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山(東北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吉林長春130024)
?
論孤竹國及對漢文化的繼承與傳播
李德山(東北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吉林長春130024)
摘要:商代初期至春秋時代,在今燕山北麓至遼寧省西部地區(qū),存在著一個著名的古國族——孤竹。孤竹橫跨今華北和東北地區(qū),由于它具有中原文明的特征,被稱為東北夷中的“仁人君子”之國。甲骨文中即屢見其名,其后的傳世文獻亦不乏記載。20世紀70年代起,其所屬青銅器批量出土,這為我們研究孤竹之民族及政權,特別是研究孤竹在上古漢文化東傳過程中所據有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提供了多方面的史料參考。
關鍵詞:孤竹;漢文化;繼承;傳播
東北邊疆·民族與社會
主持人語:本期圍繞東北古代民族研究刊發(fā)三篇文章。李德山《論孤竹國及對漢文化的繼承與傳播》一文,對孤竹做進一步深入挖掘,認為孤竹的族名由來與介族和邾婁族有關,孤竹有兩個政治中心等。作者指出,孤竹的社會經濟比較發(fā)達,在中原和東北的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對漢文化向東北地區(qū)的傳播,起到了一個聚集區(qū)和中轉站的作用,要對《爾雅·釋地》把孤竹國歸于“四荒”做正確理解。這些見解提示人們對孤竹的歷史地位要做出重新認識和評價。吳鳳霞《蒙元時期遼西地區(qū)的移民與民族構成》一文,對遼西地區(qū)的移民與民族構成進行分析,認為蒙元時期遼西地區(qū)在原有漢、契丹、渤海等族的基礎上,又有蒙古、西域人等移入,大量移民使民族分布格局發(fā)生變化,導致民族構成較遼金兩朝更為復雜。民族遷移和民族構成變化推動了民族間的重新組合和融合,也直接影響了民族統(tǒng)治政策。王禹浪《穢貊研究述評》一文,從穢貊的族稱及其含義、地理分布和考古學文化、民族源流、建國傳說等方面對穢貊研究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學術史梳理和評論,指出穢貊研究的不足,提出對穢貊族的形成與民族源流等核心問題需從歷史文獻學、考古學、人類學、民族學等多維度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本期欄目主持人:崔向東
孤竹的名稱,文獻中的記載并不統(tǒng)一。甲骨文中多單作“竹”字,如董作賓先生《小屯殷墟文字乙編》之4525中作“竹”,饒宗頤先生《海外甲骨錄遺》之507中作“竹”等等。金文中的孤竹,多數作全稱為“孤竹”,如遼寧喀左縣北洞村出土的渦紋銅罍,其銘文為“父丁孤竹亞憲”[1];《商周金文錄遺》之507方鼎,單作“竹”字等等。傳世文獻中所見均記載為“孤竹”,如《逸周書·王會篇》:“孤竹距虛,不令支玄貘,不屠何青熊?!薄秶Z·齊語》:“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等等。有學者認為,其族名“合起來應是一個國名的專用名詞,不能分開也不能顛倒釋讀”[2]。上述文獻記載可證,事實卻并不如此。通作“孤竹”外,單稱“竹”亦是常例。
孤竹的含義,《周禮·春官·大司樂》:“孤竹之管。”注謂:“孤竹,竹特生者?!编嵭ⅰ肮隆贬尀椤疤亍保衔膭t為“特殊的竹子”或“特生之竹”。受其影響,后世學者多從其說,如《文選·東京賦》:“孤竹之管。”注云:“孤竹,國名,出竹?!薄堵肥贰o·孤竹》之注亦發(fā)揮說:孤竹之國境內孤生一竹,取之可為樂管,故名其國為“孤竹”。此為“特生之竹”說。以其物產名為國族名。
