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云飛++李強++高寒凝++等撰
【YY】
YY無罪,做夢有理,我要做YY之王!
在現(xiàn)實世界中只要生存就行了,在YY的虛擬世界中才叫生活啊,這也算是安貧樂道了吧。
好的YY小說可不是胡思亂想就行的,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幻想世界,需要一整套新的經(jīng)驗系統(tǒng)。
YY(“歪歪”)是“意淫”(YiYin)的拼音首字母縮寫,出自《紅樓夢》中警幻仙子對寶玉的評語,本意為精神層面上的“淫”。在網(wǎng)絡語境中,YY并非特指與性有關的幻想,而是泛指一切超越現(xiàn)實的幻想,可以視為是一種網(wǎng)絡空間的“白日夢”。YY可以說是網(wǎng)絡小說的一個基本特征,因此也有人將網(wǎng)絡小說統(tǒng)稱為“YY小說”。
YY的基本功能是在幻象空間中滿足讀者的一切欲望,無論是高雅的還是低俗的,都可以在YY中獲得想象性滿足。借助網(wǎng)絡媒介的民主性,網(wǎng)絡小說也在某種程度上實現(xiàn)了文學的民主,最底層人群的YY也可以成為最流行的小說模式。在現(xiàn)實空間中被壓抑得越深的欲望,YY就越容易無節(jié)制。尤其在網(wǎng)絡文學發(fā)展早期,曾一度出現(xiàn)“過度YY”的類型文,如“男性向”中的“后宮文”“種馬文”,“女性向”中的“逆后宮”“女尊文”,等等。在這一層面上,我們可以將網(wǎng)絡小說中的YY視為一種精神的麻醉劑,但同時它也在消解著負能量,成為一套“全民的療傷機制”。
隨著網(wǎng)絡文學的發(fā)展,當人們的基本欲求得到反復滿足后,YY的層次也在上升,要求更逼真的現(xiàn)實邏輯和更高遠的精神追求。網(wǎng)絡小說中這一更高層次的YY需求開始與傳統(tǒng)精英文學的精神追求接近,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就在網(wǎng)文圈中被認為是“最好的YY小說之一”。但YY的根本目的仍是滿足人的各種欲望,寫實作為一種手法只是為了搭建一個更逼真的幻象世界,而不是反映世界、改造世界。與現(xiàn)實主義文學中的想象不同,網(wǎng)絡文學的YY并不以現(xiàn)實世界為本體,YY世界是一種虛擬實在,與電子游戲建構的“世界”一樣,本身是一個有意義的經(jīng)驗世界。因而,“世界設定”也是網(wǎng)絡小說的YY中最重要的部分,不同的世界設定創(chuàng)造了不同的異世界,在根本上規(guī)定了這一文類YY的可能性——“穿越”“架空”“重生”,“修仙”“玄幻”“奇幻”,“無限流”“凡人流”“末日流”——這些類型不同的世界設定規(guī)定其不同的YY趨向。
(吉云飛編撰)
【爽/爽文/爽點】
人生已經(jīng)如此艱難,難道連在小說里爽一下也不行嗎?
我得知道你的爽點在哪兒,才能給你推文,要不然很可能會“毒”到你。
在搬完一天磚過后累得不行,我現(xiàn)在只想看看爽文休息一下,不想看太復雜的東西。
“爽”,指讀者在閱讀網(wǎng)絡小說時獲得的一種爽快感和滿足感?!八摹本褪窃谶@種讀者本位的模式下創(chuàng)作的網(wǎng)絡小說,而小說中最好看、最有趣的高潮部分或某種固定套路被稱為“爽點”?!八笔蔷W(wǎng)絡小說的一個基本特征,因此也有人將網(wǎng)絡小說統(tǒng)稱為“爽文”。
網(wǎng)絡小說當中的爽點,既包括相對低級的部分,如“打臉”和“后宮”;也包括比較高級的部分,如“知識”和“情懷”。但無論是滿足欲望還是實現(xiàn)意義都需要給讀者帶來“爽”的閱讀感受。不過“爽文”在最初被命名時通常帶有貶義,專指以滿足“小白”讀者基本欲望與低級趣味為主的網(wǎng)絡小說,這類爽文是在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滿足讀者在現(xiàn)實中被壓抑的欲望。這一狹義上的爽文模式相對固定,有時也可以簡單地等同于“小白文”。
但這種最直接的欲望敘事對“老白”讀者來說是不“爽”的。這批層次較高和比較資深的讀者需要的爽點要更高級更多樣,他們之中有的是追求邏輯自洽的“合理黨”與“工業(yè)黨”;有的喜歡慢熱型的“種田文”和“鄉(xiāng)土文”;也有的只愛有一定“文學性”和“思想性”的“文青文”,而這些也都可以稱為廣義上的爽文。
因此“爽”更多是一種原則,即要從讀者本位出發(fā)來創(chuàng)作,爽文也并不一定就低級。而爽點視讀者的需求會非常復雜多樣,“彼之仙草,我之毒草”,不同的讀者的爽點可能會完全不同。
(吉云飛編撰)
【追更/坑/太監(jiān)】
我是“追更黨”,每天必須等著看完更新才能睡著,所以網(wǎng)文是我的“剛需”啊!
他開新坑了,主角是清宮太監(jiān),他還準備開創(chuàng)一個“太監(jiān)文”的新類型呢,結果他沒堅持寫完,還真成了“太監(jiān)文”!
“追更”就是讀者一直追看某部連載更新的網(wǎng)絡小說的行為。許多讀者更習慣看完結本,也有一些讀者是“養(yǎng)肥再殺”,即等更新到一定數(shù)量了再開始看;還有一些讀者是作者更新到哪里就追到哪里,他們被稱為“追更黨”?!白犯蹦芙o讀者帶來很強的陪伴感,也使即時性的閱讀互動成為可能,體現(xiàn)了網(wǎng)絡文學的“網(wǎng)絡性”特征。
“坑”本意是低洼的地方或者地洞地道,也可作動詞,意為“坑害”。在網(wǎng)絡文學中,最初“坑”就是指沒完結的作品。后來“坑”有了一些引申詞,形成了一套形象的動作來描述網(wǎng)文的創(chuàng)作和閱讀的環(huán)節(jié):作者開始創(chuàng)作一部新的小說就是“開坑”或“開新坑”;開始創(chuàng)作小說后,作者在小說中埋下伏筆、設置懸念,就是“挖坑”;后來揭曉謎底懸念就是“填坑”,后來也有讀者將小說更新即“更文”叫作“填坑”或“撒土”;小說完結叫“平坑”,寫到中途作者放棄更文,或前文的伏筆、懸念后文沒有進行處理,叫“挖坑不填”;讀者開始追看一部連載的作品,就是“入坑”或“跌坑”;如果讀者看不下去了,中途放棄,就是“棄坑”或“出坑”。“坑”和它的這一系列引申詞,也被用于游戲、影視劇、動漫的生產(chǎn)消費過程之中,與網(wǎng)文用法相似。
“太監(jiān)”是君主時代宮廷內侍奉帝王及家屬的人員,由閹割后的男子充任,網(wǎng)文讀者用“太監(jiān)”來形容網(wǎng)絡小說未能完結,通常簡寫為“TJ”(即漢語拼音Tai Jian的首字母縮寫)。網(wǎng)文圈“太監(jiān)”的用法可能是受到了兩個流傳很廣的故事的影響:一個故事是紀曉嵐調侃太監(jiān)的,某天有個太監(jiān)攔住紀曉嵐,纏著他講笑話,紀曉嵐就說:“從前有一個人?!比缓蟪聊S久,這個太監(jiān)忍不住問道:“下面呢?”紀曉嵐答:“下面沒有了?。 绷硪粋€故事是黃侃調侃胡適的,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白話文學史》都僅有上半部,全書久未完成,黃侃在課堂上說:“昔日謝靈運為秘書監(jiān),今日胡適可謂著作監(jiān)矣?!睂W生不解,問其原因,黃侃道:“監(jiān)者,太監(jiān)也。太監(jiān)者,下部沒有了也?!币虼?,“太監(jiān)”是以“被閹割(沒有下面、下部)”指代“沒有下文”。此外,某部小說“斷更”(即“中斷更新”)也與太監(jiān)閹割的“斷根”諧音。讀者常會以“某作家進宮(當太監(jiān))了”來調侃某作家寫書不完結。某些創(chuàng)作水平較好但經(jīng)常不能寫到完結的作者,被讀者戲稱為“太監(jiān)總管”。在讀者實際使用過程中,“太監(jiān)”也有動詞和形容詞詞性,例如“某書太監(jiān)了”,沒完結的小說被讀者稱為“太監(jiān)文”?!疤O(jiān)”是一個相對臨時性的概念,“某書太監(jiān)了”是指讀者說話之時這部小說已經(jīng)很久沒更新,或讀者判斷作者不會將這部小說寫完結,但如果作者許多年后把它完結了,那它就只是“曾經(jīng)的‘太監(jiān)文”。也有部分網(wǎng)文讀者會使用“爛尾”(本意指建筑工程各種原因而停建或無法竣工)來形容某部網(wǎng)絡小說沒有寫完結,與“太監(jiān)”意思相近,但“爛尾”有時也指小說的結尾寫得很爛,不能讓讀者滿意。
