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大 強
(信陽師范學院 淮河文明研究中心,河南 信陽 464000)
新時期何景明研究綜述
韓 大 強
(信陽師范學院 淮河文明研究中心,河南 信陽 464000)
何景明是河南信陽人,明代文壇前七子領(lǐng)袖人物之一,與李夢陽共同倡導文學復古運動,對當時及后世詩壇產(chǎn)生較大影響。關(guān)于何景明的研究肇始于明代李開元,明末至近代較為興盛,20世紀初較冷寂,新中國成立之后,學界有所關(guān)注,且有慢慢擴大之勢。尤其是新時期以來,有關(guān)何景明的研究成果越來越多,并不斷向深度和廣度拓展。總體觀之,新時期對何景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生平事跡與著述論考,主要涉及生平事跡、創(chuàng)作情況、交游、遺跡、著述版本、逸文等方面,其中付開沛的《何大復年譜》、陽海青的《何景明著述版刻述略》等文影響較大。二是關(guān)于“李、何之爭”的討論,“李、何之爭”是學界關(guān)注的焦點。李、何之爭既關(guān)系到對二人的評價問題,又牽涉如何認識“前七子”這個文學流派的問題,對李、何之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論爭的時間與論爭的焦點。傅瑛的《李夢陽與何景明論爭時間初探》,郭平安、高益榮的《論明代前七子李何之爭》等文受學界重視。三是作品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兩個方面,任訪秋的《何景明簡論》、劉國盈的《論何景明的文藝思想》等文較為系統(tǒng)、全面、深刻。四是對復古理論的評價,李、何文學主張與論爭的一個焦點就是復古,在復古問題上他們有同有異。郭豫衡的《“前七子”的“復古”與何景明的文風》、金榮權(quán)的《何景明的復古理論與文學思想》等文具有代表性。五是綜合研究,新時期以來,關(guān)于何景明研究視域越來越寬廣和深入,有研究專著,有博碩論文,有李、何對比研究,有何景明縱橫向比較研究等,其中姚學賢、金榮權(quán)的《何景明評傳》、饒龍隼的《李何論衡》等著文質(zhì)量較高。
何景明;新時期;研究;綜述
關(guān)于何景明的研究肇始于明代李開元,明末至近代較為興盛,20世紀初較冷寂,新中國成立之后,學界有所關(guān)注,且有慢慢擴大之勢。尤其是新時期以來,有關(guān)何景明的研究成果越來越多,并不斷向深度和廣度拓展。自1981年姚學賢、祝愷在《信陽師范學院學報》上發(fā)表《略談何景明》[1]始,以《信陽師范學院學報》為主陣地,形成了對何景明進行持續(xù)研究的熱潮。通過中國知網(wǎng)檢索和相關(guān)文獻查詢,截至2016年,新時期關(guān)于何景明研究文獻:文章有70多篇,碩博士論文7篇,會議論文1篇,以及相關(guān)研究中涉及何景明的文獻資料300多篇(部),另外還有專著4部。綜觀整個研究,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五個方面。
關(guān)于何景明的生平經(jīng)歷專門研究始于清代信陽人劉海涵的《何大復先生年譜》(以下簡稱劉譜),劉譜從整體上勾勒出何景明生平事跡的全貌、創(chuàng)作情況等,但內(nèi)容較為簡略,引用史料、文字有疏誤。后來者結(jié)合史料、作品、家譜等資料做了進一步的補充和糾誤。1982年付開沛撰寫《何大復年譜》(以下簡稱付譜)[2][3]連載于《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3期。與劉譜相比,付譜:一是充實了史料,生平考論更加翔實,對作品進行了編年;二是辨證史實,補充劉譜中的一些疏漏,糾正劉譜一些錯誤;三是文后附有較為詳細的“何氏世系表略”“何大復行跡圖”“何景明交往錄”“年譜引文主要書目”等。付譜是第一個較為全面、翔實的何景明年譜。草木1991年發(fā)表《關(guān)于“何大復年譜”若干問題的考證》[4]一文,在肯定付譜的價值之后,對付譜進行了補闕駁謬,并歸結(jié)五點:一是增補“胎簪子”別號,并以何景明《七述并序》為證;二是對付譜關(guān)于《祭亡兄東昌公文》中的“二兄”以為是何景明的兩位哥哥,糾正為是何景明的二哥景旸;三是認為付譜關(guān)于何景明三哥景暉為河南府教諭之說理據(jù)不足;四是駁斥付譜說何景明之子何登舉進士、孫何洛文拜相之說,與史實相背;五是補證付譜于何景明有女兒不記、何立三子僅記其一之遺漏。草木的文章有糾誤補缺之功。1995年金榮權(quán)發(fā)表《何景明年譜新編》[5]一文,對劉譜、付譜做了進一步的增補與刪減及考辨:一是對李、何之爭的時間進行考證,為明正德八年(1513年);二是付譜認為何景明是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認識李夢陽諸人并與交游,金譜認為是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并以《何先生傳》為證;將付譜中何景明妻張氏死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訂正為十七年(1504年)等;三是補充一些新材料,如明治弘治元年(1488年)何景明6歲,付譜的材料僅是樊鵬撰《中順大夫陜西提學副史何大復先生行狀》,金譜增加了《亡兄行狀》等??偟目矗鹱V在前賢的基礎(chǔ)上又做了推進。此外,2011年李曉軍《何景明姓名字號考辨》[6]一文,該文圍繞何景明的姓名字號產(chǎn)生的一些傳說和不同說法進行分析辨正。認為何景明姓名的“紅日墮懷說”,來自于他的追隨者及后人的附會。別號“白坡”和“大復山人”一直同時在使用,“胎簪子”并非何景明又一別號。
