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淵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209-01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應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边@是《數學課程標準》對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角色”的重新定位,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要求。為此,教師應正確處理“師”與“生”、“教”與“學”的關系,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確保他們有廣闊的思維空間和充足的學習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 營造良好氣氛,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
1.1 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
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和發(fā)展意識,關心和信任每個學生,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同時承認個體差異。在教學中,改變“學生圍繞教師轉”的被動局面,實現“教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向“學生主動走向教材”的轉變,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立的見解,教師應及時給予恰如其分的鼓勵和肯定,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僅停留在知識的掌握上,更應關注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能力的提高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質的形成。
1.2 建立和諧民主的“朋友型”師生關系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指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而應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教師如能建立和諧民主的“朋友型”師生關系,就有利于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無拘無束的探索,興趣盎然的討論,就能調動學生參與意識、創(chuàng)造意識,就會促進學生積極進取的學習動機,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能得以充分發(fā)揮。
2 提高學習興趣,是使學生主動參與的動力
2.1 創(chuàng)設情景,提高興趣
大教育家夸美紐斯曾經說過:“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則是他們主動求知的不竭動力。開講是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根據小學生認識規(guī)律,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用飽含激情的語言,精心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景,或提出有啟發(fā)性和吸引力的問題,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他們心靈的共鳴,使他們觸“景”生“情”,并為之“動心”。如:在教學“比例尺”時,筆者先掛上一幅中國地圖說:根據這幅中國地圖,筆者能很快地告訴學生國內任意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并讓學生試一試。于是學生紛紛向筆者發(fā)“難”,筆者就立即量出這兩地之間的圖上距離,很快口算出實際距離告訴學生。學生頓時產生了濃厚興趣,這時筆者再引入課題,整堂課學生主動探索、主動求知。這樣學生的主動作用得到了充分發(fā)揮。
2.2 改變教法、提高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年齡特點,不斷改變教學方法,刻意求新,使學生消除沉悶和平淡,不斷產生新鮮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樂中學”和“學中樂”。例如在教學“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這部分知識時,筆者首先給學生講了《豬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師徒四人在西行的路上,孫悟空說,現在有一個大西瓜,分給咱們四人吃,分別吃這個西瓜的1/9、1/7、1/5和1/3,怎么分呢?豬八戒搶著說:“我來分,我的飯量最大就吃1/9,師傅吃1/7,沙師弟吃1/5,大師兄飯量最小就吃1/3”。聽完豬八戒的話,三人都笑了。講完故事筆者就問學生知不知道他們在笑什么,有多數學生都搖頭,于是筆者就對學生說:“沒關系,只要我們認真學習這節(jié)課的內容后,同學們就會知道的”。這時學生特別好奇,迫切需要知道原因,學習積極性高,并帶著強烈的問題,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
3 加強學法指導,是確保學生學會參與的途徑
傳統(tǒng)的教學重心偏離到“教師怎樣教”,對“學生如何學”重視不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表現為無所適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在具體的學習情景中,學生就能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自主選擇和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達到“無師自通”。
3.1 指導學生學會看教材,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學生看教材以默看為主,邊看邊想,領會每一句話,每一數量關系式,每一結論的意義,并能勾畫出重點。有些比較抽象的內容,教材編寫常常是圖文并茂,因此要讓學生主動結合圖形去思考,使抽象的知識形象、直觀。
3.2 指導學生學會發(fā)現和總結規(guī)律
教師要幫助學生,善于從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去感悟特點,發(fā)現和總結規(guī)律,從而尋找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例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時,筆者通過直觀演示和線段圖,引導學生去發(fā)現“相遇時兩人所走路程的和等于兩地距離”這一規(guī)律,就能正確解答有關的相遇應用題。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產生強大的內驅力,又會促進學生去再發(fā)現、再總結。這樣就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學習過程步入良性循環(huán)軌道。
3.3 指導學生善于領會每堂課的學習重點,突破難點
比如,學會根據課堂的板書看學習重點,注重結合老師的舉例去加深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學生在計算“乘積末尾有0的小數乘法”時,常出現“先去掉乘積末尾0再點小數點”的順序錯誤。為幫助學生理解這一知識,筆者提出:你去掉小數末尾的0的依據是什么?那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然后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明:同學們到商店買過東西嗎?你們是先講價還是先付錢?在計算乘積末尾有0的小數乘法時,“點小數點”就相當于“講價和定價”,“去掉小數末尾的0”則相當于“付錢”,你們會先“付錢”再“講價”嗎?通過這樣舉例,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與生活經驗結合起來,減少了出錯的可能。
總之,教師只有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順應社會發(fā)展,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并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充分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才能使教學取得真正的實效,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