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麗君, 侯銘, 丁留敏, 李萍
·衛(wèi)生服務評價·
ICU專科護士資格再認證意愿的質性研究
員麗君1, 侯銘2, 丁留敏2, 李萍2
目的 了解ICU??谱o士對資格再認證的認知、意愿,并提出相關建議,為制定科學、合理的ICU??谱o士資格再認證制度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通過質性研究的現象學研究方法,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某三甲醫(yī)院的12名ICU專科護士進行深入訪談。結果 經過對ICU護士訪談資料的整理歸納,得出5個主題:ICU??谱o士對資格再認證存在誤區(qū);資格再認證可以提高自身素質、利于職業(yè)發(fā)展、脫離繁重臨床工作;家庭因素、經濟影響、醫(yī)院對專科護士的管理欠妥、再認證的方式等影響ICU??谱o士資格再認證的意愿;ICU專科護士在醫(yī)患溝通和科研方面有強烈培訓意愿;希望增加親自實踐的機會。結論 應增強ICU??谱o士對資格再認證的認知,注重其成長需求,制定資格再認證方式時突破傳統考核方式,盡快完善ICU??谱o士資格再認證培養(yǎng)模式。
ICU??谱o士; 再認證; 意愿
我國??谱o士的培養(yǎng)歷經多年實踐,已經培養(yǎng)了大批高素質專科護理人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醫(yī)學知識及技能的快速更新,資格證書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受到了極大挑戰(zhàn),因此,建立完善的??谱o士資格再認證制度已成為護理人才??苹囵B(yǎng)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1]。由于ICU工作的特殊性和復雜性,ICU??谱o士的素質和能力將對患者信息資料收集和分析、病人監(jiān)控等產生重大影響,因而急需建立一種適宜的ICU??谱o士再認證模式。本研究旨在了解ICU??谱o士資格再認證的意愿及相關需求,以期為科學合理地制定??谱o士資格再認證制度提供可借鑒依據。
1.1 研究對象
于2015年12月—2016年3月期間,采用目的抽樣法選取新疆某三甲醫(yī)院ICU??谱o士作為研究對象,在工作年限、最終學歷、職稱上呈現一定差異性。納入標準:①獲得省級及以上ICU專科護士資格證;②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③愿意參與本研究。外出進修學習或其他原因不在崗者予以排除。樣本量根據收集資料與之前資料在內容上的重復,且資料分析時不再出現新的主題(資料飽和原則)來確定[2],最終在78例ICU專科護士中選取ICU??谱o士12例。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質性研究中的現象學研究方法[2],研究初始進行文獻回顧[3-6],根據研究目的擬定訪談提綱作為訪談指引。選取符合納入標準的5名ICU??谱o士進行預訪談,在預訪談過程中不斷完善,根據訪談結果,咨詢相關護理專家,最終制定基本訪談提綱和若干輔助提綱。訪談提綱如下:①您是如何理解ICU專科護士再認證的?其作用是什么?②您希望進行ICU??谱o士再認證的意愿有多大?為什么?③您希望再認證時對您哪些方面的能力進行培訓并考核?④請您結合首次認證的經歷,對資格再認證提出相關的建議。
1.2.1 資料收集方法 以ICU??谱o士為訪談對象,訪談前以受訪者方便為原則[7],雙方約定適宜的時間及地點,向ICU??谱o士介紹研究目的、意義及訪談過程,采用面對面、半結構式、深入訪談的形式收集資料,就錄音問題征得同意并對訪談內容進行同步錄音。注意觀察訪談者非語言性的變化,如面部表情等,并如實記錄。每位訪談者訪談1次,對于闡述有歧義或不清楚的地方返回訪談者處進行第2次訪談,明確受訪者的陳述內容或語氣,每次30~60分鐘。研究結果采用匿名方式,姓名以編碼代替,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資料分析方法 訪談結束后12小時內,對錄音及文字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確保數據的實效性[8]。播放音頻資料,根據訪談時的情景,將訪談錄音逐字逐句進行記錄,按照順序依次對ICU??谱o士的訪談記錄編序。在訪談資料的分析過程中采用Colaizzi[9]的現象學資料7步分析法:①仔細閱讀所有記錄;②擇取有重要意義的陳述;③對反復出現的觀點進行編碼;④將編碼后的觀點匯總;⑤寫出精確無遺漏的描述;⑥識別出相似的觀點;⑦對存在疑問的地方,返回訪談者處求證。訪談資料由兩名研究者分別進行整理分析并比較。
1.3 質量控制
①在質性研究之前對研究者進行資料收集方法及技巧的訓練,培養(yǎng)質性研究者應具備的品質,提高相關直覺感和情景理解力;②有目的地選取樣本以提高研究的信度;③對數據及時進行動態(tài)分析,收集數據和分析數據同步進行,確保數據的實效性。
2.1 受訪者基本情況