何景明一生以信陽為中心,求學、出仕、交游。1991年丁三省發(fā)表《何景明與明弘正信陽作家群》認為,信陽人才盛于明代中葉,弘治、正德年間人才輩出,蔚為大觀。正如明人葉朝陽所云:信陽自“敬皇帝(年號弘治)以來,巨公鴻儒,云蒸霞蔚,人握荊山之璧,家傳鄴下之編……功業(yè)文章,被于天下”。文學方面出了明前七子之領(lǐng)袖人物何景明,并形成一個以他為中心包括高鑒、孟洋、馬綠、戴冠、樊鵬等人的信陽作家群。作家小群體的形成源于相同的時代與地域、相近的人生際遇和精神氣質(zhì),以及共同的文學思想和審美情趣。1992年姚學賢、徐揚尚發(fā)表《關(guān)于何景明督學陜西的補正》[7],對劉譜、付譜相關(guān)內(nèi)容進行補充、校正。一是關(guān)于督學陜西的時間,何景明是何時被授以陜西提學副使之職,又是何時離京赴任的,劉譜以為是正德十三年(1518年)七月。付譜則認為何景明“初春在京,春末任陜西提學副使”。并批評劉譜的“七月”之說欠嚴肅。作者認為是正德十三年五月,對此有關(guān)史料有明確的記載,如《皇明史概·大政記》三十三卷:“正德十三年五月,丁已,何景明升副使陜西資學?!痹偃纭秶丁肺迨硪矊懙溃骸罢率晡逶?,壬戌,吏部員外郎何景明為陜西提學副使。”盡管上述二證日期有別,五月卻是公認的。二是二月高陵會康、王問題,何景明督學關(guān)中與京師舊友“前七子”中的康海、王九思等過從甚密,如相見同游、詩文唱和、迎來送歸等。對此付譜僅僅提及何景明的《同敬夫游至華陽谷聞歌妙曲》一詩。三是復興鄉(xiāng)飲、鄉(xiāng)射于關(guān)中。四是因病致仕,康海作文相送;再出仕開學使致仕起用之先例。五是關(guān)于何景明的關(guān)中文字。該文對何景明關(guān)中,督學三年多的生活經(jīng)歷做了全面考察。1993年姚學賢、草木發(fā)表《何景明出使云南雜考》[8]一文,認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夏,中書舍人何景明奉詔出使云南,于次年夏返京,一年的時間不算長,可在何景明短暫的一生中卻相當重要。對此,劉海涵的《何大復年譜》有所記載,付開沛的《何大復年譜》載之更詳,但有些地方錯漏或語焉不詳。姚學賢文對何景明出使云南一些問題進一步考證。一是何景明出使的是云南,而不是云南和貴州。二是何景明出使云南的路線問題。大抵是出京師,取道開封府,經(jīng)許州至南陽府,由襄陽府經(jīng)水路到漢陽府。三是到武漢大概是6月底,而未立秋。四是古今華容非一地,何景明所游所詠皆是古華容。五是《絡(luò)人洞》《桃川宮》作桃源而非華容,何景明是經(jīng)武陵到桃源。六是湖南沅陵不是沅州,湖南沅州不是越南源州。七是由貴陽到查城,而非由查城到貴陽;到貴陽是八月而非九九重陽節(jié)。八是古沾益非今沾益,而是宣威;何景明由貴州去云南,當時未經(jīng)古沾益而經(jīng)今沾益;歸時則經(jīng)古沾益。九是正德元年春,何景明在信陽老家小駐;五月十五日作《觀漲》;六月抵京復命。該文有理有據(jù),起著補正勘誤之功。
1995年姚學賢、龍麗發(fā)表《何景明遺跡考》[10]一文,對關(guān)于何景明的兩處遺跡做了一否一正的考辨。何景明的好友也是他姐夫孟洋有一首《宿堅山寺何仲默有讀書樓》詩篇,《信陽縣志》載:“何大復讀書樓,在縣西四十里堅山寺,孟洋有詩?!弊髡咄ㄟ^對何景明的家世、讀書經(jīng)歷、行蹤、詩文等的考證,認為沒有何大復讀書樓,可能何景明到堅山寺有過短暫的讀書生活。而通過對縣志等史料記載的考證,確認何景明故居存在。
何景明的著述版本問題也較為復雜。1985年李叔毅發(fā)表《何景明問題再探(代〈大復集〉點校序)》[11],認為自明代弘、正時代至于今評論何景明的著名學者不下二百家,褒貶適中者是少數(shù),有意拔高者或片面攻擊者是多數(shù)。作者通過對《大復集》的點校、點評,倡導應(yīng)對何景明的詩文實事求是地評價。1995年陽海青發(fā)表《何景明著述版刻述略》[12],認為何景明詩文集大致可分為二十六卷本和三十八卷本兩個系統(tǒng)?,F(xiàn)存二十六卷本,明代有兩刻成于嘉靖年間,皆稱《何氏集》:一為沈氏野竹齋刻本,湖北圖書館有一藏本;二為義陽書院刻本?,F(xiàn)存三十八卷本,明清各有二刻:明萬歷五年(1577)陳堂、胡秉性刻本,明刻本,具體年不詳,行款、字數(shù)、邊欄與萬歷五年本同,但刀法略異,無刻工名氏和字數(shù),且略有補正,排列次序亦稍有變動;清乾隆十五年(1750)何輝少等刻本,清咸豐二年(1852)世守堂刻本。除二十六卷本和三十八卷本外還有下述明刻本: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袁燦刻《大復集》三十七卷附錄一卷;明嘉靖間楊??獭洞髲图肥恚幻骺獭逗未髲拖壬范司?。關(guān)于《何大復先生集》還有《四庫全書》等三種抄本;同時何氏之詩集,包括單刻選集和各種叢書本在內(nèi),計有十刻。此外,何景明其他著述,諸如文集、尺牘、地理、儒學、雜學、雜記及輯錄等約十三種刻本。該文對何景明的著述版刻做了系統(tǒng)、翔實的考辨,有較高的學術(shù)價值。2004年傅瑛《關(guān)于〈大復集〉的版本》[13]認為何景明《大復集》的版本主要有三種:明嘉靖三年刻本、嘉靖三十七年刻本和萬歷五年刻本。王重民曾對嘉靖三十七年刻《大復集》三十七卷本及萬歷五年刻三十八卷本提出疑問,作者認為刻本不同的原因是編纂者的指導思想有別造成的,并無刪削或殘缺。該文也是對陽海青文的爭鳴。
