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壬梅
【摘 要】小學的語文學習是學生語文學習生涯的初期,是培養(yǎng)他們文字思維能力關鍵期。然而,在小學的語文教學課堂實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群體會因為自身性格、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的不同,以致于課堂的教學效果產生偏差。分層教學是就此差異提出的新型教學法,它有效地解決了由于學生群體之間存在差異性而產生的教學矛盾,科學地將教學的內容目標細化到每個學生身上。筆者結合近幾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常見的問題,在本文中具體論述分層教學模式在小學課堂實踐中的應用實踐方法。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教學;分層教學
小學時期的語文學習是學生剛剛接觸語文的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若不注意教學方法和課堂模式的轉換和更新,很容易導致學生群體中產生兩極分化的學習現(xiàn)象。喜愛語文的學生會越學越好,而對文字不太敏感的同學會越學越覺得困難。分層教學的教學觀念里融合了傳統(tǒng)教學理念——“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個性和學習特質的不同,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分層教學顧及到了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都能有發(fā)揮和提高的空間,對于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一、語文學習產生“兩極分化”的原因
語文學習產生兩極分化的原因不可能是學生或者教師單方面的因素,而是兩者在自身的學習或者教學中,都存在著相應的問題。
(一)學生方面的原因
從學生方面來說,導致其產生語文學習兩極分化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兩個點。一是其學習興趣的缺乏;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生學習主動性增加的推動力,沒有良好的興趣基礎,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可能很好的得到提升。小學生本身就偏好圖畫類直觀性強的事物,對于語文這種偏文字和思考的科目并不敏感。二是其知識技能的掌握還不夠全面深刻;由于是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習,大部分的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程度還不夠深入,只掌握了一些基本文字應用技巧,沒有真正體會到文字的魅力,所以較缺乏對語文的學習熱度。
(二)教師方面的因素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習慣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沒有顧及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而且大部分都教學活動都是圍繞以教師為主體進行的,忽視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會令興趣缺乏的同學感覺到語文學習的枯燥性、無味性,不利于學生的整體發(fā)展。
二、分層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操作步驟
分層教學的具體運用主要分為三個步驟:確定分層教學的學生對象——根據分層對象安排教學目標——靈活進行分層教學。確定分層的教學對象是分層教學中的首要任務。教師可以先做一份簡單的表格,調查學生學習興趣程度的高低、以及自己想達成的語文學習的目標。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的高低,進行學生的分類。根據分層對象安排教學目標是分層教學的核心步驟。這個步驟依賴于教師分層對象的設定。面對不同學習水平層次的學生,教師設計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要能符合該層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讓學生快速的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靈活地進行分層教學,取決于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學思維的轉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能力是多變的。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調整學生對象層次的設定和教學目標的安排。對于那些能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提升比較快的同學,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再次對該學生進行合適的層次劃分;對于那些在分層教學中止步不前的學生,教師要采取適當?shù)募畲胧?,推動他們學習的發(fā)展。
三、分層教學在課堂中的操作運用
(一)分層教學下的座位變革
學生座位的安排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他們上課學習效果的提升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傳統(tǒng)的課堂座位的排列上,一般是參照學生的考試成績來排位。成績好的學生能得到優(yōu)先靠前的位置,而成績一般或者較差的學生往往集中在教室的中間、后面,。這種既定的排位方式隱性地給學生們分好了類別,學生習慣以后,也會在心理上形成一種錯誤的認知——即“我”坐在這樣的位置是永久的、固定的。一旦養(yǎng)成了這種思維,學生會習慣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對于學生去主動改變自身的學習狀態(tài)有很大阻礙。分層教學法下的排位,是基于更加合理、科學的分層制度下學生進行的座位劃分。例如,我在分層教學過程中實行的位置排列,采取的是周制的位置排列。也就是說,學生在自己層次能超越其它的同學,有自己選擇座位的權利,而不是按照成績的高低來進行劃分。當然,我還會建立詳細的評分制度,保證對每個學生的評價合理。
(二)分層教學下的分組合作學習
分組學習就是將不同學習能力和水平的學生,科學合理地劃分成組進行課程內容的學習。主要由教師發(fā)放學習任務—小組合理分配完成—小組展示—小組評比。例如,我在小學課文的《王二小》課文的教學中,我會布置出相應的問題交由學生討論,在分給每個小組之后,組長再對任務進行合理的劃分,要保證每個組員都能參與進來。在小組展示完以后,除了他們的展示要符合要求以外,最關鍵的是小組的組員是否真正參與到任務的完成中來。這種分組式的學習合作方法,可以幫助教師節(jié)約平時在閱讀教學中花費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實現(xiàn)真正的分層教學。
四、結語
在分層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具體運用中,教師不能忽視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而是要根據這些差異來對自身的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多鼓勵每個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來,從而實現(xiàn)一個真正高效的課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自我滿足感。
【參考文獻】
[1]趙強.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探究[J].教育報,2009(06)
[2]李玉娥.分層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實踐[J].教育周刊,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