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坤
?
“消解”還是“重建”——論中國現(xiàn)代哲學中形而上學的命運
韓立坤
(沈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沈陽,110044)
中國哲學史現(xiàn)代轉(zhuǎn)型的主體內(nèi)容即是形而上學的重建。而重建的理論前提則是中國哲學中形而上學的合法性問題??陀^上,圍繞此問題展開的一系列討論構成了近現(xiàn)代哲學中的形而上學思潮。面對拒斥,中國哲學中的形而上學不但沒有被消解、降格,反而作為中國哲學轉(zhuǎn)型的觀念性前提,成為“寫的哲學史”的主要內(nèi)容,并在事實上推動了中國哲學史學科的研究。因此,準確梳理形而上學在近現(xiàn)代哲學史中的復雜命運,正確把握形而上學觀念的現(xiàn)代演變,揭示現(xiàn)代形而上學重建的重大意義,才能正確審視中國哲學史自身的發(fā)展路向和現(xiàn)代開展。
形而上學;科學;本體論;價值
受西學影響,20世紀的中國哲學界圍繞形而上學的合法性問題,呈現(xiàn)出降格、拒斥、消解與重建形而上學的諸多爭論,并直接促成了這個重大思潮的出現(xiàn)。在筆者看來,透過形而上學思潮的復雜表象,把握形而上學在現(xiàn)代中國哲學中的命運,對于研究現(xiàn)代哲學史以及中國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西學東漸對中國學界的雙向啟蒙使得哲學的學科自覺與“哲學合法性”問題同時呈現(xiàn)。而基于傳統(tǒng)天道心性之學的特殊性,“哲學合法性”問題又轉(zhuǎn)換為“形而上學合法性”問題。這樣,在中西古今的“十字框架”下去討論形而上學的合法性,就客觀上形成了現(xiàn)代中國哲學中一系列的全新問題:如形而上學的實質(zhì)、形而上學的命題、形而上學的方法、形而上學與民族語言、形而上學與科學的比較等。而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既為形而上學重建運動提供了“觀念性前提”,又在事實上作為現(xiàn)代哲學史的主流預設了中國哲學的轉(zhuǎn)型 方向。
一些學者已經(jīng)注意到了漢語語境中形而上學的復雜命運與哲學學科和哲學史之間的緊密關系①。但也有學者夸大了西方拒斥形而上學思潮在中國的影響,將經(jīng)驗主義、科學主義、實證主義作為中國現(xiàn)代哲學史的主流,認為百年來的中國哲學史中,形而上學已經(jīng)被“消解”“降格”,并基本脫離了中國哲學學科和中國哲學史的發(fā)展進程。這種觀點,不但沒有準確把握近代以來逐漸明確且豐富的形而上學觀念,亦會因為錯置了這個重要的觀念性前提,而必然走向?qū)χ袊軐W學科和現(xiàn)代哲學史的錯誤理解。這是因為,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建立過程即是“哲學”和“形而上學”這兩個全新觀念在漢語視域中的自覺過程。而對中國哲學合法性的自覺又主要依托于對中國形而上學的特殊性的發(fā)掘與開顯。這樣,形而上學的存、廢之爭就直接影響到中國哲學現(xiàn)代轉(zhuǎn)型的主要形式和實際進路。因此,重新梳理近代以來形而上學在中國哲學中發(fā)展演變的歷史軌跡,還原形而上學在拒斥和重建的思潮碰撞中的現(xiàn)實命運,無論是對于從觀念史的維度把握這一哲學觀念,抑或是從哲學史的維度揭示這一觀念與哲學轉(zhuǎn)型的同脈律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漢語中的形而上學觀念之復雜面向與對“metaphysics”的理解密切相關。雖然1623年傳教士艾儒略來華時已經(jīng)將“metaphysics”介紹到中國,但他沒有找到對應的漢語詞匯,而是音譯為“默達費西加”。1889年顏永京在其所譯《心靈學》中將philosophy、human knowledge及natural science都譯作“格致學”,而將“metaphysics”譯為“格物后學”[1]。這說明,此時期中國學者已經(jīng)認識到“metaphysics”與各種具體科學不同。近代的西學東漸,在對中國學界進行形而上學啟蒙的同時,又將拒斥形而上學思潮帶到中國。這樣,一方面中國學者要思考形而上學與傳統(tǒng)天道心性之學的關系,形成初步明確的哲學學科意識,又不得不尷尬地承受著經(jīng)驗主義、實證主義的批判。