此外,還有幾位先生對何景明詩文賦做了補遺工作。1997年傅瑛在《中州學刊》上發(fā)表《關(guān)于何景明的兩篇逸文》[14]:一是嘉靖《真陽縣志》中的一篇逸文《送陳子令垣曲序》;二是嘉靖《太康縣志·藝文集》卷七中的一篇逸文《故大同府推官安公墓碑》。在《何大復集》中均遺漏。接著傅瑛1998年發(fā)表《談何景明的一首逸詩》[15],從版本學的角度,以何景明著作版本流傳變化為依據(jù),分析證明嘉靖《郾城縣志》中《題岳武穆》一首是何景明的逸詩。2011年蹤凡、王海燕發(fā)表《何景明的一篇集外賦》[16]一文,作者從《山西通志》卷二百二十中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何景明的《石樓賦》。該賦不見于各種版本的《何大復先生集》或者《何氏集》,也不見于《歷代賦匯》《賦海大觀》等大型辭賦總集,是何景明的一篇佚賦。
何景明作品研究是何景明研究的一個重點,主要集中在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兩個方面。1986年任訪秋發(fā)表《何景明簡論》[17]一文認為,何景明的思想,其主流仍是傳統(tǒng)的儒家一派,但也擷取了道法兩家之長,形成了他的思想體系。其藝術(shù)成就,尤其是散文、詩歌方面,在明代弘、正時期占有重要地位。同年,劉國盈發(fā)表《論何景明的文藝思想》[18],將何景明的文藝思想歸納為四個方面:一是重視文學的內(nèi)容;二是強調(diào)文學的社會作用;三是重視文學形式完美;四是主創(chuàng)造、反對模仿。同時認為何景明與李夢陽的根本分歧在于:一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看法;二是對“法”的看法;三是對古人的看法??偨Y(jié)歸納基本符合實際。1991年范志新發(fā)表的《何景明詩論略》[19]從八個方面詳細而具體地闡述了何詩的內(nèi)容,即抨擊宦官專政,批評邊軍入京擾亂朝政,批判昏君荒淫無度,表現(xiàn)人民受剝削、受壓迫的慘況,反映徭役、賦稅的重負,唱酬贈答、送別懷人,詠史詩、題畫詩,歌頌祖國山水之詩。將其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歸納三個方面:含蓄、委婉,以情動人,俊逸。范文對何景明詩歌給予了充分肯定。
2011年丁妍發(fā)表《論何景明居家時期詩學思想的轉(zhuǎn)變》[20]一文,從另一個角度探討何景明的文學風格,認為正德二年何景明托病歸鄉(xiāng)休養(yǎng),正德三年又被免官,這期間其生命方式及心態(tài)逐漸發(fā)生變化,詩歌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向內(nèi)收斂的傾向:一是情感的自適與清新明麗的詩風;二是古詩宗漢魏與趨于內(nèi)斂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何景明居家時期詩學思想成為其詩學思想從格調(diào)說向神韻說演進過程中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2012年魏強在《李夢陽、何景明的反理學思想識解》[21]一文中認為,許多研究者認為何景明的《心跡篇》《師問》等具有反理學思想色彩。其實《心跡篇》是儒學“格物致知”和“理一分殊”的自我闡述,《師問》則是對人不對事地抨擊不重素質(zhì)、唯考是問的學校教育,因此二文都不能成為他具有反理學思想的依據(jù)。
此外,1984年陳永標發(fā)表的《明前七子文學主張及李何之爭》[22],1985年廖仲安發(fā)表的《讀何景明〈明月篇〉》[23],1988年范志新發(fā)表的《何景明的詩歌理論——兼論李何之爭》[24],1995年陳書錄發(fā)表的《師古會心 別出新意——何景明〈秋江詞〉賞析》[25],2001年金榮權(quán)發(fā)表的《何景明及其詩文創(chuàng)作簡論》[26],王真2010年發(fā)表的《簡論何景明詩歌創(chuàng)作》[27]以及2011年發(fā)表的《試論何景明賦的思想內(nèi)容》[28]等文章都從某個角度對何景明的文藝思想和藝術(shù)風格做了闡釋。
李夢陽與何景明的論爭是學界關(guān)注最多的問題。新時期以來發(fā)表關(guān)于何景明研究的文章,李何之爭最多,僅專題就有近30篇。李、何之爭既關(guān)系到對二人的評價問題,又牽涉到如何認識“前七子”這個文學流派的問題,所以對其探討十分必要。對李、何之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論爭的時間與論爭的焦點。
