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古代女子相撲新說

2016-11-28 03:37:01陳圣爭
體育科研 2016年6期

陳圣爭

中國古代女子相撲新說

陳圣爭

相撲在中國古代頗為流行,宋代更為大盛,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極為喜愛,女子相撲就是在這種氛圍中應(yīng)運而生的。在史料筆記和小說故事中,都有不少關(guān)于女子相撲的記載或描述。較之男性相撲,女子相撲除了具有一般相撲的基本動作和規(guī)定之外,它還有一定的女性特色,雖曾一度出現(xiàn)過裸體相撲,但它還是更為注重女性的身形、容貌和著裝之美,所以女子相撲兼有競技性、健身性、娛樂性和審美性等方面的特性。

相撲;女性;《水滸傳》;《林蘭香》;特點

相撲在中國古代,早期稱為“角觝”“角抵”“角力”,其后又有“相搏”“相攢”“爭交”等名目[1],有點類似于現(xiàn)代體育中的摔跤運動。在中國,相撲運動大概在春秋戰(zhàn)國時就已濫觴,據(jù)《禮記·月令》記載:“(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將帥講武,習(xí)射、御、角力”[2],可見其起初形態(tài)屬于“講武”性質(zhì)的禮制樂舞,是國家禮制、權(quán)力和地位的象征,同時兼具表演功能。其后相撲逐漸演變?yōu)闃肺璋賾虻囊环N,約在唐代以后,隨著其表演功能的更加擴大,而日益成為軍隊娛樂或民間雜戲的一種。尤其是在宋代,相撲更為雜戲化,深受當(dāng)時社會的廣泛喜愛——上至帝王、下及百姓。相撲的形式也日益多樣化,不僅有相撲,還有喬相撲,在相撲中又有男性相撲、小兒相撲、女子相撲、男女相撲等,甚至還出現(xiàn)了專門的相撲社與專職的女性相撲表演者。

可能由于宋代相撲的相關(guān)資料更為豐富,在眾多的相撲論著中,關(guān)于宋代相撲的論著占了大半。其中雖有不少關(guān)于宋代女子相撲的論文【注1】及一些文化介紹性的報刊文章,但大多是以介紹為主,對于女子相撲的具體情形及相關(guān)形態(tài)少有深究,如女子相撲在宋代到底是一個什么形態(tài)的存在,其與男子相撲又有何異同,其在著裝上、招式上、評判上的規(guī)定和規(guī)則又如何,宋代之后又是否存在女子相撲,諸如此類的問題,仍有待進一步地深入探討。

1 宋代的女子相撲

隨著相撲由早期的“禮制樂舞”逐漸向民間雜戲發(fā)展,宋代的相撲日益娛樂化,上則帝王之家,下則平民百姓,皆好觀相撲之戲。在皇家,有專供朝廷宴會、皇家壽節(jié)的“左右軍相撲”,如在宋徽宗年間,每年農(nóng)歷十一月初十是宋徽宗的生日,為“天寧節(jié)”,在農(nóng)歷十一月十二日,“宰執(zhí)親王宗室百官入內(nèi)上壽”,皇帝賜宴酒,“第九盞御酒”時,便一邊演奏慢曲子、一邊表演“左右軍相撲”[3]以佐宴。這“左右軍相撲”隸屬于“御前忠佐軍頭引見司”,專管機構(gòu)稱為“內(nèi)等子”,他們專門負責(zé)這類的朝廷內(nèi)外公開表演,在“朝廷大朝會、圣節(jié)、御宴第九盞,例用左右軍相撲,非市井之徒,名曰內(nèi)等子”[4]?!皟?nèi)等子”是從御林軍中選出膂力強勁者,名額為120員,包括“管押人員”(管理員)、“十將”(教練)各2名,“劍棒手五對”10員,正式相撲手分為“上、中等各5對,下等八對”[4]共36員,剩余70名人員為預(yù)備人選,每3年考核一次,“當(dāng)?shù)畛试囅鄵洹?,由皇帝親自觀看考核,合格者則留,優(yōu)勝者有獎勵,不合格者則外出為“諸州道郡軍府充管營軍頭”[4]。尤其是對于相撲手,除了這3年一次的考核,日常還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和訓(xùn)練,當(dāng)被選為相撲手時,前期有嚴格的教習(xí),“于御前等子內(nèi)差,并前期教習(xí)之”[5],其后每天要訓(xùn)練,“御前軍頭司內(nèi)等子,每晚演手相撲”[6]。這些相撲手除了在節(jié)慶宴會表演相撲之外,“每遇拜郊、明堂大禮、四孟車駕親饗”[4]等皇帝出行的場合,則又充當(dāng)御前貼身侍衛(wèi)。

