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我國疫苗致損救濟制度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以現階段救濟制度及司法實踐為視角

2016-11-25 03:56張雪嬌
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預防接種損害賠償救濟

張雪嬌

(四川大學法學院,四川 成都 610207)

我國疫苗致損救濟制度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以現階段救濟制度及司法實踐為視角

張雪嬌

(四川大學法學院,四川 成都 610207)

疫苗是人類預防控制傳染病的重要手段,然而自疫苗被使用以來,疫苗生產、流通、注射等過程中人為過錯及疫苗固有風險始終存在。我國對疫苗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民事、行政甚至刑事法律規(guī)范以處理疫苗致損的賠償和補償問題。對于疫苗致損的后續(xù)處理,救濟程序的有效性是存疑的,很難在損害發(fā)生后及時、充分、有效的給予受害者賠償或補償。當前我國的疫苗致損救濟制度分為補償與賠償兩類體系,本文分別對兩類體系存在的現實問題與可能的發(fā)展方向進行探討與分析,以求構架完善的疫苗致損救濟制度。

疫苗;疫苗致損;異常反應;侵權;補償

自牛痘接種法使用以來,疫苗因在預防控制傳染病方面呈現出的有效性、經濟性及相對安全性等特點,早已成為人類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重要手段。但是,社會生活中,因為使用疫苗導致的人身損害事故也經常發(fā)生。近年來,我國疫苗接種后產生不良后果事件不斷發(fā)生,是疫苗質量問題還是異常反應,或者只是偶合癥狀,始終爭議較大,難有定論,似乎完全陷入了“羅生門”之中。以深圳康泰疫苗事件為例,衛(wèi)生部門在2012年的深圳康泰乙肝疫苗事件中的調查結論為,康泰公司所生產的乙肝疫苗的質量標準、生產處方和工藝規(guī)程、操作規(guī)程以及記錄等文件均符合要求。其中,2013年12月13日至19日報告的5例懷疑與接種康泰公司乙肝疫苗有關病例,4例死亡病例初步判斷與接種疫苗無關,1例重癥已康復出院,該病例不排除疫苗引起的異常反應(過敏性休克);12月20日至31日期間,各地報告的13例懷疑接種康泰公司乙肝疫苗死亡病例中,經過兩次診斷,9例已明確與接種疫苗無關;其他4例初步判斷也與接種疫苗無關。①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于乙肝疫苗問題調查進展情況的通報,2014年1月3日。然而,即便最終結論基本排除了受種者的損害與疫苗之間的因果關系,由于疫苗不良反應事件的“此起彼伏”,無不映射出監(jiān)管措施的不完善、不到位,企業(yè)社會道德、社會責任感的匱乏乃至缺失,以及政府在應對突發(fā)事件時處理不及時,信息不公開、不對稱等問題。這些都導致多數公眾對調查結論抱著質疑否定的態(tài)度,不斷有受損害方上訪上訴,不少家庭既陷入了追求“公平公正”的漩渦,增加了社會的不和諧因素,另一方面,公眾對預防接種也產生了恐懼心理,據報道,深圳康泰乙肝疫苗事件風波發(fā)生前的11月8日至12月9日,深圳每個接種日的接種量是130.9支次;事件之后的12月10日至16日,下降到89.1支次,下降達31.93%。[1]公眾的因噎廢食固不可取,但完善的監(jiān)管制度、合理的賠償或補償制度才能給公眾一個滿意的答案,才能使公眾無后顧之憂地接受疫苗接種。由于使用疫苗致人身損害事故呈現損害性特別大與不可逆性的特點,故本文將對受損害方如何救濟這個不可回避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期探索出完善、合理的疫苗致損救濟策略。

一、我國現階段疫苗②疫苗包括人體疫苗和牲畜疫苗,本文“疫苗致損”研究對象均是指用于人體的疫苗造成人身損害后,對受損害方的救濟問題。致損救濟制度概述

(一)疫苗致損的涵義

廣義的疫苗致損,是指因疫苗接種導致受種者身體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既包括根據《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05年)第40條規(guī)定的因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guī)范接種過程中或者實施規(guī)范接種后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相關各方均無過錯的藥品不良反應;又包括疫苗質量瑕疵或者接種單位過錯導致的人身損害賠償。狹義的疫苗致損主要指預防接種導致的不良反應。

實踐中確定某一個案是否屬于疫苗致損情況,除須有疫苗接種行為及損害后果外,還必須有證據證明接種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存在著必然因果關系,故接種疫苗后由于偶合反應、疫苗本身特質引起的一般反應或個體心理因素等原因發(fā)生的損害,由于疫苗使用與損害后果之間不具有必然因果關系,則不被認定為疫苗致損。