關(guān)于李、何論爭的時間,目前還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清人劉海涵的《何大復先生年譜》認為是正德五年(1510年)。1985年傅瑛發(fā)表《李夢陽與何景明論爭時間初探》[29]認為,論爭的時間應(yīng)在正德十三年(1517年)秋以后何景明任陜西提學副使時。王公望在《李夢陽與何景明》[30]一文中附和傅瑛的觀點。1988年范志新發(fā)表《何景明的詩歌理論——兼論李、何之爭》[24]認為是正德八年(1513年)至正德十二年(1517年)。2005年魏強發(fā)表的《李、何之爭時間考》[31]一文,認為李夢陽《再與何氏書》中批駁何景明的《六月望月食》《同川甫寺中避暑》及《訪子容自荊州使回二首》三首詩的寫作時間是確定李、何之爭時間的有力證據(jù),李夢陽在書信中稱前首詩為“近作”。查前者作于正德十年(1515年)六月,后二者作于正德九年(1514年)或十年,結(jié)合何景明《與李空同論詩書》及二人生平,將李、何之爭的時間確定為正德九年至正德十年之間。2010年徐伯鴻發(fā)表《“前七子”中李、何之爭起始時間辯》[32]一文,經(jīng)過對史料的重新發(fā)掘和研究,認為這場論爭的開始時間可以確定在正德十二年冬。2013年趙春寧在《李夢陽、何景明論爭時間考——兼論李、何之爭的影響》[33]628-630一文中對劉譜的正德五年(1510年)說、金譜的正德八年(1513年)說、范志新的正德十年至十三年間(1515—1518年)說、傅瑛的正德十三年秋(1518年)以后說進行了列舉與考辨,提出李、何之爭時間應(yīng)在正德十三年底至十四年初的觀點。此外,姚學賢等先生所著的《何景明評傳》認為李、何之爭在正德八年前后說,白潤德先生的《何景明叢考》認為是在正德十年。關(guān)于李、何論爭時間問題現(xiàn)在還沒有形成統(tǒng)一意見,需進一步探討。
關(guān)于李、何論爭的焦點問題,雖有趨同,但分歧也很大。1984年陳永標發(fā)表的《明前七子文學主張及李、何之爭》[22]一文,對李、何論爭“同”與“不同”進行比較:一是李、何對詩歌藝術(shù)特征都有不同程度的認識,指出了詩歌是“情遇于物”的產(chǎn)物,他們提倡“比興錯雜,假物以神變”的表現(xiàn)方法;二是他們崇尚秦漢散文和漢魏、盛唐詩,不論是李夢陽強調(diào)古調(diào),還是何景明提倡“好古篤信”,其基本傾向還是一致的。他們論爭集中在兩點:一是關(guān)于“法”的問題;二是關(guān)于藝術(shù)風格問題。1998年楊德貴發(fā)表《關(guān)于李夢陽與何景明的文學論爭》[34]一文,認為李、何之爭集中在:關(guān)于“法”的論爭,“因襲”與“創(chuàng)造”之爭,粗豪與俊逸之別。李、何之爭固然有創(chuàng)作藝術(shù)方法方面的探討,但其中也有著傳統(tǒng)文人相輕的陋習。這場爭論,對后來的“公安派”與“竟陵派”都有一定的影響,從而也影響到明中后期的整個文壇。2005年鄧新躍發(fā)表《李、何之爭的詩學內(nèi)涵》[35]一文,認為對于李、何的沖突與分歧僅僅局限于師法古人體式的具體方法上以及詩歌風格的不同取向,其復古的信念則基本一致。2007年馮小祿發(fā)表《李、何論爭的明代言說述評》[36]一文,馮文從文獻學的角度,站在當下的立場,認為李夢陽和何景明的論爭,明人大多認為是李欲壓倒何而發(fā)動了論爭,帶有文人相輕的性質(zhì);對李、何的論爭觀點,從文獻反映的角度看,袒李派占了上風,比護何派和中立派都多。從中可見明代中晚期文學熱衷復古而警惕師心的濃重風氣。2008年郭平安、高益榮發(fā)表《論明代前七子李、何之爭》[37]一文,對李、何論爭的文藝現(xiàn)象進行反思,認為李、何之爭是李夢陽文藝思想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通過文獻分析,認為歷史對李夢陽的評價是不公正的。李夢陽的文藝思想有三個特點:(1)李夢陽在探討何者為文藝“法式”的問題上,主張學習古典法式,還重視法式的靈活運用;(2)李夢陽把寫字與作文做比類,這是符合藝術(shù)規(guī)律的;(3)李夢陽偏好雄渾深厚的文學風格。在爭論中,他不僅反對何景明偏好清俊響亮的風格,而且指責何景明的主張是“同室操戈”。這些思想不免有些狹隘偏激之乖。2008年余來明發(fā)表《明詩研究方法舉隅——以“李、何之爭”為例》[38],通過對“李、何之爭”進行厘析,說明進入文學演進的歷史情境對于理解具體文學事件的典范意義。將“李、何之爭”置于正德末年的歷史情境中予以觀照,并認為何景明詩學觀念發(fā)生的變化,啟示著一種新的詩學思潮的興起。2009年李樹軍發(fā)表《論李夢陽、何景明論爭的文體學意義》[39],認為李、何之爭極具文體學意義。一方面,尺寸、形跡之法與取境之法——對詩歌體制規(guī)定性的觀點的差異;另一方面,“俊亮”與“柔淡”諸義——對詩歌體貌追求的不同。主要涉及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詩法;二是文體風格,其落腳點在文體風格上。