(李強編撰)
【高度幻想High Fantasy/低度幻想Low Fantasy】
這部書的力量體系完全崩掉了,前期無敵的人物到了中后期之后還不如一條狗,絕對稱不上是嚴謹?shù)母叨然孟氲淖髌贰?/p>
我現(xiàn)在只看高魔/高武的小說,低魔/低武的書都太沒勁了,格局小了。
在弗萊神話原型批評經(jīng)典論著《批評的解剖》一書中,作者“按照主人公的行動力量超過我們、不及我們或是與我們大致相同”將虛構文學作品分為神話、浪漫傳奇、高模仿、低模仿、諷刺等五種模式。幻想小說中對“高度幻想/低度幻想”的區(qū)分,也主要依據(jù)虛構世界(尤其是其中角色的力量)與現(xiàn)實世界之間的差異程度,遠遠高于現(xiàn)實世界法則的類型,如修仙、玄幻、奇幻,稱為“高度幻想”;相對接近于現(xiàn)實法則的類型,如武俠、騎士,屬于“低度幻想”。不過,這種分法大都用在與“力量”“魔法”相關的小說類型中,往往與“高魔/低魔”“高武/低武”的概念共同使用。
高魔/低魔世界,又稱高武/低武世界,通常用來形容幻想世界的武力值高低,與高度/低度幻想同義。如《西游記》的世界是高魔/高武世界,其中有大量擁有超自然能力的神仙鬼怪的存在;金庸武俠小說構建的世界則是低魔/低武世界,小說中武力最高的人物也仍然屬于凡人的范疇?,F(xiàn)今流行的幻想小說所構建的世界大多是高魔世界,這或許是因為我們身處的現(xiàn)代社會本身已足夠科幻,低魔/低武世界已無法承載現(xiàn)代人幻想中的生活狀態(tài)與英雄夢想。
不過也有人從另一意義上區(qū)分這一組定義,高度/低度幻想,也被用來形容幻想世界背景設定、故事情節(jié)、人物塑造是否邏輯自洽。世界背景與力量體系設定合理,人物塑造情節(jié)發(fā)展內在邏輯一致,就屬于高度幻想,反之,則屬于低度幻想。
(陳新榜吉云飛編撰)
【奇幻/正統(tǒng)西幻/西式奇幻】
最早流行一批網(wǎng)絡小說幾乎都是西式奇幻了,比如藍晶的《魔法學徒》、老豬的《紫川》和說不得大師的《傭兵天下》。
奇幻小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徹底沉淪了,大概只比武俠好那么一點吧,大家喜歡看的都是玄幻、修仙和都市小說。
“奇幻”這一概念來自英文的“fantasy”,臺灣奇幻文學翻譯家朱學恒在1990年代撰寫的文章《西方奇幻文學(Fantasy Literature)簡介》中將其譯為“奇幻”。在文章中,朱學恒這樣描述“奇幻”:“這類的作品多半發(fā)生在另一個架空世界中(或者是經(jīng)過巧妙改變的一個現(xiàn)實世界),許多超自然的事情(我們這個世界中違背物理定律、常識的事件),依據(jù)該世界的規(guī)范是可能發(fā)生的,甚至是被視作理所當然的?!敝鞂W恒對于“奇幻”的闡釋界定了這一文類的寫作范疇:基于西方風格的架空異世界的作品。這一界定沿用到了網(wǎng)絡文學中。目前中國奇幻類網(wǎng)絡小說的基本特征有:西式的人名、地名,主要以“魔法”命名的超自然力量,獸人、精靈、矮人、天使、惡魔等西方風格的超自然種族。符合這些基本特征的,通常意義上可以被劃歸入“奇幻”范疇。奇幻又分為兩個脈絡:“正統(tǒng)西幻”和“西式奇幻”。“正統(tǒng)西幻”的世界設定會較為嚴格地遵循桌游“龍與地下城”(D&D)為主的經(jīng)典西方奇幻設定,“西式奇幻”則大刀闊斧地改變經(jīng)典設定,部分新設定甚至引入了中國元素。
D&D是歐美經(jīng)典奇幻體系“龍與地下城”(Dungeon and Dragon)的縮寫,最早是世界上第一款商業(yè)化的桌上角色扮演游戲。在這個游戲中,玩家圍坐在桌邊,扮演一名虛構世界中的角色,與其他玩家進行交互合作,完成游戲世界中的冒險。其后發(fā)展出小說、漫畫和電子游戲,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占據(jù)歐美奇幻文學的主流地位。在紛繁復雜的歐美奇幻文化脈絡中,D&D體系對中國早期網(wǎng)絡文學影響最大。它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被翻譯至臺灣,并在1998年由《大眾軟件》增刊正式引進中國大陸,以《無冬之夜》《博德之門》《冰風谷》等歐美電子游戲為主要載體,經(jīng)由中國最早的一批網(wǎng)民進行傳播,直接影響了中國網(wǎng)絡奇幻文學的產(chǎn)生。中國本土的網(wǎng)絡奇幻小說從D&D處獲得了成熟的世界設定、故事類型和語言風格,并確定了寫作范疇:西方中古世界背景下“劍與魔法”的故事。
但對作者和讀者D&D背景知識的準入要求,以及類型本身嚴苛的規(guī)定性,使“正統(tǒng)西幻”的影響力很快衰落。隨著網(wǎng)文人口的不斷擴大,“西式奇幻”逐漸取代了“正統(tǒng)西幻”的主導地位,并產(chǎn)生了一大批極具影響力的本土奇幻網(wǎng)絡文學,成為早期網(wǎng)絡文學中最重要的小說類型。而“西式奇幻”的一家獨大,又直接刺激了“東方玄幻”和修真小說的誕生。目前,無論是“正統(tǒng)西幻”還是“西式奇幻”,都已經(jīng)逐漸地邊緣化了。
(吉云飛王愷文編撰)
【玄幻/東方玄幻】
我一直以為網(wǎng)絡小說里就只有玄幻小說,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玄幻只是網(wǎng)文中的一個類型。
有很多人看網(wǎng)文就只看東方玄幻,有中國背景,親切;以升級為主,爽快。
“玄幻”一詞最初是香港作家黃易用于描述他自己的“建立在玄想基礎上的幻想小說”,后來廣泛流傳衍化,含義已完全不同。廣義的“玄幻”,相當于“高度幻想”型小說,是指小說中的虛構世界不以現(xiàn)實世界為依據(jù),不遵循現(xiàn)實經(jīng)驗規(guī)律,完全是由幻想構成的。在網(wǎng)絡小說中狹義的“玄幻”,是指其幻想世界設定的文化背景和根源既不是來自于系統(tǒng)化的中國風格的修仙小說,也不是來自于西方傳統(tǒng)的奇幻小說,而主要由作者自己根據(jù)需要而拼湊和搭造的。
玄幻是一個沒有強規(guī)定性系統(tǒng)化設定的類型,主流的網(wǎng)絡文學網(wǎng)站對它的劃分和指認也極其隨意,這使玄幻實際上淪為了一個類型大口袋,凡是不能歸入修仙與奇幻的幻想小說,都可以放到這一類型之下。玄幻小說中最有影響力的子類是“東方玄幻”,即以中國古代世界為背景幻想小說,但它們大多數(shù)也只有似是而非的東方背景、東拼西湊的中國元素。
隨著《斗羅大陸》(唐家三少,2008)、《斗破蒼穹》(天蠶土豆,2009)等玄幻小說的超級流行和跟風之作的遍布全網(wǎng),在一般網(wǎng)文讀者眼中,玄幻逐漸成為了熱血升級小說的同義詞;在圈外人的耳聞里,玄幻更幾乎成為了網(wǎng)絡文學的代名詞。但《斗羅大陸》與《斗破蒼穹》并非是純正的東方風格的玄幻小說,它們都有著日系熱血漫和美韓網(wǎng)絡游戲的內核,讀者群也與ACG受眾群體高度重合,東方元素只是用來與讀者拉近距離的手段。換言之,“中國風”是為了制造親切感,熱血和升級才是主菜。
如何講述東方風格的玄幻故事,是一個從網(wǎng)絡文學誕生之初便被不斷提及且反復實踐的命題。在西方奇幻小說的刺激下,早期曾產(chǎn)生過不少建立東方玄幻體系的不成功嘗試。經(jīng)過十余年的發(fā)展,東方玄幻這一脈雖然已不可能有統(tǒng)一的設定,但終于有了獨特的東方文化內涵。此間居開創(chuàng)之功者當屬貓膩的《將夜》(2011)。玄幻此前都只是有著混搭背景的升級小說,唯有等到貓膩的《將夜》將東方玄幻落實進“大唐”和“書院”(以孔子師徒為原型),東方玄幻才真正有了“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此后,隨著無罪的《仙魔變》(2012)、《劍王朝》(2014)、烽火戲諸侯的《雪中悍刀行》(2012),以及貓膩《擇天記》(2014)的跟進,東方玄幻終于落地生根。
(吉云飛編撰)
【修仙/仙俠/修真】
要是沒有徐公子勝治的《神游》,現(xiàn)代修仙小說就全是打著“修仙”幌子的都市異能小說了。
你說修仙小說怎么寫才更好看,是該把仙人寫得更像人呢?還是把仙人寫得更像仙?
