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收
(黑龍江大學 哲學學院,哈爾濱 150080)
張錫勤先生對戊戌維新思潮的研究
張 收
(黑龍江大學 哲學學院,哈爾濱 150080)
張錫勤先生是著名的中國近代思想史家。他的戊戌維新思潮研究是以“文化批判與重構(gòu)”為主要內(nèi)容的批判性反思。張錫勤先生對戊戌維新思潮的時間、歷史地位、主題、本質(zhì)特征等都做了精確的判定和揭示。張錫勤先生還解讀了戊戌維新思潮的儒學觀、西學觀、宗教觀等。張錫勤先生認為維新派思想家為了實現(xiàn)資本主義變革,必然會對作為中國封建制度理論依據(jù)的儒學進行批判,也會對儒學加以利用和改造,系統(tǒng)分析了康有為、宋恕、譚嗣同、梁啟超、嚴復等主要維新派思想家的儒學觀。維新派思想家為了給資本主義變革作理論論證,迫切需要尋找新的理論武器。西學東漸以來,維新派思想家積極引進和吸取西學,來幫助自己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在張錫勤先生對戊戌維新思潮的研究中,比較全面地論述了西學對維新派思想家產(chǎn)生的影響。隨著西方文化與西方宗教的傳入,一些維新派思想家表現(xiàn)出濃烈的宗教熱情。張錫勤先生認為維新派思想家的宗教熱情多是出于“非宗教動因”,他系統(tǒng)論述了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等人的宗教觀。探討張錫勤先生對戊戌維新思潮的研究,不僅可以對維新派的思想有系統(tǒng)深入地了解,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性思考也有重要意義。
張錫勤;戊戌維新思潮;文化批判與重構(gòu)
張錫勤先生在中國近代思想史及中國近代哲學的研究方面卓有建樹。他對戊戌維新運動的研究主要側(cè)重于思想文化方面,全面深入地還原了中國歷史上這場浩浩蕩蕩的戊戌維新思潮。在他的著作當中,不僅詳細論述了變法維新運動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發(fā)展演變,而且對這場運動的一般特征也進行了深刻總結(jié)。
張錫勤先生對戊戌維新思潮的時間、歷史地位、主題、本質(zhì)特征等都做了精確的判定和揭示。從時間上來看,戊戌維新運動作為一場政治運動,從1895年“公車上書”開始興起,到1898年“百日維新”達到高潮,有明確的起止時間。戊戌維新思潮并沒有隨著政治運動的結(jié)束而中斷,反而繼續(xù)發(fā)展,進一步深化。張錫勤先生認為,戊戌維新思潮在戊戌政變之后的四五年,反而是其發(fā)展史上更為重要的階段。究其原因有三點:一是變法維新極其短命的嚴峻事實迫使維新派從更深層次思考救亡和變革的方案。二是流亡國外之后,梁啟超等人對西方近代的思想學說有更多地了解,而且新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思想言論上較之前更加自由。三是現(xiàn)實制度變革的破產(chǎn)導致維新派將主要精力轉(zhuǎn)移到理論思考和啟蒙宣傳上。這些因素導致這一時期的理論成果更豐富,也更成熟、深化、全面。因此,戊戌維新思潮的時間和戊戌維新運動的時間不相吻合。戊戌維新思潮大致是從1895年的“公車上書”開始成為中國社會的重要思潮,到1903年其主潮地位被革命思潮取代而結(jié)束。
