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利軍 李超
(1.北京市順義區(qū)楊鎮(zhèn)中心小學校,101300;2.北京市順義區(qū)第九中學,101300)
前滾翻是小學低年級技巧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其教學重、難點分別為團身緊、滾動直,但由于前滾翻動作用時較短,加之低年級學生理解能力不強,對時間、空間的感知不是很完善,易導致學生對某個動作環(huán)節(jié)的理解產(chǎn)生偏差,從而導致學生滾翻不暢,完成質量不高。在教學中,如果可以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動作特點,引導學生掌握重難點動作;繼而拆分前滾翻的動作要領,借助游戲練習,幫助學生分層遞進地掌握動作要領;然后,利用不同練習場地,滿足所有學生需求,幫助他們鞏固、提高動作質量;并利用針對性的輔助性練習,幫助學生自我糾正、完善動作質量。由此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動作的理解,便于學生順利掌握動作,還可以調(diào)動學生練習積極性,拓寬糾正范圍,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前滾翻教學時,“團身緊”是難點動作,可以保證學生滾翻順利且圓滑,因此,專項練習時,可以采用“刺猬遇險”的游戲,強化學生“含胸、低頭、抱膝、成團”的意識。練習前,小刺猬在指定區(qū)域自由地游戲,當聽到“狼來了”的口令時,迅速下蹲,雙手抱膝,含胸、下顎內(nèi)收、低頭,成抱團的刺猬。危險解除時,小刺猬們還可以自由地游戲,以此來強化學生“含胸、低頭、團身”的意識。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調(diào)動學生:“咱們光是抱成團還不夠,能不能安全地團身移動,遠離大灰狼呢?”引導學生練習墊上團身滾動:學生仰臥于墊上,雙手抱膝靠近胸部;開始后,學生壓腿、抬上體,形成背部著墊、低頭夾下顎的團身滾動。初步引導學生掌握團身以及滾動的方法,并順利完成分組,進入滾翻練習場地。
前滾翻教學時,如果學生頭、手、腳的位置不準確,容易造成三者間距離過大,身體很難“抱團成球”。因此,教學時,首先利用“快速定位”的游戲,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蹲撐位置:結合學生的身高,在體操墊上畫出“士”字線,游戲開始后,要求學生快速完成蹲撐,兩腳內(nèi)側緊貼“士”字中間的豎線、踩在較短的橫線上;雙手約同肩寬,撐在較長的橫線上;蹬地開始后,隨著身體的前移,頭壓在“士”字中線的頂端,距較長橫線10~15cm,為前滾翻做好準備。在此基礎上,在學生枕骨的位置,貼上一塊和“士”字顏色一樣的彩紙,要求學生低頭時將兩塊彩紙重合,強化學生枕骨著墊子的意識,為滾翻動作做好準備的同時,避免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學生掌握“蹲撐”方法后,繼續(xù)組織學生練習“臀部前移觸物”的小游戲,幫助學生掌握蹬地后,雙腳、雙腿蹬伸向上,臀部隨蹬地順勢前移,身體呈“半球形”向前滾動的要領。具體方法:在練習者腰部前上方擺放標志物,幫助者在練習者體側,輕觸練習者臀部,引導練習者臀部隨蹬地順勢前移觸及標志物,并提示伙伴蹬地用力,同時屈臂。幫助學生理解蹬地、屈臂、臀部前移的動作要領,掌握身體從“蹲撐”向“球狀”滾翻過渡的方法。
童謠是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表現(xiàn)形式,童謠式的講解,重點突出,講解簡便,生動有趣,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前滾翻童謠動作要領如下:蹲撐緊貼“士”字線,蹬地用力臀向前,頭頸肩背臀,依次來著墊,團身緊,滾動直,蹲撐起立真好看!
在練習動作的環(huán)節(jié)中,由于學生在體態(tài)、力量、協(xié)調(diào)性上的差異,完成動作的能力和規(guī)格也不盡相同,因此,根據(jù)學生本身的能力,在練習、鞏固的環(huán)節(jié)中,把不同學生分配到不同的場地,讓他們逐步體會動作要領,提高動作質量。例如:將場地分為下坡組、穿越組、脫保組。體型肥胖、滾翻不暢的學生可以在“斜坡”組練習,借助“下坡”的地形,幫助他們完成動作,并強調(diào)合作保護與幫助,教師也要多關注學生練習安全;大部分學生,可以在正常場地下,借助“臀部前移觸物”游戲的標志線,進行合作“幫保”的穿越標志線練習,看誰團身緊,不碰標志物;力量、協(xié)調(diào)性好的學生,可以在脫保的情況下,自主完成動作,并根據(jù)自身能力,簡單地改變一些起立的方法,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練習。如果學生在自己小組順利完成3次動作,可以升級;完成2次,則繼續(xù)練習;完成1次降組練習,避免學生好高騖遠、盲目選擇。這樣,滿足所有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大家都能感受成功的樂趣,并借助目標吸引,促使學生不斷提高動作質量,爭取嘗試更新、更高的動作。
滾翻時,身體向兩側偏移,主要是由于在蹬地、頭著墊子后,學生雙手推手用力不均勻。糾正時,給學生一個便于掌握的糾正的標準,讓學生在反復練習中自主糾正,就可以很好地予以解決。具體方法:在“士”字定位法的基礎上,將“士”字中間的豎線貫穿整塊墊子,讓學生沿線進行前滾翻,如果學生滾翻完成后,雙腳位置落在中線兩側,就說明推手用力很好;如果往左側偏,下次練習時,可以適當?shù)募哟笞笫滞剖值牧α?,或者減小右手推手的力量。借助“中線”評價的方法,幫助學生調(diào)整推手用力的大小,逐步完善前滾翻的動作質量。
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學生的空間感、時間感不強,后背沒碰著墊子,學生就已經(jīng)開始收手、抱小腿,可以通過“劃小船”或“觸背抱團”的游戲提高學生的時間感、空間感:學生兩人一組,練習者蹲立,指揮者在練習者體側,開始后,指揮者輕觸練習者背部,練習者馬上雙手抱小腿,抱緊成團,加深學生對背部的感知,掌握抱腿時機,提高學生的時間感;還可以讓學生仰臥于墊上,雙手抱膝靠近胸部;開始后,學生利用雙手在臀前、肩后推手,當背部著墊時,迅速抱膝成團,使“小船”蕩漾在水面上,幫助學生掌握“收膝抱腿”的時機。
出現(xiàn)這種問題,主要是由于學生手抱小腿的位置不正確,過于接近膝關節(jié),失去對踝關節(jié)和腳的控制,或者是學生對身體控制不夠完善,致使兩腳分開。教學時,可以利用“倒八字”和“夾物滾翻”的方法進行糾正:首先,引導學生練習“倒八字”抱腿,即學生成“蹲撐”后,肘關節(jié)在膝關節(jié)兩側,小臂自然向下伸展,在踝關節(jié)稍微靠上處,兩手相握,成“倒八字”抱緊小腿,幫助學生掌握抱腿方法,還可以借助抱腿時手臂前伸以及抱腿的力量,幫助學生重心前移、快速地向前下壓腳掌,保持蹲撐平穩(wěn);如果練習質量還是不高,可以利用雙腳內(nèi)側或者踝關節(jié)夾海綿包的方法,增強學生對雙腳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