(二)我國關于疫苗致損救濟的理論爭鳴

疫苗致損救濟是應對接種疫苗發(fā)生不良反應后的一種有效的糾正補救措施,故基于何種理論給予受損害方以救濟,體現了救濟制度的價值取向和追求,關于疫苗致損救濟,我國學界當前主要有如下幾種救濟理論學說:

疫苗侵權損害賠償說,即因生產者、流通者等在疫苗生產、流通過程中存在的過錯行為導致疫苗質量瑕疵,或者因相關單位違反預防接種規(guī)范進行疫苗接種導致的損害,疫苗接種者要根據產生損害的后果承擔相應的責任。疫苗侵權損害賠償本質上屬于醫(yī)療侵權,根據過錯責任原則結合各方過錯程度,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等民事法律確定對受損害方的救濟。

疫苗致損補償說,指因疫苗本身存在的固有的風險致損所引起的補償,在疫苗致損補償說中,可具體細化為關于第一類疫苗與第二類疫苗的補償。關于接種的疫苗,我國現階段主要分為第一類疫苗與第二類疫苗,第一類疫苗指由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規(guī)定接種的疫苗,具有公益性、強制性的特點,其偶發(fā)的固有的風險由某一部分人來承擔、從而實現整個社會大量人口免于更大范圍的傳染病困擾時,受到損害的少部分人應當得到政府行政性補償;第二類疫苗由公民自費、自愿接種,我國當前立法對第二類疫苗致損補償的性質界定并不明確,①第二類疫苗接種后異常反應補償為疫苗生產企業(yè),補償對象為疫苗受種者,民事主體雙方均無過錯時,由生產企業(yè)對受種者進行補償,類似于《侵權責任法》24條規(guī)定的“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fā)生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損失?!钡珶o法解釋的是,《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規(guī)定沒有體現出“雙方分擔損失”的利益平衡,且公平原則的補償數額由法官根據雙方的經濟狀況等具體情況進行裁量,具有隨意性和不確定性,這也與目前我國地方法規(guī)所明確規(guī)定的補償數額存在矛盾之處。但由于生產疫苗的企業(yè)是經濟上的獲益者、危險源的制造者,故其應對受損害方所遭受的損失予以補償,這是公平正義理念在疫苗致損救濟利益的體現。

“責任自負”和“受害人過錯”說,“責任自負”說是指受種者為了自身的利益接種疫苗,在受種者明知疫苗存在不良風險特別是異常反應風險的情況下,視為自甘冒險,理論上可以適用“責任自負”;“受害人過錯”指受害者對因使用疫苗而導致的損害主觀上存在故意或過失的過錯,對于疫苗侵權損害賠償而言,應當按照致害方與受害方的過錯程度,綜合判斷責任分擔。然而,在通常情況下受種者及其監(jiān)護人并無選擇權,每個受種者都有可能為了履行對社會的義務而使自己處于潛在的損害風險之中[2],故此時由受種者自行承擔接種疫苗而造成異常反應的風險,顯然與社會公平、正義相違背。

(三)我國現階段疫苗致損救濟制度框架梳理

當前我國疫苗致損救濟制度包括兩大體系——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體系與侵權損害賠償體系,在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體系內又可根據補償主體的不同分為為政府補償與企業(yè)補償,主要分類如表1。

表1 、疫苗致損救濟制度體系

二、我國現階段疫苗異常反應救濟存在問題的梳理

由于我國關于疫苗致損的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且長期存在著訴訟立案難、訴訟耗時長、訴訟成本高、訴訟結果不理想等問題,公眾產生“不崇法、反信鬧”的心理,司法途徑救濟未能發(fā)揮出其應有的作用,信訪救濟途徑卻很有群眾市場。②震驚全國的山西疫苗事件在發(fā)生六年之后,始得益于司法改革和立案登記制度,第一起訴訟才獲立案,但立案僅僅意味著漫長的訴訟程序的第一步。參見:“山西”疫苗事件”曝光6年后第一起訴訟獲立案”,http://politics.caijing.com. cn/20150517/3884075.shtml,2016年4月1日訪問。因此,筆者試圖通過研究目前有關疫苗致損的立法及司法實踐情況,分析疫苗致損救濟方面的舉證、補償或賠償等事項,進一步認識我國疫苗致損救濟實踐,以期完善相關制度,引導疫苗致損糾紛進入司法體系、通過法律手段化解糾紛。但由于疫苗損害賠償與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分屬于不同領域,故本文將結合疫苗致損賠償與補償救濟各自特點,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側重分析。③筆者通過裁判文書網站進行檢索,因疫苗致損導致的賠償或補償案件并不多,這其中醫(yī)療損害賠償或醫(yī)療服務合同糾紛為主導案由,疫苗異常反應致損補償案件更為少見。主要原因應是疫苗致損賠償案件屬于傳統(tǒng)民事侵權案件,法律制度較為完善,當事人傾向于通過訴訟解決糾紛;而疫苗致損補償案件,一旦證實屬于補償情況,政府一般積極協(xié)調補償事宜,往往可通過補償協(xié)議解決。因此,研究疫苗致損的側重點是通過民事案例分析我國當前司法審判特點及典型的裁判觀點;研究疫苗致損補償的側重點是立法情況,以及疫苗致損補償制度的完善。