張錫勤先生指出,戊戌維新是中國的社會變革和近代化的全面啟動。從梁啟超提出的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的“三階段說”來看,戊戌維新在三階段中“不僅對第一期做了總結(jié)清算,開始了第二期的進程,而且又提出了第三期的任務”[1]1。所謂“三階段說”即第一期從器物層面學習西方,第二期從政治、經(jīng)濟制度層面學習西方,第三期從文化層面學習西方。因此,戊戌維新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處于承上啟下的地位,往上揚棄地繼承了洋務派,往下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辛亥革命和后來的“五四運動”。經(jīng)過維新派的倡導與宣傳,變革的觀念深入人心,要求變革成為近現(xiàn)代中國不可逆轉(zhuǎn)的歷史潮流。而且戊戌維新的實踐結(jié)果使人們認識到,中國的社會變革不能只是細枝末節(jié)的“小變”,而應該是社會結(jié)構(gòu)的總體變革,中國的近代化不能只有政治和經(jīng)濟的近代化,還應包括作為歷史主體的人的近代化。
從主題內(nèi)容上來看,張錫勤先生認為,“救亡、變革、啟蒙是戊戌思潮的主題”[1]3。這是由時代的性質(zhì)決定的。面對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一批先進的知識分子走向變法維新的道路探索。他們的思維邏輯是想要救亡圖存就必須學習西方實行變革,想要實行變革就必須進行思想啟蒙,因此這三大主題存在邏輯上的遞進關系。維新派之所以倡導變革,是為了實現(xiàn)中國的近代化,而呼吁思想啟蒙則體現(xiàn)了對人的近代化的高度關注。張錫勤先生指出,這三大主題顯示了戊戌維新思潮的進步性。
張錫勤先生把批判性定義為戊戌維新思潮的本質(zhì)特征。面對“四千年未有之變局”,中國想要救亡圖存,就必須在變局中尋求轉(zhuǎn)機,通過變法而改變國家命運。維新派思想家為了給變法開辟道路,論證以新代舊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就必須對阻礙變革和啟蒙的舊有觀念和傳統(tǒng)思想進行一系列的批判和改造。這種批判性展現(xiàn)在張錫勤先生的戊戌維新思潮研究中,是以“文化批判與重構(gòu)”作為主要內(nèi)容的。文化批判與重構(gòu)的維度,包括對孔子和儒學的利用和改造、“文化革命”、建立宗教等方面。張錫勤先生認為,維新派思想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第一次做了全面的清理和全面的再認識、再評價,掀起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維新派思想家為了實現(xiàn)資本主義變革,必然會對作為中國封建制度理論依據(jù)的儒學進行批判,同時由于種種情況,他們也會對儒學加以利用和改造。張錫勤先生總結(jié)出以下幾點原因:一是對中國國情的重視。儒學雖然是中國封建統(tǒng)治的精神支柱,但也包含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而且長期以來儒學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征,在中國人心目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進行社會變革需要對這一情況加以重視和因勢利導。二是新舊勢力的實力對比。在當時,封建舊勢力比維新派強大,中學、舊學比西學、新學強大。力量上的差距決定了維新派不可能真正與舊勢力和舊文化正面相抗。三是理論武器的匱乏。在戊戌維新之初,西方的社會政治學說還沒有系統(tǒng)地介紹到中國來,維新派思想家采取“以經(jīng)論政”和“托古改制”的手段,從儒家的今文經(jīng)學和公羊?qū)W中尋找理論支持。所以在當時,維新派思想家打著孔子和儒學的旗號,“以一種存其名而變其實的方式來對儒學進行清理、改造”[1]142。張錫勤先生系統(tǒng)地分析了康有為、宋恕、譚嗣同、梁啟超、嚴復等主要維新派思想家的儒學觀。
