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 英
?
閩北民間舞蹈《鳥步求雨舞》的形態(tài)特征溯源
文‖林 英
【摘要】《鳥步求雨舞》又稱《祈雨》,是流傳于閩北地區(qū)建陽市崇雒鄉(xiāng)后畬村的帶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祀舞蹈,本文通過實地調(diào)研,簡要地敘述《鳥步求雨舞》的起源及表現(xiàn)內(nèi)容與形式,同時對《鳥步求雨舞》的形態(tài)特征溯源進行理論分析。
【關鍵詞】鳥步求雨舞;建陽崇雒;形態(tài)特征;溯源
《鳥步求雨舞》是在閩越文化中隨時代的變遷遺留下來的具有較強地方特色的民間民俗舞蹈。它是老百姓在遇干旱時節(jié)時,為了祈求老天下雨而模仿鳥雀跳躍動作創(chuàng)作的一種民間民俗舞蹈,是閩北地區(qū)寶貴的歷史文化財富。
“福建地處亞熱帶,在海洋季風的影響下,旱澇頻繁,其中干旱對農(nóng)業(yè)影響尤大。”[1]5建陽市位于福建省北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其自然氣候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人們的生活起著很大的影響。據(jù)嘉靖《建陽縣志?氣候》載:建陽縣及周圍地帶“暑多寒少,夏秋大旱”。古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落后,社會科學不夠發(fā)達,所以在面對自然災害時無法采取相應措施,而我國古代就有“若國大旱,則帥巫舞雩”的風俗,“古代的《雩》是求神降雨的祭祀,最早的巫舞就是‘舞雩’,功能是求雨,‘旱則舞雩’是巫舞的本色”。[2]170祈雨風俗就因此形成。
求雨舞是為了祈雨所跳的民間舞蹈,但此舞必須在特定的地點進行,即必須到離后畬村十里外的雙龍?zhí)叮ㄔ糊埦樱[祭壇,舉行祭祀儀式時才舞。
為什么求雨活動一定要到龍?zhí)哆M行呢?筆者采訪了崇雒鄉(xiāng)后畬村老藝人徐學盛老師,經(jīng)他了解是與當?shù)孛耖g傳說有關:臨村(東田村)有一個牧童叫邱文龍,他從小非常疼愛自己的牛,有一天,他放?;丶医?jīng)過龍?zhí)稌r,天空突然烏云密布,牛便停下腳步,這時只見牛頭瞬間變成了龍頭,牧童嚇哭了,對牛說:“牛啊牛,我從來都不曾鞭打過你,如果你要變成龍飛走,就帶我一起走吧!”說完,他腳踩著石頭上了牛背,隨后,變成兩條龍沉入了潭底。據(jù)說,留有牧童腳印的石頭至今仍在。雙龍?zhí)队纱说妹!暗拦狻督柨h志?名勝》載:原稱雒田里,相傳昔有二龍潛其中,一夕,見夢于里人邱姓者曰:‘此處人眾,當辭去?!钊?,陰云四合,有二龍飛升而去?!盵3]444從此以后,老百姓便把牧童奉為神,每逢干旱時節(jié)便拿了牧童的生辰八字到龍?zhí)哆吶ピO壇求雨。龍?zhí)缎叛鲆源藶樵炊鱾飨聛怼?/p>
《鳥步求雨舞》是建陽市崇雒鄉(xiāng)后畬村百姓在遇干旱時祭神求雨所跳的一種模仿鳥雀跳躍動作的祭祀舞蹈。它是男子群舞,參加活動的人數(shù)是村里的所有男性,其中有12個人必不可少,稱為“十二營軍”(8人舞蹈,4人武術)。
求雨儀式由村里的一位有聲望的村民組織進行。在祭神求雨吉日到來前,所有參加活動的人都要戒齋沐浴。到了祈雨當天,隊伍要到十里外的龍?zhí)哆厰[壇準備儀式,參加儀式的人按照當?shù)仫L俗,一律不許戴斗笠或身披任何雨具。儀式開始后,由組織者先念事先準備好的寫在黃紙上的禱文(邱文龍的生辰八字),再將禱文焚燒化灰,接著由八名男子跳求雨舞,舞者必須要赤膊,胸前紋龍圖案(模仿越族人民,表示龍的后代),身穿藍色褲子,褲角卷至膝處,赤腳,腰間扎紅色綢帶,頭上扎紅色頭巾?!拔璧高^程保持嚴肅莊重的氣氛,同時又具有古閩越族人粗獷的韻味。”[4]475待祭祀舞蹈跳后,隊伍游行回村,在隊伍的最前面由四個人撐著一匹30尺長的土織青布,代表烏云,隊伍的最后面也有四個人撐著一匹30尺長的土織白布,用來引雨。隊伍一路上敲鑼打鼓,走街串巷,途經(jīng)村、逢橋、遇廟都要停下來跳求雨舞,因為當?shù)氐娘L俗,百姓不愿意自己村里的雨被一起帶走,所以在求雨隊伍經(jīng)過時就會用桌椅設成障礙,這時就需要會武術的4個人表演翻過阻礙物,才可以繼續(xù)前進,所以整個隊伍由4個身懷武藝的人引帶,直到回到本村,隊伍才可以解散,表明雨已帶回。