我看的這些仙俠小說里面根本就沒有俠義,只有所謂的“大道絕情”“殺伐果斷”,我看得都想吐了,但有人覺得特別爽。
“修仙”,又稱“修真”,長期也被混稱為“仙俠”,是在歐美與日式幻想文藝的刺激下,從傳統(tǒng)武俠和神魔小說中生長出來的,一種有較強的內在規(guī)定性的中國風的網(wǎng)絡幻想小說類型,講述的多是由人修煉到仙的故事。
修仙小說是當下最流行的網(wǎng)絡小說類型之一,也是最具本土特色的小說類型,按照故事發(fā)生的世界背景,可以分為四個子類:以中國古代社會為背景的古典仙俠;以宇宙星空和架空世界等幻想空間為背景的幻想修仙;以現(xiàn)代社會為背景的現(xiàn)代修仙;以創(chuàng)世神話、《封神演義》和《西游記》世界為背景的洪荒封神。
“仙俠”是武俠小說向修仙小說過渡的產(chǎn)物,是修仙小說的先聲與第一個子類。早期的仙俠小說大多兼有武俠和修仙的特質,是直接從武俠小說中生長出來的,如蕭鼎的《誅仙》(2003)就是介于武俠與修仙之間的作品。不過近來的所謂“仙俠小說”,即使是古典仙俠,也只是表面上的武俠、本質上的修仙。然而由于武俠概念的深入人心,至今在主要文學網(wǎng)站的分類中,仍然使用“仙俠”而非“修仙”作為這一類型小說的統(tǒng)稱。但作為一種獨立的小說類型的仙俠并不存在,我們稱之為“仙俠”的,實際上是以中國古代社會為背景的修仙小說。
“修仙”與武俠的區(qū)別不只是在武力等級上,修仙小說寫的也不是江湖俠客尋仙訪道的故事,其核心是由人修煉成仙的過程,沒有也不需要俠的存在——修仙者與游俠兒擁有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精神氣質與行為方式。在修仙小說剛剛出現(xiàn)時,仙俠小說的提法曾經(jīng)有利于借助武俠小說的影響力推動這一類型的發(fā)展,但如今已經(jīng)是一個有著相當誤導性的概念。
“修真”原為道教術語,學道修行,求得真我,去偽存真為“修真”,俗稱“修道”。“修真”之名古已有之,但成為一種小說類型,則是從蕭潛的《飄邈之旅》(2002)開始的?!讹h邈之旅》第一次引入道教修行體系,將凡人修煉成仙的過程劃分為十一個層次,從最初的旋照、開光,到最終的渡劫、大乘,是第一部非仙俠類的修仙小說。不過這一類小說寫的都是從人到仙的修行成長歷程,小說中的修真大多都可直接視為修仙,已無原有的“借假修真”之義,只以追求長生不老、神通廣大為最終目的,只是因為《飄邈之旅》中使用的是“修真”這一概念,因此相繼沿用。但到今天,網(wǎng)文界也普遍意識到“修仙”比“修真”更能概括這一類型的特點,主流文學網(wǎng)站也已在分類中用“修仙”代替了使用多年的“修真”。
(吉云飛編撰)
【金手指/外掛/系統(tǒng)】
現(xiàn)在有的升級文一上來就大開金手指,接著就一路大殺四方,一點意思都沒有。
有的系統(tǒng)文樂趣不在于升級,外掛只是起輔助功能,金手指再粗也不影響書的質量。
“外掛”本來是電子游戲的作弊程序(有時也稱“金手指”,在游戲里,“金手指”主要用于單機游戲,“外掛”主要用于網(wǎng)絡游戲,但用來評論網(wǎng)絡小說時,二者并無區(qū)別),后來在網(wǎng)絡小說中,主角總是能利用“正常規(guī)則之外的特殊規(guī)則”來獲得成功的情節(jié)被讀者稱為“開外掛(開掛)”或“開金手指”。
網(wǎng)絡小說中外掛的盛行有其社會心理因素。屌絲的逆襲或者說“自我拯救”是建立在“反抗必有希望”的基礎上,但這種希望常常太過渺茫,在今天階層日益固化的社會中更近乎于絕望,普通人要取得遠超同輩的成功只能依靠外掛。除了外掛,網(wǎng)絡小說的作者和讀者已經(jīng)很難想象也無法相信單純依靠個人的智慧與奮斗就能獲得超凡的成就。
“系統(tǒng)”,是由網(wǎng)絡游戲的操作系統(tǒng)這一概念引申而來。網(wǎng)絡文學中的系統(tǒng)元素,是一種主要的開掛方式,一般是主角獲得了某種帶有系統(tǒng)功能的道具——這種系統(tǒng)是一套帶有復雜和完善體系的升級版外掛,能夠為主角提供一整套作弊服務而非某種簡單的機緣。日本動漫《哆啦A夢》里哆啦A夢的口袋,就可以算作最早的系統(tǒng)。這種系統(tǒng)可以泛指一切可以被主角攜帶的具有指南性質的外掛,如天蠶土豆《斗破蒼穹》中主角的系統(tǒng)就是一只擁有豐富修行經(jīng)驗和資源的戒靈“老爺爺”,后來“系統(tǒng)老爺爺”甚至成了一個網(wǎng)文圈的流行詞,成為這種隨身帶著金手指的設定的代名詞?!跋到y(tǒng)文”或者“系統(tǒng)流”就是指設定有此類系統(tǒng)性質的外掛的網(wǎng)絡小說。
(吉云飛編撰)
【小白】
小白有什么可恥的,每個人都有過小白的階段,就像每個人都有童年一樣。
看了幾年網(wǎng)絡小說了,你怎么還老看這些過度YY的小白文啊,不嫌沒勁兒嗎?
