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相洋+張文州
[摘要] 類風濕關節(jié)炎(RA)是一種慢性的炎性難治性自身免疫性關節(jié)病,其發(fā)病機制尚未清楚,可能與環(huán)境、遺傳、免疫因素等息息相關,目前仍無法完全治愈,仍以控制為主。本文綜述了RA臨床常見的診斷方法和治療RA的化學類藥物(改變病情抗風濕藥、糖皮質激素、非甾體抗炎藥)、中藥類藥物(單味中藥、復方中藥等)以及生物類藥物,以期為今后RA的診療提供參考和依據(jù)。
[關鍵詞] 類風濕關節(jié)炎;臨床診斷;化學類藥物;中藥類藥物;生物類藥物
[中圖分類號] R59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0(c)-0056-04
[Abstract]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is a kind of chronic refractory autoimmune inflammatory disease. Its pathogenesis is still unclear. The pathogenesis ma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al, genetic and immune factors. RA cannot cure completely and control-oriented at presen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RA and the durgs of chemical (NSAIDs, GCS, DEMA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ngle Chinese herb,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etc) and biological, which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RA medicin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Clinical diagnosis; Chemical durg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iological durgs
類風濕關節(jié)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病變主要有滑膜炎、類風濕結節(jié)、血管炎等,臨床常見癥狀主要有晨僵、關節(jié)腫脹和關節(jié)疼痛,后期可能導致關節(jié)嚴重變形,甚至出現(xiàn)畸形、脫位等癥狀。本文主要通過綜合論述近年來國內外對RA的檢查手段和治療藥物的最新進展,以便為RA的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
1 臨床診斷
RA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患者失去勞動能力甚至致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對類風濕患者的及時治療,能夠有效預防和控制類風濕病情的加重。目前,對于RA患者主要采用ACR/EULAR2009年的診斷標準,結合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相關指標進行診斷。本文主要從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及特殊檢查三個方面介紹RA的臨床診斷檢查方法。
1.1 實驗室檢查
目前,RA診斷的相關指標一般在專門的實驗室完成,其中包括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CRP)、生化(肝、腎功能,A/G)、免疫球蛋白、自身抗體[類風濕因子抗體(RF-IgM)、抗可溶性抗原(ENA)抗體、抗角蛋白抗體(AKA)]等[1]。除此之外,超敏C-反應蛋白(hs-CRP)、HLA-DR4和HLA-DR1亞型的遺傳標記、抗環(huán)狀瓜氨酸(CCP)抗體等也是常見的檢查指標。這些指標的檢查對于準確判斷RA具有重要意義,對其治療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研究發(fā)現(xiàn),綜合評價各項指標特征可以顯著降低漏診和誤診率,提高檢測特異度,如采用RF、AKA、抗CCP抗體等指標結合血、尿常規(guī)等特征的檢測方法提高RA患者早期診斷的準確性。耿學麗等[2]的研究結果表明,活動期RA患者血清中的白細胞介素(IL)-6、IL-17、IL-23、RF、CRP的水平顯著提高,其中IL-17與RF呈正相關,可能成為RA臨床診斷的參考指標之一。有學者研究還發(fā)現(xiàn)了誘騙受體3(DcR3)、基因(CD38、E2F2、IL2RG)、幾種新型miRNAs(miRNA-323-3p、miRNA-155等)等因素同RA的發(fā)病有所關聯(lián),這些因素為臨床診療RA提供了更多的參考指標,對更準確的檢查確診RA具有重要意義[3-5]。
1.2 影像學檢查