(一)動作特征溯源
1.體態(tài)特點:4名舞蹈演員“雙手握棍”,左手約握二分之一處于胃前,右手約握四分之一處于右胯前,虎口向上,雙腿并攏,呈“正步”站好,膝蓋微屈。另4名舞蹈演員“右手握鈴刀,左手握龍角于嘴前”,呈“正步”站立,膝蓋微蹲。
2.動作剖析:動律:兩腿一屈一直,胯保持不動,收腹,腰直立,在做動作時要求上身隨之起伏,要有跳躍感。
動作路線及方位:4名握棍的舞者以“高雀跳步”為主要動作,基本體態(tài)準備好。下肢動作:第一拍左腳向前,右腳向后,離地跳躍兩腳同時落地成左腿屈膝,右腿伸直,前腳掌著地,上身保持直立,重心在前腳。第二拍上身與手保持不動,雙腿離地在空中交換位置,雙腳同時著地,呈與第一拍對稱動作(上身隨之起伏,要有跳躍感),另變換方向的連接動作稱為“高雀跳轉”(動作一樣,只是變方向)。另4名握龍角的舞者以“矮雀跳步”為主要動作,基本體態(tài)準備好。下肢動作:第一拍右腿半蹲,左腿伸直勾腳向前踢,重心在后腿上,也是雙腿起跳,同時落地,上身保持直立,第二拍保持雙手位置不動,雙腿起跳交換位置呈第一拍對稱動作(上身隨之起伏, 要有跳躍感),另變換方向的連接動作稱為“矮雀跳轉”(動作一樣,只是變方向)。
3.動作溯源
求雨舞的動作既受“雀步”的影響又有“禹步”的影子。這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分析:第一,動作之所以取名為“雀步”是因為它主要是模仿鳥雀跳躍的步子。這跟古時的圖騰崇拜有密切關系,閩北古屬越地,“經(jīng)考證在閩北,古代先民的遺址或遺物比比皆是,著名的武夷山漢代古越城、分布各地的越王臺和越王廟等;古代的蠟、雩、儺三大祭風幾乎都有所表現(xiàn):各地的社廟活動;建歐端午節(jié)的驅儺送鬼活動;建陽崇雒的求雨舞蹈等;《建陽文史資料》第二輯有提到崇雒在清以前叫‘雒田’”。[5]43這些都證明了閩北在古時是越族人民主要居住地。
“大約在商代,居住在黃河下游的東夷族因為戰(zhàn)敗,順東南沿海南遷,其中的于夷和雒夷兩大部落逐漸與原居的越族融合為于越和雒越。而鳥圖騰是于越乃至整個越族的重要圖騰形式?!盵5]40自古以來,鳥神是越族人民逢兇化吉的吉祥物,百越民族崇鳥、尊鳥、信鳥。崇雒崇拜雒鳥,又叫“羅平鳥”,是鳥圖騰背景下的具體崇拜。鳥崇拜的緣由是什么?其一,這與古時“鳥田之說”有密切關系,南方民族以種稻為生,因科學技術不夠先進,無法抵御自然災害,加上農(nóng)民耕作水平低,能力低,更使水田蛇蟲雜草繁生,那時全靠一種來過冬的候鳥,吃草根,捕害蟲,有利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由于鳥田之恩,人們把它們當作神靈來崇拜供奉。一方面為保五谷豐登,另一方面在戰(zhàn)爭中,人們也希望戰(zhàn)士可以像鳥神一樣來無影,去無蹤,常勝不敗。其二,“《水經(jīng)注?浙江水》載‘昔大禹即位十年,東巡狩,崩于會稽,因而葬之,有鳥來為之耘,春拔草根,秋啄其穢?!?”[5]41越人崇拜鳥圖騰就由此而生,所以閩北古代先民都崇拜鳥圖騰。
第二,求雨舞動作中跳躍感是模仿鳥雀,動作分為高雀步和矮雀步都是像禹步。越族的祖先是夏禹,大禹治水多年,積勞成疾,腿走出了毛病,因為他深受人民的敬重,于是人們認為進行求雨儀式的巫師如果模仿跛足求雨一定會更靈驗,甚至覺得天生跛足的人,更可以與上天進行交流。這也是為什么巫師只有在跳求雨舞時須屈一足,而在其他祭祀舞蹈中屈兩足的原因。高雀步與矮雀步是巫師模仿大禹走路,一高一低是把跛狀分開??梢姵琏玫镍B步求雨舞是古代三大祭中雩禮的遺風。
祖先是遇旱而舞雩的民族,又崇拜鳥圖騰,因而,崇雒舉行求雨儀式時跳鳥步舞就不足為奇了。