(一)關于疫苗致損具體救濟程序適用的界限不明確

由于國家未明確疫苗異常反應補償屬于行政補償范疇還是民事侵權或公平責任范疇,也沒有明晰在尋求救濟的過程中行政程序與司法程序的適用界限。如安徽省規(guī)定,對于第一類疫苗受種方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對于第二類疫苗的補償辦法,當事人不愿意協(xié)商或者協(xié)商達不成一致意見的,可以向縣級人民政府衛(wèi)生部門申請調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規(guī)定區(qū)分了兩類疫苗致損的救濟,并有確定的救濟程序方向。①《安徽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辦法(試行)》(皖政辦〔2012〕28號)第21條。北京市的規(guī)定為“不同意接受補償的,申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已經提起訴訟的,補償程序終止?!蔽刺岢鰪妥h程序或者區(qū)分規(guī)定第二類疫苗的救濟程序。②《北京市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辦法(試行)》(京衛(wèi)疾控字〔2012〕29號)第15條。與此相類似的還有浙江省規(guī)定。③《浙江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辦法(試行)》(浙衛(wèi)發(fā)〔2010〕100號)第28條,同時,省衛(wèi)生計生委疾控處于2015年公布的《關于公開征求浙江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辦法修改意見的通知》亦未對該條作出修改。湖南省規(guī)定了提起復議或者訴訟,同時規(guī)定“已經提請民事或刑事訴訟且人民法院已經受理的,補償支付自動中止?!雹堋逗鲜‘惓7磻a償辦法(試行)》(湘政辦發(fā)〔2009〕55號)第18條、第21條規(guī)定。將刑事訴訟作為中止補償的情形(未限定為刑事附帶民事程序)。由此得之,適用行政救濟程序或者民事訴訟程序,均不存在具體的上位法依據,僅通過不統(tǒng)一的地方法規(guī)來確定訴訟制度,也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等基本法律的規(guī)定。⑤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9條明確規(guī)定,未有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下,司法制度應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出決定??梢娝痉ㄖ贫鹊牧⒎鄳獙儆谌珖嗣翊泶髸捌涑瘴瘑T會。

(二)現階段關于疫苗異常反應致損的鑒定主體設定不合理

我國當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主體為醫(yī)學會,[3]原衛(wèi)生部認為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原因很復雜,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進行調查診斷需要時間,不會馬上得出結論,任何醫(yī)療機構和個人不能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作出調查診斷結論,進一步明確了醫(yī)學會為疫苗異常反應的唯一鑒定主體。⑥衛(wèi)生部2010年3月發(fā)布的《預防接種知識熱點問題答問材料》第11項“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調查診斷”。從醫(yī)學會本身機構性質來看,其是公益性質的社會團體組織,主要目的是促進醫(yī)學技術的交流和發(fā)展,大量的專家學者及醫(yī)療條件使其有絕對的能力勝任鑒定工作。但是“中華醫(yī)學會自成立以來,大部分時間里其正副職領導均是衛(wèi)生行政部門現任和離任的領導,同時各地的醫(yī)學會與所屬地的衛(wèi)生行政部門也有著難以割斷的聯系”。[4]尤其是醫(yī)學會獨攬鑒定權利時,公眾提供的醫(yī)學專家完全失去了話語權。因此,由法定的醫(yī)學會專家的鑒定意見作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有說服力的證據,其合理性有待商榷;公眾對醫(yī)學會的鑒定結論的獨立性、公正性的質疑,更有甚者,對原衛(wèi)生部發(fā)文禁止任何醫(yī)療機構和個人作出診斷結論的初衷進行負面揣摩。

