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利君
摘要:目的探討小青龍湯加味治療變應性鼻炎(AR)的療效及其對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方法選取146例變應性鼻炎患者分為2組,每組各73例,2組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口服氯雷他定進行治療,1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應用小青龍湯加味進行治療,1劑/d,早晚分2次服用,2組治療時間均為3周;治療前后進行生存質(zhì)量評分,并根據(jù)患者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治療后2組療效區(qū)別。結果觀察組治療方法具有顯著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作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63.0%,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82.2%,2組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加味小青龍湯治療變應性鼻炎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具有較好的療效。
關鍵詞:變應性鼻炎;加味小青龍湯;生存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R276.1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16)11-0051-02
變應性鼻炎(AR)又稱過敏性鼻炎,是指鼻腔黏膜接觸吸入性變應原后引起的炎性反應,臨床癥狀主要有鼻塞、陣發(fā)性噴嚏、鼻癢或鼻涕等,嚴重影響患者夜間休息及日間生活[1]。由于變應性鼻炎致病機理復雜,目前尚無特異治療藥物,臨床常用局部或全身藥物治療、抗過敏治療及手術治療等,但均存在不良反應較大的問題。本科采用中藥小青龍湯加味治療73例變應性鼻炎患者,療效較為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2014年4月—2016年4月本院門診收治的146例變應性鼻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鼻科組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鼻科學組《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年》[2]中規(guī)定的診斷標準:診斷依據(jù)為:①癥狀:打噴嚏、清水樣涕、鼻癢和鼻塞等癥狀出現(xiàn)2個或以上,每天癥狀持續(xù)或累計在1 h以上,可伴有眼癢、流淚和眼紅等眼部癥狀;②體征:常見鼻黏膜蒼白、水腫,鼻腔水樣分泌物。③變應原檢測:至少1種變應原SPT和/或血清特異性IGE陽性。同時排除妊娠期婦女,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嚴重肝腎疾病患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根據(jù)所用的藥物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73例;對照組中男41例,女32例,年齡18~67歲平均(42.5±5.7)歲,病程0.5~11.5 a,平均(5.5±1.3)a;觀察組男42例,女31例,年齡19~68歲,平均(42.9±6.0)歲,病程0.5~11(5.8±1.6)a。2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組均進行常規(guī)治療,主要包括給予糖皮質(zhì)激素、抗白三烯、抗組胺及其他對癥類藥物,并囑咐患者避免接觸致敏原。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口服氯雷他定進行治療,1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用加味小青龍湯進行治療,加味小青龍湯組成:麻黃8 g,桂枝10 g,細辛3 g,干姜3 g,炙甘草6 g,五味子6 g,黨參15 g,半夏及白芍各9 g,隨癥加減,由本院中藥房提供藥材,患者自行煎服,1劑/d,早晚分2次口服。2組治療期間均不得服用其他抗過敏藥物,治療時間均為3周。
1.3療效判定在治療前、治療后,由患者對相關癥狀、用藥情況和生活質(zhì)量等進行自評,可采用每天記錄“日記卡”的方式,以反映癥狀的嚴重度和改善情況由觀察者計算總積分,全表共40項,每項分為1、2、3、4分,最終積分越高,生存質(zhì)量越低。療效評價:根據(jù)張東林[1]的方法記錄治療前后變應性鼻炎患者鼻癢、噴嚏、鼻塞、流涕等表征并進行癥狀評分,以(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進行療效判定,≥66%為顯效,26%~66%為有效,≤25%為無效。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均數(shù)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存質(zhì)量評分見表1。
2.22組患者療效評價見表2。
3結論
變應性鼻炎(AR)在祖國醫(yī)學中屬于“鼻鼽”的范疇,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之一,脫離過敏原即可緩解癥狀,雖不是致命疾病,但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具有極大的影響。西醫(yī)認為變應性鼻炎的致病機理是機體在接觸致敏原后由于多種炎性細胞因子的影響,由IgE介導引起機體內(nèi)細胞間免疫失衡,從而引發(fā)疾病[3];中醫(yī)認為此病病因多為臟腑受損、肺氣虛寒,外邪入侵犯及鼻竅,邪正相持導致腠理郁閉,肺氣不通,致鼻竅壅塞,遂致本病[4]。小青龍湯出自東漢張仲景所著的中醫(yī)經(jīng)典《傷寒論》,在《金匱要略》、《傷寒雜病論》等醫(yī)家著作中均有此方,歷來受到諸多名家推崇[5];此方以麻黃、桂枝為君藥起解表散寒之功效,以細辛、干姜及五味子為臣藥起燥濕散寒、收斂肺氣的作用,其他藥物為輔藥,多種藥物互相調(diào)和,補肺益氣,疏風散邪,共同起到溫肺健脾、散寒驅(qū)邪、調(diào)和營衛(wèi)的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1]。大量實驗研究證明,小青龍湯具有改善AR大鼠呼吸道黏膜水腫、調(diào)節(jié)T細胞因子水平、誘導細胞凋亡以及減輕抗原抗體反應等起到抗過敏的作用[6];此外小青龍湯單獨應用或與其他藥物合用治療變應性鼻炎均有較好的療效,在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上氣道感染、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疾病的臨床治療也具有顯著療效[5]。且中藥治療具有起效迅速,不良反應小等優(yōu)點,對于應用西藥治療效果不顯著或不良反應明顯的患者而言,中藥治療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本研究采用加味小青龍湯治療變應性鼻炎,結果表明應用小青龍湯加味治療變應性鼻炎在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方面作用顯著,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不論是口服氯雷他定治療還是小青龍湯加味治療對變應性鼻炎均能起到較好的療效,2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分別為63.0%和82.2%,療效比較差異顯著(P<0.05),采用加味小青龍湯治療變應性鼻炎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加味小青龍湯治療變應性鼻炎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具有較好的療效,在臨床上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冬林.加味小青龍湯對變應性鼻炎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7:13.
[2]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鼻科組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鼻科學組.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6,51(1):6.
[3]張茜.香菊膠囊對變應性鼻炎患者IgE、IL-4、IL-8及EOS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6,22(5):490-492.
[4]毛麗華,馮緯紜.中醫(yī)藥及民族醫(yī)藥治療變應性鼻炎近況[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6,32(1):90-91,92.
[5]李家樂.小青龍湯治療變應性鼻炎的文獻與實驗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10.
[6]王盼盼,劉洋,張勤修.小青龍湯治療變應性鼻炎的研究動態(tài)概述[J].四川中醫(yī),2016,34(4):221-223.
(收稿日期: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