在民間,相撲表演亦極為盛行。如北宋徽宗年間,汴京大相國寺的“瓦市”就盛行各種雜戲表演,其中有“小兒相撲”[3]的表演。另在一些時節(jié)(如元宵節(jié))或神君的社日亦百戲雜呈,如每年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是灌口二郎的生日,在這一天,“自早呈拽百戲,如上竿、躍弄、跳索、相撲……喬相撲”[3]等。至南宋時,相撲表演的流行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僅有“瓦市”的表演——“瓦市相撲者,乃路岐人聚集一等伴侶,以圖摽手之貲。先以女飐數(shù)對打套子,令人觀睹,然后以膂力者爭交”[4]——還有露臺爭交,即相撲擂臺比賽,“護國寺南高峰露臺爭交,須擇諸道州郡膂力高強天下無對者,方可奪其賞”[4];當(dāng)時還涌現(xiàn)出了大量的各類相撲高手,如“周急快、董急快、王急快、賽關(guān)索、赤毛朱超、周忙憧、鄭伯大、鐵稍工、韓通住、楊長腳等”[4],周密在《武林舊事》中更載有“角抵”“喬相撲”“女颭”六十多人[7]。此外,民間亦出現(xiàn)了專門的“角抵社(相撲)”[7],這意味著相撲開始職業(yè)化,有專門的相撲班子、固定的表演場所,并有相應(yīng)的管理措施和比賽規(guī)則等等。由此可見,相撲在宋代社會的盛行非比尋常。

或許女子相撲早在三國時就曾一度出現(xiàn),東吳末帝孫皓曾令“尚方以金作華燧、步搖、假髻以千數(shù),令宮人著以相撲”[8],但由于后來缺乏相關(guān)記載而難以詳究。至于宋代的女子相撲,或許更是在當(dāng)時整個社會都散發(fā)著喜好相撲的濃郁氛圍中應(yīng)運而生,它也有著官方和民間之分。在官方,女子相撲手隸屬內(nèi)廷樂籍部門管理,通常在皇帝生日的“圣節(jié)”宴會或其他內(nèi)廷聚會場合雜于樂舞表演當(dāng)中演出,以供觀賞。直到南宋時,這種宴會上的女子相撲都還存在,如南宋理宗生日“天基節(jié)”的宴會上,就曾上演過“女廝撲”,在“祗應(yīng)人”中就有女相撲手“張椿等十人”[7]。

北宋嘉佑年間,宋仁宗甚至在宮廷還專門舉行過一場女子裸體相撲比賽,這引起了司馬光的反感,認為有傷風(fēng)化,而上奏請禁,不過也因為司馬光的這份奏折為女子相撲保留了一份珍貴的史料紀錄:

臣竊聞今月十八日,圣駕御宣德門,召諸色藝人各進技藝,賜與銀絹。內(nèi)有婦人相撲者,亦被賞賚。臣愚竊以宣德門者,國家之象魏,所以垂憲度、布號令也。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萬民之眾,后妃侍旁,命婦縱觀,而使婦人臝戲于前,殆非所以隆禮法、示四方也。陛下圣德溫恭,動遵儀典,而所司巧佞,妄獻奇技以污瀆聰明,竊恐取譏四遠。愚臣區(qū)區(qū),實所重惜,若舊例所有,伏望陛下因此斥去,仍詔有司嚴加禁約,今后婦人不得于街市以此聚眾為戲。若今次上元始預(yù)百戲之列,即乞取勘管勾臣寮因何置在籍中;或有臣寮援引奏聞、因此宣召者,并重行譴責(zé);庶使巧佞之臣有所戒懼,不敢導(dǎo)上為非禮也。[9]

司馬光的這份奏折反映出:第一,仁宗所舉行的這場女子相撲是“使婦人臝戲”,即婦人是赤裸身體,或至少是赤裸上身以相搏。因為在宋代一些男子相撲場合出現(xiàn)過“裸體相撲”,“正樂之次,忽有三、二十兇人唱噉而出,盡被銀畫衫子,一時至殿前對座,兩兩起來裸身相撲,雜人擁看,止約不得。”[10]而另據(jù)山西晉城南社宋墓墓頂?shù)谋诋嫷南鄵鋱D來看,當(dāng)時的相撲手是“頭戴黑巾,身著三角褲衩,雙足登靴”[11],實際上亦是赤裸上身和大腿。且司馬光在奏折中說“今后婦人不得于街市以此聚眾為戲”,亦一再說明當(dāng)時社會確實存在過裸體的女子相撲,一定程度上可見女子相撲亦與男子相撲著裝是相似的。但無論是當(dāng)時的風(fēng)氣,還是宋仁宗的個人喜好,司馬光認為都當(dāng)被禁止。第二,這份奏折亦同時暴露出這種女子相撲演出并非一次偶然的事件,在官方樂籍中本來就存在女子相撲手,可能也是官方相撲的一個既定節(jié)目之一。第三,亦反映出當(dāng)時民間街市中也常以此為噱頭,聚眾為戲。然而,內(nèi)廷的女子相撲似乎并未因為司馬光的奏折而止,直到南宋還存在,只是可能在著裝上有所改變。