在嚴復那里,“metaphysics”被譯為“出形氣學”“理學”“神理之學”。這實際上是肯定了在研究對象和思想實質(zhì)上“metaphysics”與宋明理學相似。但他同時又認為科學可以解決經(jīng)驗世界的一切問題,甚至可以培育現(xiàn)代的人格和價值觀。這樣天道心性之學與各宗教系統(tǒng),作為一種形而上之學,更適合在宗教信仰層面獲得合法性②。之后的王國維受“形而上學合法性”影響,亦將“metaphysics”即形而上學,作為科學知識的對立面。在他看來,形而上學是“可愛者”,科學知識是“可信者”,“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形而上學只能在信仰意義和情感審美維度具有價值。這表明,嚴復與王國維均反對徹底消解或取消形而上學。
如果說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學者還在“偉大之形而上學”與“知識上之實證論”尋找妥協(xié)之法,即在承認經(jīng)驗實證的效用標準前提下,思考技術機械、科學知識與天道心性之學的各自進退存廢之理據(jù)。那么新文化運動前后學者們還要應對西方休謨哲學、康德哲學、分析哲學等足以在內(nèi)部瓦解形上學的諸多挑戰(zhàn)。從科學主義者來看,“科學的萬能”是要超越科學和形而上學的界限,占領價值和信仰的維度。胡適認為形而上學就是一種“玄之又玄”的無用之學,只有科學才是“人類的最進步的科學知識思想”[2]。從懷疑主義來看,休謨哲學提出了著名的歸納問題,并直接影響到康德,斬斷了人類理性與宇宙本質(zhì)之間的理論聯(lián)系的可能性。以康德哲學為例,1923年,研究西方古典哲學的專家張頤說:“余自歐洲抵滬上時,所遇友朋,皆奢談康德,不及黑格爾,竟言認識論,蔑視形而上學?!盵3]從分析哲學來看,維也納學派以科學知識為唯一合法知識,將形而上學命題排除在分析命題與綜合命題之外,試圖從理論的分析上瓦解了形而上學的知識基礎。
雖然經(jīng)受著外來新潮思想的沖擊,但中國哲學中的形而上學并不因此而消解,反而產(chǎn)生強勢反彈。1923年著名的“科玄論戰(zhàn)”圍繞形而上學與科學展開的大討論,雖然不可能真正解決二者之矛盾,卻為中國哲學界提出了形而上學的方法、自由意志與價值境界,科學和形而上學的關系等全新問題。論戰(zhàn)之后的新一代學者開始超越照搬西學的簡單方式,立足中國哲學傳統(tǒng)回答形而上學這個核心范疇的各種問題,亦在事實上拓展了中國哲學的問題視域,并為形而上學重建奠定了理論基礎。這表現(xiàn)在,在中國哲學視域中重新界定形而上學概念,并思考其與哲學的關系。如馮友蘭早期受此論戰(zhàn)影響,將形而上學界定為宇宙論。他認為哲學的內(nèi)容:“第一是宇宙論,即是對于世界之道理的研究;人生論,是對于人生之道理的研究;知識論,是對于知識之道理的研究。而其中宇宙論又可分為二部:一是本體論,研究存在之本質(zhì)及真實之要素,二是宇宙論,研究世界之發(fā)生及其歷史?!盵4]在1926年的《哲學辭典》中將一般的形而上學等同于哲學。在狹義上,形而上學可指本體論,也可指對于一切形而上的“實在”的研究理論[5]。在1934年的《新知識辭典》中,編者指出:“[形而上學](Metaphysical Science)是關于一切實在底基源的,關于世界底本質(zhì)的,關于絕對的,無條件的和超驗的東西的學說?!斪餮芯坷碇撬深I會的實質(zhì)的學說的形而上學可分為:研究一般的實在的學說即本體論(Ontology),研究宇宙的學說,即宇宙學(Cosmology);研究精神的學說,即唯理的心理學(Rational Psychology);和研究上帝的學說,即神學(Theology)?!盵6]而張東蓀亦指出:“形而上學是人類認識中的一種具有特別性質(zhì)與特別功用在文化上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東西?!盵7]作為人類知識的重要領域,“形而上學系統(tǒng)”是與“常識系統(tǒng)”“科學系統(tǒng)”緊密的混雜關聯(lián)在一起的,并認為形而上學承擔著與宗教相似的功能,目的是為人類造出“理想的實在”。方東美同樣認為形而上學根本目標是應當“集中于人類精神工作意義的探討,文化創(chuàng)造之價值的評判”[8]。在他看來,形而上學的主要形式就是研究本體為主的本體論。