2010年江立員、饒龍隼發(fā)表《李、何并稱辨義》[40]一文,認為李、何是明代弘、正間兩大文學人物的合稱。這個稱謂有特定的文學意義,且隨著后人對李、何認識評價的變易,而引申出李、何和同、李、何分異、李、何優(yōu)劣以及李、何甄實等話題。2010年閆霞發(fā)表《李夢陽、何景明詩“調(diào)”之爭的審美解讀》[41]一文,認為李夢陽與何景明論爭的一個重心就是詩“調(diào)”問題。李夢陽主張“宛亮之調(diào)”,何景明主張“俊亮之調(diào)”。李之“調(diào)”與何之“調(diào)”的美學內(nèi)涵相異。2014年郭鵬發(fā)表《李夢陽、何景明詩學論爭的理論內(nèi)涵及其意義索隱》[42]一文,認為李夢陽與何景明的詩學論爭有著深層的理論含義,二人從相契無間發(fā)展為各張旗鼓,產(chǎn)生了激烈的論爭。對于李夢陽來講,其詩壇盟主的身份意識對其理論主張的闡述邏輯與述說方式產(chǎn)生了影響,我們不應(yīng)僅從其語言措辭本身來解讀其詩學理論,而且應(yīng)該結(jié)合前七子時期的理論背景與明代詩學的發(fā)展走勢,重新厘析李、何之爭,有助于更為準確地理解二人的詩學觀念及其理論意義。趙春寧在《李夢陽、何景明論爭時間考——兼論李、何之爭的影響》[33]628-630中認為,李、何之間的理論分歧,對明代中期的詩壇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一是它直接推動了明代中期復古派內(nèi)部的分化;二是申何抑李的風氣引領(lǐng)了嘉靖前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取向。2011年陽繁華發(fā)表《簡論“李、何之爭”》[43]一文,認為李、何之爭是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chǎn)物。論爭李、何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李、何是否遵循“法式”;其遵循“法式”所用的方法以及最終所達到的文學目的;二者對自己以及對方文學風格的看法?!袄睢⒑沃疇帯痹诿鞔膶W復古運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當然也不免會暴露出自己的矛盾和缺陷。
此外,楊帆的《從李、何文學論爭看何景明的文藝思想》[44],劉紹穎的《〈國寶新編〉中對李、何之爭的評論》[45]等文也對李、何之爭做了一定的闡釋。
李夢陽、何景明的文學主張與論爭的一個焦點就是復古。在復古問題上他們有同有異。1985年郭豫衡發(fā)表《“前七子”的“復古”與何景明的文風》[46]一文,認為“前七子”標榜“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古人復古是先復古道而后古文,可獨明代七子之復古,好像只復“古文”而不復“古道”?!逗巫印肥M古人,可謂亦步亦趨。隨后郭豫衡又發(fā)表《學風復古與文風復古——再談何景明》[47]一文,進一步討論了何景明的學風復古與文風復古之間的關(guān)系。1986年王立言發(fā)表《信陽俊逸人,巾帶含風流——論何景明的詩歌理論和創(chuàng)作》[48]一文,認為何景明力主學古,而又求變古的主張,以及他的“詩本性情之發(fā)”的認識,都是植根于資本主義萌芽不斷發(fā)展,市民階層日益壯大的明代社會。1998年金榮權(quán)發(fā)表《何景明的復古理論與文學思想》[49]一文,認為對于復古,李、何站在同一陣線上,他們復古目的在于“改制”,一方面是要改變八股時文,另一方面則是借秦漢、盛唐的文學精神使沉寂的明代文壇重煥光彩,恢復活力。雖同為“復古”的倡導者,但由于二人不同的藝術(shù)風格的追求,使得何景明無法恪守李夢陽的古“格”與古“調(diào)”,而更傾向于“登岸舍筏”,力求擺脫古詩人的規(guī)范而加以創(chuàng)新,致使二人取舍異路,生了分歧。
2015年吳志達發(fā)表《重提舊案評“復古”——李夢陽、何景明復古理論與創(chuàng)作的高下得失》[50]一文,認為他們兩人都是宗古的,但何重在風神意態(tài)的效法,李重在氣象格調(diào)的臨摹,因而作品風格也不同:何主才情,李重氣骨;何主變化,李重擬議。李夢陽和何景明在理論上曾經(jīng)有過失誤,特別是李夢陽尤為明顯,但從理論與創(chuàng)作實踐的總體而言,其“復古”的實質(zhì),是創(chuàng)新,不應(yīng)曾有幾個極端的擬古怪例而否定其創(chuàng)新的主流。
有關(guān)于何景明復古理論的討論,在何景明研究專著《何景明研究》《何景明評傳》和相關(guān)博、碩論文以及李、何比較研究中等也都有涉及。
新時期以來,關(guān)于何景明研究視域越來越寬廣和深入。新思路、新方法層出不窮,有何景明研究專著,有博碩論文,有李、何對比研究,有何景明縱橫向比較研究。到目前為止,關(guān)于何景明研究專著有4本:李叔毅等人編著的《何大復集》,屬于何景明詩文集點校本,1989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李叔毅、彭學敏、劉文金等編選的《何景明研究》,屬于何景明研究資料匯編,1992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姚學賢、金榮權(quán)《何景明評傳》,采用傳、述、評相結(jié)合的綜合研究,1993年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韓文根的《何景明傳》,屬于史、傳結(jié)合,故事性強,201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4年李叔毅發(fā)表《何景明問題初探》[51],就開始注重綜合研究,從其世、其人、其文三個方面對何景明進行總論。