在民間“瓦市”,女子相撲也是相撲表演中的一大噱頭:“瓦市相撲者,乃路岐人聚集一等伴侶,以圖摽手之貲。先以女飐數(shù)對打套子,令人觀睹,然后以膂力者爭交?!盵4]由此可見女子相撲的“對打套子”是吸引觀眾的一大手段。不過,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女子相撲亦不再僅限于花拳繡腿地開場以搏眼球,也逐漸出現(xiàn)了不少靠相撲技巧以爭雄的女子相撲名手,如“賽關(guān)索、囂三娘、黑四姐女眾”,在一定程度上可與當(dāng)時的男性相撲名手同臺競技演出,“俱瓦市諸郡爭勝,以為雄偉耳”[4]。另在《武林舊事》中亦有數(shù)位“女颭”好手,“韓春春、繡勒帛、錦勒帛、賽貌多、僥六娘、后輩僥、女急快”[7]等人。從這些女相撲手的藝名當(dāng)中,一定程度上也可看出觀眾對女子相撲手的關(guān)注點還是多在服飾和容貌的色相之美上,并非完全是為了欣賞相撲表演。

2 《水滸傳》中的女子相撲

關(guān)于相撲的記載,除了史料筆記的相關(guān)記載,在小說中也有一定的反映,如《水滸傳》。在《水滸傳》中有多處提到相撲,其中最為著者,一為“燕青打擂”,一為“段五娘與王慶相撲”。

且先看《水滸傳》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撲擎天柱”具體的相撲一節(jié)文字:

部署拿著竹批,兩邊分付已了,叫聲“看撲!”這個相撲,一來一往,最要說得分明,說時遲,那時疾,正如空中星移電掣相似,些兒遲慢不得。當(dāng)時燕青做一塊兒蹲在右邊,任原先在左邊立個門戶,燕青只不動彈。初時獻臺上各占一半,中間心里合交。任原見燕青不動彈,看看逼過右邊來,燕青只瞅他下三面。任原暗忖道:“這人必來算我下三面,你看我不消動手,只一腳踢這廝下獻臺去?!比卧纯幢茖⑷雭?,虛將左腳賣個破綻,燕青叫一聲“不要來!”任原卻待奔他,被燕青去任原左脅下穿將過去。任原性起,急轉(zhuǎn)身又來拿燕青,被燕青虛躍一躍,又在右脅下鉆過去。大漢轉(zhuǎn)身終是不便,三換換得腳步亂了。燕青卻搶將入去,用右手扭住任原,探左手插入任原交襠,用肩胛頂住他胸脯,把任原直托將起來,頭重腳輕,借力便旋四五旋,旋到獻臺邊,叫一聲“下去!”把任原頭在下,腳在上,直攛下獻臺來。這一撲,名喚做鵓鴣旋,數(shù)萬的香官看了,齊聲喝采。[12]

在燕青與任原具體的相撲之前,小說對比賽的時間、地點、場地、組織者、裁判、規(guī)則、氛圍、獎勵以及對任原和燕青二人的裝束和氣勢等各方面都做了詳細地描寫。在具體的相撲過程中,對相撲的招式和人物的心理也做了極為細致的描寫,如面對任原的“虛賣破綻”“逼”“踢”“奔”“拿”等招式,而燕青則以穿躲、虛躍、鉆等方式避讓,待看好時機成熟,便搶近任原身前,快速地連續(xù)使出“扭住”“探插”“頂住”“直托”“旋”“扔”等招式將任原仍下擂臺。任原是連使3招,而燕青卻主動出擊一招制勝,尤其是最后這一招,還有具體的名目叫“鵓鴣旋”,亦可見當(dāng)時相撲的招數(shù)已有一些固定的名目,且為大眾所知??梢姰?dāng)時人們對相撲非常喜愛,相撲活動非常流行,已逐漸形成了一定系統(tǒng)的擂臺比賽規(guī)則和套路招式。

