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馬克思主義利益觀在構建價值認同機制中的方法論意義

2017-01-27 17:39:40
南都學壇 2017年4期
關鍵詞:利益觀馬克思利益

沈 洪 豪

(鄭州大學 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 河南 鄭州 450001;南陽師范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河南 南陽 473061)

?

馬克思主義利益觀在構建價值認同機制中的方法論意義

沈 洪 豪

(鄭州大學 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 河南 鄭州 450001;南陽師范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河南 南陽 473061)

馬克思主義利益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價值認同機制的構建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意義。馬克思主義利益觀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包含利益的客觀性、利益的物質性、利益的歷史性、利益的具體性等觀點,對于構建價值認同機制,不僅提供了理論支撐,而且在實踐上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馬克思主義利益觀深化了對價值認同的本質認識,為構建價值認同機制提供了利益原則、路徑選擇和評價尺度。

馬克思主義利益觀;認同機制;方法論意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1]《貨殖列傳第六十九》作為文明史上最早出現的理論概念之一,“利益”伴隨著人類社會的成長而進入人類理性的沉思之中。作為社會主體的人,在創(chuàng)造歷史和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進程中,利益現象和利益問題無時無刻都在對人類的社會生活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從思想史的視野來看,在前資本主義社會,思想家們對利益的研究是不自覺的;而到了資本主義時代伴隨著商品經濟的充分發(fā)展,對利益的研究才真正地作為一項學術議題。利益問題不僅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產生的起點,也是價值認同的現實基礎。馬克思主義利益觀是馬克思、恩格斯及其經典作家關于利益問題的科學認識和系統(tǒng)思想。馬克思認為:“‘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丑?!盵2]286

利益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問題日益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現實課題。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為出發(fā)點,協(xié)調各種利益矛盾,做好思想觀念的轉變和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工作。張耀燦、劉建軍把利益原則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認為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和載體。項久雨在《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論》中指出,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生成的動力。譚培文從利益認同機制視角闡釋馬克思主義利益觀在價值認同中的應用。李維昌用利益分析的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學術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從不同的視角研究利益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用新的研究成果詮釋馬克思主義利益觀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新發(fā)展。 把馬克思主義利益觀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研究,從利益視角深入研究思想問題,能為價值認同機制的構建提供方法論指導。

一、馬克思主義利益觀的豐富內涵

馬克思和恩格斯關于利益問題的思想體現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經典著作中。從《神圣家族》開始關注人們的物質利益,在《經濟學手稿(1857—1858)》中揭示社會經濟關系的利益實質體現,在《資本論》《剩余價值理論》中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利益矛盾的表現方式,在《共產黨宣言》等著作中分析了工人階級的共同利益等思想,這些都包含著馬克思、恩格斯關于利益觀的豐富思想。利益是社會關系的根本表現。馬克思和恩格斯從分析私有制產生的過程入手,認為社會分工造成利益的對立,認為利益從本質上是人們相互依存的社會關系,同時反映一定社會性質的現實關系。恩格斯通過對社會經濟關系的考察,發(fā)現了經濟利益在社會中的支配作用,認識到階級沖突產生的根源。正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物質利益的本質把握,才形成了歷史唯物主義,其中蘊含著馬克思主義豐富的利益思想。

(一)利益的客觀性

馬克思指出:“人們?yōu)榱四軌颉畡?chuàng)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盵3]79利益絕非一般的抽象物,而是人類社會客觀的生活條件。以需要為基礎的利益是在滿足人的現實的需要過程中產生的。人的需要體現的是人對客觀對象的依賴性,這種客觀性的需要在社會關系中就展示為利益。究竟何為利益?思想家們盡管各自的定義不同,但都普遍認為利益是人們存在和發(fā)展的各種社會條件的總和,包括實物需求的物質條件和情感關愛等精神條件。按照經典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從唯物史觀的視角探察利益的概念,利益不是抽象的概念存在物,而是客觀存在的歷史現象;利益的內容主要是人類的社會生活條件,而在其中最為根本的又是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條件。