(三)接種疫苗致損的因果關系證明難

在醫(yī)療案件中,復數原因的競合主要表現為醫(yī)療過失行為之間的競合、他人行為與醫(yī)療過失行為的競合以及患方因素與醫(yī)療過失行為的競合。⑦胡學軍.解讀無人領會的語言——醫(yī)療侵權訴訟舉證責任分配規(guī)則評析[J].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我國大陸地區(qū)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疫苗異常反應疫苗案件的因果關系標準,原衛(wèi)生部《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辦法》第4條明確了鑒定工作要遵循公開、公正的原則,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做到事實清楚,定性準確?!额A防接種工作規(guī)范》、《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個案調查表》中規(guī)定了鑒定調查中應當根據臨床情況、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既往接種史和異常接種史等資料。由此說明我國主要是根據預防接種后的個案鑒定來判斷在醫(yī)學科學的事實上是否屬于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這種主要偏重于事實、科學意義上的因果關系較為嚴格,在疫苗異常反應損害補償實踐中,要做到完全以事實定結論并不容易。

(四)疫苗異常反應補償標準不統(tǒng)一

現階段,我國國家層面專門應對疫苗致損的法律規(guī)范為《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該條例僅依據疫苗分類規(guī)定不同的補償主體和經費來源,但是關于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具體補償辦法未做明確規(guī)定。目前,除港澳臺外,各省份均以頒布關于疫苗致損補償的相關文件的方法來應對接種疫苗異常反應。⑧根據中國青年報記者調查結果,截止2015年10月只有貴州省尚未出臺具體規(guī)范文件,參見“31個省份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辦法調查”,http://zqb.cyol.com/html/2015-10/28/nw.D110000zgqnb_20151028_4-05.htm,2016年3月21日訪問。而貴州省于2015年12月出臺《貴州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辦法(試行)》,則除港澳臺地區(qū)外,各省份均制定發(fā)布有正式文件。故關于疫苗異常反應補償的規(guī)定,存在立法效力層級偏低的問題,且這種由各省級行政區(qū)制定、公布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救濟程序和補償標準的辦法,由于“法出多門”,出現了各省份補償標準差異極大的現象。計算方式上,有的省份采用具體的項目計算,將補償內容細化到醫(yī)療費、誤工費、殘疾補助費、死亡賠償金等;①如北京、廣東、安徽、廣西等省份。有的省份則不具體支持補償項目,采用“一攬子”方式確定賠償數額。②如四川、黑龍江等省份。同時,相同的損害程度,同一時期發(fā)布的補償辦法,在補償數額上可能達到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數額差異。如四川省規(guī)定造成死亡其一次性經濟補償金額=四川省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入均可支配收入×補償年限(3周歲以下(含3周歲)死亡的,補償年限為5年③《四川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辦法》2011年7月22日由四川省衛(wèi)生廳、四川省財政廳以川衛(wèi)辦發(fā)2011468號印發(fā)。;北京市規(guī)定疫苗異常反應的補償項目有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殘疾生活補助費、殘疾生活輔助具費、死亡補助金、喪葬費、其他與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調查診斷、鑒定有關的檢查檢驗費用、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費、損害程度等級評定費等。④《北京市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辦法(試行)》,京衛(wèi)疾控字〔2012〕29號。以2012年標準計算,北京市的賠償標準可比同等情形下四川省的補償費用高出幾十萬元。⑤即便以2012年(發(fā)布時間最近年份)數據分析,四川省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0307元,則一名3歲的兒童因疫苗接種死亡所得的補償大概為10.1萬元;如果造成殘疾補償范圍為8.1萬元到52.8萬元之間。2012年,北京市職工平均收入為62677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6萬元。僅計算死亡補助金,則以一3歲兒童為例,可獲得72萬元,加上其他補償費用,差距高達60余萬元??梢?,在城鄉(xiāng)差距之外,“同命不同價”的現象在地區(qū)差異方面依舊極其不合理地存在。

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了受害人遭受人身傷害賠償的基本范圍⑥根據該司法解釋,賠償項目及范圍包括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yǎng)費;其中致殘的,還須賠償殘疾補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康復費、護理費、后續(xù)治療費等;致人死亡的,賠償還包括喪葬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死亡補助金以及其他合理費用。,但是各省份對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補償范圍甚至普遍低于法律對侵權責任的規(guī)定。⑦北京市屬于規(guī)定的疫苗異常反應損害賠償范圍最廣泛的省份之一,但也沒有明確列出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等,但根據疫苗異常反應的鑒定等特定問題列出了其它費用。當然,異常反應補償和侵權賠償的性質不同,賠償標準上也不一定要求完全與侵權損害賠償的標準一致。問題的關鍵在于應當制定一部全國統(tǒng)一的疫苗異常反應的補償,實現補償標準的相對公平、公正性。具體可以上一年度全國城鎮(zhèn)職工的平均工資或者人均可支配收入作為標準,賠償范圍應包括因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產生的醫(yī)療費、交通費、喪葬費、鑒定費等實際費用,以及誤工費、護理費、殘疾補助金、死亡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等可能發(fā)生的費用。