再來看看《水滸傳》中的女子相撲,這里的女子相撲不像“女颭”一樣是女子之間互相相撲,而是男女對打式相撲,一定程度上可視為是宋時女相撲手與男相撲手同臺爭勝的一種延伸。《水滸傳》第一〇四回“段家莊重招新女婿”中段三娘與王慶相撲:

那女子有二十四五年紀。他脫了外面衫子,卷做一團,丟在一個桌上,里面是箭桿小袖緊身鸚哥綠短襖,下穿一條大襠紫夾綢褲兒。踏步上前,提起拳頭,望王慶打來。王慶見他是女子,又見他起拳便有破綻,有意耍他,故意不用快跌,也拽雙拳吐個門戶,擺開解數(shù),與那女子相撲。但見:拽開大四平,踢起雙飛腳。仙人指路,老子騎鶴。拗鸞肘出近前心,當(dāng)頭炮勢侵額角。翹跟淬地龍,扭腕擎天橐。這邊女子,使個蓋頂撒花;這里男兒,耍個繞腰貫索。兩個似迎風(fēng)貼扇兒,無移時急雨催花落?!桥右娡鯌c只辦得架隔遮攔,沒本事鉆進來,他便覷個空,使個黑虎偷心勢,一拳望王慶劈心打來。王慶將身一側(cè),那女子打個空,收拳不迭。被王慶就勢扭捽定,只一交,把女子攧翻;剛剛著地,順手兒又抱起來。這個勢,叫做虎抱頭。那女子毫無羞怒之色,倒把王慶贊道:“嘖嘖,好拳腿!果是觔節(jié)!”[12]

這一節(jié)關(guān)于女子相撲的信息含量非常大。一是意味著相撲方式的新發(fā)展,出現(xiàn)了新形式的男女相撲。二是女子相撲手的著裝有了一定的反映,即上半身是緊身短襖,下半身是大襠夾褲,短襖是要露出胳膊,大襠是為了方便胯部舒展,緊身、夾褲亦是為了便于手腳的伸展,這與宋代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女子裸體相撲亦有較大不同。三是男女相撲中,男性是有些輕視女子的,當(dāng)段三娘踏步向前掄起拳頭向王慶打去時,王慶不是躲閃或應(yīng)對,而是見對方是女子便先輕蔑起來,又見對方起拳有破綻,還故意耍人,學(xué)著段三娘的樣子握拳露出門戶以相撲。四是關(guān)于相撲招式的大量描寫,如拽、踢、戳(仙人指路)、躍(老子騎鶴)、鉆、攧、旋肘、擊頭、掃腿、扭腕、騰空擊頂、繞腰貫索、黑虎掏心、側(cè)身躲閃、就勢扭捽、順手抱腰等等,在如此眾多的招數(shù)中,亦可見這場相撲的精彩。尤其是王慶的最后一式亦有名目曰“虎抱頭”,則類似于燕青的“鵓鴣旋”之類,且對比燕青與任原的男子相撲來看,“鉆”“旋”“躍”“扭”等是相撲的一些基本動作。五是段三娘最后相撲輸了,不是惱怒,反而對對手贊嘆有佳,這固然體現(xiàn)了段三娘的氣度和胸襟,亦表明相撲是講真功夫、論實力、賽技藝的比賽,贏者當(dāng)之無愧,輸者亦心服口服。

在這一回中,起先還有對段三娘外貌形象的描寫:“眼大露兇光,眉粗橫殺氣。腰肢坌蠢,全無裊娜風(fēng)情;面皮頑厚,惟賴粉脂鋪翳。異樣釵镮插一頭,時興釧鐲露雙臂。頻搬石臼,笑他人氣喘急促;常掇井欄,夸自己膂力不費。針線不止如何拈,拽腿牽拳是長技?!盵12]段三娘這形象,可能與她平時多從事體力活相關(guān),已形成眼大眉粗、腰肥肢粗、皮糙肉厚、裝扮俗氣、力大如牛的壯漢般形象,完全有異于一般小說中柔弱女子的形象,較之宋代社會中的“繡勒帛”“錦勒帛”“賽貌多”等女相撲手亦不太相類。不過,在《水滸傳》中開始出現(xiàn)男女相撲,也可能是有一定的社會基礎(chǔ)或原型,至少作者對于相撲還是有著頗為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在寫燕青相撲打擂一節(jié),寫到了廟會場面、觀眾醵財?shù)葓鼍埃@與宋代的民間相撲情形也頗為吻合。

