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傳江王曉紅
(1 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中心醫(yī)院普外一科,遼寧 大連 116400;2 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中醫(yī)醫(yī)院手術室,遼寧 大連 116400)
平片式與疝環(huán)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療效對比
呂傳江1王曉紅2
(1 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中心醫(yī)院普外一科,遼寧 大連 116400;2 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中醫(yī)醫(yī)院手術室,遼寧 大連 116400)
目的對比平片式與疝環(huán)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療效。方法重點篩選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83例,以不同治療方法進行分組:實驗組(n=42例,以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參照組(n=41例,以疝環(huán)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同時對照、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住院時長、手術時長、住院費用等指標。結果行不同療法后,實驗組與參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住院時長無突出差異(P>0.05);且實驗組與參照組手術時長、住院費用等指標對照,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腹股溝疝患者實施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時,選用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療法,效果更優(yōu)異。
平片式;疝環(huán)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腹股溝疝;臨床療效
臨床上治療腹股溝疝,多以無張力疝修補術為首選,但該手術方案有平片式、疝環(huán)填充式之分,不同模式產(chǎn)生的臨床療效也表現(xiàn)出差異。對此,本次重點篩選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83例作為研究對象,施行兩種術式后,評估其各項指標,現(xiàn)將研究結果作如下總結。
1.1 臨床資料:重點篩選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83例,以不同治療方法進行分組:實驗組42例,21~72歲,其均值(50±3.57)歲,39例(男)/3例(女);參照組41例,20~71歲,其均值(51±5.05)歲,39例(男)/2例(女)。對照兩組腹股溝疝患者上述各項資料,并無突出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參照組:以疝環(huán)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方法為:對患者行持續(xù)硬膜外麻醉,所選用的補片、充填材料均源自美國巴德公司所生產(chǎn)的。具體手術步驟為,首先,于腹股溝內側做一個斜行切口,長4~6 cm,逐層切開,找到疝囊,切開并游離到疝囊頸,高位結扎。需注意的是,針對粘連嚴重或是大疝囊不應剝離,而是離斷其疝囊,以免術后誘發(fā)陰囊血腫;且將遠端的疝囊開放,防止包裹積液。其次,把成行的疝囊還納至腹腔,在內環(huán)中放入一個錐形的填充物,并縫合固定。然后游離精索,在腹橫筋膜前與精索之后放入一個成型的補片,確保補片的覆蓋>恥骨結節(jié)2 cm,并縫合固定在腹股溝韌帶、恥骨梳韌帶及聯(lián)合腱上面[1]。
1.2.2 實驗組:以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方法為:對患者同樣行持續(xù)硬膜外麻醉,所選用的補片亦均源自美國巴德公司所生產(chǎn)的。具體手術步驟基本同參照組,游離精索后,僅以成型的平片加強后壁修補。內環(huán)口不放置錐形填充物;內環(huán)寬大的,以絲線縫合修補,內環(huán)大小正常的,不予特殊處理。
1.3 觀察指標:對患者行為期3~6個月隨訪,對入選患者住院時長、手術時長、住院費用、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指標展開追蹤調查。
1.4 統(tǒng)計學方法:該次選擇SPSS20.0型軟件,文中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shù)資料選擇“n/%(例數(shù)/百分比)”表示。經(jīng)客觀對照兩組腹股溝疝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各指標變化等,若研究結果表現(xiàn)出差異性,(P<0.05)。
2.1 行不同療法后兩組各指標變化比對:實驗組住院時長(5.5± 1.24)d,參照組住院時長(5.8±1.10)d,(P>0.05)。實驗組手術時長(38.5±8.52)min、住院費用(3461±105.51)元;參照組手術時長(43±5.18)min、住院費用(4609±215.36)元,(P<0.05)。
2.2 行不同療法后兩組有效率及并發(fā)癥比對:術后,兩組均成功治愈,無復發(fā)病例。研究組2例(4.76%)發(fā)生不良反應并發(fā)癥:陰囊水腫血腫0例,疼痛1例(2.38%),便秘1例(2.38%),參照組有2例(4.88%)發(fā)生不良反應:陰囊水腫血腫1例(2.44%),疼痛0例(9.76%),便秘1例(2.44%),(P>0.05)。
周琳等[2]經(jīng)臨床實踐研究證實,作為臨床外科常見疾病,腹股溝疝主要包括直疝、斜疝兩種,臨床以手術方法展開救治,一旦治療方法缺乏有效性,很有可能會誘發(fā)陰囊水腫血腫、術后疼痛便秘等情況出現(xiàn),應當引起重視。
臨床主要以疝修補術救治腹股溝疝。傳統(tǒng)的疝修補術,因術后腹股溝區(qū)張力大,疝易復發(fā);且術后術區(qū)疼痛時間較長,恢復慢。無張力疝修補術包括平片式與填充式兩種。兩種修補術均以人工復合材料當做補片材料,其抗菌性很強,能較好地避免因強化腹股溝管之后使附近組織拉攏、縫合,增加張力[3]。且填充材料以聚丙烯網(wǎng)塞為主,和補片組織間的相容性很好,并不會產(chǎn)生排斥反應。無張力疝修補術,術后腹股溝區(qū)因幾乎無張力,所以不易復發(fā),疼痛輕,恢復快,臨床效果更佳。
此次研究經(jīng)行兩種不同無張力修補療法后,實驗組與參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住院時長無突出差異(P>0.05)。實驗組手術操作時長、住院費用等指標,均優(yōu)于參照組(P<0.05)。由此表明,無張力疝修補術在治療腹股溝疝中的有效應用,對改善患者病情、促進其及早康復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綜上所述,臨床行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時,建議首選平片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因其在臨床有效性的基礎上,還能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手術風險,降低住院費用,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尹志斌,劉俊.不同治療方法對腹股溝疝患者療效及應激反應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24): 158-159.
[2] 周琳,周畢軍.腹膜外腹腔鏡疝氣修補術與傳統(tǒng)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7):1682-1683.
[3] 陳胤,穆宇,吳國慶,等.經(jīng)腹疝囊內口曠置腹膜外術治療小兒腹股溝疝療效分析[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6,25(7):514-516.
R656.2+<1 文獻標識碼: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7)22-0104-011 文獻標識碼:B
1671-8194(2017)22-0104-01
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7)22-0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