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強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這就要求教師應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構建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就尤為重要,因為民主、和諧的班級,有利于健全學生人格,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適應、面對各種復雜的環(huán)境,有利于為即將走向社會的莘莘學子打下堅實的基礎,它已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關鍵而絕不能忽視的問題。我們需要建立一種良好、科學的班級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放開班主任權力民主管理,使學生在平等、民主、和諧氛圍中主動參與班級管理,形成自我約束意識,增強主體責任意識,樹立良好的修為。
一、構建民主、和諧班級氛圍基本條件
營造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情感交融、協(xié)力合作氛圍環(huán)境,是實施素質教育影響的前提。只有在教學中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的人格,積極培植和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意識,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優(yōu)良的個性品質,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學生,以淵博的知識,完美的教學藝術來挖掘學生的潛能;在班級管理中方法適宜,活動豐富,創(chuàng)設情境,為他們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因而有效的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健康地成長。這些都是構建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的充要條件。
1、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素質教育具有全體性、全面性、基礎性和主體性等特征,而主體性是素質教育的最本質的特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發(fā)展的主體,就是要求我們的教育要適應千差萬別的學生,而不是千差萬別的學生去適應統(tǒng)一目標、同一規(guī)格、同一要求的教育。因而,在構建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首先樹立為育人服務、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的思想。
2、師生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尊重
信任是在感情基礎上建立的,師生間必須培養(yǎng)一種相互信任的感情,建立一種朋友之間的友誼,也就是說,教師要把學生當成朋友。這種教育觀念的核心就是要尊重學生的生理實際,以學生的需要作為教育工作的第一選擇,讓教師的教育措施變成學生心理的渴求,達到相互溝通及教育學生的目的。其實學生非??释c老師進行平等的交流和溝通。教師應善于與學生溝通,懂得用自己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學生,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這樣,學生才愿意與老師接近,尊重老師的勞動,愿意向老師袒露自己的心扉。只有我們給予學生應有的平等和尊重,學生從心理上接受了教師,才能激發(fā)學生潛化的思維意識和創(chuàng)新才能。
3、熱愛并嚴格要求每一個學生
“夏丐尊說:沒有情感,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苯處熤挥型度肴康那楦袩釔蹖W生,才能去尊重學生,才有可能產生出教育的智慧和藝術,從而在師生之間形成親切友好的雙向交流。而這正是給學生施加良好影響的前提之一,也是教育獲得成功的最重要保證。
要尊重學生并不是說要放棄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正如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要盡量地多要求一個人,也要盡量地尊重一個人?!彼^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就是指教師要善于針對學生的特點和個性提出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要求,并指導和督促學生去完成。教師的“嚴”是對學生“愛”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并非表現(xiàn)在形式上,重要的是在情感上與學生溝通,使人心悅誠服。
4、一視同仁,區(qū)別對待
學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師對他們必須一視同仁。因此,教師對學生在思想上和感情上,決不能有親疏遠近之分。學生特別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對此是十分敏感的,如果教師對學生厚此薄彼,就必然在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人為地制造矛盾與隔閡,這是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班級氛圍的大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然而,由于學生的思想水平,學習基礎、個性特征和接受能力等各不相同,因此,我們在教育和教學方法上,又必須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只有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成,才能把班里的每一個成員牢牢的團結在一起。
5、健全班級管理制度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前提下,嚴格的班規(guī)班約也是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的必需.但班規(guī)班約不能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枷鎖",而應是學生自主需要的產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民主意識,積極參與班規(guī)班約的討論制定,班主任教師只能作為班級的一員,提出自己的建議,最后由學生討論決定.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輪流擔任班干部,使人人得到鍛煉的機會,人人樹立主人翁的意識,使他們充分體驗到管理和情感發(fā)生交叉時如何處理。這樣的班規(guī)或許不會很完美,但它是學生主動參與制定的,他們會自覺發(fā)現(xiàn)他的合理與不合理,就更容易讓學生在心平氣和的和諧氛圍里規(guī)范他們的言行,讓遵守規(guī)章制度成為一種自覺行為。
6、老師引導和鼓勵是關鍵
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表揚和鼓勵,對學生的點滴進步給予滿腔熱情的肯定和評價,如“你的想法很好,你還有其他想法嗎?”“再動動腦筋,你肯定能想得出”等等,通過激勵性評價,既能使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充滿學習的信心和樂趣,又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質疑,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批判的創(chuàng)新精神。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只要教師耐心、用心引導,其他能力考核相對較弱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能被調動起來。不論什么樣的學生,都能接受情感教育,不論什么教育內容,都可以轉化出情感教育的內容。沒有什么差生,只有未被開啟的心靈。
二、構建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我們應該把握的原則:
1、真誠性原則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有發(fā)自內心的評價才會真正的打動學生,使其受到感染,激勵。
2、激勵性原則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人性化,平等化,科學化,這樣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才能被激發(fā)出來。
3、寬容性原則
學生在學習、紀律、生活等方面,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肯定都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這時,最忌諱教師無限的夸大問題而忽略學生的優(yōu)點,要給予一分為二的辯證的積極的肯定,有利于學生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
4、差異性原則
學生在基礎知識.智力水平.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行為習慣等方面,總是存在著差異,因此要求和評價不能一刀切,要研究學生的差異,分別加以鼓勵,促進共同進步!
總結
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也深刻感受到,只有樹立民主作風,在教育教學中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促進班級氛圍的良性發(fā)展,良好的班級氛圍使學生人格和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良好的發(fā)展,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因而,在教育教學中構建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已經成為我們學生管理的當務之急,這不僅直接影響著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也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高。而這種良性師生關系的建立有賴于我們每一位教育者去為之不懈地努力奮斗,我們只有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讓民主和諧給學生以寬松的學習生活空間,民主和諧的班級就是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愿每個學生都能在民主和諧的班級氛圍中愉快的學習,在民主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冶情操,在民主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