(五)疫苗致損救濟資金來源渠道單一

長期以來我國疫苗異常反應補償費用主要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在預防接種工作經費中安排,2014年4月4日,國衛(wèi)疾控發(fā)〔2014〕19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做好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置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參加醫(yī)療保險的受種者,無論是疑似還是確診為與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相關疾病,發(fā)生的醫(yī)療費用均按照規(guī)定予以報銷。將醫(yī)療保險制度引進一類疫苗異常反應補償中,且將“疑似”情況納入補償范圍,對于受害方而言簡化了獲得補償的流程和難度,有利于受損害方獲得及時的補償。但是,醫(yī)療保險和疫苗異常反應補償資金在性質上有所不同,不應將二者混同。疫苗異常反應補償雖然帶有公益性,但有明確的責任主體和補償資金來源;而醫(yī)療保險基金源流有限,支出也有其自身的規(guī)范性。

綜上所述,疫苗異常反應補償在制度構建方面還存在定性不明、程序缺乏公正性、因果關系證明標準較高且損害補償資金來源渠道狹窄及標準不統(tǒng)一等問題,當前的補償制度,尚難以應對相對頻繁發(fā)生的大規(guī)模接種疫苗后的不良反應。完善異常反應補償制度具有必要性及緊迫性。

三、我國疫苗損害賠償司法實踐的實證分析

筆者通過所能搜集的13例疫苗損害賠償案件判決文書⑧以最終裁判文書為準。進行分析,以試圖展示目前我國疫苗致損司法審判觀點,該13例判決文書及賠償基本要點表2所列:

表2 疫苗損害賠償案件的相關判決

上列裁判文書雖不足以全面覆蓋或說明我國目前疫苗致損案件司法裁判實務,但案件審級普遍較高、代表性較強,仍能在某種程度上展示我國目前的司法審判實務的如下特點:

由于醫(yī)療案件涉及人身健康乃至生命等重大權益,雙方爭議往往較大,審理流程較長。該13例疫苗糾紛案件中,通過高院及最高院作出最終裁判的案件有10例,以最高人民法院提審的有關廣東省樂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狂犬病疫苗的系列案件來說,涉訴周期均十年左右。①三個案件中,受損害方提起訴訟時間分別為2004年6月8日、2003年1月19日、2004年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最終判決的時間為2013年9月29日、2013年6月28日、2013年7月26日。

由過錯方依據其過錯程度,承擔一定比例的賠償責任。侵權責任以過錯作為承擔責任的前提,判定承擔具體責任的潛在邏輯是首先認定過錯程度。最高院審理的有關廣東省樂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狂犬病疫苗的3個案件中判定醫(yī)療機構承擔90%責任;在(2013)粵高法審監(jiān)民提字第75號民事判決書中,法院在認定醫(yī)療機構具體過錯行為與結果有相當因果關系的同時,還結合客觀氣候、診療難度等客觀因素,判令醫(yī)療機構承擔45%的次要責任;在(2015)吉民申字第1202號民事判決書中,法院認為損害系因醫(yī)療機構”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guī)范的規(guī)定”造成,且其未盡告知詢問義務,應承擔70%的主要責任。無一例判決文書最終判定由致損方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疫苗質量問題舉證責任不統(tǒng)一、且舉證困難。就疫苗質量瑕疵舉證責任問題,山東省高院(2015)魯民申字第689號民事裁定書指出“趙俊同沒有證據證明該疫苗有缺陷,且《青島青大司法鑒定所司法鑒定意見書》的鑒定結論已經明確醫(yī)方將用于預防乙型肝炎的疫苗大劑量治療患方,缺乏循環(huán)醫(yī)學的依據,存在過錯,并不是疫苗本身存在缺陷”,而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9月29日作出的(2013)民提字第130號民事判決書卻將“疾控中心未能提供疫苗質量合格的有效證據”作為其承擔責任的依據之一。可見,疫苗質量是否合格的舉證責任主要由法院根據案件實際情況決定。①對于醫(yī)療損害舉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規(guī)定由醫(yī)療機構就醫(y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而《侵權責任法》卻采用列舉推定醫(yī)療機構有過錯的情形。《侵權責任法》是否就司法解釋確認的舉證規(guī)則進行更改,一直存有爭論。可見,就法律層面,疫苗質量瑕疵的舉證責任亦未清晰。同時,對于疫苗質量問題,就幾次重大疫苗事件信息來看,從媒體報道上來看,是疫苗生產、流通、監(jiān)管上有嚴重問題,致使疫苗本身存在質量不合格的現象;但官方調查結論卻往往差異很大,基本排除疫苗的質量問題以及疫苗與受種者人身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在山西疫苗事件中,媒體通過調查得出疫苗品質可疑的結論,但山西省衛(wèi)生廳認為根據專家鑒定意見及國家有關部門調查結果,所使用疫苗抽檢結果也顯示疫苗符合國家要求,接種疫苗后發(fā)生的異常情況不屬于接種異常反應。[5]而在最近熱議的山東疫苗事件中,專家組通過對疫苗樣本進行檢查,涉案疫苗多數效力指標全部合格,且專家委員會經過綜合評估認為,接種涉案疫苗不會對受種者帶來常規(guī)不良反應以外的安全性風險。[6]