康有為一直保持尊孔的立場,甚至還呼吁“保教”。從“保教”的口號上看,他和洋務派甚至頑固派同調(diào),但是康有為所講的孔教,是經(jīng)過改造、賦予其新內(nèi)容的孔教。康有為對孔教的改造以“孔教復原”的名義進行。他宣稱孔子去世之后,后世儒者對孔子學說做了種種誤解、歪曲和篡改,導致孔子學說的變質(zhì)??鬃訉W說變質(zhì)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曾子、荀子對孔子學說的誤傳。第二階段,西漢末期劉歆對孔子學說的有意篡改與作偽。第三階段,程朱理學對孔子學說的偏向發(fā)展。他宣稱孔子的真實思想都保留在六經(jīng)之中,尤其是《易》和《春秋》。《春秋》的宗旨在于“改制”,《易》的精神在于“變易”,兩者高度概括即是“與時進化”,而這才是孔子學說的真精神。康有為通過《孔子改制考》全面重塑孔子形象,把孔子塑造成立志變革的“改制教主”和民主政治家。這實際上是通過“舊瓶裝新酒”的方法,將變革、進化、議會、平等、民主等新思想都說成孔教之原?!耙浴捉虖驮癁槊?,行儒學變革、改造之實”[1]150。經(jīng)過復原的并不是孔學原貌,而是康有為所要提倡的新儒學、新思想。張錫勤先生指出,康有為的“孔教復原”是一種中西結(jié)合的工作,但是過于主觀武斷,簡單幼稚,不能使儒學與西學真正融合。
宋恕也認為自漢以后的儒教都是“偽教”,其特點是“陽儒陰法、以法亂儒”,儒學名存實亡。中國兩千年間的學術思想主流實際上是法家思想。這種議論,其目的是通過對漢代以來的儒學進行否定從而展開根本改造。他進而提出“復洙泗之真教”的主張。但是“洙泗之真教”并不是孔子的原始儒學,宋恕對儒家元典及儒家所尊崇的古代圣王也加以抨擊。而他所認為的“真教”其實是當時西方的政教和學說。從源流上講,宋恕認為西學是孔學的西傳,是中國古學自秦以后在西方的復興。從內(nèi)容上講,他把民主與革命當作儒家的宗旨。宋恕的復教說“形式上是復古,實質(zhì)上是革新”[1]156,其最終目的是“變法家之天下為儒家之天下”。宋恕還將儒法的對立擴大到世界范圍,認為東方國家盛行法家之學,西方國家盛行儒家之學,如此一來其變革的目的更為明顯。張錫勤先生認為,宋恕的復教說和康有為的復原說相比,目的和手段相同且更加粗糙與直接,其中西融合的工作更加簡單化。
譚嗣同同樣主張對儒學進行改造,在這一點上他受到康有為的影響。譚嗣同也將孔學視為“教”。他認為孔子創(chuàng)教是為了“變不平等為平等”,孔學的核心是仁,仁即是平等,孔子學說充滿了民主與平等的精神。其孔教變革的理論同樣建立在孔學變質(zhì)的基礎上,只是譚嗣同的孔學變質(zhì)史與康有為和宋恕稍有區(qū)別,他更加突出抨擊荀學。譚嗣同將兩千年來的后世儒學稱之為荀學,實際上是“借荀學之名,將尊君統(tǒng)、嚴等差、重綱常概括為后世儒學的宗旨,說明它與原始儒學的區(qū)別”[1]160。譚嗣同對現(xiàn)存儒家經(jīng)典也進行否定,認為孔子生于“據(jù)亂世”而不得不言辭隱晦,又經(jīng)“荀學摻雜”現(xiàn)存的儒家經(jīng)典很難了解原始孔學。而原始孔學中的平等與民主,其實是譚嗣同自己所賦予的。
梁啟超對儒學的態(tài)度前后變化明顯。起初追隨康有為而尊孔,但是很快發(fā)生變化。他首先在“保教”的問題上與康有為發(fā)生分歧。梁啟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論》中對“保教”說進行系統(tǒng)地批判。他否定孔教為宗教,認為孔子是哲學家、經(jīng)世家、教育家而不是宗教家,比較科學地恢復孔子的本來面目,指出要糾正“以西學緣附中學”的錯誤做法。梁啟超不否認孔子學說和整個儒學的內(nèi)在價值,但是又根據(jù)進化論的觀點指出孔子與儒學的時代局限性,這些其實是主張對待儒學應該批判繼承。