最終訪談12例ICU??谱o士,按S1~S12排序,男2例,女10例,年齡27~45歲,平均年齡32.75歲;最終學歷中,大專2例,本科9例,碩士1例;職稱方面,護師6例,主管護師5例,副主任護師1例;職務上,護士長2例,其他無職務;工作年限4~20年,平均工作年限10.25年;取得ICU??谱o士資格證的時間1~8年,平均時間為3.75年;資格證級別中,國家級6例,省級6例。
2.2 提煉主題
2.2.1 主題一 ICU專科護士對資格再認證認知存在誤區(qū)。誤區(qū)一:再認證即再考核;誤區(qū)二:再認證即再培訓。且對再認證的意義認識不足,其中的管理人員認識優(yōu)于一般護理工作者。S9:“我認為再次認證就是重新考試,再拿個專科護士資格證?!盨1:“我認為再次認證就是領導又派我出去進修,拿的證不太一樣,但我認為作用跟進修差不多?!盨12:“我自己已經拿證8年了,我認為這個ICU專科護士資格證有一定的有效時間,需要對我的??颇芰M行再次評估,以確保我有能力勝任ICU專科護士的工作,而且有利我學習新的知識?!?/p>
2.2.2 主題二 資格再認證可以提高自身素質、利于職業(yè)發(fā)展、脫離繁重臨床工作;12個受訪者中,4人對資格再認證持正性態(tài)度。S6:“通過再認證,朝著??苹姆较虬l(fā)展,更加有利于我今后的職業(yè)發(fā)展。”S7:“我愿意參加??谱o士資格再認證,因為ICU的工作太繁重,無論是出去進修還是開會,我都很高興,因為可以脫離臨床工作幾天。”S9:“因為需要進行再次認證,所以我之前的證件就有可能失效,就算為了拿ICU專科護士資格證,我也很希望參加再認證?!盨12:“我非常希望進行再認證,因為我覺得通過培訓,能夠收獲新知識,可以使我的思路更加開闊,這也是督促我學習的一個好辦法,所以只要有機會,我希望進行再次認證?!?/p>
2.2.3 主題三 家庭因素、經濟影響、醫(yī)院對??谱o士的管理欠妥,再認證的方式等影響ICU??谱o士資格再認證的意愿。12個受訪者中,8人對再認證持負性態(tài)度。S2:“我覺得再認證離我很遙遠,但是在我不了解再認證是怎樣一種模式的前提下,我應該不會盲目地進行再認證。”S1:“孩子還太小,需要出去呆一段時間,那我可能暫時不愿意參加,而且出去培訓不能正常工作,會影響我的績效?!盨8:“拿證以后沒有感覺出與以前工作有什么區(qū)別,醫(yī)院也沒有給我更多的鍛煉機會?!盨11:“一聽到考試我就特別緊張,如果還是需要考試的話,我想還是算了吧?!?/p>
2.2.4 主題四 ICU??谱o士在醫(yī)患溝通和科研方面有強烈的培訓意愿。ICU??谱o士普遍希望再認證比首次認證時有所拔高,他們認為在ICU工作期間,醫(yī)院或科室對專業(yè)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比較注重,能力不會下降,但是科研能力基礎較為薄弱,希望再次認證時能夠加強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ICU專科護士認為由于ICU工作特點,護理人員醫(yī)患溝通方面的能力不如普通病房的護理人員,希望針對ICU的工作特點進行特色且有針對性的培訓。S6:“我始終在ICU工作,平時醫(yī)院和科室的培訓都很到位,所以在專業(yè)知識和操作方面我覺得我的能力不會下降,但是我感覺我最欠缺的就是科研這塊,所以我希望可以加強科研能力培訓,但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科研能力方面的考核?!盨5:“我們在ICU工作,不像病房一樣隨時與患者、家屬打交道,而且ICU患者病情較重,溝通也比較困難,感覺我們都希望能夠得到更多有關溝通方面的培訓,而且是針對ICU工作性質特點的。”S10:“就是希望比首次拿證的時候有所提高,像晉升職稱一樣。”
2.2.5 主題五 增加親自實踐機會。獲得國家級的ICU??谱o士認為,理論授課時間可以壓縮,增加在臨床上實踐的機會。S1:“理論授課時間太長,其實專業(yè)課在大學期間就開始學習?!盨4:“專業(yè)知識在短時間內提升不大,是靠平時的積累,所以希望再次認證的時候,把更多的時間放到臨床,從基地醫(yī)院的實踐中吸收精華。”S5:“我們在首次認證到醫(yī)院的時候,不應以見習為主,感覺還不如進修的操作機會多?!?/p>
3.1 增加ICU??谱o士對資格再認證的認知,減少影響其意愿的負性因素
ICU??谱o士再認證的目的是保持??瞥掷m(xù)競爭力、促進知識更新、加強后續(xù)監(jiān)管[1]。因此,資格再認證前,使其了解再認證的真正目的及意義,從而實現觀點轉變,并樂于接受新的挑戰(zhàn)。ICU專科護士應盡多了解國內外專科護士資格再認證的新進展,參考國外??谱o士資格再認證的方式,并加之我國國情,在制定ICU專科護士資格再認證模式時獻言獻策,制定出適合我國國情的ICU??谱o士資格再認證制度,以保證資格再認證的質量。
3.2 醫(yī)院應重視對ICU??谱o士的使用與管理
醫(yī)院管理部門應致力提高??谱o士工作滿意度、待遇水平及對??谱o士勞動價值和專業(yè)技術的認可等,完善ICU??谱o士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幫助其自我價值的實現[10]。ICU護理工作仍存在人力不足的問題,長時間脫產培養(yǎng)勢必會影響??谱o士進行再認證,國外應用遠程教學及學分制的認證模式,縮短全脫產學習的時間[11],因此以醫(yī)院為依托,在盡量不脫產、不影響正常工作前提下,構建出符合中國國情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ICU專科護士再認證培訓模式和培訓方案,有效促進ICU專科護士護理水平的整體提高。