1.2.1 X線檢查 臨床上常采用X線檢查結合傳統(tǒng)診斷標準對RA進行臨床診斷。利用X線檢查能夠客觀反映RA對關節(jié)的破壞程度,對判斷關節(jié)腫脹、骨質疏松、骨質侵蝕、關節(jié)脫位等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人員主要將X線分為四期用于體現(xiàn)RA對關節(jié)的破壞程度,為RA的治療提供依據(jù)。何衛(wèi)等[6]從影像學角度研究發(fā)現(xiàn),RA患者X線分期隨著關節(jié)功能分級的增高而提高。李文強等[7]的研究表明,通過研究RA患者X線的變化,可以有效避免RA和繼發(fā)型肺結核的混淆,避免誤診的發(fā)生。
1.2.2 CT檢查 利用高分辨CT檢查胸部可以得知肺部的病變情況,根據(jù)病變特征及早做出RA的早期診斷和預后治療,這對治療和預防RA引起的肺間質病變等疾病具有重要指導價值。楊繼團等[8]的研究表明通過觀察RA患者胸部CT的特征,有助于RA的確診。利用高分辨率CT對RA所致肺間質病變有很好的診斷價值,通過高分辨率CT可觀察到RA患者肺內及胸膜不同程度的病變[9]。
1.2.3 MRI檢查 磁共振成像(MRI)技術近年來已被廣泛應用于RA的診斷,與X線、CT、超聲等影像技術相比,MRI具有無輻射、對患者健康影響小等特點。MRI檢查手和腕關節(jié)可以觀察到早期滑膜炎病變,它有助于發(fā)現(xiàn)早期RA患者的關節(jié)破壞。B?yesen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MRI對早期RA診斷有較好的效果,可有效檢出RA,減少誤診的發(fā)生。郭僑閣等[11]的研究發(fā)現(xiàn),利用MRI診斷RA患者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關節(jié)病變,檢查安全性高,為臨床醫(yī)生的診斷提供了可靠的診斷信息,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1.2.4 超聲檢查 近年來超聲技術也作為診斷RA的有效手段被廣泛應用。目前常用的超聲技術主要有二維超聲、三維超聲、彩色多普勒超聲、實時灰階超聲、組織彈性成像技術、能量多普勒超聲等。Carotti等[12]的研究表明利用頻譜多普勒能檢測對RA患者滑膜血流阻力指數(shù)能夠進行有效的監(jiān)控。李拾林等[13]的實驗結果表明,超聲評分法作為一種評估性手段,可作為RA病情判斷、隨訪觀察及療效判斷的一種有效方法。
1.3 特殊檢查
除了以上介紹的幾種RA檢查手段,RA的檢查還可采用其他一些特殊檢查方法手段。例如,利用關節(jié)穿刺檢查關節(jié)腔積液中的RF、抗CCP抗體和抗核抗體等;利用關節(jié)鏡及關節(jié)滑膜活檢等協(xié)助診斷RA;利用肺泡灌洗液等進行檢測。
2 化學類藥物治療
2.1 非甾體抗炎藥(NSAIDs)
NSAIDs是最常用的治療RA的藥物,它主要是通過抑制環(huán)加氧酶(COX)的活性,達到抗炎、抑制疼痛和腫脹的作用。目前,治療RA常用的NSAIDs主要有阿司匹林、雙氯芬酸、塞來昔布、艾拉莫德、沙利度胺等。尚可[14]通過對艾拉莫德治療RA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結果表明,艾拉莫德和依托考昔療效無顯著差異,值得臨床推廣。目前,RA患者的治療常采用NSAIDs作為一線治療藥物,但其對組織損傷、關節(jié)病變等效果不好,還需結合其他藥物進行綜合治療。
2.2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于免疫抑制劑,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毒素等作用。糖皮質激素是雙刃劍,雖然其療效顯著,但可能引起許多不良反應,例如引起物質代謝紊亂、誘發(fā)或加重感染、骨質疏松等。因此,在利用糖皮質激素治療RA時,要做好用藥監(jiān)控,減少用藥副作用。目前,臨床使用的糖皮質激素主要有氫化可的松、強的松、甲潑尼松、地塞米松等。Ashwell等[15]的研究發(fā)現(xiàn),糖皮質激素可以下調體內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干擾素-α(IFN-α)等的表達。李其戰(zhàn)[16]的研究表明,糖皮質激素可有效減輕患者關節(jié)的晨僵與腫痛癥狀,有效控制炎癥。
2.3 改變病情抗風濕藥(DEMARDs)
DEMARDs的起效較慢,主要起到阻止或延緩對關節(jié)的破壞,該類藥物的合理使用,對改善RA患者的遠期預后效果明顯。目前,常用的DEMARDs有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米諾環(huán)素、羥氯喹、青霉胺等,其中甲氨蝶呤常作為首選藥物之一,用于治療活動性RA患者。由于DEMARDs的藥物特點,它常常跟其他藥物聯(lián)合用藥,以達到更好控制RA的效果。例如:沙利度胺聯(lián)合甲氨喋呤和羥氯喹、甲氨蝶呤聯(lián)合來氟米特治療RA,對RA患者的病情均有明顯改善作用[17-18]。陳紅梅[19]研究發(fā)現(xiàn),DEMARDs聯(lián)合化學類藥物能有效緩解患者病情,而且對血脂有較好的調節(jié)作用。
3 中藥類藥物治療
RA在中醫(yī)治療中被歸屬為痹癥范疇,因目前常用的化學藥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中醫(yī)藥副作用較小,臨床效果同樣顯著,正越來越被患者所接受。目前,常用的中藥主要以單味中藥和復方中藥等形式治療RA患者。
3.1 單味中藥