(二)利益的物質性

利益的客觀性彰顯的是利益的物質性。談論利益問題和研究利益現象都必須基于對物質現象和物質問題的追問。馬克思的政治哲學從未缺席對利益的研究,甚至可以說經典馬克思主義的一系列觀點,尤其是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正是基于對物質利益的分析而做出的。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馬克思本人就提到:“1842—1843年年間,我作為《萊茵報》的編輯,第一次遇到要對所謂物質利益發(fā)表意見的難事。萊茵省議會關于林木盜竊和地產分析的討論,當時的萊茵省總督馮·沙培爾先生就摩賽爾農民狀況同《萊茵報》展開的官方論戰(zhàn),最后,關于自由貿易和保護關稅的辯論,是促使我去研究經濟問題的最初動因?!盵4]31在馬克思看來,他之所以研究經濟問題,最初動因就是驅使人們從事生產實踐的物質利益。鄧小平說道,如果“不重視物質利益,對于少數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5]146。物質利益是人們最重要的和首要的利益,因為它關系到人們的生存和發(fā)展,而人們要生存和發(fā)展就必須把消費作為利益的生活資料,而生活資料的物質形態(tài)則展現了利益的物質性。

(三)利益的歷史性

利益的歷史性說明在不同的歷史時代,利益的形式、內容包括實現利益的手段都是不同的。利益是客觀的物質生活條件,而物質生活條件是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變化的。于是,按照馬克思歷史唯物論的觀點,在理解利益的內涵時應該將其與特定的歷史階段相聯(lián)系。既要看到人類歷史進程的普遍性而存在的利益的共性,又要注意觀察歷史發(fā)展的階段性所帶來的利益的差別性。馬克思主義認為,利益在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有著質的不同。資本主義社會由于人與人之間的異化關系,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演變成了金錢關系,變成了純粹物化的關系。正如馬克思所言,資本主義社會的分工只要還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出于自愿,那么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之間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分裂。在社會主義社會,因為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建立,人們的利益從根本上來講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是本著為大多數人利益而服務的,它所指向的是利益的公共性而非階級性的私利。

(四)利益的具體性

利益的具體性要求我們必須辯證地把握“利益”,它不單單是一般意義上的抽象利益,利益是人們的具體的、現實的、活生生的個人利益,它最終指向的是每個人的自由和全面發(fā)展。 馬克思強調:“代替著那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lián)合體,在那里, 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3]285與思想史上其他思想家對利益研究不同,馬克思總是致力于實現以無產階級為代表的人民大眾的利益,并以此為基點來研究歷史規(guī)律,從而達到人的真正利益的實現——共產主義。人民群眾不僅是社會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更是社會利益成果的享有者。馬克思公開宣稱:“共產黨人沒有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盵6]285由此,我們在理解形形色色的利益觀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的利益觀時,不能離開人民群眾的現實的具體的利益。

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也是馬克思主義利益觀的出發(fā)點。人是社會發(fā)展的主體,發(fā)展生產,搞好經濟的目的就是滿足人的物質文化利益,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調和各種利益矛盾,處理好各種生產關系,推動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態(tài)的全面協(xié)調進步,在實踐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促進社會生產力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利益觀的基礎,只有協(xié)調好各種利益關系才能促進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在處理各種利益矛盾時,要注重事物的相互聯(lián)系,要注重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協(xié)調個人與集體、人與自然、各個集體間、個人間的關系,統(tǒng)籌兼顧,實現人類、自然、經濟、政治、文化的協(xié)調發(fā)展。不斷滿足人們物質文化需求是馬克思主義利益思想的根本所在,改革和發(fā)展歸根結底是要調整人們的利益關系,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利益需求。一方面,在階級社會,滿足物質文化需求的主體主要是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滿足的是絕大多數人的物質文化利益。另一方面,社會性質不同,滿足物質文化需求的方式不同,在階級社會中,存在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根本矛盾,經濟危機不可避免;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存在人民利益一致性,能夠很好協(xié)調各方面利益,調動各種積極因素,促進社會發(fā)展,更好地實現人民的物質文化利益。

本實驗室對定值標準物質進行不同濃度稀釋后測定下限HBV DNA為0.5 IU/ml、HIV RNA為2.5 IU/ml、HCV RNA為0.19 IU/ml。Ultrio Elite檢測試劑盒提供的分析靈敏度分別為:HIV-1 18(15.0 ~ 23.5)IU/ml,HIV-2 10.4(8.9 ~ 12.6)IU/ml;HCV 3(2.5 ~ 3.9)IU/ml;HBV 4.3(3.8 ~ 5.0)IU/ml,本試驗滿足試劑說明書要求,確認通過。