現(xiàn)在的研究,看法不盡相同。一種觀點認為,“從‘孤竹’二字的文義者。結合以上理由,孤亦不應作‘無父’,‘孤兒’等的‘孤’字解。孤與觚通。觚有禮器、法度、簡策之義,孤又作‘特’字講;竹指金石絲竹之器,亦有簡策之義。綜合言之孤竹這個國名是取之國家的主要特征的禮樂而命名的,用以標識是禮樂之邦。以特生之竹為樂器,稱之曰‘孤竹’,并以‘孤竹’名國”。[3]
另一種觀點認為,孤竹之孤,應是東夷族系中介族之族稱“介”的轉出和借用;孤竹之竹,應是東夷族系中另一個重要民族邾婁族之族稱“邾”的轉出和借用。孤竹是由“介邾”轉寫而來,其族是介、邾兩族的合成,并指出:“我國古代的東夷族系,素有兩族合聚后,族名被合稱之例?!盵4]
實際上,我國上古民族或部落的稱名,本無一定的規(guī)律可言。從見于記載的諸多族名看,以其服飾狀貌命名者多,以其物產命名者多,以其從事的職業(yè)命名者多,如夷、狄、蠻、戎、夏、羌、氐、羯等等。以此觀之,謂孤竹之國族以特產竹并取之可為樂管為名,亦不為無據。但這一點之所以得不到多數人的認同,是因為不符合邏輯,河北東部,遼寧西部并不是產竹之區(qū),更不可能有“特生之竹”,這是常識性問題。對此,早有前人駁正說:“《路史·國名紀》注謂以孤生之竹可管得名,乃望文敷義。孤竹亦以同音作觚竹,又何以為解也!”[5]以不產竹之國而以竹或觚竹為名,其“竹”就絕非指實際之“竹”,顯然另有他因,包含有另外的意義。
《史記·伯夷列傳》之《索隱》記載孤竹為“墨胎氏”,前人考證說:“今之即墨膠州,為古介族繁衍之地,孤竹與介同族,孤竹姓墨胎氏,介葛亦然,故即墨于以得名。滕東有木臺,亦即墨胎,可知墨、胎一姓。彼時多在山左,以證孤竹,亦必在北部濱海一帶。至盧龍之孤竹,或為后徒,即族遷名隨之例?!盵5](344)因為孤竹與介族均為墨胎氏,且是“同族”關系,那么其族名的由來與介族和邾婁族有關,顯然是有據之論。這樣,有關孤竹歷史的一些問題就會得到比較妥帖的解決。如其民族的來源和構成問題,與殷商民族的密切關系問題,其文化的源頭問題等等,皆可迎刃而解。
孤竹的族名與國名是統(tǒng)一的,《史記·伯夷列傳》:“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薄端麟[》:“按:其《傳》蓋《韓詩外傳》及《呂氏春秋》也。其《傳》云孤竹君,是殷湯三月丙寅日所封?!瓚吭撇闹畤?。其君姓墨胎氏。”《正義》:“本前注‘丙寅’作‘殷湯正月三日丙寅’?!鼻宕惾翳秤凇渡袝盼氖枳C·卷二·第十七》中考據說:以授時法推之,“丙寅”為商湯十有九祀三月之二十一日。而魏晉皇甫謐于《帝王世紀》中則云“丙寅”為“湯十有八祀,封墨胎氏孤竹國”,兩說僅有一年之差。據此可知,孤竹族當時深為商湯所倚重,商建國未久,即以今河北省東部和遼寧省西部封之,以為商王朝在東北邊疆的屏障。
至于墨胎氏,應為東夷族系中一顯赫氏族,起源于今山東省東部,人口繁盛,形成了多個古代民族。但到了商末周初之際,僅見孤竹仍以“墨胎”為氏了。因為古代“臺”與“夷”讀音相近,故《周易·明夷》記其為“明夷”,《史記·殷本紀》記其為“目夷氏”[6],《路史·后紀·炎帝參盧篇》記其為“默臺氏”。孤竹與殷商為同姓諸侯國,所以其國君為子姓,墨臺氏。
關于孤竹國的都城,《史記·秦本紀》之《正義》引《括地志》說:“孤竹古城在盧龍縣南十二里,殷時諸侯孤竹國也?!薄氨R龍”即今河北省盧龍縣,位于今燕山北麓。而《漢書·地理志》注則謂:“孤竹城在遼西令支縣。劭曰:伯夷之國也。”令支為我國古代東夷族系民族所建的小國,位于今河北省東部與遼寧省西部之間。戰(zhàn)國時為山戎屬國,后為齊國滅亡。秦時就其國族名置令支縣,為遼西郡所轄。三國魏時并入肥如縣,前燕時復置。前燕、后燕時均為遼西郡治所。今之河北省遷安縣東部地區(qū),即為當時令支縣境。另外,《孟子·萬章》又記載孤竹君“居于北海之濱”?!氨焙!奔唇裰澈?。綜合各史籍記載,可知孤竹國的政治中心,也即都城,在位近灤河的盧龍、遷安一帶。