參照近年來有關文獻的報道,治療RA常用的單味中藥有青風藤、白芍、獨活、雷公藤、黃芪、牛膝、秦艽等。臨床上,除利用單味中藥治療RA外,其與某些西藥聯(lián)合對RA的治療有良好的效果。例如:研究發(fā)現(xiàn)應用獨活祛濕止痛湯聯(lián)合美洛昔康對RA的治療效果顯著,值得臨床積極推廣應用[20]。利用某些中藥提取物對治療RA也有一定的作用,如秦晴等[21]研究發(fā)現(xiàn),海風藤正丁醇提取物可作為治療RA的潛在開發(fā)藥物,因其具有良好的抗炎鎮(zhèn)痛效果。劉維等[22]論述了中藥單體成分中黃酮類治療RA的藥理特征,黃酮類中藥單體成分對T細胞、細胞因子、軟骨細胞、成纖維細胞、抗原呈遞細胞、滑膜細胞等均有作用,是目前研究類風濕藥物的熱點。
3.2 復方中藥
中醫(yī)學者根據(jù)長期臨床經(jīng)驗,結合RA的病癥,辨證施藥,總結了許多治療RA的藥方,取得了良好的療效,例如:獨活寄生湯、桂枝芍藥知母加味湯等。嚴威忠等[23]研究了87例RA確診患者,結果表明,復方中藥獨活寄生湯的療效和甲氨蝶呤療效無顯著差異。任寶娣等[24]的研究表明,桂枝芍藥知母加味湯聯(lián)合常規(guī)療法對RA的療效滿意,除了顯著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外,還可改善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從而可能延緩RA導致心血管進一步損害的進程。
3.3 其他
除了以上介紹的利用單味和復方中藥治療RA外,中藥醫(yī)家還根據(jù)各類中藥開發(fā)出了各種治療方法,例如:利用藥酒、針灸配合中藥藥敷、中藥燙療等。張斐等[25]的研究發(fā)現(xiàn),利用烏梢蛇等材料制成的藥酒有助于緩解RA患者的病情。朱艷[26]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針刺配合中藥外敷可作為治療RA的有效方法。王曉冰等[27]在臨床應用中發(fā)現(xiàn)中藥燙療聯(lián)合西醫(yī)結合法治療RA療效顯著、成功率高,值得推廣。
4 生物類藥物治療
近年來隨著生物醫(yī)藥技術的發(fā)展,白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被開發(fā)成各種生物制劑用于RA的治療。目前,市場上常用的生物制劑有伊納西普、阿巴西普、英夫立昔單抗、托珠單抗、阿達木單抗、阿那白滯素等,不過生物制劑存在著頭痛、誘發(fā)感染、皮疹等副作用,患者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用相關藥物。楊兆文等[28]論述了托珠單抗在RA臨床治療中的研究進展,研究發(fā)現(xiàn)托珠單抗能夠明顯緩解RA的臨床癥狀,有效防止關節(jié)破壞。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將生物制劑藥物和其他西藥、中藥等聯(lián)合使用,可以緩解這些副作用,而且療效比單一藥物更顯著。例如,陳瑞林等[29]的研究表明,阿達木單抗治療RA效果顯著,聯(lián)合甲氨蝶呤效果顯著優(yōu)于單用甲氨蝶呤。
5 小結
近年來,RA的診療手段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新指標、新技術層出不窮,為及時準確地治療RA提供了可能,有利于RA的治療。姚血明等[30]研究發(fā)現(xiàn),外周血Th17細胞和調節(jié)性T細胞(Treg)兩者同RA的病情息息相關,有望成為診療RA的新指標。李哲等[31]通過對257例RA患者中醫(yī)證候分析,結果表明,RA病情主要與患者病情相關而與患者性別、病程等因素無統(tǒng)計學差異,因此,RA治療時可結合患者年齡特征進行選擇性用藥。雖然RA治療藥物種類繁多,不過目前仍無法完全治愈。因此,對RA的治療要做到盡早發(fā)現(xiàn),盡早治療,防止出現(xiàn)關節(jié)的不可逆損壞,做好個體化用藥。由于老年性RA的發(fā)生概率較大,而且往往老年人的身體功能較弱,常常伴隨著其他疾病的發(fā)生,在治療其他疾病的同時治療RA,增加了治愈難度,對醫(yī)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雖然,RA目前還無法完全治愈,但通過對患者合理使用藥物治療,做好用藥監(jiān)護和心理疏導等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另外,做好對病患的用藥監(jiān)控和心理認知,對病情的控制也有重要意義。例如根據(jù)RA患者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用藥監(jiān)護和患者教育使臨床藥師可以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以此保證良好的醫(yī)患溝通,有意識地對住院的RA患者給予認知行為干預,這些對緩解病情,減輕疼痛等均有所幫助[32-33]。
[參考文獻]
[1] 董曉微,方新民,杜宗孝,等.6項自身抗體免疫學指標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診斷中的應用[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6(12):1409-1411.
[2] 耿學麗,陳向華,宗春光,等.老年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血清MMP-13、Sicam-1、IL-10的檢測[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9):2490-2492.