熊十力也認為,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哲學的研究范圍日漸縮小。與西方文化中依靠科學方法建立的哲學不同,中國哲學主要是一種形而上學。而中國的形而上學,主要就是本體論、宇宙觀。所以他明確指出“只有本體論是哲學的范圍?!蛘軐W所窮究的,即是本體”[9](14?15)。當然,同時期也有學者明確反對用西方哲學中的宇宙論、本體論等外來詞匯來割裂和套限住中國傳統(tǒng)學術。如梁漱溟盡管認為中國學術中存在形而上學,并深入論證了儒家形而上學的思維特點、實現(xiàn)方法,但卻反對用西方哲學和本體論的范式來重建形而上學。而呂澂也認為:“玄哲學、本體論、宇宙論等云云,不過西歐學人據(jù)其所有者分別,逾此范圍,寧即無學可以自存,而必推孔、佛之言入其陷阱,此發(fā)軔即錯者也?!盵9](427)但這種反對的聲音,并不是贊同取消形而上學,而恰恰主張通過厘清哲學概念的不同意涵,正確地認識中國古代的各種形而上學思想。
綜上所述,20世紀的中國思想界確實存在著一種“拒斥”和“取消”形而上學的思潮。這股思潮中的溫和派將形而上學驅(qū)逐出科學知識的領域之外,但保留其在情感、信仰維度的作用。激進派則徹底否認形而上學的合法性,將其視為無任何意義的東西。但同時要指出的是,這種客觀的思想波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國學者提供了嶄新的問題意識和思想資源,推動了中國哲學自身的建設方向,但我們卻不能因此即將此種拒斥思潮作為現(xiàn)代哲學史的主流。恰恰相反,面對“拒斥”與“取消”形而上學,在近現(xiàn)代中國哲學的語境中凸顯的形而上學合法性問題,反而在積極的層面上促使更多學者理性分析中西方哲學在思維、方法、價值取向方面的顯著差異,思考形而上學的一般性與特殊性、抽象性與民族性的辯證關系,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哲學中形而上學的特殊性。同時,科學主義、經(jīng)驗主義、分析哲學等派別的“拒斥”與“取消”觀點,也在向工業(yè)文明和市場經(jīng)濟轉(zhuǎn)型的歷史進程中,進一步強化了中國哲學本有的道德理想主義和價值形而上學的致思方式。
事實上,19世紀末期的中國哲學在面對西學中的拒斥形而上學的思潮時,已經(jīng)開始了形而上學的重建與中國哲學自身轉(zhuǎn)型的初步嘗試??涤袨?、譚嗣同、梁啟超將自然科學的“星云假說”“以太”“電”“質(zhì)力”“原質(zhì)”等知識納入到本體論、宇宙論之中,利用這些全新內(nèi)容重新詮釋本體,論證本體。如康有為將元氣與仁比附,而元氣即來自于“星云假說”?!霸獮槿f物之本,人與天同本,于元猶波濤與漚同起于海,人與天實同起也。”[10]他認為此本體即是道家的“道”,婆羅門的“大梵天王”,耶教的“耶和華”。譚嗣同認為,元氣是宇宙的本源,而元氣就是“以太”,即物質(zhì)性的元素。他說“原質(zhì)猶有六十四之異,至于原質(zhì)之原,則一以太而已矣”[11]?!耙蕴敝芰κ恰巴ā保词瞧降?,是仁。所以他從“仁為天地萬物之源”推出“唯心”“唯識”,建立其日新的發(fā)展觀和仁愛平等的社會觀。而梁啟超也認為“人間世一切之境界,無非人心所自造”[12]。他將心與自然科學的力融合在一起,賦予心以更科學、更先進的能力,將心力作為形而上之本體。作為宇宙發(fā)展變化之根本,心力是社會發(fā)展進步的根本動力。
如果說,近代哲學家尚是在哲學體系的圓融自洽和論證邏輯的維度去自覺重建形而上學,那么新文化運動之后,“形而上學合法性”的問題意識則與中國哲學合法性、民族文化信仰等緊密關聯(lián)。面對各種拒斥思潮,梁漱溟、熊十力、張東蓀、金岳霖、馮友蘭、方東美、牟宗三、唐君毅等人均從各自立場維護形而上學的合法性。為此,他們著力區(qū)分“科學的方法”和“玄學的方法”,辨別“科學知識”和“形而上學知識”,突出科學和形而上學的不同價值。同時,他們既積極回應西方哲學對形而上學命題的解構,試圖解決一般性的形而上學命題的合法性問題,又努力論證中國哲學概念命題的特殊性,以此為融合中西哲學資源重建新的形而上學命題系統(tǒng)作準備。
