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0月24日,《我不是潘金蓮》劇組在華中師范大學舉行“喜劇的挑戰(zhàn)”幽默研討會。論壇開始時,臺上除了主持人外,只有馮小剛、劉震云和方方,活動進行中,范冰冰突然現身現場,引發(fā)觀眾沸騰。亮相10分鐘后,出于現場安全秩序考慮,被校方勸離。隨后,范冰冰、武漢警方官方微博以及華中師范大學都就此事作出說明。由于校方與主辦方沒有就研討會事宜的安全性達成一致,造成了這次活動的一段小插曲。隨后,該事件掀起輿論熱浪,就誰該“背鍋”,網民打起了口水戰(zhàn)。
述評
演員范冰冰在華中師范大學參加活動被勸離的事件,網友們紛紛站隊,有人質疑校方“趕人”做法,斥責其不尊重演員;另有人則認為,安全面前無“大牌”。
古詩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筆者看來,面對任何新聞熱點,急于站隊絕不是什么好現象。這意味著我們失去了“追根溯源”的能力,失去了質疑的品質,而一味選擇相信和表態(tài)。其實,當筆者初次看到這條新聞時,不是憤怒,不是指責,而是疑惑,為什么范冰冰要被請走?又是出于怎樣的理由?我們只關注了事件的結果,卻不追究事件背后的原因。因此,在不斷的“口水戰(zhàn)”中,主辦方、校方、范冰冰甚至警方等都有了“背鍋”的嫌疑,蹭熱點的看客們自顧自地烘托氣氛,使此事的熱度幾番飆升,但事件的真相卻一度無人問津。
其實就事件本身而言,明星來訪而造成校園秩序受沖擊的現象很是普遍。校方的擔憂也情有可原,而范冰冰到場與學生互動的心情也能理解,并沒有絕對的錯與對,要說有錯,也是溝通不到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跳出事件本身,更大的錯在于群眾并不雪亮的“眼睛”。不加分辨的五毛黨,善打嘴仗的鍵盤俠隱匿于屏幕背后,操控著輿論導向遁入炒作的怪圈中,越吵越熱,與真相越離越遠。更有甚者,管中窺豹,由一件小事上升到一群人或一片區(qū)域,不由分說開起了地圖炮。
自媒體時代,真正可怕的不是個體事件造成的惡劣影響,而是群體無意識的對真相的背離。我們需要警惕的也正是這樣的深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