“小白”有三層含義:一是指不花錢、白看書的讀者,這一早期含義目前已很少有人使用;二是指剛開始閱讀網(wǎng)文,閱讀量少的新讀者;三是指只看爽文的一類讀者。因為新讀者常常是只看爽文,小白也就從新進網(wǎng)文圈的用戶被引申為只看爽文的讀者。由于很難判斷讀者的閱讀經(jīng)歷的長短,如今是否只看爽文已成為判斷是否為小白的最重要的標準。
“小白”中的“白”最初是指“白看書”之意。部分網(wǎng)文讀者曾宣稱只看盜版書,不愿意用任何方式支持作者,不花錢,不推薦,純白看書,故而得名。后來“小白”更多的是半嘲諷半親昵地指“小白癡”,這是閱讀網(wǎng)絡文學多年、閱讀量較大的深度用戶對網(wǎng)文新讀者的稱呼。與小白相對,這群資深用戶常自稱為“老白”。而新讀者被稱為小白的原因,則是他們大多只閱讀爽文,還停留在最簡單最直接的欲望層面上,而老白通過長期的閱讀都已經(jīng)度過了這一階段。
“小白文”就是以小白用戶為主要預設讀者群的作品,也即針對初級網(wǎng)文用戶的網(wǎng)絡小說。這類小白文在今天仍占據(jù)主流,但地位日漸下降,作者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此前在無數(shù)小白文作者中脫穎而出的代表作家主要是被譽為“中原五白”的唐家三少、我吃西紅柿、天蠶土豆、夢入神機、辰東,近年來則還有耳根、柳下?lián)]等。他們的作品雖然以小白為寫作對象,但在技巧上都可圈可點,也形成了各自的寫作風格和穩(wěn)固的粉絲群體。而“中原五白”原本是指網(wǎng)文圈中名氣最大、讀者最多、吸金能力最強的五位“白金作者”,只是這五位作者全都靠面向當時在網(wǎng)文圈中占絕對主流的小白讀者而屢獲佳績,因此“中原五白”也被許多人認為是最具代表性的五位小白文作家。小白文的代表作有《斗破蒼穹》(天蠶土豆)、《星辰變》(我吃西紅柿)、《斗羅大陸》(唐家三少)、《神墓》(辰東)、《陽神》(夢入神機)等。
(吉云飛編撰)
【穿越】
現(xiàn)在網(wǎng)文作者筆下的主角如果不穿越,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寫的是網(wǎng)絡小說了。
這個人似乎能夠準確預見未來走向,開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開發(fā)房地產(chǎn),總是在關鍵時刻做出前瞻性的抉擇,他簡直就是穿越者啊!
穿越定律:穿越女主可以不漂亮,但是不能不會詠詩!歌舞與寫詩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謹記廣泛撒網(wǎng)重點培養(yǎng)的擇偶原則。
網(wǎng)絡小說中的“穿越”是指主角由于某種原因(通常是意外事件)到了過去、未來或平行時空。穿越的基本設定能夠有效地組織YY敘事。穿越者古今境遇的反差帶來戲劇化效果。更重要的是,穿越者擁有現(xiàn)代知識和記憶,使得小說代入感較強,穿越者“先知”的“金手指”,使其能夠在異時空里呼風喚雨,使讀者獲得各種YY“爽感”。
作為一種現(xiàn)代小說基本設定,“穿越”在十九世紀中外科幻類小說(如馬克·吐溫的《亞瑟王朝里的美國人》、吳趼人的《新石頭記》)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直接促使中國網(wǎng)絡穿越小說興起的是臺灣作家席絹(《交錯時光的愛戀》,1993)、黃易的(《尋秦記》,1994)的穿越小說以及“穿越劇”(2002年,《尋秦記》被改編為電視劇,大陸第一部穿越劇《穿越時空的愛戀》同時誕生)。這些小說和電視劇引發(fā)的“穿越”熱潮刺激到網(wǎng)絡小說,“穿越”很快成為網(wǎng)絡小說最常用的小說設定之一。此外,日本漫畫也是中國網(wǎng)絡穿越小說,尤其是女性向穿越小說的重要影響來源。1976年,日本漫畫家細川智榮子、芙美子姐妹開始在日本漫畫雜志《プリンセス》月刊上連載漫畫《王家的紋章》(盜版中譯本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傳入港臺、中國大陸時,譯為《尼羅河女兒》,2007年日本秋田書店正式授權臺灣長鴻出版社出版時,更名為《王家的紋章》),成為最早對華語世界產(chǎn)生影響的日本穿越漫畫之一;到1995年筱原千繪創(chuàng)作的少女漫畫《天是紅河岸》,這一類型的日本穿越少女漫畫基本奠定了女性向穿越小說的基本架構和核心快感模式。
早期男性向穿越小說主要有“歷史穿越”“穿越架空”“集體穿越”(群穿)“古穿今”等類型。歷史穿越小說是主角穿越到有確切記載的歷史時空中,代表作有中華楊的《異時空之中華再起》(2002—2006)、月關的《回到明朝當王爺》(2006—2008)等。穿越架空小說,即主角穿越到一個虛構的時空之中(可參見“架空”詞條),代表作有寧致遠的《楚氏春秋》(2006—未完結)、禹巖的《極品家丁》(2007—2008)等。集體穿越和古穿今(從古代穿越到現(xiàn)代)的小說很少見,張小花的《史上第一混亂》(2008—2009)是為數(shù)不多的獲得成功的寫群穿的古穿今小說。
在女性向穿越作品中,最早的代表性潮流是“清穿”,即清朝穿越。2004年7月,金子開始在晉江原創(chuàng)網(wǎng)連載《夢回大清》(2004—2007),后來被公認為是清穿文的鼻祖;隨后,桐華的《步步驚心》(2005—2006)和晚晴風景的《瑤華》(2005—2006)也開始連載,這三部作品被讀者封為“清穿三座大山”(另有一種說法是第三座大山并非《瑤華》,而是月下簫聲于2005—2007連載的《恍然如夢》),它們不僅使清穿迅速成為創(chuàng)作熱潮,還基本確立了清穿類型敘述模式的基本范式。之所以選擇清朝作為穿越情節(jié)展開的時代,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說及其改編的影視劇作品的影響,以及《戲說乾隆》(1991)、《還珠格格》(1998)等當時深受觀眾喜愛的清宮戲影響。女性向穿越文在2007年迎來了一個創(chuàng)作上的巔峰,因此2007年又被稱作“穿越年”。在“清穿”潮流退潮之后,女性向穿越開始轉向“重生”“種田流”“日常流”,這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男性向穿越小說的影響,又從中發(fā)展出“宅斗”等女頻類型元素。
隨著網(wǎng)絡小說類型的豐富發(fā)展,穿越作為基本元素融入許多類型中,現(xiàn)在人們已經(jīng)很難用“穿越”來概括一部小說的基本設定了,更多的將其作為一個標簽,進入具體的類型分析。
(李強肖映萱編撰)
【重生】
天啊,我竟然看到一部小說寫的是主角重生到中學時代當“學霸”,以考試和學術研究為樂??磥恚盎氐竭^去變成‘學霸”也是很多“學渣”的YY啊,“重生”——“學渣”的福音!
作為一個重生者,他竟然不去炒股炒房,而是選擇去釣魚,簡直是太不“重生”了!
