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代軍,康安發(fā),阮 杰
(陜西省安康市中醫(yī)醫(yī)院,陜西 安康 725000)
?
CT在肺泡充實性病變診斷鑒別中的應用研究
謝代軍,康安發(fā),阮 杰
(陜西省安康市中醫(yī)醫(yī)院,陜西 安康 725000)
目的 通過回顧性分析肺部疾病的診斷結果,分析CT在肺泡充實性病變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進行肺部CT檢查和支氣管鏡檢查的肺泡充實性疾病患者126例,通過CT檢查結果、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及病理檢查結果進行對比研究,分別統(tǒng)計CT檢查、支氣管檢查的靈敏度,并通過配對資料對2種檢查方法的結果進行對比。結果 肺部CT和支氣管鏡檢查對這些肺部疾病有不同的靈敏度和特異性。CT與支氣管鏡的對比研究結果表明,CT在肺結核、炎性病變、肺部腫瘤的檢出率和特異性顯著優(yōu)于支氣管鏡。結論 CT在肺泡充實性病變診斷中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優(yōu)于支氣管鏡。臨床上使用CT,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漏診率和誤診率,并且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CT;支氣管鏡;肺泡充實性病變
肺部疾病是內科常見病,而且對人類健康、正常生活、學習、工作能力及壽命危害性較大的疾病。因為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性,所以在臨床上合理地應用各種檢查和治療手段不僅能減少漏診率和誤診、能提高確診率,并且能更有效地達到防治的目的[1]。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CT)于1972年4月誕生并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目前多層螺栓CT、CT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活檢術等新技術在肺部疾病的診斷上有著重要的診斷價值[2-4]。肺部CT檢查與其他影像診斷相比具有高分辨率、斷面成像及無重疊干擾等優(yōu)點。支氣管鏡是肺部疾病診斷及治療不可或缺的手段,支氣管鏡檢查具有并發(fā)癥少、檢查同時可行取活檢及刷檢并能進行局部給藥而達到治療目的[5]。本研究回顧2012年7月—2015年6月于我院進行CT和支氣管鏡檢查的肺部疾病患者,深入分析CT和支氣管鏡檢查在不同肺泡充實性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上述時期在我院進行CT、支氣管鏡及病理檢查的患者126例,均作灌洗液、刷片和活檢病理檢查,CT或支氣管鏡檢查證實存在炎性病變、肺結核、肺部腫瘤、支氣管擴張、肺大泡、肺部內出血病變、炎性假瘤或間質性肺疾病等。其中男80例,年齡20~84(55.5±8.9)歲;女46例,年齡17~82(59.3±7.4)歲。
1.2 方法 所有患者胸片或胸部CT提示肺泡充實性病變,而當價格較為便宜的檢查難以確診時,可進行PET-CT檢查?;颊叱R?guī)檢查血常規(guī),懷疑為炎癥者查CRP、血沉、降鈣素原痰涂片、痰培養(yǎng),懷疑肺結核者行痰結核桿菌培養(yǎng),懷疑腫瘤者行腫瘤血清標志物檢測、痰脫落細胞學檢查。均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鏡下觀察各支氣管黏膜顏色和質地,有無性生物、糜爛等表現(xiàn),刷檢送細胞學檢查,必要時取組織病理檢查。當無創(chuàng)檢查不能明確,病灶靠近胸膜,無明顯CT引導下經(jīng)皮膚穿刺禁忌證者,取最有利于經(jīng)皮穿刺的體位、穿刺點、方向和進針深度,穿刺成功后取標本送檢細胞學及病理學檢查。將所有可能因素轉換為二分類變量的數(shù)據(jù)加工即陰性和陽性,并計算CT檢查和支氣管鏡檢查的陽性率、陰性率及其靈敏度和特異度。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行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肺部CT檢查結果 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計算出CT檢查時的陽性率、陰性率、靈敏度和特異度,見表1。
表1 肺部CT檢查結果
2.2 支氣管鏡檢查結果 以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計算出支氣管鏡檢查時的陽性率、陰性率、靈敏度和特異度,見表2。
2.3 CT和支氣管鏡檢的差異 在支氣管檢查中肺大泡、炎性假瘤和間質性肺疾病均為陰性。而在炎性病變、肺結核、肺部腫瘤、支氣管擴張、肺部出血性病變中,兩種檢查方法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3。