嚴復一開始即對傳統(tǒng)儒學持批評態(tài)度。他把矛頭公開指向“六經(jīng)五子”和“教化學術”。認為以儒學為代表的“教化學術”是造成中國積貧積弱的重要原因。他又將抨擊對象擴大到整個“中學”,對中國的“古書成訓”、宋學、漢學提出尖銳的批評。不過張錫勤先生指出,在戊戌時期嚴復思想雖堪稱激進,可是對儒學、中學并非全盤否定,嚴復又認為傳統(tǒng)文化包含著“民之特性”,不可以“俱去”。嚴復“雖然更重西學,但根本方針依然是融會中西”[1]171。
維新派思想家為了給資本主義變革作理論論證,迫切需要尋找新的理論武器。西學東漸以來,維新派思想家積極引進、吸取西學,以幫助自己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在張錫勤先生對戊戌維新思潮的研究中,比較全面地論述了西學對維新派思想家產(chǎn)生的影響。
在政治變革上,維新派思想家的進化史觀、民權(quán)觀等都受到西學的影響。變法之初,維新派需要從理論上論證并大力宣傳變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他們從西方引進進化論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的變易思想相結(jié)合,形成一套頗為系統(tǒng)的進化史觀??涤袨?、梁啟超、譚嗣同、嚴復、唐才常等都依據(jù)他們所掌握的西學知識,描繪地球生成與進化過程。而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化,當時多數(shù)維新派思想家都接受康有為的理論,以“三世說”來表述。馮友蘭提到,康有為的“三統(tǒng)三世”說“蓋欲以之包羅當時人之新知識,當時之新事實”[2],可見,康有為的“三世說”也包含西學內(nèi)容。根據(jù)張錫勤先生的論述,維新派的進化史觀有如下特點:一是變易是宇宙萬物的普遍規(guī)律,不僅“器”變,“道”也會變。二是變易的過程是不斷向前發(fā)展進化的過程,不論自然還是社會,都是由低級到高級的進化。三是進化是由舊向新,天地萬物不斷變化日新才能維持生存和發(fā)展,頑固守舊則必然導致滅亡。維新派思想家的“興民權(quán)”的政治理想也是受惠于西方,民權(quán)思想是西方資產(chǎn)階級民主政治的理論基石。張錫勤先生描述的維新派民權(quán)觀,經(jīng)歷了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演變過程。維新派的民權(quán)觀首倡者是康有為,但是康有為當時剛剛涉獵西學,對西方的政治學說了解有限,對民權(quán)只提出一些命題而未充分論證。嚴復利用西方的社會契約論解釋國家和君主的產(chǎn)生,提出主權(quán)在民的思想。受嚴復傳播西學的影響,維新派思想家形成較為鮮明的民權(quán)觀。在百日維新失敗之后,通過對西方的社會政治學說進一步了解,梁啟超等人的民權(quán)觀漸漸達到成熟。梁啟超介紹了盧梭的民權(quán)思想,提出“國民”這一源于西方的政治概念。在20世紀初,梁啟超又宣傳權(quán)利和義務的觀念,主張以斗爭得權(quán)利,實現(xiàn)民權(quán)。經(jīng)過梁啟超的提倡民權(quán)觀念更加普及。
在“文化革命”上,維新派思想家利用西方學說破壞舊文化,樹立新思想。梁啟超是“文化革命”的主帥,其思想最有代表性。梁啟超認為,要進行文化革新,建設新學說,必須先“破壞”舊的文化。他引證路德破壞舊宗教而新宗教興起,培根、笛卡爾破壞舊哲學而新哲學興起,斯密破壞舊生計學而新生計學興起,盧梭破壞舊政治學而新政治學興起等西方近代學術文化進步的歷史來論證這一觀點。同時指出,無論破壞還是建設都需要“借他社會之事物理論”,積極引進西方文化。也就是說“西方文化既是‘破壞’中國舊文化的武器,也是使中國文化獲得活力的新血液”[1]177。梁啟超主張東西兩大文明“結(jié)婚”,“三揖三讓”來迎娶“西方美人”,也就是通過中西文化的融合來建立新文化。