重生之所以能使讀者百讀不膩,往往是因為人生實在有太多的缺憾,需要吃下“后悔藥”才能彌補。這些缺憾有時是如此難以克服,有了重生之后能夠預知未來的優(yōu)勢,仍然不夠,還要加上異能、修真等金手指,才能抵達想要改變的未來。
重生即重獲生命,死而復生。網(wǎng)絡小說中的重生是指主角因為某種原因(通常是重病或意外事件),其記憶與意識(靈魂)通過時空旅行回到了過去的身體,重新過一遍人生。
“重生”最早在都市類小說中出現(xiàn)時(周行文《重生傳說》,2004—2005)也被稱為“都市穿越”,在這類型的早期作品里,重生者擁有“先知”的金手指,一般都會通過經(jīng)商,炒房、炒股,迅速積累財富,爽點主要就是創(chuàng)業(yè)的成就感。都市類重生小說以某一具體行業(yè)為背景來演繹重生故事,開創(chuàng)出新的子類型,如重生娛樂圈小說、重生官場小說等。最初意義上的重生與穿越有許多相似之處:第一,因為主角都是來自現(xiàn)代社會,視角和思維意識都是現(xiàn)代化的,因此有較強的代入感;第二,它們的爽點很相似,主角都有“先知”或現(xiàn)代知識的金手指,能夠支撐逆襲、打臉等爽感。同時,最初的重生與穿越也有很大的區(qū)別:首先是主角時空旅行的形式不同,穿越最初多是“身體穿越”,后來出現(xiàn)了“靈魂穿越”(“魂穿”),而重生一般都是靈魂重回到自己過去的身體當中;其次是時空旅行的跨度不同,穿越的時空跨度比較大,從當代穿到古代或者異時空;重生是主角回到自己生活過的年代,重新經(jīng)歷人生,這個時代是不太遙遠的過去(往往是青少年時代);再次,主角身份不同,魂穿的主角多數(shù)是變成自己之外的其他人,重生則多是變成自己。但后來重生擴展到其他類型,逐漸壯大,與穿越混用。今天的重生吸納了穿越的一些特征,取代穿越成為了網(wǎng)絡小說最常見的設定。
女頻的重生也與穿越密不可分,在早期相當長的時間里重生和穿越的概念是交雜、混用的。早在2006年之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些主角重生回自己的過去,卻標注為“穿越”的作品,以及主角死后穿越到其他時空,卻標注為“重生”的作品。這種兩個類型混合難辨的現(xiàn)象一直持續(xù)到2009年前后,隨著男頻重生類型的發(fā)展成熟,以及女頻重生代表作(青羅扇子《重生之名流巨星》,2009)的出現(xiàn),重生才逐漸與穿越區(qū)分開來,成為獨立的類型和情節(jié)元素。此后,重生取代穿越,成為女性向網(wǎng)絡文學更為常用的情節(jié)元素,并延續(xù)至今。
(李強肖映萱編撰)
【架空】
這明明是一部架空小說啊,你還跟我討論里面的“歷史真實”干嘛?
對于網(wǎng)絡作家來說,寫架空更容易“開腦洞”,而且似乎任何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可以用“架空”來解決呢!
其實《甄嬛傳》和《瑯琊榜》的小說本來都是架空的,改編成電視劇之后,前者被改成清朝,后者則被放到了語焉不詳?shù)哪媳背詮V電不允許拍架空的傳言究竟是真是假呢?
“架空”本指建筑學上房屋凌空的構架形態(tài),現(xiàn)在所說的“架空”包括小說、動漫、游戲等采用的虛構的敘事設定,“架”是指其設定建構性,即敘事以某種設定作為其基礎;“空”則指與現(xiàn)實不同的世界或歷史,即背景的虛構性?!凹芸帐澜纭笔侵该撾x具體時空而建構的與現(xiàn)實歷史有一定相似性的虛擬世界。許多在現(xiàn)實世界中無法用科學解釋的事情,如魔法、巫術、煉金術、修真等,在架空世界都可以成立。這類設定不需要貼合真實的歷史時空,因而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間。在網(wǎng)絡小說中,架空設定的直接來源是《龍與地下城》、《魔戒》、蒸汽朋克小說。
在不同類型中,架空的具體設定也是有差別的。早期“穿越救亡小說”的主角一般都會改變歷史時空的本來面目,被改變之后的部分是沒有史實依據(jù)的,因此歷史穿越小說也被一些讀者稱為“歷史架空小說”或者“半架空小說”。
在男頻小說中,西北蒼狼的《異域人生》(2003—2005)、圣者晨雷的《神州狂瀾》(2004—2009)都是早期較有名的架空小說。后來,在歷史類小說中產(chǎn)生了一批與真實歷史背景相似的歷史架空小說,背景是架空的,但有某個歷史朝代的影子,這類架空小說的代表作有隨波逐流的《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2005—2006)、寧致遠的《楚氏春秋》(2006—未完結)、貓膩的《慶余年》(2007—2009)、三戒大師的《權柄》(2008—2009)等。
女頻小說使用架空元素也是早已有之,甚至比起男頻只多不少——對于男頻作者來說,寫架空或寫歷史,很多時候只是一個二選一的選擇題;而對于女頻作者來說,架空,在一些情況中卻是唯一的選項。如女尊、女強、耽美、ABO等特殊的文類和設定,無法在真實的歷史時空中獲得合法性。換言之,當女性作者試圖通過網(wǎng)絡小說描繪一個她們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只要稍微表達出男女平等,或者是更為激進的女性主義傾向,她們的訴求就無法在任何現(xiàn)實的時空中落地生根,只能轉而寄托于架空世界。因此,架空設定對女性向網(wǎng)文來說,有時是更為理想的書寫起點。
(李強肖映萱編撰)
【種田】
寫種田文的難度普遍很高,“種田”特別需要細節(jié)的飽滿和真實,要不就不好玩了。
在所有的歷史爭霸類種田文里,工業(yè)黨毫無疑問是種得最認真最變態(tài)的。
種田文就是要寫出大雪封山之后,松鼠在溫暖的窩里數(shù)堅果的感覺。
“種田”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SLG(策略類)游戲中,玩家以“高筑墻、廣積糧、緩稱霸(王)”為宗旨,保護自己和發(fā)展領地,待實力壯大,再征服其他玩家在游戲中的勢力,以擴張領地的方式被稱為“種田”。因為游戲的主要內容和樂趣在于建設和經(jīng)營領地而非個人的升級,就像農(nóng)民照顧自己的田地,因此被玩家戲稱為“種田”——治大國如種菜園。
“種田文”此后被借用來指代一類采取與SLG游戲中類似的種田策略的網(wǎng)絡小說。早期種田文大多出現(xiàn)在男性向的歷史、玄幻等類型中帶有爭霸元素的小說里,主要內容是主角從無到有建立自己的根據(jù)地和人才隊伍,在此基礎上一步步發(fā)展經(jīng)濟、軍事和政治,完善各項制度,并通過經(jīng)濟、科技和制度的優(yōu)勢所帶來的軍事優(yōu)勢戰(zhàn)勝對手,從一小塊地盤發(fā)展到征服天下。此時,“種田”還只是一種爭霸戰(zhàn)爭中的常用策略,與歷史上朱元璋等開國帝王取得天下的過程并無本質區(qū)別。
后來女性向的宅斗小說借鑒了這種敘事模式,發(fā)展出了“宅斗種田文”,又稱“家長里短文”,此類小說集中描寫穿越到大家族中的女主人公經(jīng)營家宅的生活瑣事,通常更突出人物心理和細節(jié)描寫,將“種田”這一策略從爭霸天下引入到宅斗宮斗之中。此后,無論在男性向還是女性向作品中,“種田”逐漸從一種敘述模式變?yōu)橐环N帶有設定元素的風格,也成為了走細膩寫實風的偏經(jīng)營和策略類的網(wǎng)絡小說的核心標簽之一。
種田文如今大多是穿越和架空歷史類小說,一般會少開金手指乃至不開金手指,崇尚細節(jié)的真實可感。不論是寫爭霸過程中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斗爭,還是平凡生活里的瑣屑,都要求細節(jié)扎實且邏輯自洽。寫真實歷史,則追求內容盡量符合史實,改變歷史更要能自圓其說;寫家長里短,也以世事通透、人情練達為目標。
(吉云飛王玉玊編纂)
【種馬文/后宮/逆后宮】
都什么年代了,我居然看見了一本種馬文的新書,作者腦子燒掉了嗎?現(xiàn)在寫“種馬”必撲無疑?。【退阕x者不把你干掉,編輯也會把你干掉了!