可問題并不止于此?!锻ǖ洹ぶ菘ぁす偶街萆稀罚骸盃I州,殷時為孤竹國也。”《遼史·地理志》:“興中府,古孤竹國,漢柳城縣地?!瓲I州,本商孤竹國?!狈病盃I州”“柳城”,皆指今遼寧省朝陽市。清呂調陽《漢書地理志詳釋·孤竹》:“東北二十五里有元利州城,蓋《志》所云孤竹城?!睆埐┤?、魏存成先生指出:“按利州乃是古嵎夷(郁夷、俞人)之地,在今大凌河流域,古亦稱渝水?!^此有孤竹城不為無據?!盵7]元代的利州城距今天的喀左正好是“東北二十五里”。據此,則今遼寧省朝陽市和喀左一帶,亦是孤竹的統(tǒng)治中心,此說還有考古學上的支持。1973年3月,在喀左縣北洞村發(fā)現(xiàn)了六件排列整齊的青銅器,五罍一瓿,其中包括著名的“父丁孤竹罍”。同年5月,又在喀左筆架山發(fā)現(xiàn)六件青銅器,包括一件饕餮紋方鼎和一件蟠龍紋蓋罍。這批銅器相距上次發(fā)現(xiàn)銅器的地點才幾米遠。專家們把兩次發(fā)現(xiàn)的窖藏坑分別編為北洞一號窖藏和北洞二號窖藏。因為有“父丁孤竹罍”的存在,所以這兩個窖藏內的青銅器大部分為孤竹國所有已無疑義。青銅器所在即是其所屬國政治中心和都城之所在。另有證據也同樣說明了這一點,如謂:“今遼寧喀左一帶也是孤竹的重要活動基地。朝陽地區(qū)出土的唐代和遼代墓志中,常常提到孤竹的方位與名稱,至今這一帶還保留有孤竹營子等地名。因此喀左、朝陽等地也應在孤竹國范圍之內。”[8]
這樣,孤竹國似乎就有了兩個政治中心,或者都城。對此,有學者認為“孤竹或嘗遷國,亦未可知”。[9]但李學勤先生認為,孤竹國的政治中心和都城只有一個,就是位于今盧龍、遷安一帶的古孤竹城。至于遷國說:“雖然新奇可喜,我們也不應采用”。[10]實際上,孤竹的國祚十分長久,其間曾經“遷國”,亦并非不可能。“遷國”的時間或者在商末周初的離亂之世,或者在公元前7世紀初齊桓公稱霸之后。否則,就無以解決河北省東部和遼寧省西部共有的孤竹國政治中心現(xiàn)象。
至于孤竹國的轄境,學術界的意見比較統(tǒng)一,大體上是南境在今渤海北岸,北境在今遼寧北票縣、內蒙古自治區(qū)敖漢旗境內,西境起自今灤河下游地區(qū),東境在今大凌河流域。
孤竹早在商初就已成族立國,史有明文,如《史記·伯夷列傳》之《索隱》《正義》皆言:“湯特封墨臺氏于孤竹?!笨梢娖淞臅r間幾乎與商朝的建立同時。作為商朝在東北地區(qū)的與國,孤竹國的職責是為中央王朝鎮(zhèn)守東北邊疆,代替商王管理其周邊地區(qū)的少數民族。傳說自受封之時起,到商末紂王時代止,孤竹國共傳了9代國君。現(xiàn)在可考的是自第7代始的最后三代國君。[2]
第9代為亞微的第二子,名憑,金文稱“亞憲”[10],在商朝任亞卿,地位仍然顯赫。亞微另有二子,長子為伯夷;第三子名致,字公達,死謚“齊”[6《](伯夷列傳》索隱引《韓詩外傳》2123),史稱叔齊。
此前的研究中,均認為孤竹國作為殷商的同族,是立國于東北地區(qū)的一個小諸侯國。但從前面的敘述中,無論從其族屬來源看,從其立國時間看,從其轄境范圍看,還是從其后三代國君在商朝的地位和所擔任的官職看,孤竹國絕非是一個小諸侯國,而是一個地位重要、力量強大、文化發(fā)達的雄踞于中原與東北之間咽喉要地的且深受商朝信任的重要諸侯國。孤竹國的列位國君在商王朝的統(tǒng)治集團中同樣占據著重要地位,而絕非僅“占有一定地位”。否則,甲骨文和金文中就不應常見有其國其君的記載。另外,僅其第9代國君亞憲的銅器,已發(fā)現(xiàn)的就有鼎、彝、卣、罍、斝、觚、角、爵、鐃等十幾件,如果以小諸侯國視之顯然是說不通的。
孤竹自商初立國,到齊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4)滅亡,在河北省東部和遼寧省西部存在了9個多世紀,謂其歷史悠久,絕非虛言。在這9個多世紀里,在中原和東北的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其對漢文化的繼承和傳播,主要體現(xiàn)在這里:
