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國賓
兒時快樂年
New Year in Childhood
文/董國賓
年來了,卻不再感到新鮮和期待。不妨轉(zhuǎn)身回到童年里,去找尋那些簡樸又溫暖和快樂的年味兒。
年少時,一到臘月母親就動手腌年魚,煎熟的年魚可是我們家年節(jié)里的美味,在平時難得享受到。在一個晴好的天氣,母親早早趕往集市,把一條又一條大小適中的鯽魚和翹嘴鲌魚買回家,我們家年味就越發(fā)濃起來。她把買來的魚去除內(nèi)臟,一條條用加工好的花椒鹽抹在魚身上,再撒一點高粱酒,然后盛放在陶盆里。過上幾天便拿出來,用細(xì)繩穿成一串又一串,吊掛在室外風(fēng)干。腌好的年魚煎熟吃,或加調(diào)料蒸熟,都是可口的美食,年節(jié)里每次我都吃得滿口生香。這只有過年才能吃上的腌年魚,在我年少的記憶中,充滿了無限的快樂和甜蜜。
那樣的時光里,母親還會想出一些別的辦法,讓我們的年過得再多一點色彩。母親除了腌年魚,年關(guān)還會給我們做糖油耙耙。糖油耙耙做起來不復(fù)雜,但很好吃。母親將糯米粉加水揉成團,再分成小劑子搓圓,壓扁,做成糯米餅,然后在鐵鍋里加適量食用油燒熱,放幾勺紅糖進(jìn)去。紅糖一融化,就把糯米餅放進(jìn)鐵鍋煮一煮,再翻一翻,直到紅糖水濃稠,最后收汁盛出。糖油耙耙像油炸的糖糕,看一眼就誘人食欲,吃起來特香甜。
過年除了有好吃的,母親剪的窗花也是過年的點綴。打記事時起,母親就是剪窗花的高手,她裁剪的刀法穩(wěn)、準(zhǔn)、巧,鏤空的技法甚是奇。母親在年關(guān)忙上一陣子,剪的窗花有花鳥魚,還剪福祿壽禧和豐年求祥、五谷豐登、人畜興旺,貼在家里年味十足。這些寓意吉祥的窗花,把春節(jié)烘托得喜氣又紅火。
小時候的年過得特有滋味,除了這些,我還盼著母親快點把我家的年畫貼上,然后依偎在母親身邊,聽她講年畫里的故事,我越聽越覺得過年能讓我滿足和陶醉的事真不少,春節(jié)真是一個快樂的好節(jié)日。小時候我看到的年畫題材真是廣泛,有山水花鳥、松竹梅蘭,還有戲劇人物、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從這些年畫里,我很早就知道了禹王鎖蛟、孟母三遷和岳飛精忠報國,還懂得了二十四孝。
走到童趣中,最快樂的事兒要數(shù)過年了。那樣的時光里,年“咚咚咚”地來,來了就不想讓她走。那時過年雖簡樸,卻又充滿無限的愛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