其實不但女性不喜歡“后宮”,很多男性也不喜歡“后宮”了,近年來最火的一批男性向網(wǎng)文好多都是沒女主,一路禁欲到底的。
修仙文里主角都忙著修仙,哪有時間談戀愛,更不要說開后宮了。
“種馬”本指給母馬配種的雄馬,“種馬文”是讀者對某些將男主角對眾多女性的占有以及性愛描寫作為全書核心爽點的小說的稱呼。這類小說一般采用“一男配多女”的設定,且女性角色多為男性附庸,情節(jié)推進方式簡單粗暴,人物形象多數(shù)面目模糊,情感粗糙,缺少必要的鋪墊。在早期的網(wǎng)絡文學中,種馬文曾相當流行,極受部分男性讀者的歡迎,一些不以“種馬”為主要爽點的小說,甚至也會為了吸引這部分讀者而在小說中“開后宮”,如月關的《回到明朝當王爺》(2006)就是一本帶有“種馬”性質的“歷史小說”。
“后宮”指的也是一個男主角對應多個女主角的模式,與“種馬”含義完全相同。而“逆后宮”則是女性向網(wǎng)絡文學中一個女主角對應多個男主角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是對男性向的“后宮”進行反叛和報復的結果,對應日本ACG文化中的“乙女”類型,發(fā)展到極致則產(chǎn)生了“女尊”“耽美”中一受多攻、NP等傾向。
無論是男性向中的物化女性的“后宮”,還是女性向中消費男色的“逆后宮”,雖然都曾風行一時,但都逐漸成為了一個有人歡迎但更多人反感的模式。而種馬文從出現(xiàn)的一刻起,就已經(jīng)引起了近乎所有女性讀者和一部分男性讀者的厭惡,如今普遍被視為小白文中的最次品。男性向網(wǎng)文中甚至開始流行“禁欲系”主角,尤其是在多次“凈網(wǎng)行動”的打擊后,作為一個類型的種馬文已經(jīng)銷聲匿跡,只有作為一種輔助元素的“種馬”還偶被使用。而女性向中的“逆后宮”雖是天然帶著“女權”色彩,但抱著一定的報復心理來倒置男女性別關系也并不是合理的解決之道,因此在短暫的鼎盛期后也逐漸走向了衰落。
(吉云飛肖映萱編纂)
【升級/練級】
凡人流、廢柴流、無限流和絕大部分玄幻、修仙小說,都可以說是升級流。
大部分“起點文”都是在升級打怪和換地圖。
網(wǎng)絡小說中主角不斷在力量等級體系中上升的常見套路,與電子游戲同氣連枝,因此人們直接采用電子游戲里的名詞“練功升級”來描述此類小說,被稱為“升級流”。由于它是起點中文網(wǎng)最有影響的模式,也常常被網(wǎng)文讀者稱為“起點文”;又由于其讀者主要是小白,也常被視為小白文的代名詞;同時因“練級小說”大都屬于玄幻類型,還被稱為“玄幻練級”或“玄幻升級”小說。
在網(wǎng)絡小說的各個流派中,升級流小說是讀者最多、影響最廣、作品數(shù)量最多的一脈,甚至可以說升級流是男頻網(wǎng)絡類型小說的主流。升級文的世界設定,具有突出的抽象化和等級數(shù)目化的特征。其等級設定通常是指向人物的力量,一開始是基于身體,但很快就突破了傳統(tǒng)武俠的范疇,迅速進入幻想的層次,并越來越高級,越來越抽象。其力量體系可以不以現(xiàn)實邏輯為依據(jù),但自身仍需要足夠自洽,讀者對力量等級的合理性和嚴密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升級流對力量等級的設定是明確且森嚴的,甚至直接將其數(shù)目化,如天蠶土豆的《斗破蒼穹》,共有一百多個級別,每個級別之間的力量差距是被不斷強調的。“越級挑戰(zhàn)”是升級文的一個重要爽點。這種等級數(shù)目化且繁多森嚴的想象,直接受到了網(wǎng)絡游戲的影響,從更宏觀的角度看,也是與社會理性化同步的文化現(xiàn)象——只有到了理性化的科層制社會,這種等級數(shù)目化的想象才如此自然。不過升級流在中國網(wǎng)絡小說中占據(jù)如此核心的地位,也反映了當代中國社會階層急劇分化且固化的現(xiàn)實,以底層民眾為主要受眾的網(wǎng)絡小說,必然會構建出一個最便捷的突破現(xiàn)實等級的幻想世界。
因此,升級流的另一個突出特征,就是它極致地表達了讀者“超越社會的束縛于身體的限制”的欲求。雖然升級文必須超越社會現(xiàn)實,將讀者引入純粹的幻想空間,實現(xiàn)個人在文本中暫時的解放,但欲求釋放的情境總是需要一定程度的現(xiàn)實性。升級文中無處不在、毋庸置疑的對力量的絕對崇拜乃至迷信,就是其不可撼動的內在邏輯——沒有對力量的崇拜,就沒有升級流小說。升級文的“小白化”現(xiàn)象,正是社會整體秩序格局的產(chǎn)物。
在練級的邏輯下,小說人物始終處于讀者的欲望控制之下,無法形成自主性。在小說描寫的殘酷世界中,很難找到對抗性價值,它所攜帶的價值觀再一次加劇了現(xiàn)實世界的殘酷性,只不過這一次讀者代入的主角是施暴的一方。沒有超越性的共同追求,導致權力和力量到達巔峰之時,就是極度空虛之時,這是升級文的內在局限。只有當社會結構和社會心理發(fā)生改變,升級文已然固化的鐵籠子才會被打破。當然,小白化的升級文還是具有一定文化民主進步性的,在這個體系中“廢柴”有了某種表達的可能性,這種基本欲求滿足的合理性是必須得到承認和尊重的。
(陳新榜吉云飛編撰)
【龍傲天】
龍傲天一直是小學生們的最愛。
我已經(jīng)好多年沒有在網(wǎng)文里見過典型的龍傲天式的主角了,但我最近發(fā)現(xiàn)其實每個主角心里都住著一個龍傲天。
“龍傲天”是早期網(wǎng)文中非常流行的一類男性主角形象,其主要特征包括:名字里常出現(xiàn)龍、唐、漢、天等字樣;外貌身材極為突出,通常會出現(xiàn)“眉清目秀”“虎背熊腰”這樣的描寫;并且經(jīng)常強調家世顯赫,身份特殊。男性向中“龍傲天”式的男主與女性向中“瑪麗蘇”式的女主,存在某種相似性,這一意義上的“龍傲天”可以被替換為“杰克蘇”“湯姆蘇”(見“瑪麗蘇”詞條)等說法。
與后來主要強調努力奮進的“屌絲逆襲式”的升級文不同,龍傲天模式的主要爽點在于主角的不勞而獲。穿越之后,“龍傲天”往往會有極高的魔法/武學/修行天賦,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迅速提升實力,能輕易地收服其他男性角色做手下、征服女性角色“開后宮”。“龍傲天”的流行,反映了早期網(wǎng)文讀者對YY的極度渴望,他們在現(xiàn)實中被長期壓抑無法正常釋放的欲望,以最夸張最直接的方式爆發(fā)出來,使這種毫無現(xiàn)實邏輯的主角形象也能受到普遍歡迎。
這類主角在早期網(wǎng)文中相當泛濫,但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命名。網(wǎng)文初步發(fā)展之后,一些有一定閱讀經(jīng)驗的讀者對仍不斷出現(xiàn)的此類主角十分厭煩,于是總結出了“龍傲天”這一名稱來專門指代并嘲笑此類主角,并事實上在網(wǎng)文圈中掀起了一場“打龍傲天”的運動。此后“龍傲天”式的主角在網(wǎng)文中逐漸減少,一些作品甚至專門塑造了這樣的人物來供主人公“打臉”,如《崩壞世界的傳奇大冒險》(國王陛下,2010)等。但這并不代表這類角色從此消失:在很多過度YY的小白文中,還是會出現(xiàn)改頭換面的“龍傲天”,“龍傲天”式的主角對一些讀者仍是剛需。
(吉云飛編撰)
【廢柴流】
不知道什么時候,“扮豬吃老虎”已經(jīng)成為了廢柴流中必不可少的情節(jié)了。
每次找新書一看見開頭寫主角各種慘,我就在猜究竟第幾章出外掛,結果幾乎沒有超過第十章的,全都是走廢柴流。