3.3 制定資格再認證方式時應突破傳統考核方式
本研究中,多數ICU??谱o士對資格再認證持負性態(tài)度,部分原因在于對傳統模式的理論及操作考核較為緊張。首次認證時,ICU??谱o士通過了理論與操作的認證,再次認證時,建議相關部門借鑒國外先進、成熟的再認證模式,如學分制、臨床護理時數的達標、護理危重病人數、患者滿意度、獲得其他獎勵、參與科研項目、專家評議等,也可與國內晉升職稱結合,突破傳統理論與操作考核方式,亦可借助互聯網的優(yōu)勢,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谱o士再認證方式。
3.4 結合ICU??谱o士資格再認證意愿,制定科學、合理、個性化的再認證制度
3.4.1 ICU專科護士對科研能力方面有強烈培訓意愿 本次研究中,ICU??谱o士自感科研能力薄弱,在科研能力方面有強烈的培訓意愿。高素芳等[12]研究顯示,ICU??谱o士在科研能力方面處于中、低水平,因此可借助ICU??谱o士再次認證的機會,以提高ICU??谱o士的科研能力為目的,加強針對性的科研培訓,制定個性、合理的考核標準,促進??谱o理事業(yè)的發(fā)展。
3.4.2 ICU??谱o士在溝通能力方面有強烈的培訓意愿 由于ICU工作環(huán)境與普通病房的差異,在護患溝通方面具有其特殊性,加之近年來醫(yī)患關系的緊張,使ICU專科護士在溝通能力方面有強烈的培訓意愿,希望得到個性化的培訓,因此相關部門在制定再認證培訓方案時參考ICU??谱o士的培訓需求,進而提升護理質量和病人的滿意度。
3.4.3 在實踐能力培養(yǎng)方面希望增加實踐機會 對ICU專科護士實踐能力培養(yǎng)時,增加親自實踐機會。ICU??谱o士獲得護士資格證且具有豐富臨床工作經驗,因此希望借助再認證期間的臨床實踐階段可以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增加親自操作的機會,而非以見習為主。因為通過親自操作,可以更深入地學習及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管理部門在制定臨床實踐教學模式時應對ICU專科護士臨床實踐階段加以重視。
ICU??谱o士再認證的最終目的是改善護理質量和改善病人結局。由于質性研究自身的性質,限制了研究結果的推廣,可以結合量性方法及專家咨詢法的進一步研究,從而完善ICU??谱o士再認證制度和指標體系的構建。
[1] 魏春苗,穆燕.國內專科護士再認證的可行性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4,29(24):76-79.
[2] 夏海鷗,于美渝,陳瑜,等.乳腺癌患者對乳腺癌早期檢測真實體驗的質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9):641-644.
[3] 應嵐.ICU??谱o士資格認證的實施[J].中國護理管理,2005,5(5):15-16.
[4] 魏建民,楊杰,薛靜杰.國內外ICU??谱o士資格認證與培養(yǎng)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8):56-58.
[5] Kawaguchi T.Certified diabetes expert nurse and nurse educators in Japan[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7,77(Suppl1):205-207.
[6] Onishi M,Kanda K.Expected roles and utilization of specialist nurses in Japan:the nurse administrators' perspective[J].J Nurs Manag,2010,18(3):311-318.
[7] 胡雁.質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6,21(11):964-966.
[8] 鄔青,薛小玲,楊小芳,等.冠脈支架植入術后患者過渡期自我護理體驗的質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2):147-150.
[9] Colaizzi PF.Psychological research as the Phenomenologists view i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48.
[10] 蘇春燕.??谱o士認證價值的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9):1142-1144.
[11] 曹晶,李佳倩,賀茜,等.我國三級甲等醫(yī)院??谱o士隊伍培養(yǎng)與使用現狀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11):1349-1353.
