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懷新
興趣,是指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和情感狀態(tài)。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興奮劑,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巨大內(nèi)驅(qū)力。正如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所說:“一切有效的活動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痹诮虒W活動中,學生如果對所學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就會激起強烈的探究欲和主動性,學習效率也會不斷提高。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如何激起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提高課堂實效呢?
一、結(jié)合實際,整合教材資源,提高課本資源的實效性
在教學中,我們總感到學生缺乏對思想品德的興趣,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覺得思想品德講得太空,太條條框框,理論與實際不符,導致學生對教師、教材不信服,不愿學習。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使課堂教學以現(xiàn)實生活為基礎(chǔ),關(guān)注學生的成長需求,把思想品德的理論觀點融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這樣才能煥發(fā)出課堂的生命力與吸引力。
新課程改革,教材的編寫給了我們回歸生活的一個契機、一個基點。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樹立這樣的觀念: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這就要求教師學會利用手中的教材資源,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對教材資源進行適當?shù)睾Y選、補充、重組,做到不唯書,不盡信書。從課本走近學生的生活,這樣才會讓學生感到不陌生、不枯燥,讓他們感覺到上思想品德就好像是在感悟人生、體味成長、了解社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參與到生活化的課堂中來,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二、依據(jù)課程目標,設計合理的授課形式,達到內(nèi)容與形式的完美結(jié)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將課本知識化為學生的認知,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課程目標的要求,設計出合理的授課形式,這就需要教師精心研讀課本課標,結(jié)合學生實際,結(jié)合自身特點選擇合理的授課形式,或以討論為主,或以自主探究為主,或以分析、引導為主。恰當?shù)氖谡n形式將會大大地增強課程的吸引力,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教學八年級下冊《財產(chǎn)留給誰》時,我主要采取案例分析、學生互相討論、得到結(jié)論的方法。首先,基礎(chǔ)的概念由教師提出,學生自己閱讀課文,明確概念,對不懂的地方向教師提問,教師進一步解疑,從而全面掌握基本概念。接著,教師針對授課內(nèi)容列出幾個不同的案例,讓學生根據(jù)掌握的基本概念小組討論,商討解決方案。最后,教師歸納總結(jié)、評價。這樣的授課形式,將學生置于探究的主體地位,教師、教材是他們解決問題的幫手,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效果非常好。
三、發(fā)揮語言的魅力,用幽默、生動、熱情去感染學生
語言是進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師教學、喚起學生思考、求知、探求的重要工具。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教師的語言藝術(shù)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師教學語言水平高,語言準確精練,幽默、熱情、機智、含蓄、有激情,這些都會深深地吸引學生。因此,教師在講課時,既要注意語言表達的科學性、思想性、教育性,又要注意語速的快慢、聲音的強弱、音調(diào)的跌富起伏等,切不可一節(jié)課一種基調(diào),讓學生們昏昏欲睡。例如,在教學《我與父母交朋友》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父愛的深沉、母愛的細膩,教師可采用配樂詩朗誦,讓學生在深情的詩朗誦中深深地體會父母給我們的愛。這樣比枯燥的說教,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震撼他們的赤子之心,體會父母的艱辛付出,從而更自覺地將孝敬父母、感恩父母落實于自己的行動。
四、重視情感與知識的雙向交流,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使學生對自己所學的課程保持長久的興趣,教師要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現(xiàn)在的中學生思想活躍,自主意識、參與意識及表現(xiàn)欲望較強,渴望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不是毫無表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心靈的接觸、情感的交流、知識的溝通?!蔽以谡n堂教學中,十分重視師生之間情感與知識的雙向交流,面向全體同學,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師生關(guān)系,使學生在寬松、和諧、融洽、默契的情感扭轉(zhuǎn)中進行學習,于是他們學習的興趣油然而生。因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正確處理好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的關(guān)系。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當演員,學生當觀眾;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卻不為所動,反覺得自己單純是貯存教材內(nèi)容的“容器”。這樣就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的內(nèi)心要求無法得到滿足,自然地失去了對所學課程的興趣。因而在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要積極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充當教學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我力爭每節(jié)課都要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
五、通過多方實踐,發(fā)展學習興趣
思想品德教學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師除了利用課堂教學這種途徑外,還可以利用豐富多彩、形式活潑的課外活動,使學生躍出課本,走出課堂,融入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通過多方實踐來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并用所學知識去認識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不但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學生深深體會到思想品德有用、有價值,從而真正愛學、要學這門學科。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采取成立興趣小組和開展社會小調(diào)查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很多同學已養(yǎng)成了讀書看報、關(guān)心國內(nèi)外大事、積極思考的好習慣。這樣就把學生對學科的興趣發(fā)展為更廣泛的興趣愛好,從而更加穩(wěn)定地保持對思想品德的興趣。
總之,貼近生活,走近學生,精心設計,創(chuàng)新課堂授課形式,從而改變枯燥、單一、說教的教學,使思想品德課堂真正地鮮活起來,這樣才能充分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