在綜合研究中,李、何比較研究是何景明研究的一個重要部分。1986年劉誠發(fā)表《何景明與李夢陽》[52]一文,認為李、何之爭跟意氣用事有關(guān),但分析一下他們各自申明的關(guān)于詩歌的主張和見解,也是很有意義的。在何景明與李夢陽的互相論難中,各自都對對方的詩歌進行了譏評,這種反唇相譏,雖是出于自以為是的心理,但都不無根據(jù),就是說多少指出了對方詩的特點。2007年饒龍隼發(fā)表的《李、何論衡》[53]是一篇質(zhì)量較高的綜論。他認為:歷來論衡李、何,大抵形成和同、分異和優(yōu)劣三義。關(guān)于和同,論者的看法多種,而李、何并倡復古說最流行。據(jù)實論之,李、何和同是政局、文運、勢利、地緣諸因素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其實質(zhì)是共同主張學古,而非開始就倡言復古。學古著眼于復興中原文學,是李、何和同時期的論調(diào);而復古是一個文學思潮,是李、何分異之后的緒論。關(guān)于分異,論者主要從李、何交誼破裂、李、何論文不合、李、何兩家堅壘諸方面論列。關(guān)于李、何優(yōu)劣,論者主要從經(jīng)術(shù)文學之優(yōu)劣、氣節(jié)人品之優(yōu)劣、詩文各體之優(yōu)劣三方面論列??傊?,明清以來有關(guān)李、何之論衡,是個內(nèi)涵豐富的文學批評現(xiàn)象。2011年魏強、趙國政發(fā)表《李夢陽與何景明人生觀比較初探》[54]一文,認為渴望做帝王師與甘為循吏是李夢陽、何景明人生追求的區(qū)別。由于人生觀不同,故而他們處世的態(tài)度也不一樣。李夢陽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以“勇、同、斷”作為復古的關(guān)鍵;何景明則講求“據(jù)勢”“順勢”,重視客觀因素的影響。這種不同必然濡染到他們文學觀的形成及對文學復古的看法。其他如1992年石麟發(fā)表《李夢陽何景明詩論詩風比較談》[55]等。
何景明與其他作家比較或者縱橫向的延伸研究。2010年孫學堂發(fā)表《何景明與唐詩》[56]一文,認為何景明匡君救時、憂國憂民的精神近于杜甫,但他追求賢人君子的高潔情操、態(tài)度不像杜甫那樣激烈。他對初唐歌行的委婉情調(diào)別有會心,批評杜詩抒情顯直、格調(diào)樸質(zhì),但他的詩歌又深受杜甫影響。他的歌行、律詩成就最高,學初唐四杰和盛唐李白、李頎以及杜甫的詩歌,都能得其神貌,且?guī)煿拍芑纬闪诵憷释覃惖乃囆g(shù)風格。2011年丁三省發(fā)表《何景明與教育》[57]一文,認為何景明一生事業(yè),一是文學,二是教育。早年從事詩文寫作,與李夢陽同為“前七子”領(lǐng)袖,并稱“何李”。后期任陜西提學副使,致力于教育,“略去詞章”,多有實績。其教育思想與業(yè)績及學術(shù)觀點與實踐,至今仍給我們以珍貴啟示。2012年雷磊發(fā)表《楊慎與何景明:六朝派與前七子的交接》[58]一文,認為楊慎與何景明在正德期間過從頗密,可稱詩友、諍友。在交往中,一方面,楊慎和薛蕙“學古而不擬于古”、博學眾體而推崇六朝初唐等思想影響了何景明,致使何氏在主張和創(chuàng)作上發(fā)生一定程度的轉(zhuǎn)變,由此引發(fā)了著名的何、李之爭,從而牽動前七子派的分流;另一方面,因此時何景明已是成名人物,而楊慎、薛蕙適為后進,楊、薛遂借與何論詩而欲揚六朝派之旨,借與何爭勝而欲立六朝派之名,這正是六朝派形成與發(fā)展的動因。2012年李啟迪發(fā)表《何景明對李白詩歌的接受》[59]一文,認為何景明對李白的接受:一是宗唐、宗李;二是表層與深層接受,化用李白詩句,明月意象思維,追尋李白“俊逸“詩風。正是因為對李白等人優(yōu)秀詩歌傳統(tǒng)的接受,何景明成就了其詩歌的獨特風格及在明代詩壇的崇高地位。
2016年岳進發(fā)表《明代古詩選本與謝靈運——兼議何景明“古詩亡于謝”》[60]一文,認為明代古詩選本對謝靈運的編選、評點,與六朝詩歌總集、謝靈運詩集及詩文評,相互回應(yīng)與影響,一方面,以何景明“古詩之法亡于謝”為爭議焦點,從楊慎、黃省曾、李攀龍、王世貞、胡應(yīng)麟、許學夷到鐘惺、譚元春、陸時雍,他們在謝靈運古詩的詩體意義、古詩格調(diào)等方面逐漸達成共識;另一方面,對其古詩格調(diào)和山水理趣的開掘又從不同流派的詩學視角展開,并在清代古詩評選中獲得發(fā)展、完善,使謝靈運的詩史地位真正得以確立。
近十年來,出現(xiàn)了一批關(guān)于何景明研究的博、碩論文。如2009年蘇州大學魏強的博士論文《李夢陽何景明詩學研究》[61]就是一部研究力作。該論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從李、何的家世生平、思想淵源、明中葉的社會情勢出發(fā),對李夢陽、何景明的詩學觀進行比較性的動態(tài)研究,力圖給予李、何詩學更清晰的展示。2008年陜西師范大學高宏洲的碩士論文《以李夢陽、何景明為典型的前七子復古詩學的文化闡釋》[62]認為,復古之所以能夠在中國文論史上不斷登場,因為關(guān)涉古人對文學的獨特體驗,即有一種“衛(wèi)道”“求真”的意味在里面。該文以明代“前七子”的研究為突破口,采取文史哲互通的“文化研究”視角,真實地勾勒前七子復古運動興起的歷史語境,探尋他們復古運動的真實旨趣,描述其來龍去脈。