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貴良
兩個值得商榷的注釋
唐貴良
原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語文課本第六冊《屈原列傳》第二段“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欲奪之,屈平不與”一句話中將“奪”注釋為“強取”,“與”注釋為“給”;人民教育出版社、延邊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案》中將“奪”注釋為“強迫”,“與”注釋為“同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師教學(xué)用書》中將“奪”注釋為“奪取”,“與”釋義為“給”;華中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文言文評點譯釋》(江夏、肖毅等編著)中將“奪”注釋為“搶(過去看)”,“與”釋義為“給予”;西苑出版社出版的《素質(zhì)教育新教案》中認(rèn)為“奪”有“搶奪”“奪易”(改動)二義,“與”有“給予”“與同”(二義)。根據(jù)當(dāng)時情理和人物性格,“奪”應(yīng)理解為“奪易”,即“定其去取”,“與”應(yīng)理解為“贊同”,既與“奪”照應(yīng),又符合屈原不屈于千秋,強暴的性格。……將這兩個詞的釋義置于前后文來看,以上注釋都不夠準(zhǔn)確。其理由如下:
從“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中可以看出屈原是受懷王之令,制定國家法令的,文中并沒有上官大夫參與其事的材料。再從各有專司的角度看,“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原不與”中,如果將“奪”注釋為“強取”,上官大夫“強取”未定的草稿的意圖不清楚;如果將“奪”注釋為“強迫”,那“奪之”的“之”只能注釋成“屈原”而非“未定草稿”,上官大夫要“強迫”屈原的目的不明確,后面的“與”無論注釋為“給”“同意”“贊同”“給予”都是不倫不類,根本說不通的。如將“奪”注釋為“奪取”,“奪取”的目的就不明了,因為絕不可能是占為己有,這對上官大夫有何益?難道讓懷王認(rèn)為是上官大夫所為而對他寵信有加?懷王又沒有使上官大夫“造為憲令”,這缺乏可信度;如果將“奪”注釋為“搶(過去看)”,而“屈平不與”,那屈原的心胸未免太狹窄,“搶”又顯得上官大夫的行為未免太不文雅了;如果將“奪”解釋為“奪易”,即“定其去取”,也就是“決定其取舍”,“與”解釋為“贊同”,似乎有一定道理,那就是上官大夫想嫁禍于屈原,吻合了“心害其能”,但找不出上官大夫能“決定”的理由。
事實上,我們應(yīng)該從私利上來考慮:就當(dāng)是的實情來看,屈原的改革主張與鄭袖、子蘭、上官大夫的私利沖突應(yīng)當(dāng)是非常尖銳的,屈原所制定出來的國家法令肯定會讓他們的既得利益受損,甚至損失慘重,所以他們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diào)和的。再加上上官大夫“爭寵而心害其能”的實情,應(yīng)將“奪”理解為“強行修改”,只有“改”了才符合他們的利益,而對應(yīng)的將“與”理解為“允許”,這樣,與下文的“饞”和“王怒而疏”才吻合。
所以,如何準(zhǔn)確理解古詩文字詞的含義,不僅要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有的還需要考慮到時代背景,甚至是作者、作品人物的身份、地位、政治立場、利益取舍等。在參考資料多如牛毛的信息時代,作為語文教師應(yīng)持審慎態(tài)度,否則,會貽笑大方的。
★作者單位:云南瀘西縣第一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