梁漱溟明確肯定形而上學是文化的核心,在形態(tài)上,中國的形而上學與西洋印度的“全非同物”。他借鑒儒家形而上學整體性的思維方式,并利用西方心理學的“直覺”“理性”等思想改造古代的生命本心之本體范疇。熊十力明確主張“要以哲學的方式建立一套宇宙論”,力圖使“此土之哲學或形而上學得成為一種學”[9](178)。他批評離開現(xiàn)象、功用求本體的錯誤思維,始終從本體與現(xiàn)象、道與器、體與用的“對子思維”入手,創(chuàng)建了“體用不二”的本體論,并在此基礎上討論身心性命受用之學,為人生重新確立價值與意義的終極載體和信仰對象。馮友蘭認為維也納學派只能取消“舊的形而上學”,而形而上學本身則不能被推翻。他用邏輯分析法和共相理論改造程朱的本體論,構建了“理”“氣”“道體”“大全”為主要架構的本體論。張東蓀肯定形而上學能給人帶來“感情的滿足”“心理上的安慰”和“生活的勇氣”。他立足中國哲學語言結(jié)構的特殊性,提出中國沒有西方式的本體論,因此只能重建傳統(tǒng)的宇宙論,進而提出了“層創(chuàng)進化的宇宙觀”。金岳霖認為“和諧、統(tǒng)一的形而上學思想是人生意義或價值的擔當者”,他贊同批評者對“老玄學”的批評,同時他又積極利用新方法來建立“新玄學”。他將邏輯上的“可能”作為本體、將“能”作為“可能”的現(xiàn)實化因素,通過“共相”和“共相的關聯(lián)”來解釋宇宙,建構了現(xiàn)代哲學最精致、最嚴密的形而上學體系。此外,20世紀中后期,海外和港臺的新儒家學者如方東美、牟宗三、唐君毅均高度重視中國哲學和形而上學的合法性問題,并重建形而上學。如方東美根據(jù)東西方哲學中本體界與具體世界關系的不同,將西方形而上學稱為“超絕形態(tài)之形上學”,而中國哲學則是“超越形上學”。他詳細比較科學和形而上學,進而建構了情理交融的生命本體論。牟宗三認為西方哲學主要表現(xiàn)為“實有形而上學”,中國哲學則主要是“境界形而上學”。他以康德的“道德底形上學”為主要參照,立足儒學傳統(tǒng),明確提出了“道德的形而上學”。唐君毅梳理了中西方形而上學史,全面論證了“形而上學知識”合法性問題,并以道德本心為形而上學的核心范疇,進而建構了容攝宇宙萬象的“心靈九境”的宏大系統(tǒng)。
整體上看,盡管譯自西學的形而上學、本體論、宇宙論概念逐漸淘汰了漢語中原有的“道學”“玄學”等學科意義上的傳統(tǒng)概念,但中國學者卻極少用西方的“存在”“是”“有”等替代“天”“道”“仁”“心”等去建立體系。并且盡管在問題意識和討論內(nèi)容上,中國學者如馮友蘭、金岳霖、牟宗三、唐君毅等接續(xù)了世界哲學中的最新問題,并在漢語語境中深入討論了共相理論、因果問題、可能性與必然性等問題,但在整體上,近百年來的中國形而上學的重建之范式在基本格局上亦沒有突破傳統(tǒng)的天人論、理氣論、體用論、道器論、境界論等形式。這些體系除了承擔“描述”和“說明”宇宙結(jié)構的任務,還試圖將科學以及科學的政治架構——民主納入全新的宇宙論或本體論的生成邏輯中,以此為科學的中國化提供形而上的論證。這種嘗試表現(xiàn)為在形而上學中討論科學理性的生成邏輯和規(guī)范作用,以及在形上學的價值層級對科學信仰的安置與統(tǒng)攝。具體來說,在科學的生成邏輯上肯定本體的優(yōu)先性,熊十力認為科學產(chǎn)生需要依據(jù)本體的“真實”;金岳霖從“共相的關聯(lián)”推出科學知識的獨立性;方東美將科學知識作為哲學思想向“境的認識”的轉(zhuǎn)向;牟宗三則用良知的“坎陷”來生成科學理性。在糾正科學一元論的信仰上,熊十力認為形而上學才是“決定人生修養(yǎng)”的“智慧之學”;張東蓀認為形而上學才能為人造出“理想的實在”;方東美認為與科學的“平面宇宙觀”相比,形而上學提供的是“層疊的宇宙觀”;馮友蘭以“四境界”規(guī)范科學信仰;唐君毅以“心靈九境”統(tǒng)攝多元價值觀??傊?,雖然從一般的理論實質(zhì)來看,20世紀重建的形上學在基本結(jié)構和方式上仍然屬于“傳統(tǒng)本體論”的形態(tài),并均表現(xiàn)出整體主義的“形而上學思維”(雅斯貝爾斯語)。但其在問題意識的思維高度、核心范疇的推理論證、命題闡釋的義理邏輯以及哲學理論的創(chuàng)新推進等方面的顯著成就,都使得以形而上學為核心的中國哲學史自身發(fā)展到了歷史頂峰。