具體而言,在道德革命中,維新派思想家猛烈抨擊三綱五常,希望建立一種正確協(xié)調(diào)群己、公私、人我關系的新型人際關系,他們協(xié)調(diào)這些關系的基本出發(fā)點是西方資產(chǎn)階級思想家提倡的“合理利己主義”思想。在詩界革命中,維新派詩人批評舊詩壇的復古傾向,立志成為“詩界之哥倫布、瑪賽郎(麥哲倫)”,又通過詩歌宣傳西學,介紹西方新事物。在小說界革命中,梁啟超批判中國舊小說的不良影響,高度重視小說的社會功能,鼓吹通過小說界革命來“改良群治”和“新民”,其實也是受到西方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的啟發(fā)。在史界革命中,梁啟超借鑒“西史”,揭露舊史學存在的種種弊端,提出建設新史學的一些意見,其中提到運用西方新的科學方法。在哲學變革中,張錫勤先生總結(jié)嚴復、梁啟超等人介紹了“進化論和社會達爾文主義、英國近代的唯物主義經(jīng)驗論和實證主義、西方邏輯學、德國的康德、尼采哲學、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等”[1]212。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的傳入,也為哲學變革提供了科學基礎,對中國哲學的天道觀、變易觀、物質(zhì)觀、認識論、方法論等都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
張錫勤先生又指出,在大力宣傳西學的同時,維新派思想家也清醒地認識到西學的一些弊端,對西方資本主義有所揭露批評。戊戌時期,維新派提出的大部分主張都是在模仿西方,試圖以西方的資本主義為榜樣來改造中國。但是19世紀末的西方社會矛盾重重,經(jīng)濟危機爆發(fā)、貧富分化加劇、工人運動興起等社會問題暴露出資本主義制度的固有矛盾。因此維新派思想家“對西方資本主義既向往又不盡滿意,既有謳歌贊美,又有揭露批評”[1]293。康有為從一開始倡導變法維新,就認為“泰西之政”不及“三代之政”,有種種的社會問題。后來又全面揭露了西方議會選舉腐敗、道德風俗敗壞、貧富差距加劇等社會弊病。嚴復在傳播西學的同時,也指出西方社會有壟斷、貧富不均、均貧富之黨興、戶口有過庶之憂等問題。譚嗣同也指出過西方因貧富不均導致的工人運動(均貧富之黨起)。出于對西方社會弊病的認識,維新派思想家在規(guī)劃中國的變革藍圖時并沒有完全的寄托于西化。
維新派積極引進、宣傳西學,主張在政治、經(jīng)濟、思想啟蒙等方面學習西方,同時認識到西方資本主義的嚴重弊端而對西化有所保留?;诖?,我們也可以稱維新派為“溫和的西化派”[3]。
隨著西方文化和西方宗教的傳入,一些維新派思想家表現(xiàn)出濃烈的宗教熱情。張錫勤先生認為維新派思想家的宗教熱情多是出于“非宗教動因”,他系統(tǒng)論述了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等人的宗教觀。
康有為認為諸教平等,對佛教和基督教都有所肯定,佛學對其影響還很深。不過戊戌維新前后,他所倡導的卻是“孔教”。張錫勤先生總結(jié)其原因有三:一是從中國國情出發(fā),尊孔子為教主“最易得到國人的認同,最易統(tǒng)一中國人的精神”[1]230。二是提倡孔教,可以抵制西方的文化宗教擴張,捍衛(wèi)本土文化。三是孔教屬于“人道教”,最有益于人道。歷史上儒家與儒學雖然有一些宗教色彩,可是還不是真正的宗教。為了發(fā)揮孔教的宗教功能,康有為做了許多工作。首先,康有為以神秘性說孔子,對孔子加以神化,將之打扮成宗教教主,他宣稱孔子為“創(chuàng)教之圣”,宣稱孔子是“黑帝降精”而生,是“大地教主”。其次,康有為按照自己的意圖,對孔子和孔教進行重塑。他主張進行“孔教復原”,不僅把孔子之教改造成宗教,還要使其改造成為變法維新事業(yè)服務的新宗教。再次,康有為主張在全國范圍建立孔教組織,進行傳教與布道活動,他向光緒皇帝上書,建議設立孔教會。