2010年華東師范大學王真碩士論文《試論何景明的詩賦創(chuàng)作》[63]認為何景明把對人民生活的關(guān)注、對民生疾苦的同情作為其詩賦創(chuàng)作的重要主題加以表現(xiàn)。何景明大部分的詩賦作品,無論是諷喻時弊、送別贈答、詠史題畫,還是托物言志,都有一股源自作者肺腑的深情。在寫實、評時的同時,何景明同樣注重文學作品的藝術(shù)性。他的詩歌形象生動,富有音樂美,具有“秀朗俊逸,回翔馳驟”的顯著特征。2012年山東師范大學呂艷萍的碩士論文《何景明詩文研究》[64]從家世與生平、交游、詩文理論、詩文成就等幾個方面對何景明進行論述。2012年蘭州大學劉軍杰的碩士論文《何景明散文觀念研究》[65]認為,應(yīng)從四個方面探討何景明散文事理觀:一是將何景明研究放置在明中期經(jīng)世致用的學術(shù)背景下來關(guān)照;二是論述何景明以事理觀為核心的散文,主張“文之道尚事而明理”;三是闡釋何景明散文事理觀的具體表現(xiàn)和具體教育實踐;四是何景明的散文觀念不能用“文必秦漢”說簡單加以概括,何景明將復古對象定為《左傳》和《史記》并不是簡單的形式復古,而是一種復古方法論。2014年山西師范大學閆婧的碩士論文《何景明辭賦研究》[66],把何景明辭賦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概括為四個部分:諷喻時弊的時事賦,暢言慨嘆的抒懷賦,送別唱和的酬贈賦,托物言志的詠物賦。整體文風呈現(xiàn)“清新俊逸”的顯著特征。何景明的辭賦作品不僅大膽抨擊時弊、深刻斥責黑暗、尖銳揭露宦官佞臣禍國殃民的卑劣行徑,而且對民生民情密切關(guān)注、對百姓苦難憐憫同情。此外,金榮權(quán)于1999年發(fā)表《建國以來何景明研究述評》[67],對新中國成立50年來的何景明研究進行了述評。
何景明作為明代“前七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雖屬二三流作家,但在文學發(fā)展轉(zhuǎn)型的明代中期,他的詩歌理論與創(chuàng)作,尤其是與李夢陽的論爭,對當時及后來文學的走向都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關(guān)于何景明的研究從明代中期至今約500年了。研究者有數(shù)百人,褒貶適中者是少數(shù),有意拔高者或片面攻擊者是多數(shù)。研究者不僅關(guān)注何景明的詩文賦,更加關(guān)注起復古理論及其影響。李、何論爭的時間與論爭的焦點,仍然是學術(shù)研究的熱點。從整個研究歷程看,尤其是新時期以來,關(guān)于何景明研究的學者越來越多,視域越來越寬廣,角度越來越多樣,評價越來越公正。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會有更多的研究成果面世。
[1]姚學賢,祝愷.略談何景明[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1(1):51-56.
[2]付開沛.何大復年譜[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2(2):115-118.
[3]付開沛.何大復年譜(續(xù))[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2(3):34-57.
[4]草木.關(guān)于“何大復年譜”若干問題的考證[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11(3):58-61.
[5]金榮權(quán).何景明年譜新編[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25(1):96-100.
[6]李曉軍.何景明姓名字號考辨[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31(5):96-100.
[7]姚學賢,徐揚尚.關(guān)于何景明督學陜西的補正[J].殷都學刊,1992(4):30-36.
[8]姚學賢,草木.何景明出使云南雜考[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20(4):48-51.
[9]丁三省.何景明與明弘正信陽作家群[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11(3):50-57.
[10]姚學賢,龍麗.何景明遺跡考[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15(2):75-78.
[11]李叔毅.何景明問題再探(代《大復集》點校序)[J].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5(3):29-36.
[12]陽海青.何景明著述版刻述略[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5(2):55-60.
[13]傅瑛.關(guān)于《大復集》的版本[J].殷都學刊,2004(1):78-81.
[14]傅瑛.關(guān)于何景明的兩篇逸文[J].中州學刊,1997(增刊):94-96.
[15]傅瑛.談何景明的一首逸詩[J].殷都學刊,1998(1):65-66.