在中西哲學比較的視域中逐漸豐富且明確的形而上學觀念,以及形而上學的重建運動,顯示出天道心性之學的致思傳統(tǒng)在中國哲學現(xiàn)代轉(zhuǎn)型過程中的強大影響力。事實上,基于中國哲學合法性危機而展開的對形而上學獨立性、特殊性、合法性的諸多討論,不但發(fā)展和豐富了中國哲學中的形而上學觀念,提供了審視古代形而上學的最新方法、研究工具,亦為中國哲學自身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提供了理論共識。也可以說,基于現(xiàn)代哲學家們不遺余力的對中國形而上學特殊的概念命題、方法工夫、價值取向的論證工作而重建的新體系,從一開始就具有明確的理論定位。也即是,形而上學不但是“統(tǒng)攝全部哲學”之“學”,更是宇宙萬物之“道”。形而上學不僅是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不同之處,更是中國文化核心價值觀的理論基礎。因此,現(xiàn)代哲學史所表現(xiàn)出來的學科化、邏輯化、系統(tǒng)化背后,還隱含著價值化、理想化、境界化的內(nèi)在理路。具體來說,在本體的推導或證成方式上,現(xiàn)代哲學家為了避免古代哲學的“拖泥帶水”的毛病,致力于將本體論、宇宙論抽象化、邏輯化、概念化,在“存在的形而上學”方面向西方哲學看齊,如熊十力的“體用不二”、馮友蘭的“共相本體論”、金岳霖“式本體論”、張東蓀的“層創(chuàng)進化的宇宙觀”、方東美“生命本體論”、牟宗三的“道德的形而上學”、唐君毅的“心靈本體論”等體系,均在揭示真正本體的過程中,注重概念命題的內(nèi)涵邏輯和推導論證過程,超越了古代哲學獨斷式的表述方式。另一方面,又延續(xù)傳統(tǒng)“天人合一”和“體用一元”的思維模式,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世界的秩序和意義。他們對應宇宙論和本體論形態(tài)的“存在的形而上學”而建構了境界論和價值論形態(tài)的“價值的形而上學”。這種“價值的形而上學”以本體為人生意義的終極承載,賦予宇宙萬有的客觀存在以價值的色彩??隙ㄔ谖镔|(zhì)世界——科學知識——文化成果——本體世界的從低到高的層級中,人們會逐漸復歸、體悟最高本體,獲得最高的精神境界和人生價值,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哲學追求人生境界的傳統(tǒng)。
現(xiàn)代哲學家希望通過形而上學的兩層維度來實現(xiàn)中國哲學自身繼續(xù)解釋世界、規(guī)范秩序、引導價值的功能。盡管在這個過程中,使用調(diào)動了傳統(tǒng)哲學的大量思想資源和思維方法,以對抗“拒斥”的思潮,但作為轉(zhuǎn)型成果的形而上學重建顯然不能被理解為是一種面對拒斥的消極應對方式。相反,現(xiàn)代哲學家希望通過這種新的嘗試給出中國哲學自己的現(xiàn)代化方案③。也即是面對西方社會科技至上、金錢至上、競爭至上的“現(xiàn)代病”,致力于促進與工業(yè)、經(jīng)濟、科技、民主相配套的精神信仰的現(xiàn)代化。這也決定了新的中國哲學在思維方式、實現(xiàn)方法、關注內(nèi)容、價值取向等維度均不同于西方“知識型的哲學”。此外,雖然現(xiàn)代哲學家始終主張區(qū)分中、西方哲學核心精神之不同,但卻并不因肯定個性而拒絕共性,不因為民族性而拒斥普世性。他們依然在中國哲學中積極討論著世界哲學的一般性問題,如哲學的合法性問題、形而上學的合法性問題、科學的限度問題、知識論的問題,體現(xiàn)了中國哲學融入世界哲學的主動性、開放性、前沿性。因此,中國哲學的轉(zhuǎn)型并沒有因為形而上學化而自我封閉,各位哲學家依據(jù)形而上學所展開的人性論、社會哲學、政治哲學、倫理學、歷史觀、科學觀等方面的研究,也拓展了中國哲學的研究視域,豐富了中國哲學的研究內(nèi)容。所以我們可說,以形而上學為線索展開古代哲學史的研究與創(chuàng)建新形而上學來推進中國哲學自身的轉(zhuǎn)型,是中國哲學史學科建立與發(fā)展的核心邏輯。
中國現(xiàn)代哲學史是中西哲學交流背景下漢語哲學現(xiàn)代轉(zhuǎn)型的產(chǎn)物?,F(xiàn)代意義上的形而上學觀念本身既體現(xiàn)了中國哲學融入世界哲學內(nèi)在理路之客觀走向,又在西學“中國化”和中學“現(xiàn)代化”的雙重變奏中,切實通過圍繞形而上學展開的各種“問題意識”和“理論模型”,參與并推動著中國哲學的發(fā)展轉(zhuǎn)型。這種形而上學與中國哲學學科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還體現(xiàn)在對于中國哲學史的研究中。這是因為,圍繞中國哲學中形而上學的合法性問題,借助現(xiàn)代哲學概念和方法,哲學家們亦揭示了傳統(tǒng)儒釋道為主流的形上學發(fā)展史的諸多特點,創(chuàng)造了一些全新的哲學概念命題,如“道德的形而上學”“超越的形而上學”與“超絕的形而上學”“內(nèi)在超越與外在超越”等,可以幫助學界更好的比較和梳理中西方形而上學史的異同得失。