“廢柴”,或寫作“廢材”,源于粵語,在ACG及網(wǎng)絡中用于指百無一用、沒有任何反抗能力的廢人。“廢柴流”是由天蠶土豆的《斗破蒼穹》引發(fā)的一個目前網(wǎng)絡小說中非常常見的主角類型。廢柴流兼具“凡人流”和“龍傲天”的部分特點,以“屌絲逆襲”為最大爽點?!抖菲粕n穹》中用一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道出了廢柴流的核心精神。
廢柴流中的主角,出場時資質極差,受盡欺辱和白眼,但必然會獲得超強的外掛,幾乎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就能很快通過外掛獲得遠超常人的成就,并且滿足自己的各種欲望。不同于“龍傲天”式主角的不勞而獲、“凡人流”式主角的能看見希望的真實奮斗,廢柴流的主要快感來源是“屌絲逆襲”和“扮豬吃老虎”。
這當然也是屌絲尋求逆襲的心理需求的結果,在權利和資本的“大老虎”面前,平民百姓只是一群隨時會被吞食的“豬”,但若某一只“豬”開著外掛碾壓了準備進食的“老虎”,顯然會給有著同樣認同的讀者以特別的快感與撫慰。雖然這種快感通常是建立在擁有外掛的幻想之上,但也體現(xiàn)了底層表達的可能性。
(吉云飛肖映萱編撰)
【無限流】
你可以在一部“無限流”小說里同時經(jīng)歷所有不同類型的幻想世界,看到內力與魔法、飛劍與機甲、騰云駕霧與星球大戰(zhàn),不過要把這些世界很好地統(tǒng)合在一起,卻是一件難事。
“無限流”是無窮的希望與無盡的絕望的集合體,你可以游歷無數(shù)的世界獲得無限的可能,但你永遠不能停留在任何一個世界中。
“無限流”開啟于zhttty的《無限恐怖》(2007年)。這部作品創(chuàng)造了無限流的基本框架:主角進入神秘的“輪回空間”,前往電影、游戲、動漫和小說的副本世界完成任務,由此獲得超凡力量,但卻不得不在異世界永不停歇地冒險與輪回。無限流的設定框架清晰明了,擁有極大的拓展空間,易于在副本世界里容納各種網(wǎng)文類型與流行文化題材,在當年即引發(fā)了無限流的創(chuàng)作熱潮,至今效仿者不計其數(shù)。較為出色的作品有卷土的《王牌進化》(2008)、黑籍的《最終信仰》(2011)等。
然而,無限流本身也具有難以解決的缺陷:一方面,同人性質的副本世界,過于依賴既有經(jīng)典作品,限制了無限流本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另一方面,高度游戲化的設定,容易造成情節(jié)的單調重復,穿越與輪回本身的意義探討被擱置一旁。但也出現(xiàn)了兩部有希望突破無限流模式天然限制的作品,即饑餓2006的《無限道武者路》(2009)與愛潛水的烏賊的《一世之尊》(2014)。
對于無限流的同人局限與單調重復兩個問題,《一世之尊》進行了三方面的處理:第一,副本世界不再照搬現(xiàn)成作品,而是借用經(jīng)典元素來構建原創(chuàng)情節(jié);第二,“輪回空間”被設置為一個需要解開的謎團和束縛,而不僅僅只是提供游戲接口;第三,引入了“本世界”的維度,主角在副本結束后仍然回到自己原本所在的武俠世界,而這個世界同樣有豐富的情節(jié)和謎團。這三方面的處理,使得“輪回空間”不再是覆蓋整個世界的框架,而是僅僅作為世界設定的一部分,主角需要在一個更大的世界里去追問系統(tǒng)存在的意義、自身的站位與追求。這也正是《無限恐怖》在作品后期嘗試探討卻未能有效完成的命題。
而本來只是作為《無限恐怖》同人的《無限道武者路》,則嘗試了另一條道路。首先,即使是照搬現(xiàn)成作品的副本世界,也會補足原本世界設定的缺憾,并給出新的足以自洽的解釋;其次,將多個副本世界打通,并構建出一個完整的體系;最后,每個副本世界呈現(xiàn)的都是不同的文明形態(tài)與最終真相的一角,通過對各種文明可能的探索,最終發(fā)出對“輪回空間”終極意義的叩問。
(吉云飛編撰)
【盜墓文】
盜墓文真正吸引讀者的地方,是在表面的恐怖、惡心乃至毛骨悚然之下,透過這些直接作用于身體的手段所打開的歷史和現(xiàn)實的新可能。
看盜墓文的女讀者也特別多,《盜墓筆記》就得到了大量的女性粉絲的喜愛,作者南派三叔甚至在作者圈內被笑稱為“婦女之友”。
“盜墓文”是網(wǎng)絡小說類型之一,由天下霸唱的長篇小說《鬼吹燈》(2005)開創(chuàng),其同人小說《盜墓筆記》(南派三叔,2006)的出現(xiàn)更使其壯大為一個類型。這兩部作品在長期“被跟風”中成為經(jīng)典,并以其光環(huán)效應為整個類型捕獲了龐大的讀者群。略微夸張地說,盜墓這整個類型,都可視作這兩部作品的“同人小說”。
狹義上的盜墓文指以盜墓賊在古墓中的冒險經(jīng)歷為主要內容的作品,廣義上的盜墓文也包括驚悚懸疑風格的考古、探險等題材小說。盜墓文綜合性很強,一般會容納靈異元素、歷史傳說、民間習俗、自然科學等方面材料;同時也發(fā)展出一些被讀者普遍接受的黑話,如“倒斗”(指盜墓)、“粽子”(指僵尸)、“龍脊背”(指價值高的古物)等,形成自成一統(tǒng)的黑話系統(tǒng)。
(陳子豐編撰)
【霸道總裁/總裁文】
看普京大大走路的氣勢,簡直就是霸道總裁。
我要做你的霸道總裁,我這個魚塘,被你承包了!
如果我是霸道總裁,你就是那個磨人的小妖精。
幾乎每一篇總裁文的文案都是畫風清奇,不忍直視。
總裁文是言情小說中較為流行的一種題材類型,這類文中的男主人公通常是企業(yè)、財團的領導人或高管,他們不僅英俊富有,還往往兼具腹黑、冷面、偏執(zhí)、控制欲強等特點,因此被稱為“霸道總裁”。
總裁文這一題材類型,最早出現(xiàn)在1980-90年代的臺灣言情(簡稱“臺言”)小說中。許多臺言作者都曾創(chuàng)作過以霸道總裁為男主角(甚至小說標題中直接出現(xiàn)總裁二字)的言情小說。而大陸言情小說,本就深受臺灣影響,且大陸的女性向文學網(wǎng)站,在草創(chuàng)之初通常也靠連載臺言維持內容更新??偛梦木驮谶@一背景下進入了大陸言情小說讀者的視野,并很快被一些網(wǎng)文作者所模仿。這一批模仿之作,最早大約出現(xiàn)在2005年前后,大部分連載于女性向文學網(wǎng)站,其中比較知名的作品包括明曉溪的《泡沫之夏》、顧漫的《杉杉來吃》等。
總裁文發(fā)展至今,已形成了一定的套路。其中男主人公自然是冷酷英俊多金的總裁,女主人公則通常是柔弱善良、天真純潔的普通女孩。小說往往以總裁對女孩的一見鐘情或總裁與女孩之間的契約婚姻等橋段引出劇情。故事發(fā)展則緊緊圍繞兩個脈絡,一條脈絡是總裁對女孩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控制與虐待,另一條脈絡是總裁對女孩越來越深的迷戀。小說就在這樣兩條充滿矛盾張力的脈絡中,生產(chǎn)出讀者所期待的“虐”與“寵”。如匪我思存的《千山暮雪》中,總裁莫紹謙和純情女大學生童雪之間混雜了復仇目的的包養(yǎng)/戀愛關系,就是總裁文最為經(jīng)典的套路之一。
除了此類經(jīng)典套路,總裁文也發(fā)展出一些變體,顯著的變化主要是女主人公的人物設定,除純情少女之外,也會出現(xiàn)一些較為成熟、知性、獨立的女性形象。甚至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再刻意追求虐戀情感模式的作品。
