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耘周
【摘 要】提問是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提問不僅能夠反饋教學信息,而且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迪學生的思維,促使其積極思考,探究問題。本文通過探討如何設計課堂提問,旨在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物理;課堂;提問;高效
布魯納說:“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xù)不斷的活動,一切創(chuàng)新都是從問題開始的?!闭n堂提問是教師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提問,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從而調(diào)整和開展下面的教學工作,而且提問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的大腦積極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使其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可見,課堂提問的重要性。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課堂提問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如何設計課堂提問,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知識,從而構建生動高效的課堂呢?筆者結(jié)合自身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經(jīng)驗,談談提問的藝術。
一、找準發(fā)問時機
正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學生不是一張空白的白紙。他們有自己的知識背景,當學生學習新知識,在新舊知識過度與沖擊時,意識中有了矛盾之時,則正是教師提問的良好時機。教師應當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善于創(chuàng)設這樣的時機,并且把握提問機會。
例如,在學習了超重和失重的知識時,引導學生回憶前面學習的浮力以及單擺計算公式,在對比其應用條件下發(fā)問:這兩個公式能夠用于超重和失重狀態(tài)嗎?為什么?若不適用,將會有什么變化呢?這樣的提問有利于讓學生區(qū)分公式的應用范圍與前提,從而懂得知識內(nèi)在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二、精心設計問題
提高提問的有效性,其關鍵是問題的設計。在課堂中,教師的每一個提問都應該圍繞著教學目標來展開的,不能是隨機的漫無目的的,為了提問而提問,而是要具有啟發(fā)性、邏輯性和層次性,學生通過思考和解決這些問題,思維能夠得到拓展,對知識的了解更加深入,掌握的更加牢固。同時,學生具有差異性,提問既要考慮到全體學生,又要有層次性,針對性,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成長。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前,要用心設計教學方案,精心設計每一個問題。需要遵守以下原則:
1.基礎性。
提出的問題要符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需要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域,即學生原有的知識背景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思考,能夠獲得問題解決的方法。以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學習勻加速直線運動時,教師可設計如下提問:從運動的加速度角度看來,平拋運動屬于什么類型的運動?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必須已經(jīng)知道做平拋運動時,物體只受重力,然后,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知加速度一定,因此,綜合起來可知:平拋運動屬于勻加速直線運動。
2.針對性。
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因此,教師的問題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不能脫離教學內(nèi)容。高中物理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教師要善于抓住知識的重難點,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難度要適中,學生通過思考探究能夠獲得答案。如果問題脫離的教學目標,就變得毫無意義。同時,問題太難會導致學生無從下手,對物理學習失去信心,問題太簡單,難以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也不能起到啟迪思維,掌握知識的目的。
3.啟發(fā)性。
課堂提問旨在一問一答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價值,具有啟發(fā)性,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和探究。問題應該具有發(fā)散性。例如在講解布朗運動的時候,如果教師直接問出布朗運動屬于微粒固體分子的運動嗎?這種提問法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空間,無法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提出布朗運動是否是分子運動的問題,并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從而達到教學效果,進一步幫助學生了解布朗運動的原因。
4.層次性。
提問應當由易到難,逐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領學生一步步認識事物的內(nèi)在規(guī)律。將較難的問題分解為幾個比較容易的問題,讓學生回答每一小問之后都能夠離成功更進一步。
例如:在講“焦耳定律”時,老師先演示了分別放在銅絲和電爐絲上火柴被點燃的實驗后,立即提出:“這個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問題?”這樣的問題提得沒有什么階梯性,無形中提高了問題的難度,致使學生難以回答。不如改成幾個小問題提出來:“為什么火柴能被點燃?”“為什么電爐絲上的火柴先點燃?”“為什么通電一段時間后火柴才被點燃?”像這樣以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為切入點,層層深入地提出問題,組成問題的階梯,創(chuàng)設一個個的矛盾,激起一個個思維的浪花,實現(xiàn)一個個求知欲望的滿足。能使學生的觀察和思維能力積極而有序地得到提升。
三、實施有效評價
及時而中肯的評價是促進教學的有力環(huán)節(jié),也是鼓勵學生的良好方式。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盡量進行及時而積極的正面評價,不可略去評價環(huán)節(jié),而應當發(fā)揮課堂評價的作用,將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提升教學質(zhì)量,打造高效課堂。
1.評價要及時。
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應當對此進行及時的回饋,表示教師通過學生的回答已經(jīng)將他的思維過程等有了清晰的了解,通過這種反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他的關注、信任與尊重。
2.評價應當盡量以積極的語言來進行。
學生回答正確時,以“非常棒!”、“太對了!”“你說得很有道理!”等來對學生進行肯定,當學生回答不正確時,教師不能打擊他們的自信,不能指責或者挖苦,而是應當以鼓勵性的語言激勵他們進步。
總之,思起于疑,疑源于問。提問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教師要不斷提高問的技巧,恰當把握問的時機,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問題,由簡到難,層層遞進,在一問一答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啟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展開思維活動,使物理課堂中不斷地動態(tài)生成新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有效提問的教學功效,促進學生物理思維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