(二)隊形特征溯源
求雨舞儀式中,八名舞者由始至終圍繞的是太極路線行進,正是因為它融合宗教儀式,才得以保存下來。舞蹈走太極路線,是受道教文化的影響。道教認為太極神通廣大,能鎮(zhèn)懾邪惡。太極圖又稱八卦圖,圖中黑白兩條陰陽魚互相環(huán)抱,黑代表陰,白代表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道德經(jīng)》說,‘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說的是道形成一個統(tǒng)一體,這個統(tǒng)一體分裂成對立的兩個方面,這對立的兩個方面形成新的東西產(chǎn)生了萬物,萬物都包含對立的陰陽兩氣?!盵6]117陰陽兩種勢力的相互作用是產(chǎn)生萬物的根源,太極之圓周象征天,黑白二魚內(nèi)含陰陽交融互動之意,采天地之大氣,天人合一,人神結合。文字記載:南宋時,蔡元定(籍貫:建陽)奉命前往四川、貴州收集各種不同的太極圖,當時由于某種原因,陰陽魚的太極圖沒有被記載在書上,但是他把它刻在了石壁了。受原始宗教文化影響,求雨儀式選擇走太極路線,是希望可以與神溝通,得神相助。
(三)道具特征溯源
求雨舞蹈中所用的道具人們稱為“神器”,因為都是古代巫師和道士用的道具,被認為是可以與上天溝通、與雨神交流的工具,用它們做儀式可以請神協(xié)助降雨。
棍:圓柱形,長約100厘米的紅色木棍。據(jù)老藝人介紹,當?shù)氐娘L俗,在雨水降臨前,所有男女老少一律不準披戴任何雨具,紅色木棍,可以驅魔打鬼,就是拿來挑雨具的。
龍角:又叫獅角,后改為牛角。龍?zhí)队腥龑?,?jù)說當祭祀活動開始時,由一個隊員用龍角先盛滿龍?zhí)兜乃?,再爬上頂層吹號,這時天就會突然黑下來,祈雨活動才開始。
鈴刀:上端一把像匕首大的刀下端一個銅鈴,手握刀搖鈴,與神溝通。
(四)音樂節(jié)奏特征
《鳥步求雨舞》的音樂采用四分之二拍[7]632。
《鳥步求雨舞》是具有原始宗教特色的祭祀舞蹈,是古閩越人民的傳世之作。我們應該保護這種原生態(tài)的民間民俗舞蹈,并不斷地繼承和發(fā)揚它。隨著老藝人年事已高,相繼去世,繼承它的人越來越少;同時隨著現(xiàn)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水平不斷提高,科學的發(fā)展,不再需要求雨儀式,所以它漸漸被遺忘。面對我們寶貴的歷史文化產(chǎn)物瀕臨消亡的局面,我們應該攜手去拯救它、保護它,為福建的民間舞蹈藝術留住這獨具特色的種類。
參考文獻:
[1]林國平,彭文宇.福建民間信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劉建.宗教與舞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李家欽.建陽大志[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4]徐貫行.閩北民俗文化及其多元性淺探[M]//武夷文化研究.福州:海峽文藝社出版社,2003.
[5]楊慕震.絢麗多彩的武夷風情[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5.
[6]老子.道德經(jīng)[M] .蘇南,注評.南京:鳳凰出版社,2001.
[7]吳曉邦,李聯(lián)明.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福建卷[M].北京: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編輯部,ISBN中心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林英,建陽二中舞蹈教師。
[中圖分類號]J70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