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兵
摘 要:黨和國家正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法治煙草建設正在全國上下如火如荼開展,然法治煙草建設進展如何,成效怎樣,煙草行業(yè)缺乏相應配套評估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法治煙草指標評估體系尤為必要,科學、客觀的評估法治煙草建設的基本動態(tài),為法治煙草建設提供有參考價值的標本,以“法治GDP”引領法治煙草建設。
關鍵詞:法治;法治指數;法治煙草
一、構建煙草“法治指數”意義
(一)引領法治煙草建設著力方向
煙草“法治指數”體系是法治煙草建設的“指揮棒”,通過煙草“法治GDP”的引領,推動法治煙草建設的有效開展。煙草“法治指數”體系通過若干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對國家煙草專賣局及各直屬單位、省級煙草專賣局(公司)、市級煙草專賣局(公司)、縣級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及行業(yè)內對應的其它企業(yè)在依法行政、依法生產經營、依法管理三個領域內進行客觀、科學評估。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三級指標,各個具體指標清晰可辨,且被賦予一定分值予以量化,從而將法治煙草的原則要求轉化為易于操作、易于判別的具體標準,將法治煙草建設的要求分解、細化和量化,法治煙草的建設變虛為實、變抽象為具體,引領煙草行業(yè)各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努力,形成推進法治煙草建設的內在驅動力。
(二)有效實施法治煙草建設過程控制
在全體行業(yè)內同仁的積極努力下,法治煙草的建設取得較大成效,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建設法治煙草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與阻礙,突出地表現在如下方面:其一,“口號化”法治煙草建設現象突出。部分單位和部門,尤其是相關領導干部法治煙草建設作為時髦的、假大空的口號,法治煙草建設工作停留于空喊口號,流于形式上。其二,“片面化”法治煙草建設現象出現。有些地方把法治煙草建設簡單地理解為是上級部門的法治建設,形成了上級部門極力推進,基層部門“跟進有限”的片面化建設局面。最后,“盲目化”建設現象嚴重,多數地方的法治煙草建設缺乏量化的、可操作性的具體指標體系,盲目性比較大。
(三)綜合衡量法治煙草建設成效
法治指標的認知功能,主要說明“是什么”,這是判明法律現象和法治實踐水平的關鍵。認知功能表現在:可計量性;概觀性;現實性。煙草“法治指數”實現煙草法治建設評估由抽象法治向量化評估方向的轉變,能夠科學評定煙草行業(yè)各地區(qū)、各級單位推進法治煙草建設的成效,可以作出恰當、準確的評估和定位,也可以對不同地區(qū)、不同部門的法治煙草建設成果進行排位,比較和彰顯不同地區(qū)、不同部門建設法治煙草的努力程度及推進成效。煙草“法治指數”科學評價并指引煙草行業(yè)的依法行政、依法生產經營、依法管理。
二、煙草“法治指數”主要內容
(一)依法行政類
依法行政類指數主要是評估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在煙草專賣行政管理中是否嚴格遵守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煙草專賣法律法規(guī)及其它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主要評價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在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處罰過程中是否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是否符合各項實體法律和程序法律要求。依法行政類指數的具體考核點為:執(zhí)法主體合法,執(zhí)法行為文明、規(guī)范,執(zhí)法依據公開;執(zhí)法責任制落實;執(zhí)法評議、考核制度完善;執(zhí)法監(jiān)督機制健全;依法依規(guī)嚴格實施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guī)正確、嚴格遵守法定程序,自由裁量公正、合理等。重點關注對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舉報投訴、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敗訴等嚴重違法違規(guī)行為。
(二)依法生產經營類
依法生產經營類“法治指數”重點評價煙草企業(y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是否嚴格貫徹執(zhí)行國家局“六個嚴禁、一個嚴控”相關政策,是否嚴格按照國家計劃組織煙草專賣品的生產、調撥、銷售,煙草專賣品的購進、銷售、銷毀、卷煙網上訂貨、客戶信息管理、貨源分配、客戶服務和品牌培育是否嚴格規(guī)范,煙葉合同的簽定是否自愿平等、合法合規(guī),煙葉收購、銷售、調撥、運輸是否符合要求等。
(三)依法管理類
依法管理類“法治指數”重點評價煙草企業(yè)是否依法決策,是否嚴格執(zhí)行單位黨組議事規(guī)則、工作規(guī)程、“三重一大”決策程序、三項工作管理委員會議事規(guī)則等,重大決策、合同(尤其是勞動合同、涉外合同)、規(guī)范性文件是否事先審核,其實質內容是否合法,領導干部權力運行是否嚴格規(guī)范,員工勞動保障權、生命健康權、選舉權、批評監(jiān)督權等各項權益是否得到有效保障。是否依法規(guī)范勞動用工、財經秩序、招標采購領域,依法處理信訪穩(wěn)定問題。重大問題決策、重大項目投資、法律糾紛處理等涉及的重大決策事項,是否依法進行。
三、煙草“法治指數”評估
煙草“法治指數”評估主體可以設為四個層次:一是卷煙零售戶、煙農、消費者等社會公眾;二是地方政府法制部門、上級主管部門;三是企業(yè)一線員工;四是第三方學術機構、法官、檢察官、律師等。評分權重可以參考余杭模式,適當向社會公眾和第三方機構傾斜權重。在考評方式上,可以制定若干不同領域、不同側重點的調查問卷,按百分制制定評分明細表,委托中介機構進行不記名評分,每年開展一次全面的“法治指數”考核評分。
參考文獻:
[1]李華玫,李華勝.煙草“法治指數”體系之構建與基本路徑.會議論文,2012.
[2]候學賓,姚建宗.中國法治指數設計的思想維度.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05).
[3]錢弘道.法治指數:法治中國的探索和見證.光明日報,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