[3] 周玉秀,劉恩令,柴連海.DcR3在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4,30(9):1253-1255.
[4] 岳龍濤,張偉,鄭亞冰,等.表達芯片篩選類風濕關節(jié)炎特異表達基因[J].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14, 30(9):899-904.
[5] 任丹陽,李惠英,韓慧韻,等.幾種新型小分子核糖核酸與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14, 25(29):2774-2776.
[6] 何衛(wèi),夏雄智,謝國平,等.類風濕關節(jié)炎關節(jié)功能分級與中醫(yī)證候的關系[J].中醫(yī)雜志,2012,53(5):413-415.
[7] 李文強,馬德智,李清鋒.肺類風濕病誤診為肺結核七例的X線分析[J].右江醫(yī)學,2004,32(6):548-549.
[8] 楊繼團,胡旭萍,王文鼎.類風濕關節(jié)炎胸部CT的特征性表現(xiàn)[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3,35(4):355-356.
[9] 高建軍,張永林,常紅生.高分辨率CT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所致肺間質病變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3,20(2):138-139.
[10] B?yesen P,Haavardsholm EA,Ostergaard M,et al. MRI in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synovitis and bone marrow oedema a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subsequent radiographic progression[J]. Ann Rheum Dis,2011,70(3):428-433.
[11] 郭僑閣,牛軍杰,陳婧,等.MRI診斷類風濕性腕關節(jié)炎臨床分析[J].影像與檢驗,2015,11(4):171-172.
[12] Carotti M,Salaffi F,Morbiducct J,et al. Colou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evaluation of vascularization in the wrist and finger joints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patients and healthy subjects[J]. Eur J Radiol,2010,81(8):1834-1838.
[13] 李拾林,呂國榮,胡麥果,等.超聲評分法評價類風濕關節(jié)炎活動性的意義[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4,30(3):266-269.
[14] 尚可.艾拉莫德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4,21(12):1561-1562.
[15] Ashwell JD,Lu FW,Vacchio MS. Glucocorticoids in T cell development an function[J]. Annu Rev Immunol,2000, 18:309-345.
[16] 李其戰(zhàn).糖皮質激素治療活動性類風濕關節(jié)炎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4,18(4):52-53.
[17] 張劍,解潔,張鐵翼.沙利度胺聯(lián)合甲氨喋呤、羥氯喹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30例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9,8(2):98-99.
[18] 周平.甲氨蝶呤聯(lián)合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0):5717-5718.
[19] 陳紅梅.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硫酸羥氯喹聯(lián)合治療老年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的療效及對血脂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5):1254-1256.
[20] 張華軍,陳同波.獨活祛濕止痛湯聯(lián)合美洛昔康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yī),2014,35(10):1336-1338.
[21] 秦晴,闕金花,張玉琴,等.海風藤正丁醇提取物抗類風濕作用藥效學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5,11(4):13-15.
[22] 劉維,孫淳,吳沅皞.黃酮類中藥單體成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中草藥,2014,45(19):2878-2882.
[23] 嚴威忠,王曄,程小明.獨活寄生湯配方顆粒與傳統(tǒng)飲片湯劑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療效比較研究[J].中藥材,2014, 37(7):1314-1315.
[24] 任寶娣,徐鵬剛,王穎,等.桂枝芍藥知母加味湯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伴發(fā)心血管損害影響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4,48(8):46-48.
[25] 張斐,唐晨,彭麗嵐.抗類風濕藥酒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96例的療效觀察[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5,24(4):390-392.
[26] 朱艷.針刺配合中藥外敷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4,33(11):1041-1043.
[27] 王曉冰,韓文朝,王獻印,等.中藥燙療聯(lián)合西藥治療活動期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臨床療效[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4, 26(23):93-94.
[28] 楊兆文,曹金,張立民,等.托珠單抗在類風濕關節(jié)炎中的研究進展[J].世界臨床藥物,2014,35(9):526-528.
[29] 陳瑞林,陶怡,林澤英,等.阿達木單抗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療效和安全性[J].中國新藥雜志,2011,20(2):152-155.
[30] 姚血明,曹躍朋,馬武開,等.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外周血Th17細胞/調節(jié)性T細胞比例增加并與疾病活動相關[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5,31(1):81-84.
[31] 李哲,王慶國.257例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中醫(yī)證候分析[J].世界中醫(yī)藥,2015,10(3):345-347,351.
[32] 張麗,王昭,張云芳,等.臨床藥師對1例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開展藥學監(jiān)護探討[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5,11(1):131-133.
[33] 楊梅,楊鈺潼,付秋蓉,等.認知行為療法干預類風濕關節(jié)炎25例患者臨床觀察[J].護理學報,2015,22(5):66-69.
(收稿日期:2016-06-30 本文編輯:李亞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