1.作為殷商的同族,其文化水平大體上與中央王朝是同步的。因為史籍的缺載其他方面的情況尚不可得知,但以下的史實,就足以說明這一點。第一是從出土的青銅器看,無論是父丁孤竹罍,還是北洞一號和二號窖藏的其他銅器,鑄造工藝,包括形制和大小幾與中原地區(qū)出土的同類器物沒有差別。凡帶有銘文者,亦與中原地區(qū)的青銅銘文沒有差別。第二,有關孤竹國的著名的歷史事件,是商末伯夷、叔齊互相讓國和不與滅亡祖國的周朝新統(tǒng)治者合作,最后雙雙餓死于首陽山的史實。此事經過孔子、孟子等人的大力褒揚,早在先秦就已廣為人知。兄弟二人的相互禮讓,不違父命,遵循倫理,不事二主,以及“義不食周栗,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的義舉,[6](《史記》《伯夷列傳》2123)顯然是中原文化培育和熏陶的結果。一個與中原內地,與殷商文化等齊的國族立足于東北地區(qū)西部,這就保證了東北地區(qū)西部在當時文化領域的發(fā)展上,并不落后于中原。為東北地區(qū)區(qū)域文化的啟動,以及培育東北地區(qū)古民族與中原內地的一體意識,孤竹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正如有學者所指出的:“孤竹是殷朝在東北的一個地方的城邦侯國,也是東北文明開發(fā)史之初的重要一頁?!盵3](22)
2.孤竹國為當時漢文化向東北地區(qū)的傳播,起到了一個聚集區(qū)和中轉站的作用。孤竹立國于中原與東北的要津之地,職責是為中央王朝鎮(zhèn)守東北邊疆并管理周邊的少數民族。由于自身文化的先進性,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其文化向周邊地區(qū)的輻射和傳播應該是持續(xù)不斷的。只不過由于史籍乏載,今已不能詳論。至于其聚集區(qū)和中轉站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商周鼎革之際,由于孤竹與殷商王朝的特殊關系,所以一些出自東夷族系的與殷商和孤竹同族的一些民族,或者不愿接受周朝統(tǒng)治的其他氏族,紛紛自中原或避難,或逃難于孤竹及其周邊。其中以箕族的箕子最為著名。其他的據考有魚氏、荷氏、舟氏、車氏、鬲氏、尹氏、戈氏、黨氏、史氏、姜氏、蔡氏、圉氏等等[3](43-49)。這些氏族所屬的青銅器均已在今遼西地區(qū)被發(fā)現(xiàn),而不帶銘文的青銅器數量亦多。①所有這些都確切地證明,在周滅商后,中原地區(qū)有大批量的殷商的同盟者和同情者離開了故地,而遷徙到了孤竹及其周邊。新的移民的到來,也意味著新的文化的進入,也必將推動遼西地區(qū)社會的發(fā)展。這些移民或定居于孤竹及其周邊,或者再向東北的其他地區(qū)遷徙,孤竹就成為當時漢文化向東北地區(qū)傳播的一個聚集區(qū)和中轉站。由于孤竹國的存在及其在漢文化傳播中所起的作用,“使東北在全國獨成為異于它三方的‘政教所暢’和‘道義所存’的中原文明的開拓地帶”。[3](22)
3.“孤竹族的社會經濟,是比較發(fā)達的,農業(yè)、手工業(yè)都有相當的規(guī)模;畜牧業(yè)之水平亦很高”。[4](87)其生活方式在當時的東北地區(qū)無疑是非常先進的。僅以其第9代國君亞憲為例,屬于他的出土青銅器就有十幾件之多,說明孤竹國的青銅鑄造技術是十分精湛的,如果沒有發(fā)達而強大的社會經濟作支撐,這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這幾十件銅器中,彝、卣、罍、斝、觚、爵等皆為盛酒器,幾乎占到了出土銅器的大半。這說明兩個問題:其一,孤竹與商王朝一樣,飲酒之風甚盛;其二,農業(yè)發(fā)達,生產的糧食有剩余可供釀酒。由這些史實看,“說明他(亞憲)是一個財富雄厚、地位顯赫的大奴隸主貴族”。[8](165-166)殷商王朝滅亡后,孤竹繼續(xù)存國。根據《逸周書·王會篇》的記載,孤竹曾參加了周初的“成周之會”。在“成周之會”上,孤竹貢獻的方物為“距虛”,晉孔晁注其為“驢騾之屬”。頗疑其即為今日所稱之騾,由驢馬或馬驢雜交而生,力健而易于飼養(yǎng)。由此觀之,家畜雜交后的優(yōu)勢早已被孤竹人所認識和掌握,騾之由來先自孤竹,并非是無據之說。孤竹國的家畜飼養(yǎng)和畜牧技術已非常進步,大大領先于同地區(qū)其他民族之上。