總裁文中男女主人公的關系,相比起戀人,更像是封建父權制家庭里,說一不二的暴君式父親,與聽從父親安排、毫無反抗能力的女兒之間的關系。這種人物關系的想象,雖有別于傳統(tǒng)言情小說中將女主從原生家庭和悲劇命運中拯救出來的救世主一般的男主形象(灰姑娘與王子、睡美人與王子),但同樣反映了作者在想象某種平等健康的戀愛關系時的無能為力,或為制造某種虐戀情深效果時的刻意為之。
近兩年來,由于某些總裁文(如《杉杉來吃》)的影視化,加上總裁文中的經(jīng)典對白,如“你這個磨人的小妖精”“女人,你這是在玩火”“很好,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要讓所有的人知道,這個魚塘,被你承包了”等成為網(wǎng)絡流行句,總裁文以及總裁體對白也逐漸進入公眾和主流媒體視野。而霸道總裁除了專指總裁文男主之外,也可以用來泛指英俊富有且個性強勢的男性。
(高寒凝編撰)
【傻白甜】
那部劇的女主就是一個大寫的傻白甜,男主眼瞎了怎么會看上她。
萬萬沒想到,某著名劉姓中年影帝,在生活中竟是一個傻白甜。
某女青年模仿傻白甜女主,故意當眾摔跤、發(fā)錯郵件、把茶水潑到總裁身上,一周之后終于引起總裁注意,慘遭辭退。
傻白甜是指網(wǎng)文、影視作品中某一類天真、迷糊、沒有心機的女性形象,因為無知到近乎“傻氣”與“白癡”而被略帶鄙視地統(tǒng)稱為“傻白甜”。在總裁文中,傻白甜通常與霸道總裁組成配對,構成最經(jīng)典的男女主人公配置。但在總裁文以外的小說、影視劇、動漫(形容動漫人物時通常使用天然呆這個稱謂,與傻白甜意思接近但更為褒義)中,出現(xiàn)類似的人物時,同樣也可以加上傻白甜的標簽。
這類天真爛漫、沒有心機的女性形象,歷來是言情小說女主人公常見的模板。這樣的人物設定較為符合傳統(tǒng)觀念中對“好女孩”的想象,同時她們時不時犯蠢的行為(經(jīng)典的犯蠢行為包括當眾摔跤、工作失誤、把茶水潑到男主身上等),也更能襯托出男主人公的沉著冷靜、聰明睿智及寬和包容。同時,傻白甜也是一個可供讀者帶入的空殼,她們平庸至極、缺乏個性,女性讀者在試圖帶入傻白甜女主的視角時,幾乎毫無門檻。這樣的設置保證了言情小說某些基本功能的實現(xiàn),即讀者能夠將自己想象為女主人公,以便享受與優(yōu)秀的男主人公戀愛的體驗。
言情小說中經(jīng)典的傻白甜形象包括顧漫《何以笙簫默》《杉杉來吃》中的趙默笙和薛杉杉等。前者一無所長,很傻很天真,無知無畏地追求男神;而后者也幾乎一無所長,靠血型稀有能成為男主妹妹的血庫以及貪吃的呆萌屬性取悅男主。
隨著總裁文漸漸進入主流視野,傻白甜作為與霸道總裁相對應的人物類型,也迅速成為一個網(wǎng)絡流行詞。當這個詞被用來形容某個公眾人物或身邊的人時,有時表達的是鄙夷的態(tài)度,與網(wǎng)文圈的主流觀念類似,也有的時候表達的意思反而是對這個人的贊美,認為他天真直率,擁有一顆赤子之心。
(高寒凝編撰)
【圣母/白蓮花】
珍愛生命,遠離白蓮花。
小的時候覺得紫薇是個很好的姑娘,現(xiàn)在覺得真是一朵圣母白蓮花。
現(xiàn)在遍地都是“偽圣母”,總是動動嘴皮子感嘆幾句可憐,卻不會真的出手幫助別人。
圣母與白蓮花的含義大體相同,均用以形容文學、影視作品中大量出現(xiàn)的一類女性角色,她們柔弱善良、清純高貴、出淤泥而不染,并且同情心泛濫,總是無原則地原諒(或假裝原諒)所有傷害過她們的人,并試圖以愛和寬容感化敵人。兩詞亦可連用為“圣母白蓮花”。其中圣母這個詞更多地被用于形容毫無用處的同情心泛濫,白蓮花則更強調一種虛偽與自命清高的姿態(tài)。
圣母與白蓮花,均是父權制下對善良、隱忍、包容等女性氣質與女性美德的想象與神圣化的產(chǎn)物。早期的言情小說作者有時很難擺脫父權制思維的影響,因此在創(chuàng)作女性角色時,往往對白蓮花類型的形象頗為偏愛,甚至常常將女主人公設定為這類人物。如瓊瑤《梅花烙》中的白吟霜、《還珠格格》中的紫薇等。這兩個女性人物都知書達理、氣質典雅,并且對傷害過自己的壞人也能真心地諒解,是典型的“圣母白蓮花”。早期的女性向網(wǎng)文中,也不乏以圣母白蓮花的女主形象。
白蓮花的正式命名,始于網(wǎng)文創(chuàng)作和網(wǎng)絡輿論對這類虛偽的人物形象的批判。大約2009年以后的女性向網(wǎng)文中,作者和讀者均漸漸意識到此類人物形象的空洞與虛偽,圣母白蓮花也就迅速地從瓊瑤筆下和早期網(wǎng)文中的女主人公,變成了被攻擊的靶子。尤其在宮斗/宅斗文中,白蓮花女配通常都是女主打臉的對象,在一次次痛快的發(fā)泄中,這類角色設定里隱藏的虛偽矯情的一面被充分揭露出來,成為讀者閱讀小說時的重要爽點。如玖月晞的《黑女配,綠茶婊,白蓮花》(后改名《怦然心動》)就是典型的“反白蓮花”作品。
讀者對圣母白蓮花的厭惡,緣自于此類人物形象的單薄、刻板與虛偽。圣母/白蓮花自誕生的那一刻起,就以污名化的目的與姿態(tài),出現(xiàn)在女性向網(wǎng)文和網(wǎng)絡輿論場中,并成為了宮斗/宅斗、重生文中疾惡如仇、手段強硬的新型女主人公的踏腳石。
(高寒凝編撰)
【單元會話】
吉良辰:我最近發(fā)現(xiàn)自己看不下去“小白文”了,YY得太過了,而且除了升級打怪就是各種踩人泡妞。
李傲天:我覺得還是很爽啊,像“開后宮”可是男人最本能的渴望之一啊,不過我偶爾也會看“文青”一點的文,感覺有的爽點也不少。
破壁哨:我就看不了金手指太粗的,不是看不上,而是“爽”不起來。
外掛超:沒有外掛,很多故事就講不下去了,廢柴靠什么逆襲,凡人靠什么成仙,龍傲天靠什么打遍天下?靠奮斗嗎?
吉良辰:但看多了這部分欲望就被滿足了,接著也覺得不夠了,我最近在看“無限流”和“末日流”,感覺里面很多幻想也非常高級。
破壁哨:高度幻想嘛!尤其是在“高魔世界”里面重建一套完整的經(jīng)驗系統(tǒng),那種魅力不是“低魔世界”的故事或者低度幻想的“高魔世界”能比的。
女神瘋:但像盜墓文這種,雖然不是特別高魔,卻更能為一般讀者接受了,那些修仙、玄幻、奇幻的故事,我也是感覺進不去。
李傲天:其實我也喜歡看歷史和都市類的,我覺得這里面的YY更貼近現(xiàn)實,讓人更爽。
吉良辰:你這倒讓我沒有想到,歷史類的話一般不是比較傳統(tǒng)的人更喜歡看嗎?比如種田文什么的。
李傲天:我傲天也不是只看升級文和種馬文的人,只不過受不了那幫子文青有時那酸臭樣子。
吉良辰:文青也只是“老白”的一種啦,有穿越、架空、重生這些方法在,作者是想寫什么都行了。啊,不說網(wǎng)文了,我要去玩游戲了,希望哪一天真的能把我最愛的這些網(wǎng)絡小說的世界都變成無限真實的“虛擬現(xiàn)實”的游戲世界。和那里面的生活相比,在現(xiàn)實世界里就真的只是生存了。我真是迫不及待地等著那一天的到來了!
吉云飛,北大中文系碩士研究生。曾發(fā)表《征服北美,走向世界:老外為什么愛看中國網(wǎng)絡小說》《<余罪>:游走在光暗之間的賤人英雄》等論文。
高寒凝,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曾發(fā)表《“女性向”網(wǎng)絡文學與“網(wǎng)絡獨生女一代”—以祈禱君<木蘭無長兄>為例》《“后凈網(wǎng)時代”的“晉江”》等論文。
李強,北大中文系碩士研究生。曾發(fā)表《歷史穿越:“大國崛起”與“個人圓滿”的雙重yy——以<回到明朝當王爺為例>》《小說<文藝時代>:“文藝”在“小時代”的新可能》等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