提出假設
假設:農村教育投入對GDP有影響,并呈正相關關系。
2、驗證假設
為了驗證農村教育投入對GDP的影響,選取了2007-2011農村普通小學教育經費和農村普通初中教育經費之和作為自變量X,GDP作為因變量Y,引入一元線性回歸模型對其進行分析,下表為2007-2011農村教育經費與GDP統(tǒng)計。
3、假設檢驗
(二)結果分析
根據回歸分析結果,表明農村教育投入對GDP的影響是高度正相關的,即國家對農村教育投入的提高極大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GDP。可以知道,國家及社會對農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農村教育水平得到了改善,農村人掌握了更多的文化知識和技能,可選擇的就業(yè)崗位也越來越廣。
四、結論
筆者以2007年—2011年農村教育經費的投入數據為基礎,在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檢驗下分析了農村教育投入對國家經濟的影響,從分析結果可以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第一,農村的教育投入與國家GDP互為因果關系,即農村教育投入的增加會促進國家經濟的增長,而國家經濟的增長又會反過來帶來農村教育投入的增加。
第二,國家的經濟發(fā)展與農村教育關系緊密。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各種理論研究無不證明著經濟的發(fā)展與農村教育的緊密關系。中國的教育呈現出一種發(fā)達地區(qū)高度發(fā)達,欠發(fā)達地區(qū)欠發(fā)達的狀態(tài),不僅是經費,還有資源,設備等。顯然地,發(fā)達國家有發(fā)達的農村教育,也有發(fā)達的農業(yè)經濟。所以,農村教育對我國至關重要。
第三,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核心在于人,關鍵在農村教育。經濟的桎梏是人,人是創(chuàng)造經濟的主體和核心。提高人口素質,加強農村教育迫在眉睫。(作者單位:西華大學)
參考文獻:
[1] 張至昊,李彩霞. 農村義務教育現狀及原因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2).11
[2] 劉俊卿.我國高等教育投入收益的原因及對策探討[J].消費導刊.2008(1).138-141
[3] 孫建成,成穎.定量分析法(第二版).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M].1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