[16]蹤凡,王海燕.何景明的一篇集外賦[J].中州學刊,2011(4):215-219.
[17]任訪秋.何景明簡論[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6(1):27-35.
[18]劉國盈.論何景明的文藝思想[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6(2):53-59.
[19]范志新.何景明詩論略[J].蘇州大學學報,1991(1):39-43.
[20]丁妍.論何景明居家時期詩學思想的轉(zhuǎn)變[J].語文學刊, 2011(6):10-11.
[21]魏強.李夢陽、何景明的反理學思想識解[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59-62.
[22]陳永標.明前七子文學主張及李、何之爭[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4(3):69-76.
[23]廖仲安.讀何景明《明月篇》[J].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5(4):34-40.
[24]范志新.何景明的詩歌理論——兼論李、何之爭[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8(3):28-36.[25]陳書錄.師古會心 別出新意——何景明《秋江詞》賞析[J].古典文學知識,1995(6):21-24.
[26]金榮權(quán).何景明及其詩文創(chuàng)作簡論[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報,2001(3):61-62.
[27]王真.簡論何景明詩歌創(chuàng)作[J].資治文摘(管理版),2010(2):150-136.
[28]王真.試論何景明賦的思想內(nèi)容[J].才智,2011(22):173-174.
[29]傅瑛.李夢陽與何景明論爭時間初探[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5(2):51-54.
[30]王公望.李夢陽與何景明[J].社科縱橫,2001(5):47-49.
[31]魏強.李、何之爭時間考[J].蘇州大學學報,2005(3):60-62.
[32]徐伯鴻.“前七子”中李、何之爭起始時間辯[J].廣東職業(yè)師范學院學報,2010(4):65-68.
[33]趙春寧.李夢陽、何景明論爭時間考——兼論李、何之爭的影響[G].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第十八屆年會暨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2013.
[34]楊德貴.關(guān)于李夢陽與何景明的文學論爭[J].中州學刊,1998(6):108-110.
[35]鄧新躍.李、何之爭的詩學內(nèi)涵[J].唐都學刊,2005(2):124-126.
[36]馮小祿.李、何論爭的明代言說述評[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61-65.
[37]郭平安,高益榮.論明代前七子李、何之爭[J].西北大學學報,2008(4):64-68.
[38]余來明.明詩研究方法舉隅——以“李、何之爭”為例[J].文藝研究,2008(1):67-72.
[39]李樹軍.論李夢陽、何景明論爭的文體學意義[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28-31.
[40]江立員,饒龍隼.李、何并稱辨義[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4):166-169.
[41]閆霞.李夢陽、何景明詩“調(diào)”之爭的審美解讀[J].電影評介,2010(14):106-107.
[42]郭鵬. 李夢陽、何景明詩學論爭的理論內(nèi)涵及其意義索隱[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42-48.
[43]陽繁華.簡論“李、何之爭”[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2011(6):212-214.
[44]楊帆.從李、何文學論爭看何景明的文藝思想[J].岱宗學刊,2010(2):13-15.
[45]劉邵穎.《國寶新編》中對李、何之爭的評論[J].劍南文學,2013(10):73-75.
[46]郭豫衡.“前七子”的“復古”與何景明的文風[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5(3):26-29.
[47]郭豫衡.學風復古與文風復古——再談何景明[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8(2):48-52.
[48]王立言.信陽俊逸人,巾帶含風流——論何景明的詩歌理論和創(chuàng)作[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6(3):45-50.
[49]金榮權(quán).何景明的復古理論與文學思想[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28(2):23-27.
[50]吳志達.重提舊案評“復古”——李夢陽、何景明復古理論與創(chuàng)作的高下得失[J]. 長江學術(shù),2015(2):24-31.
[51]李叔毅.何景明問題初探[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4(1):80-89.
[52]劉誠.何景明與李夢陽[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6(3):50-57.
[53]饒龍隼.李、何論衡[J].文學評論,2007(3):67-76.
[54]魏強,趙國政.李夢陽與何景明人生觀比較初探[J].人民論壇,2011(17):208-209.
[55]石麟.李夢陽何景明詩論詩風比較談[J].咸寧師專學報,1992(1):57-61.
[56]孫學堂.何景明與唐詩[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54-60.
[57]丁三省.何景明與教育[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5):81-84.
[58]雷磊.楊慎與何景明:六朝派與前七子的交接[J].中國韻文學刊,2012(3):54-58.
[59]李啟迪.何景明對李白詩歌的接受[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9):103-105.
[60]岳進. 明代古詩選本與謝靈運——兼議何景明“古詩亡于謝”[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1):70-76.[61]魏強.李夢陽何景明詩學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9.
[62]高宏洲.以李夢陽、何景明為典型的前七子復古詩學的文化闡釋[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8.
[63]王真.試論何景明的詩賦創(chuàng)作[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64]呂艷萍.何景明詩文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2.
[65]劉軍杰.何景明散文觀念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 2012.
[66]閆婧.何景明辭賦研究[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4.
[67]金榮權(quán).建國以來何景明研究述評[J].殷都學刊,1999(4):77-80.
[責任編輯:李法惠]
2017-01-28
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明朝前期政治生態(tài)與士大夫主體意識研究”,項目編號:16BZS035。
韓大強(1964— ),男,河南省羅山縣人,信陽師范學院學報編輯部教授,碩士生導師,淮河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研究。
I206.09
A
1002-6320(2017)03-00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