3 《林蘭香》中的女子相撲

從目前的文獻來看,宋代女子相撲曾極為興盛,可能與當(dāng)時整個社會對相撲的喜好相關(guān),或者說相撲的興衰與當(dāng)時社會的喜好風(fēng)氣相關(guān),由于元代統(tǒng)治者曾一度嚴禁相撲之戲,相撲余風(fēng)雖在民間有一定的流行,然已不如宋代之盛;至明代,社會上亦不太流行相撲表演,相撲手則大多混跡于戲班之中:“余蘊叔演武場,搭一大臺,選徽州旌陽戲子,剽輕精悍、能相撲、跌打者三四十人,搬演目蓮,凡三日三夜?!盵13]至清代,由于統(tǒng)治者的提倡,康熙帝、乾隆帝等更是極為喜愛相撲之戲,有的還是相撲高手,甚至還有專門的相撲機構(gòu)——善撲營,因而相撲又再度興盛。

清代關(guān)于相撲的記載也頗多,然而關(guān)于女子相撲的記載,目前大概以小說《林蘭香》【注2】中所載為著。這部小說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固然放置在明代,但其中很多場景實際上是以清代的社會和生活為主,相撲亦極有可能是折射了清代相撲的情景。在這部小說的第二十回《聰慧姿一姝獨擅風(fēng)流事五美同歡》中詳細地描寫了一場精彩的女子相撲,至于小說中為什么寫到這場女子相撲,作者亦借書中主角之一宣愛娘之口道出:“我這戲耍,比詩曰、子云的有趣無趣?少十人鎮(zhèn)日家低著頭,死板板作那無底止的功課,也?;顫娀顫?,以免閉塞了天機?!盵14]可見作者是認為女子不應(yīng)終日困于詩書字畫當(dāng)中而缺少體力活動,應(yīng)有適當(dāng)?shù)膴蕵坊顒踊蜻\動,是以相撲既是為了體現(xiàn)少女的青春活力,也是為了適當(dāng)?shù)慕∩恚以谶@場大規(guī)模的女子相撲中,娛樂中又帶有些競技的色彩,既有閨房游戲之樂,同時還能暫時走出詩書的束縛而增強體魄。

先來看看這次相撲的緣起:

正坐間,愛娘忽笑道:“你們看!這兩個斯耍得有趣。遠遠望去,恰似一對蝴蝶兒成精?!北娙丝磿r,卻是從東北葡萄園內(nèi)跑出兩個侍女廝打耍子,這個拉倒那個,那個撲翻這個,翠袖繽紛,紅裙飄蕩,微風(fēng)吹處,里衣皆見。那一種嬌憨之態(tài),真有畫不出的形景。眾侍女看見,亦都嘻笑。香兒道:“你們何不也頑耍頑耍?免得午倦瞌睡?!睈勰锏溃骸芭c其教他們亂打,不如配成對兒,兩個彼此相撲。贏的賞花一枝,輸?shù)牧P他取水澆花?!痹破恋溃骸爸宦勀凶酉鄵錇閼?,未見女子有此耍法。今日又開一生面,立一大觀也。必須三娘料理方才妥當(dāng)?!盵14]

這是小說中男主人公耿朗的5個妻妾林云屏、燕夢卿、宣愛娘、任香兒、平彩云在游園時,恰見兩個侍女在相撲玩耍,便由宣愛娘倡議將各房丫頭喚來成對相撲,并定下賞罰規(guī)矩,其他各房女主亦表示贊同,如林云屏更是認為從前只是聽聞男子間的相撲,沒見過女子間的相撲,從而認為她們的這次活動是別開生面,也足以傳為奇聞。

愛娘便將五房內(nèi)侍女傳齊,共二十人,分為左右兩隊。左一隊列在柳樹陰中,是枝兒、苗兒、春畹、采菽、春欄、喜兒、采葑、紅雨、汀煙、采艾十人;右一隊立在杏花叢里,是葉兒、條兒、采芣、春亭、春臺、和兒、順兒、綠云、采蕭、渚霞十人。愛娘又都命結(jié)束停妥,然后五人臨檻而坐,如閱武一般。原來九畹軒階下雖是蘭花圍繞,而南檐下有方丈一塊平地,乃夏夜露坐之所,今日正好作相撲圍場。且是黃土鋪平,綠苔生滿,又有風(fēng)飄來的花片堆在上面,綿軟鮮華,正好作相撲錦毯。[14]