隨著CT特別是螺旋式CT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其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診斷上的應用價值也引起越來越高的重視。肺部CT檢查不僅在發(fā)現(xiàn)病灶的位置、大小、形狀、數(shù)目、密度及其與周圍正常組織的關系(如有無轉移、有無壓迫)、其他臟器的形變(如心臟、縱臈、淋巴結)較敏感可靠,而且有高分辨率、斷面成像、無重疊干擾、能借用造影劑強化病灶等優(yōu)點[6]。對于發(fā)現(xiàn)肺內微小病變,隱藏于縱隔、胸膜、胸骨、鎖骨、肋骨以及心臟后部的病變的敏感性髙于常規(guī)X射線平片,特別是高分辨率CT (HRCT)對早期診斷間質性肺疾病有獨特的價值,造影增強CT對淋巴結增大、肺栓塞、肺內占位性病變均有重要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價值[7]。用常規(guī)影像學檢查手段可以發(fā)現(xiàn)肺泡充實性病變,但是就靠胸部平片、肺部CT等常規(guī)影像學檢查資料判斷病變的性質很難。而支氣管鏡一般只能窺視到Ⅳ~Ⅴ級支氣管,所以對于肺泡充實性病變的定性,支氣管鏡往往無能為力。行CT引導下經(jīng)皮肺穿刺取活檢的方法比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更為可靠[8-9]。
表2 支氣管鏡檢查結果
表3 2種檢測方法診斷肺部疾病的結果
本研究結果提示,對于肺結核、肺部腫瘤和支氣管擴張等肺部病變來說,肺部CT的敏感性高于支氣管鏡檢查,而特異性低于支氣管鏡檢查,因此在臨床上可將肺部CT檢查用于排除診斷指標。而臨床上單獨參考CT檢查結果確診肺結核、肺部腫瘤、支氣管擴張等肺部腫瘤疾病時會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診,而聯(lián)合肺部CT和支氣管鏡檢查時可以顯著減少誤診率,提高確診率。
本研究中,支氣管鏡檢查肺大泡、炎性假瘤和間質性肺疾病等肺部疾病是未見陽性病變,故對于這些疾病的診斷上,CT檢查更有優(yōu)勢。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支氣管鏡檢查是因肺部解剖結構原因,支氣管達不到病變部位和外周病灶;CT引導下的經(jīng)皮肺穿刺術的廣泛應用,使得疾病的確診率顯著高于只靠胸部X射線平片和支氣管鏡檢查[10]。
在CT和支氣管鏡的對比研究中發(fā)現(xiàn)對于炎性病變、肺結核、肺部腫瘤、支氣管擴張、肺部內出血性病變的診斷價值有差異。在CT檢查肺部內出血性病變的特異性高、敏感性低、漏診率高,而在支氣管鏡檢查時敏感性低、特異性高、漏診率低,因此在臨床上聯(lián)合使用CT和支氣管鏡檢查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誤診率和漏診率,提高確診率。
綜上所述,CT檢查特別是CT引導下經(jīng)皮肺穿刺術的不斷普及,對于肺泡充實性病變的診斷價值很高。在炎性病變、肺結核和肺部腫瘤上對比支氣管鏡有著更高診斷價值,而對于肺部內出血性病變上則需要與支氣管鏡檢查合用最大程度上降低誤診率和漏診率,為疾病的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以及預后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1] 孫永昌,姚婉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進展——美國胸科學會2010年國際會議紀要[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0,33(10):789-791
[2] 胡春洪,胡粟. 老年人肺部疾病的CT診斷研究進展[J]. 實用老年醫(yī)學,2012,26(4):268-270
[3] 張維春,駱棟梁,吳安平. CT引導下經(jīng)皮穿刺活檢診斷肺部疾病的臨床應用價值[J]. 安徽醫(yī)學,2009,30(6):633-634
[4] 侯云華. 102例彌漫性肺疾病的CT診斷體會[J]. 中外健康文摘,2012,9(1):190-191
[5] 袁佳靜. 個性化護理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支氣管鏡診療中的應用[J]. 吉林醫(yī)學,2012,33(27):6030-6031
[6] 趙力,郎志瑾,伍建林,等. 多層螺旋CT在肺動脈栓塞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中華放射學雜志,2013,37(5):307-310
[7] 黃鼎祥. 多層螺旋CT肺密度測定與肺氣腫患者肺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 臨床肺科雜志,2011,16(8):1160-1161
[8] 何劍,朱檸,陳小東. 支氣管鏡聯(lián)合CT引導肺穿刺活檢對痰涂陰性肺結核的診斷價值[J]. 臨床肺科雜志,2012,17(11):2007-2009
[9] 李映潼,翟宏,續(xù)薇. 探討痰脫落細胞學、纖維支氣管鏡及CT檢查對肺癌的診斷價值[J]. 實用檢驗醫(yī)師雜志,2012,4(4):226-228
[10] 鐘祥柱,黃響玲,康萍,等. CT引導下經(jīng)皮肺穿刺術與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在不明原因肺部病變中的臨床應用[J]. 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3,13(5):3-4
護理研究
10.3969/j.issn.1008-8849.2016.18.037
R445.2
B
1008-8849(2016)18-2037-03
201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