二、馬克思主義利益觀對構建價值認同機制的理論指導

追求利益是人們各種活動的內在驅動力,利益矛盾推動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盵2]187人們在追求利益的同時,推動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不斷積累著物質財富,也產生著豐富的精神文化產品,滿足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利益需要決定思想認識。正是在利益的驅動下,推動著人們的生產,決定著人們的社會文化生活。價值認同是指認識主體通過對客體的不斷認識,逐步形成信念并指導自己行為的過程。價值認同首先和認識有關,認識的水平從某種意義上決定價值認同的程度。認識水平的提升有賴于先進理論的指導,當下對我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認同更需要科學的、系統(tǒng)的理論指導。馬克思主義利益觀對價值認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深化對價值認同的本質認識

馬克思主義利益觀認為利益決定思想,有什么樣的利益觀就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因此,價值認同的本質是利益認同,價值觀形成的過程就是利益認同、共識的過程。價值認同說到底是人的思想轉變過程。主體的認識水平和認同能力決定價值認同的程度。從個體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主體對客體的感知、認知、接受和評價,體現在心理的知、情、意、念、行。把認識的內容融入個體心理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主體認識到自己利益的過程。我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人們認識到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相一致性,逐步轉變成為自己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指南:“就是要使群眾認識到自己的利益,并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斗?!盵7]1318構建價值觀認同機制,就是要結合價值認同的利益共識本質過程,結合認同主體的認識水平和現實條件,研究有利于價值形成的方式方法,形成符合實際的利益引導模式。

(二)強化對價值認同的目標認識

“價值認同”就是社會多元主體通過社會實踐交往而在觀念上達成的關于對某種價值的一致同意和認可。在社會生活中,多元利益格局的存在使得各類利益主體在社會交往中很難達成價值觀的統(tǒng)一。由此,利益沖突導致了價值觀沖突,而價值觀上的沖突又會促使社會矛盾升級,妨礙社會和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思想基礎,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層面上助力社會主義社會的價值認同,應是馬克思主義利益觀的意義所在。價值認同的目標就是通過利益認同,形成共同的價值理想、價值取向,完成價值整合,從而形成價值追求的一致性和統(tǒng)一性,達到增強凝聚力、提高實踐動力的目的。價值認同從本質上講就是利益認同,只有主體認識到自己的利益,才能從思想深處實現價值認同,進而上升到意志和信念,指導自己的行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為我們指明了價值認同的總目標,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要從國家層面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思想,從社會層面樹立社會利益和諧思想,從個人道德層面樹立集體主義思想,在處理個人與他人、集體利益時能夠以集體利益為重,樹立社會主義義利觀。

(三)拓展對價值認同的內容認識

利益從本質上講是指:“一定的客觀需要對象在滿足主體需要時,在需要主體之間進行分配時所形成的一定性質的社會關系的形式?!盵8]81利益從客體上講,包含著物質利益(經濟)、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生態(tài)利益等內容。因此,從本質上講,價值認同包含以上各種利益的認同。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正在進行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面對思想意識多元的新特點和思想文化交流交鋒的新形勢,實現核心價值觀的廣泛認同,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民族觀,不斷增強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習近平指出:“必須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強民族團結,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盵9]

三、馬克思主義利益觀對構建價值認同機制的現實意義

價值認同機制的構建,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與實踐緊密相連。機制是事物各結構要素間的連接方式和運行模式。價值認同機制就是認識主體在認同客體的實踐過程中,影響認同效果的各種因素關系的總稱。價值認同的決定性因素是利益,馬克思主義利益觀是關于利益的科學的本質看法,對于構建價值認同機制有著方法論的指導意義。

(一)為構建價值認同機制提供利益原則

作為教育引導價值認同的過程,價值認同中的利益原則是指在價值認同的過程中,要注重認同主體的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維護他們的切身利益和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中國共產黨根據長期的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按照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形成了宣傳思想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把宣傳思想工作看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注重將人們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來解決思想問題。馬克思主義利益觀視閾下的利益原則應用到價值認同中,首先要明確認同者的利益主體地位,只有關注認同者的利益需求,使人們認識到自己利益和集體、社會利益的一致性,才能凝聚各種發(fā)展力量,促進社會進步。其次要注重認同者的利益訴求。只有疏通好渠道,將認同者的利益需求表達出來,才能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從而實現價值認同的目標。再次就是要處理好自身的各種利益關系,比如自己和他人、目前和長遠等利益的關系,形成科學的、高尚的利益觀。