宣愛娘得到各房姐妹同意后,便將五房侍女20人分成兩隊,每隊10人。分好隊后,便由她們姐妹5人充當(dāng)裁判,調(diào)解事宜一仍宣愛娘負責(zé)。相撲場地便在她們賞景的九畹軒南檐下的一塊方丈來寬的平地上進行。

再來看正式的相撲比賽,兩隊各有侍女10人,除1次有兩隊各出2人對撲之外,由于宣愛娘的反對,另外8次都是每隊派出1人,兩兩相對的相撲。

先是左隊內(nèi)喜兒走出來,烏云低綰,鳳笄牢插,高揎蘭袖,露一雙白藕;半曳鴛裳,現(xiàn)兩瓣紅蓮。右隊內(nèi)條兒走出來,低壓雙鬟,緊纏長帶,裙兒系得不高不下,背子披來半掩半開。當(dāng)下兩人撲在一處,條兒用力要抱喜兒,喜兒一閃,恰好條兒向喜兒懷內(nèi)一歪,喜兒隨向條兒肚下亂揉,條兒笑軟,順勢一推,早臥在地下輸了。[14]

右隊內(nèi)又走出綠云來,一條披帛,結(jié)牢松綠衫兒;數(shù)縷紅絨,纏住鴉青髻子。左隊內(nèi)亦走出汀煙,掖起蔥綠衫,半露淡黃襯襖;拴緊茜紅裙,全遮淺碧中衣。兩個當(dāng)場賭賽,相撲良久,綠云將汀煙一攀,突然倒地。左隊內(nèi)早有人扶過汀煙,右隊內(nèi)亦有人替了綠云。[14]

一個藕色衫、綠背心、綻開白綾裙子,卻是紅雨;一個銀紅襖、翠披肩、雙擊黃緞絲條,卻是和兒。相撲多時,紅雨力怯,走回本隊,和兒笑個不止。軒內(nèi)五人亦都好笑。

但見右隊內(nèi)渚霞緊了緊披帛,揎了揎長袖,笑道:“誰與我來?”春畹一邊答應(yīng),一邊按了按鈿翠,摸了摸弓鞋。然后相撲起來。渚霞用力橫拖,漲紅丹臉;春畹順勢揪翻,笑破朱唇。兩人歸隊。[14]

在這4對女子相撲中,關(guān)于服飾和動作的描述都較為詳細:首先在裝飾和著裝上,都強調(diào)要牢固貼身,如“頭發(fā)低綰”“低壓雙鬟”“纏住髻子”“頭飾牢插”“緊纏長帶”“結(jié)牢衫衣”“拴緊裙子”“緊了緊披帛”“按了按鈿翠”等。此外,還要為了便于動作而注意手腳的敞露,如挽起袖子以露出雙手、長裳半曳而露出雙腳、裙子系腰、披肩半敞、掖起外衫、襯襖半露、綻開白裙、揎起長袖等等。具體相撲動作有抱、閃、一歪、亂揉、一推、一攀、橫拖、揪翻、臥、倒等。這些都較為形象地描寫出4對相撲少女陣勢十足而又青春可愛的情景。

春欄鼓掌而出,與采蕭扭在一處。兩人的裙子擾住,春欄向裙子一撩,采蕭正抬腳,恰好將一支小繡鞋撩在一邊,早被本隊內(nèi)春臺拾起,采蕭忙去著鞋。[14]

這邊春臺與采艾又扭在一處。忽聽采艾叫聲“噯呀”,急要回手,卻被春臺將手籠定。眾人看時,是將裙子拉脫,把一條萍綠裙兒落在面前,兩個人俱被裙子絆倒。春臺伏在采艾的身上,臉貼著臉,采艾的鬢發(fā)罩住了春臺的耳環(huán),兩人只顧笑,都立不起身來。軒內(nèi)五人俱令扶起。[14]

左隊內(nèi)枝兒、苗兒,右隊內(nèi)順兒、葉兒四個將兩人扶過,便作兩隊兒相撲。枝兒是翡翠衫、荔枝裙、花背心,苗兒是水紅衫、蔥白裙、繡背心;順兒是杏黃衫、蓮紅裙、青背心,葉兒是韭葉衫、槐花裙、紫背心。正是珠翠繽紛,光彩奪目。笑聲啞啞,如仙鳥爭鳴;身體飄飄,似天花亂落。一杯茶時,枝兒贏卻順兒,苗兒輸與葉兒。四人俱回了本隊。愛娘道:“還是一個對一個,不必雙來?!盵14]