而對形而上學概念系統(tǒng)中的“形而上者”“本體”“體用”“有無”“理事”“理氣”“大全”等核心概念的內(nèi)涵辨析,對本體論、宇宙論、心性論等理論形態(tài)的比較,也前所未有的拓展了中國哲學的研究視域。受此影響,當代學界也從“心性形上學”“邏輯形上學”“生命形而上學”“心靈形而上學”“人學形而上學”“境界形而上學”等維度去審視中國哲學史中的諸多形而上學體系,切實提升了中國哲學史學科的研究水平。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觀念性的前提”,重建形而上學的觀念自覺,還在當下推動中國哲學繼續(xù)不斷地發(fā)展。也即是,基于“寫的中國哲學史”中形而上學的一貫傳統(tǒng)和思想資源,尤其是近百年來重建形而上學的示范引領,新一代學者已經(jīng)開始在積極探索繼續(xù)創(chuàng)建新的形而上學,如李澤厚的“歷史本體論”、楊國榮的“具體形上學”、陳來的“仁學本體論”、胡偉希的“中觀哲學”等。這些新體系,是在新的時代對中國哲學的繼續(xù)發(fā)展,在整體上更富有原創(chuàng)性、更契合中國哲學的主流方向和核心精神。這種客觀性的研究趨勢,不但深刻地揭示出中國哲學的現(xiàn)代發(fā)展邏輯與形而上學之間的有機互動,亦直接證明中國哲學的當下及未來發(fā)展,均需在新的高度繼續(xù)發(fā)揚形而上學的現(xiàn)實必然性。因此,我們可以說,無論研究以往“寫的哲學史”,或者從新的維度和高度去思考哲學問題和現(xiàn)實課題,形而上學都將長期并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哲學的發(fā)展。
① 陳來,楊國榮,李維武,胡軍,王中江,景海峰,陳鵬,柴文華,郁振華等學者均有文章討論現(xiàn)代哲學家之形上學思想。在年輕學者中,彭國翔從中國哲學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之維度,考察了中西哲學互動背景下,現(xiàn)代學者對形而上學的重建,并認為新一代學者的形而上學仍然繼承了中國哲學的根本精神。詳見:彭國翔的“重思‘Metaphysics’:中國哲學的視角”,載《中國社會科學》,2015年第11期。
② 嚴復雖然通常被理解為經(jīng)驗主義者,但他對形而上學和科學的關系處理則具有調(diào)和的一面。詳見:韓立坤的《從“技”到 “道”:嚴復“科學觀”的演變——兼論近現(xiàn)代哲學中科 學的形上學化傾向》,載《道家文化研究》,2015年總第28輯。
③ 現(xiàn)代哲學家對現(xiàn)代化的理解是應該被著重思考的問題。如梁漱溟就指出,建造新的中國社會,根本在文化。政治、經(jīng)濟的各種創(chuàng)新如果“不從宗教、道德、禮俗、法律這些新起”,就不是真正的轉(zhuǎn)型。詳見: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梁漱溟全集·第3卷》,第371頁。
[1] 陳啟偉. “哲學”譯名考[J]. 哲學譯叢, 2001(3): 60?68.
[2] 胡適. 胡適全集·第八卷[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7.
[3] 張頤. 讀克洛那、張君勱、瞿菊農(nóng)、賀麟諸先生黑格爾逝世百年紀念論文[N]. 大公報, 1931(207).
[4] 馮友蘭. 三松堂全集·第一卷[M]. 鄭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5: 352?354.
[5] 樊炳清. 哲學辭典[M].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26: 244.
[6] 方朝暉. “中學”與“西學”——重新解讀現(xiàn)代中國學術史[M]. 石家莊: 河北大學出版社, 2002: 277?278.
[7] 張東蓀. 思想與社會[M]. 沈陽: 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8: 5.
[8] 方東美. 科學哲學與人生[M].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37: 9.
