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娟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信息化的深入發(fā)展,把我們帶入"微時代",以“微博”、“微信”等“微媒介”為主體的新生事物迅速傳播開來并為社會大眾所接受。微信、微博、微商、微傳播、微電影等微媒體成為大學生們所熟知和喜愛的小微活動,學生們在這些活動中體現(xiàn)自我價值,成就主體意識。與此同時,也就無形中形成了現(xiàn)代校園的微特征。因此如何在“微時代”實現(xiàn)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的創(chuàng)新,根據(jù)具體的問題及時做出有針對性且具價值觀的教育舉措,使"微時代"文化發(fā)揮積極有效的作用,正是本文研究的重點所在。
關(guān)鍵詞:微時代;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9.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0243-01
近年來,以微信、微博等為代表的微媒體得到迅猛發(fā)展并日益普及。使人們擁有了更多自主表達自己感情思想的空間,獲得了更大的話語自由,校園生活從此不再枯燥無味,新興的“微事物”的出現(xiàn)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變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因此,如何準確把握微時代大學生群體的微變化,如何精準掌握微時代思政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如何充分發(fā)揮好微時代的正面價值,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學化與信息化水平,已成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實現(xiàn)健康、長遠發(fā)展的重要課題。
一、微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一)微教育是引導大學生增強媒介意識,樹立正確媒介價值觀的基礎(chǔ)。
大學生是對時代變化最敏感的人群,也是一個新時代到來最活躍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期的大學生,對外部多樣的文化環(huán)境及復雜的社會心理環(huán)境的適應力和辨別力不夠強,容易迷失自我。因此,高校應在融入微生活的同時搭建微平臺,精心培養(yǎng)大學生的微媒體意識,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媒介觀。
(二)微時代背景下促進思政教育是立德樹人的根本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wù),完善思政教育體系才是辦好大學的基礎(chǔ)。近年來,微媒體中的虛假事件和誤導性新聞日益泛濫,引起高校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反思與重視。因此各高校以微媒體的發(fā)展趨勢為切入點,多角度、多維度地把握微時代對思政教育工作的具體影響和長效對策。
二、微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一)微媒體對大學生價值體系的形成提出了挑戰(zhàn)
微媒體的虛擬性與開放性在提高信息傳播速度、擴大人際交往等方面作用較大,但也存在大量虛假、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這些不良信息容易誤導大學的道德和責任意識,不利于大學生價值體系的教育。
(二)微媒體動搖了傳統(tǒng)思政教育模式的主導地位
微時代,大學生已不再滿足教師的課堂講授與書本知識,由于大學生可以通過媒體便可隨時掌握大量知識,教師已經(jīng)不再是思政教學的主導者與信息的掌控者,傳統(tǒng)思政教育模式受微媒體影響較大,使得教師在思政教學模式中不再處于主導地位。
(三)微媒體增加了學生工作的難度
大量的信息資源及快捷的傳播方式,影響了大學生的思維模式、生活方式 ,增大了學生管理工作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掙脫現(xiàn)實社會倫理道德的束縛,而思政教育工作者卻不能及時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動態(tài),使思政教育無法開展。
三、微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一)加強高校師生對微時代文化的認識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由各高校來組織實施的,所以高校教師的思想認識對于其所在高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起著決定性的影響。提高高校教師對微文化的認識,要讓教育者充分的認識到,微文化己經(jīng)極大地改變了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意識到在微文化背景下我們要高度的重視如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借助微媒體來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合理利用微媒體的傳播規(guī)律和傳播手段,極大地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提高。發(fā)揮微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lǐng)作用
在微文化環(huán)境中,由意見領(lǐng)袖所發(fā)布的信息,往往能得到廣泛的關(guān)注和推廣,對他的關(guān)注者和社會大眾都會產(chǎn)生深遠的思想影響,這種影響既可能是正面、積極的,也可能是負面、消極的。影響的性質(zhì)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意見領(lǐng)袖的立場、態(tài)度。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學校作為學生接受教育的主陣地,在微時代的背景下,應該對“微文化”現(xiàn)象有一個相對正確的引導,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微媒介,傳播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的信息,且?guī)椭切┥媸牢瓷畹耐瑢W學會辯證的看待事物。讓學生在這些微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獲取力量,健康邁向社會。
參考文獻:
[1]張愷,馬忠軍,張溯章. 基于桂電微校園的社會網(wǎng)絡(luò)實證研究[J].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3(02).
[2]葉帥君. “微時代”讓家校溝通更有效[J].教育教學論壇,2013(39).
[3]方柯,陳照吉.打造掌上“微校園”提升校園信息化建設(shè)水平[J].科技致富向?qū)В?014(24).
[4]馬愛民. “微時代”下職校生思政教育新載體的探索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14(02).
[5]錢源.微時代背景下職校語文教學實踐初探[J].江蘇科技信息,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