但見采菽頭上十?dāng)?shù)個小發(fā)辮兒,矮矮的綰成云髻,末后一個大發(fā)辮垂于肩下,有三尺來長,胸前紫衣上用繡帶結(jié)成同心如意扣兒,立在當(dāng)場廝喚。右隊內(nèi)采芣應(yīng)聲而出,緊一緊月素披帛,笑道:“小油滑,看我制你!”用手猛然一拉,采菽險些跌倒;采菽乘勢一撞,采芣也幾乎坐下。采菽生的小巧便利,采芣身支有些豐厚,撲不多時,便氣喘了,不防被采菽將腳一抱,就側(cè)倒在一邊。[14]

忽一人叫道:“采菽輸了,等我來!”采菽看時,見他半副花巾,輕遮綠鬢;一枝柳葉,恰助紅妝;臉色媚生,口脂香吐,乃采葑也。采菽才待相撲,春亭接住。翻翠帶之如如,動湘裙之裊裊;急似驚鴻,輕如飛燕。叮叮咚咚,兩人的手鐲聲響,撲至多時,采葑敗走。[14]

當(dāng)下二十人都已撲畢,愛娘將贏了的喜兒、綠云、和兒、春畹、春欄、春臺、枝兒、葉兒、采菽、春亭十人各簪花一枝,輸了的條兒、汀煙、紅雨、渚霞、采蕭、采艾、順兒、苗兒、采芣、采葑十人各罰汲水一桶。[14]

在其后的6對侍女相撲中,有的側(cè)重于從形象上來描寫,如衫有翡翠衫(綠)、水紅衫(紅)、杏黃衫(黃)、韭葉衫(青),裙有荔枝裙(乳白)、蔥白裙(嫩白)、蓮紅裙(粉紅)、槐花裙(淡黃),背心有花背心、繡背心、青背心、紫背心等,真是花團錦簇,四人相撲時真是令人眼花繚亂而目不暇接。有的側(cè)重于從相撲的動作上來描寫,如前兩對侍女,同是“扭在一處”,一對是2人將裙子擾住,一個將裙子一撩,就將對方的繡鞋撩掉而獲勝;另一對是一人將對方裙子拉住,結(jié)果兩人都被裙子絆倒,最后是誰伏在上面誰得勝。此外,在具體的相撲動作上亦有扭、撩、攏、拉、伏、撞、抱等招式。有的則是從美感上來描寫,如“笑聲啞啞,如仙鳥爭鳴;身體飄飄,似天花亂落”“翻翠帶之如如,動湘裙之裊裊;急似驚鴻,輕如飛燕”等。有的還加入了人物話語,使相對靜態(tài)的畫面有了鮮活感,如“噯呀!”“等我來!”“小油滑,看我制你!”

總而言之,在這10對丫環(huán)的9組相撲比賽中,既有一般相撲的一些動作招式,如扭、撩、閃、推、抱、臥等,也有相撲比賽的一些規(guī)矩,還有組織者和賞罰措施;然而又不同于一般女子相撲,在這一小說中,作者更費心于每位女子的著裝和外表,將女子相撲當(dāng)作一場風(fēng)景來寫,這風(fēng)景的欣賞者,既有小說中的5位女主人,又有其他未在相撲狀態(tài)的侍女,更有小說外的作者和讀者。而且,每個相撲女子的服飾各異,顯得色彩繽紛,從她們的服飾和神態(tài)上的描寫來看,她們顯然是根據(jù)作者的審美而定的妙齡少女,迥異于《水滸傳》中的段三娘的形象。此外,每一對的相撲都寫得各異,從出場到動作、服飾等等,沒有重復(fù)累贅。或許由于賞罰上不關(guān)錢財,也無關(guān)榮譽,所以大家似乎都只當(dāng)是游戲玩樂,是以大家不是為了輸贏,而是充滿歡笑。作者多次寫到了她們的笑,如“和兒笑個不止”“軒內(nèi)五人亦都好笑”“笑破朱唇”“兩人只顧笑”“笑聲啞啞”等等,主人在笑、看的侍女也在笑,輸?shù)脑谛?、贏的也在笑,可能作者寫來都覺得忍俊不禁,讓讀者也覺得活潑可愛的氣息撲面而來。這一回的文字充滿了青春氣息,寫得極為活潑而別開生面。

4 小結(jié)