賠償標準上區(qū)分農村與城鎮(zhèn)戶口,且賠償數額偏低。以接種疫苗后死亡的7個案例分析,②前述編號為1、2、3、5、10、11、12號民事判決文書。先不論致損方過錯程度或承擔的責任大小,受損害方得到的賠償數額平均約為158787.34元,甚至遠不及(2015)甘民申字第325號判決書對一級傷殘損害的賠償數額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在湖北省高院(2015)鄂民申字第01035號民事判決書中,不僅涉及補償,還根據公平原則予以賠償。雖然該案因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造成損害,但受損害方在獲得30萬元行政性補償后以侵害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為由提起訴訟要求疫苗生產單位承擔賠償責任,最終法院根據公平責任判令疫苗生產公司對受損害方進行民事性補償。法院認為“《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在適用上并不沖突,許某根據上述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領取了30萬元的補償款,并不影響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主張權利而另行獲得救濟?!痹撆袥Q本質上是在注射第一類疫苗發(fā)生異常反應獲得行政補償之外,并用本應由第二類疫苗所應獲得的企業(yè)補償,使受損害方同時獲得行政性補償與民事性補償。其判決理由是否完全經得起法理推敲或值得在類似案件中推廣暫不評析,但不可否認湖北省高院的判決思想強調了對受損害方利益的保護。

精神損害賠償標準不一。就數額而言,其中山東省高院(2015)魯民申字第689號判決書對精神損害賠償金額最高,為6萬元。其次是最高院審理的三個案件精神撫慰金為5萬元。吉林省高院(2015)吉民申字第1202號與重慶四中院(2014)渝四中法民終字第00443號判決書雖然也支持精神損害賠償,但與最高院判決不同的是,吉林省高院與重慶四中院將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納入過錯程度考慮范圍,依照過錯承擔一定比例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最高院則是在確定人身損害賠償數額后,另行確定5萬元精神撫慰金。而陜西?。?015)陜民三申字第00252號民事判決書則以“肢體痛苦”為由,單獨支持精神損害賠償。另就是否賠償而言,廣東省高院(2013)粵高法審監(jiān)民提字第75號民事判決書認為因致損方承擔次要責任(45%),未超過60%,因此不承擔精神損害賠償;甘肅省高院(2015)甘民申字第325號民事判決書認為殘疾賠償金已包含精神損害賠償,對單獨的精神損害賠償請求不予支持。可見,對于精神損害賠償,在是否賠償及具體數額方面標準極不統(tǒng)一。

綜上所述,目前疫苗侵權損害賠償各地司法實踐中裁判規(guī)則差異較大,諸多事項尚未形成一致的裁判規(guī)則。同時,雖然立法相對成熟,但公開的裁判文書數量也足以說明納入司法審判體系的此類案件并不多。隨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及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作出,完善立法體系,形成全國統(tǒng)一的裁判規(guī)則,對引導更多疫苗侵權案件流入司法審判渠道具有重要意義。

四、疫苗致損救濟的對策分析

(一)國家層面應制定相關疫苗致損救濟具體的法律法規(guī)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在疫苗致損救濟領域之所以出現上述問題,如各地司法實踐中裁判規(guī)則差異較大,許多事項未形成一致的裁判規(guī)則等問題,究其根由,是因為我國在疫苗致損領域存在著立法缺失的問題,故國家層面制定出一部疫苗致損救濟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顯得很必要。針對疫苗致損救濟實踐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國家在立法時應當考慮并予以采納,明確救濟程序與具體的救濟標準。