譚嗣同強調(diào)佛、儒、耶三教相通。他認為原始孔教和佛教、耶教一樣,都講平等??墒呛笫廊逭呤箍捉套冑|(zhì),孔教失去了原來的平等與民主精神。他呼吁出現(xiàn)孔教上的“路德”,進行孔教改革使其“復原”。譚嗣同又接受了佛學的影響,認為佛學最為精深博大,可以兼容地球上所有宗教和學說。但是,張錫勤先生指出,譚嗣同雖然極力推崇佛學,可是他所推崇的其實是梁啟超所說的“應用佛學”,而且還滲透了儒學精神。譚嗣同主要是看中了佛教的救世功能,通過佛學增長心力,感化他人,做到“以心挽劫”。譚嗣同還論證孔、佛相通,六經(jīng)與佛經(jīng)相合,主張借助佛教而推行儒家的精神,表現(xiàn)出“援儒入佛、將儒‘附于佛教’”[1]236。因此,其提倡的佛教是“道德型”的佛教。
梁啟超對立孔教,對宗教持否定的態(tài)度。梁啟超擁護過康有為的“保教”說,不久受嚴復影響開始反對康有為“保教”,建立孔教的主張。梁啟超概括宗教的一些基本特征,認為孔子之教根本不具備宗教特征,認為強行變孔教為宗教是“誣孔子”。梁啟超也反對基督教,認為基督教教義既不高明,又容易受西方列強利用,為害國人,所以反對基督教在中國傳播。但是梁啟超并不是反對在中國建立宗教,他對佛教大加稱贊,認為佛教“決無流弊”。在《論佛教與群治之關系》中,梁啟超總結(jié)出佛教之信仰所具備的“智信而非迷信”“兼善而非獨善”“入世而非厭世”“無量而非有限”“平等而非差別”“自力而非他力”六種特點。張錫勤先生指出,梁啟超雖稱譚嗣同的佛學是“應用佛學”,其實他提倡的佛教更具有應用性和入世精神。梁啟超提倡佛教其實是為了給變法維新和中國近代化事業(yè)提供精神動力,解決國人的“精神上之饑餓”。同時,佛教為中國所本有,也存在捍衛(wèi)本土文化的想法。
張錫勤先生對戊戌維新思潮的研究是多方面、多層次的,這里只截取簡單的幾方面略加論述。戊戌維新思潮在中國近現(xiàn)代化的歷史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正如馮友蘭所說:“歷史的發(fā)展日新月異,特別在近代尤為迅速,前人不及后人又何待言?!盵4]戊戌維新思潮在產(chǎn)生積極影響的同時也有一些不足,這對任何理論而言都在所難免。張錫勤先生對戊戌維新思潮的研究是一種批判性的反思,他側(cè)重于從思想文化角度去理解戊戌維新運動的價值,以“文化批判與重構(gòu)”來解讀這次啟蒙思潮,這對當下我們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而言具有相當?shù)膯l(fā)性意義。
[1] 張錫勤.戊戌思潮論稿[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
[2]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M].北京:中華書局,2014:869.
[3] 柴文華.中國現(xiàn)代西化派倫理思潮研究[J].青海師專學報(教育科學),2006,(4):12.
[4]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24.
〔責任編輯:屈海燕 王圣姣〕
2017-02-22
張收(1990-),男,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生,從事中國現(xiàn)代哲學研究。
B25
A
1000-8284(2017)03-0023-05
紀念張錫勤先生逝世一周年專欄 張收.張錫勤先生對戊戌維新思潮的研究[J].知與行,2017,(3):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