國力強盛、經濟發(fā)達、使孤竹人的生活方式同商或周是沒有什么差別的。孤竹雖然立國于邊疆,卻將中原地區(qū)的文化比較完整地帶到了這里,再由此向周邊廣泛傳播。生活方式作為文化的重要構成要素,其對孤竹周邊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有學者指出:“早在商代,河北省東北部和遼寧省西南部就生活著相當數量的漢族之先世,即華夏族人口。他們是這里的世居人口而不是從其他地區(qū)遷來的客戶。這些漢族先世與其他民族共同體并肩開發(fā)我國東北地區(qū),并立下卓著功勛?!盵14]孤竹就是這里的“世居人口”,他們開發(fā)東北邊疆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源源不斷地向其周邊輸送漢文化。先進的社會經濟,以及在此帶動下形成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是當時東北地區(qū)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推動力之一。對此,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認識。
需要指出的是,大體由漢初學者綴輯周秦諸書舊文,遞相增補而成的《爾雅》,其于《釋地》篇曰:“觚竹,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卑压轮駠鴼w于“四荒”之列。關于“四荒”,郭璞注其書說:“四方昏荒之國。”邢昺疏曰:“四荒者,言聲教不及,無禮義文章。”郝懿行義疏曰:“四荒比五服更遙遠?!薄罢趟患印?。如果按照這樣的理解去認識上述的孤竹國,顯然差之千里。實際上,在《爾雅》中僅認為孤竹為“四荒”之一,大約系指孤竹遠在邊疆,距離荒遠,史事渺茫難稽。如此而已。自郭注以下,主觀評價性語言漸多,認為其為荒涼,荒蠻之民、之國,其程度則到了“政教所不加”“文章所不行”“禮義所不用”的地步。造成學者誤識誤記的原因,不外有這樣的幾個原因:一是認為孤竹族出東夷,雖然與殷商同族,但中原地區(qū)的商族畢竟居住在中原,并且又已建立了商朝,早已由夷而變夏了。孤竹則不然,僻處東北,仍屬夷狄。凡夷狄之國必落后于華夏,必落后于中原。這是族系偏見使然。二是古代記載孤竹史事的文獻過少,僅有的文獻多數或者簡略,或者語焉不詳,學者們未及詳審,就下了片面的結論。其實,只要將這些有限的文獻集中起來加以綜合比勘,就會理清孤竹與殷商王朝的關系,認識到其人物名號的內涵、伯夷叔齊事跡的廣泛影響、社會經濟的發(fā)達等等。所有的這些,與當時的中原地區(qū)相比,幾乎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反而會發(fā)現(xiàn),當時的孤竹經歷殷周兩代,是一個行文章、加政教、講禮法、遵仁義、愛和平、重氣節(jié)的國度,同時又具有比較鞏固的經濟基礎。三是甲骨文及青銅器等考古材料尚未出土,學者們無法參考到這樣的史料,當然就得不出符合實際的結論。