(二)以人道主義精神應對疫苗致損救濟中存在的問題

從疫苗致損賠償與補償的關系來看,如有確切證據證明疫苗生產企業(yè)、流通企業(yè)、注射單位等存在違法、違規(guī)等過錯情況,導致疫苗質量不合格,可以通過普通民事賠償解決。如果達不到民事證據證明標準或者出現舉證困難,不能通過普通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處理的,可嘗試將損失納入補償范圍內,在滿足因果關系(法定或推定)的前提下實現“小賠償,大補償”,盡量給予受損害方經濟補償。因為損害的發(fā)生,不僅在于預防接種的公共性、強制性,還有政府本身監(jiān)管不力的過錯性以及公民福利和社會保障的要求。

(三)完善疫苗異常反應致損鑒定的規(guī)定

筆者以為,指定特定的機構及個人進行疫苗異常反應醫(yī)學鑒定在技術層面有其合理性、必要性。但在醫(yī)患關系矛盾叢生,政府公信力不足,公益性機構“不公益”的當下,要得出一個令公眾信服的鑒定結論,必須堅持鑒定程序的正義,不禁止社會鑒定機構參與,允許公眾自由選擇的專家作出意見,讓更多有能力鑒定的主體參與進來,并且,在具體的鑒定結果的認定上,醫(yī)學會的鑒定結果不應認定為“結論”,而應是以專家意見的形式是一項待質的“證據”。

(四)簡化證明程序、降低因果關系證明標準

美國作為法律體系較為完善的國家,疫苗補償經歷了由“不賠”到“廣泛賠償”再到“規(guī)范賠償”的過程。①由于美國受種者曾通過侵權訴訟獲得大量賠償,但本質上是具有補償性質的救濟,因而筆者而不區(qū)分賠償或補償的書面含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沙克脊髓灰質炎疫苗事件開啟了疫苗訴訟賠償的新時代,在cottsdankerv.Cutter laboratories一案中,雖然生產者證明了其發(fā)明、生產疫苗的過程均符合法律規(guī)定,但仍舊承擔了無過錯的賠償責任。隨后,此類訴訟驟增,但是沒有標準能夠確定在什么情況下一個醫(yī)療造成損害或者只是暫時的因果關聯,在某些獲得賠償的案例中甚至幾乎沒有醫(yī)學或者科學上的因果關系。在70到80年代,DTP事件爆發(fā),一時間大量疫苗醫(yī)療等費用,疫苗生產企業(yè)驟減。1986年,政府頒布了《國家兒童疫苗傷害法案》(即NCVIA),主要規(guī)定了知情同意權以及疫苗異常反應疑似病例報告機制。隨后,美國健康和人類服務部(DHHS)建立了《美國疫苗傷害補償計劃》,該計劃規(guī)定向疫苗生產企業(yè)征收每劑0.75美元的稅收以對異常反應的受種者進行補償,同時限制侵權案件的提出。新的法案即計劃的提出,主要目的在于確保疫苗穩(wěn)定充足的供應,避免企業(yè)因為大量的疫苗賠償訴訟承擔過度的經濟責任,平衡受種方與企業(yè)的利益。參見:Paul Offit, Vaccine Injury Compensation Programs,describe the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s in place for vaccine,2016年3月15日訪問,http://www.historyofvaccines.org/content/articles/vaccine-injury-compensation-programs。在因果關系的證明體系方面,美國建立了疫苗異常反應損害列表,明確列舉了接種后可能發(fā)生的具體的損害以及接種后損害發(fā)生的時間限制。從醫(yī)學角度看,造成損害時,原因與結果應當有時間上的牽連,損害結果應當在預防接種后的一定時間內發(fā)生,才具有法律上的“近因”關系,該時間要求同樣是通過“假定的因果關系”來獲確認,無須受損害者逐一證明。

我國臺灣地區(qū)《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征收基準及審議辦法》②臺灣《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征收基準及審議辦法》,2004年。第7條將損害分為四類:分別是死亡給付、身心障礙給付、嚴重疾病給付、其他因接種致不良反應者;在因果關系上,分為因預防接種致損害、無法排除因預防接種致損害、因其他原因致損害。在無法確定異常反應與預防接種之間具有因果關系,亦無法排除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時,直接根據損害程度的不同,確定補償數額。不僅如此,在疑因預防接種受害致死,并經病理解剖時,可以給付喪葬補助費。