相撲,曾經(jīng)一度在中國古代極為盛行,尤其是相撲自宋代逐漸民間雜戲化后,它也成為了民間娛樂和健身的一大重要體育活動,不僅在史料、筆記中有較為豐富的記載,在一些小說中也有頗為豐富的描寫。其中女子相撲也是眾多相撲類型中頗有特色的一類,它也會講究一些相撲的基本技巧,但很多時候觀眾更傾向于看女子的外形、容貌和著裝之美,史料記載有之,小說虛構(gòu)亦有之。相比于男性相撲而言,在相撲技巧和規(guī)定等方面與一般相撲類似,也曾一度出現(xiàn)過與男子相撲一樣的裸體相撲,但女子相撲仍具有不少自己的特色,兼具競技性、健身性、娛樂性和審美性等多方面的特性。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換,風(fēng)尚的轉(zhuǎn)移,相撲在中國雖然起源很早,但帶有較強的娛樂性質(zhì),競技性較弱,民國以后已是逐漸式微。尤其是當(dāng)相撲、摔跤等成為一種競技型體育運動后,由于缺乏政府層面的支持和民間的生存土壤,中國摔跤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弱也在情理之中。

注釋:

【注1】如李季芳《宋代相撲社及女子相撲之濫觴》(《成都體育學(xué)院學(xué)報》1979年第2期),趙忠海等《中國古代藝術(shù)中的女子體育文化解讀》(《體育與科學(xué)》2009年第2期),王家駒、郭言斌《論宋代婦人的相撲運動》(《蘭臺世界》2012年第13期),傅強《宋代相撲及女子相撲研究》(《蘭臺世界》2013年第3期),段麗梅《“北宋相撲盛行”的神話解讀》(《南京體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4年第5期),張婷等《論宋代女子的相撲運動》(《東北史地》2015年第6期)等文章。

【注2】關(guān)于《林蘭香》的成書時間主要有“明末清初(順治初)、康熙初期、康熙中期、乾隆年間(或與《紅樓夢》同時)、不早于乾隆中期、道光或稍前”等幾種意見,由于本文不涉及《林蘭香》的相關(guān)考證,故結(jié)合各種意見而概言之曰“清代”。

[1]調(diào)露子.角力記[M]//新文豐出版社編輯.叢書集成新編:第5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370.

[2]禮記·月令·禮記正義[M]//十三經(jīng)注疏:卷17.北京:中華書局,1980:1382.

[3]孟元老.東京夢華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2:223,133,206.

[4]吳自牧.夢梁錄[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90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170.

[5]脫脫等.宋史[M]//志·禮二十二:卷119.北京:中華書局,1977: 2812.

[6]西湖老人.繁盛錄[M]//西湖文獻集成:第二冊.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14.

[7]周密.武林舊事[M].杭州:西湖出版社,1981:112-113,40,20,113.

[8]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64:1202.

[9]司馬光.傳家集[M]//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89冊.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6:233-234.

[10]龍明子.葆光錄[M]//宋代筆記小說:第20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214.

[11]晉東南文物工作站.山西晉城南社宋墓簡介[M]//考古學(xué)集刊:第1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1:230.

[12]施耐庵.水滸全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912-913, 1220-1221,1220.

[13]張岱.陶庵夢憶[M].北京:中華書局,2007:72.

[14]隨緣下士.林蘭香[M].沈陽:春風(fēng)文藝出版社,1985:158,155, 156,156-157,157-158.

(責(zé)任編輯:楊圣韜)

The New Judgment of Women's Sumo in Ancient China

CHEN Shengzheng
(School of Humanities,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Chuxiong,Yunnan 675000,China)

Sumo was quite popular in ancient China,especially in the Song Dynasty both for officials and civilians.Women's sumo emerged in that atmosphere.There are many records about women's sumo in the historical notes and novels.In contrast to men's sumo,women's sumo has the fema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auty of women's figure,appearance and dressing besides possessing the basic actions and regulations as men's.Therefore, women's sumo features competitiveness,fitness,recreation and aesthetics.

sumo;female;"Water Margin";"Lin Lanxiang";character

G80-05

A

1006-1207(2016)06-0007-05

2016-06-28

陳圣爭,副教授,文學(xué)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xué)與文論。E-mail:csz174@163.com。

楚雄師范學(xué)院人文學(xué)院,云南楚雄675000。

屏山县| 黄梅县| 博罗县| 江门市| 抚宁县| 雷州市| 塘沽区| 石阡县| 盘锦市| 平阳县| 广安市| 错那县| 河北省| 大洼县| 敖汉旗| 鄂托克旗| 芜湖县| 辽宁省| 呼和浩特市| 宝清县| 博乐市| 勐海县| 邵东县| 霍州市| 高邑县| 保山市| 肇源县| 芒康县| 盐城市| 石渠县| 东乡县| 治多县| 烟台市| 泸定县| 邢台市| 进贤县| 桂平市| 炎陵县| 凤庆县| 加查县|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