[9] 熊十力. 熊十力全集·第三卷[M]. 武漢: 湖北教育出版 社, 2001.
[10] 康有為. 康有為全集·第二集[M]. 北京: 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 373.
[11] 譚嗣同. 仁學[M]. 北京: 華夏出版社, 2002: 35.
[12] 梁啟超. 梁啟超全集[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9: 361.
Digestion or reconstruc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fate of metaphysics in modern Chinese philosophy
HAN Likun
(School of Marxism,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4, China)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which is manifested as the reconstruction of metaphysics, has been confirmed in “the philosophy history of writing”. The theoretical premise of the reconstruction is the legitimacy of metaphysics in Chinese philosophy. Objectively, a series of discussions about this issue constitute the metaphysics trend of thought in modern philosophy. In the face of rejection, the metaphysics in Chinese philosophy has not been digested or degraded, but instead, it has become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hilosophy history of writing” as the conceptual premis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has effectually promoted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Therefore, it is vital to sort out the complicated destiny of metaphysic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philosophy, to grasp exactly the modern evolution of metaphysical ideas, and to reveal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modern metaphysics, so as to correctly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 and its modern development.
metaphysics; science; ontology; value history
[編輯: 顏關明]
B26
A
1672-3104(2017)04?0059?05
2015?11?23;
2016?04?24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近現(xiàn)代哲學中的‘形而上學”思潮研究’(15BZX057);遼寧省高等學校杰出青年學者成長計劃項目(LJQ2014051)
韓立坤(1977?),男,黑龍江綏棱人,哲學博士,沈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近現(xiàn)代哲學史和文化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