結合美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qū)的經驗,筆者認為,我國大陸地區(qū)也應當結合醫(yī)療臨床經驗以及理論研究成果,將一類疫苗可能造成的異常反應損害以列表的方式明確列出,簡化證明程序、降低了因果關系證明標準,便于受種者提出補償申請,也有利于節(jié)約司法資源。其次,在因果關系無法確定時,采用我國臺灣地區(qū)的方式,將“疑因”利益全部或部分歸屬于受損害者,最大程度考慮到受種者的利益。

(五)多渠道籌集疫苗致損救濟資金

關于疫苗致損救濟存在的資金來源渠道單一的問題??梢栽O立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基金,其來源應當主要以相關企業(yè)繳納為主,包括:疫苗生產企業(yè)或疫苗進口商,各企業(yè)根據銷售額繳納一定比例的基金;政府補助,每年撥給定量的財政資金;來自藥企和社會各界的捐款。按照該觀點,可將第一類疫苗和第二類疫苗的生產者合并為統(tǒng)一補償主體,并建立獨立核算的疫苗補償基金,該基金由政府統(tǒng)一收支。對于一類疫苗,政府可在合理價格采購的基礎上,對企業(yè)實行減稅或免稅政策,提高企業(yè)生產、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對于第二類疫苗,可按照企業(yè)的銷售額或者銷售量征收一定稅費納入疫苗補償基金,通過將稅費分攤到疫苗銷售價格上、分散風險來保證基金來源。

引導商業(yè)保險公司介入疫苗致損的補償。2016年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會議決定率先將接種一類疫苗引起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病例引入商業(yè)保險補償機制觀察政策釋放效果,推動第二類疫苗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保險引入,即通過政府支出為受種者購買商業(yè)保險的制度分散疫苗致損風險,這種將商業(yè)保險引入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機制資金來源在我國無疑是一次開創(chuàng)新的探索。同時,針對受種者一方,也可鼓勵商業(yè)機構推出相關的商業(yè)保險。

結語

以我國現階段疫苗致損救濟制度及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為視角,對我國疫苗致損救濟制度存在問題進行梳理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構建完善合理的疫苗致損救濟體系,有利于給予受損害方及時有效的救濟,構建完善合理的疫苗致損救濟體系,能夠進一步降低疫苗安全隱患,減少社會恐慌,是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情懷的有力表達,更是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體現。

[1]南方日報“市民對乙肝疫苗信心逐漸恢復”[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310/c70731-24585156.html,訪問時間2014年2月15日。

[2]陳會平.疫苗不良反應損害救濟及其路徑選擇[J].保險研究,2011年第6期。

[3]參見《預防接種異常反應鑒定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令第60號)第6條等規(guī)定。

[4]趙琳:淺析我國醫(yī)療事業(yè)事故鑒定中存在的問題[EB/OL].中國法院網陽泉市中院,2014年3月11日訪問。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11/id/1124952. shtml.

[5]參見:“山西疫苗亂象調查:舉報人寫博直指官員涉案”http://news.163.com/10/0320/01/626CE4R70001124J. html)。

[6]參見“山東疫苗案問責:先行對357名公職人員撤職降http://news.sina.com.cn/c/nd/2016-04-14/doc-ifxriqqv-5590950.shtml,2016年4月16日訪問。

[責任編輯:袁翠微]

Study On The Compensation of Vaccine Adverse Reaction and Tort

Zhang Xue-jiao
(Law school of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610207)

Vaccine is an significant tool to prevent communicable disease and control its spread.However,the inherent risks are beyond the power of our medical technology.In China,a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vaccine,we have classified it into two types, besides,the provincial level governments are authorized to promulgate regulations about the medical appraisal and compensation when vaccine adverse reactions happen,and tort law is applicated to the tort.But the compensation is disunity nationwide and unfair cases follow.Facing the uncertain results after inoculating the vaccine,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legislate unitive laws to standard the liability assuming,compensation standards and so on.To assure the injured party can get timely sufficient compensation.

vaccine;loss caused by vaccines,adverse reaction;tort;compensation

DF36

A

1008-8628(2016)05-0050-09

2016-08-11

張雪嬌(1992-),女,四川眉山人,四川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公法,國際比較法。

猜你喜歡
預防接種損害賠償救濟
論比例原則在知識產權損害賠償中的適用
加強預防接種管理對兒童預防接種的影響
關注!新冠病毒疫苗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問答
生態(tài)環(huán)境損害賠償制度明年起全國試行
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問題與反思
關于知識產權損害賠償的幾點思考
不當解雇之復職救濟制度的反思與完善
湖南:開啟預防接種“掌上時代”
關系救濟
“美國人領取救濟”圖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