[12] 高素芳,賈美君.ICU??谱o士科研能力及相關因素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5,29(1):301-304.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the Willingness of Recertification for ICU Specialist Nurses
YUAN Lijun,HOU Ming,LI Ping,et al.
Nursing College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01,China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cognition and willingness about recertification for ICU specialist nurses,and to put forward relating suggestion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and sound system for the recertification of ICU specialist nurses.Methods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12 ICU specialist nurses from a tertiary hospital in Urumqi,Xinjiang Uygur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 were conducted by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of qualitative research.Results After sorting out and analyzing the interview materials,5 conclusions could be drawn as follows: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recertification existed for the nurses;recertification was helpful in elevating professional ability,career development and separating the nurses away from the heavy and strenuous clinical works;family issues,economical burden,flawed hospital-level management of specialist nurses and ways of recertification wer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ing the willingness of recertification;nurses had strong will to accept training regarding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research;nurses longed for opportunities of practice.Conclusions Steps should be taken to enhance the cognition of recertification for the ICU specialist nurses with attention being paid on their demand for development.Novel method of recertification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 and the training mode for the recertific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soon.
ICU specialist nurses; Recertification; Willingness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6D0700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院內項目(20150403)
1新疆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1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護理部,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李萍
R192.6
A
10.3969/j.issn.1673-5625.2017.02.027
2016-10-11)(本文編輯 楊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