孤竹國在研究探討漢文化向東北地區(qū)傳播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它立國達9個多世紀,橫跨后來修筑的長城之東西,這里正是我國農業(yè)文化和牧獵業(yè)文化的接觸和交融地帶。特殊的地緣位置,使早在3500多年前,這里就成為漢文化東傳的根據地和中轉站。后來燕國和秦漢王朝在這里移民、駐軍、修長城、設郡縣等等,絕非偶然,實與孤竹人對這里進行的文化的經濟的開發(fā)密切相關。其后,這里的文化基礎不斷影響南下或西征至這里的烏桓、鮮卑、高句麗、靺鞨、契丹、蒙古和女真等各個民族,對其社會文化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①這方面的論述見朱永剛:《東北青銅時代的發(fā)展進程及特點》,《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04年第3期,第100-107頁;李延祥等:《遼西地區(qū)早期冶銅技術》,《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第11-20頁;席永杰等:《西遼河流域早期青銅文明》,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8-53頁。
參考文獻:
[1]晏琬.北京、遼寧出土銅器與周初的燕[J].考古, 1975(5):274-279.
[2]金耀.亞微罍考釋[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3(3): 207-213.
[3]張博泉.箕子與朝鮮論集[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20.
[4]李德山.東北古民族與東夷淵源關系考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82.
[5]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M].濟南:齊魯書社,1985:345.
[6]司馬遷.史記·殷本紀[M].北京:中華書局,1959:109.
[7]張博泉,魏存成.東北古代民族·考古與疆域[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47.
[8]佟冬.中國東北史(第一卷)[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165.
[9]陳槃.不見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國稿[J].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60.
[10]李學勤.試論孤竹[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3(2):202-206.
[11]郭沫若.青銅時代[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15.
[12]李白鳳.東夷雜考[M].濟南:齊魯書社,1981:151-156.
[13]丁山.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M].北京:中華書局,1988:48.
[14]孟古托力.孤竹國釋論[J].學習與探索,2003(3):117-123.
(責任編輯陳方方)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漢文化東傳與古代東北社會變遷”成果(項目編號:11AZS004)
作者簡介:李德山(1962—),東北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歷史文獻學、東北歷史與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10
中圖分類號:K8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254(2016)02-0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