(二)為構建價值認同機制提供路徑選擇

價值認同是主體逐步接受價值理念,從心理認同到行為認同不斷深入的過程。認同機制的構建結合主體的心理認同的不同階段,針對性地提出利益認同的方法。價值認同的實質是利益認同。價值認同的路徑選擇要以馬克思主義利益觀為指導,以主體利益實現為根本提出具體的方法指導。價值觀認同從心理上主要歷經“認知認同、情感認同、理性認同和行為認同四個階段”[10]。認知認同階段的文化利益整合,就是以教育資源為對象,以優(yōu)化教育資源為目標構建價值認同的系統(tǒng)平臺,實現主體對價值理念的認知認同;情感認同階段的物質利益協(xié)調,就是通過滿足主體的物質利益,奠定思想認同的物質基礎,從而實現對價值理念情感一致的目的;理性認同階段的精神利益鼓勵就是通過精神引導的方法,提升主體的意識水平和思想境界,以達到理性認同的目的;行為認同階段的習慣養(yǎng)成塑造是指在主體意志的支配下,通過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使人們在現實日?;顒又雄`行價值觀的矯正方式。

(三)為構建價值認同機制提供評價尺度

對價值認同的評價是檢驗認同效果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價值認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評價可以效驗認同的具體情況,發(fā)現認同中存在的問題,明確工作目標以促進認同的不斷深入。認同評價只有本著客觀、全面、準確的原則,才能為進一步深化認同提供有價值的借鑒意義。評價標準是具體的評價尺度,是評價主體衡量目標事物價值大小的依據,是衡量認同效果的實現的可操作的規(guī)則。評價標準的合理性直接決定著評價效果的準確性。以馬克思主義利益觀為指導,從利益實現的角度提出具體的評價標準是增強價值認同實效性的重要途徑。一方面從認同的利益性質上評價。首先,是否通過社會利益協(xié)調,深化認同者對利益的一致性理解;其次,是否實現個體目標和社會共同價值目標的有機統(tǒng)一,使個性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相一致;再次,是否促進人們道德水平的提升,激發(fā)個體巨大的精神潛能,并匯聚到為社會發(fā)展不斷奮斗的實際行動當中。另一方面,從認同的實現的過程進行評價。認同從心理上講包含內化、外化兩個過程。內化可用認同度、外化可用踐行度來評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的精神支柱,是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宏偉目標的思想指南。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發(fā)展戰(zhàn)略機遇期,廣泛的價值共識和共同的價值追求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按照馬克思主義利益觀構建價值認同機制,更好地凝聚中國力量,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司馬遷.史記:卷129[M].北京:中華書局,1982.

[2]中央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央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中央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中央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8]王偉光.利益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9]習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2015-08-15.

[10]陶韶菁.如何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N].光明日報,2016-06-09.

[責任編輯:張?zhí)炀癩

2017-05-28

河南省高?;鶎狱h建創(chuàng)新項目“高校‘一帶四化’學習型領導班子和黨組織建設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項目編號:2016DJXM093。

沈洪豪(1976— ),男,河南省南陽市人,鄭州大學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博士研究生,南陽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主要從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D641

A

1002-6320(2017)04-0091-04

猜你喜歡
利益觀馬克思利益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列寧教育強國論對新時代大學生國家利益觀教育路徑的啟示
論確認之訴的確認利益
研究生法學(2020年6期)2020-04-13 07:59:46
毛澤東思想利益觀的歷史進程、核心內容和未來進路
從理性主義到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利益觀的形成理路研究
環(huán)保從來就是利益博弈
能源(2016年3期)2016-12-01 05:11:17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fā)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絕不能讓“利益綁架科學”
厦门市| 灵川县| 新营市| 三门县| 广元市| 满洲里市| 澄江县| 三门峡市| 盖州市| 施甸县| 新竹县| 沾化县| 邻水| 河间市| 富阳市| 三门县| 永定县| 三亚市| 青神县| 华坪县| 屏山县| 阳山县| 淮阳县| 武平县| 吉林省| 曲麻莱县| 桂平市| 灵宝市| 绥中县| 南澳县| 泽库县| 永城市| 察雅县| 阜城县| 含山县| 德安县| 叙永县| 武功县| 华坪县| 马尔康县|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