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佳
(瀘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
歌曲《孟姜女》中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現(xiàn)研究
李永佳
(瀘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
本文通過分析歌曲《孟姜女》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現(xiàn),以便更加深入的掌握聲樂技巧與表現(xiàn)作品情感內(nèi)容的重要性。
歌曲;演唱技巧;情感表現(xiàn)
聲樂不單純是聲音的藝術,亦是情感的藝術。若缺乏應有的情感,再好的聲音也僅是空有其形而乏其質(zhì),這樣的聲音便不能稱之為聲樂的藝術。因此,掌握好的聲樂技巧與表現(xiàn)作品的情感內(nèi)涵同樣重要。
(一)第一部分演唱技巧的處理
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于我國人民是人盡皆知,然而《孟姜女》一曲卻非人人都熟悉,并非人人都懂得如何該運用怎樣的技巧來進行《孟姜女》一曲的演唱。對此,要想正確處理此中的演唱技巧,需首先從歌曲的情感方面入手,如在該曲的第一部分,主要采取的是慢板的處理方式,因而節(jié)奏相對較為平穩(wěn),旨在表達孟姜女對丈夫的懷念。也正因此,該曲作者才會選擇分解和弦式的伴奏方式來凸顯音樂作品的凄涼與哀怨。隨后一段緊湊的六分音符拉長音,更是極大的改變了該段局部音色的性格,同時也提高了演唱的難度。對此,作為歌唱者,務必要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情感,然后將演唱力度控制在mp強度之上,以展示該段委婉、纏綿的音色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在講解音色特征的同時亦不能單純?yōu)榱藦娬{(diào)而拉長,如此將會讓整段顯得綿長拖沓而使歌曲失去原本的面貌。
(二)第二部分演唱技巧的處理
此段相較于第一部分,其旋律稍顯流動,而作者對此一部分的處理是在維持前段色彩變化以及整體結構的基礎上,巧妙地加入了震音與柱式和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對歌曲所想表達的情感效果進行了強化。因此,針對該部分的演唱,應依舊維持前段舒緩、平穩(wěn)的節(jié)奏,力度也應保持在mp強度范圍內(nèi)。與此同時,演唱者需格外注重對該段中用于描述曲中人物心理特征字詞的處理,以表達出該曲的傷心、哀怨以及凄涼之情。
(三)第三部分演唱技巧的處理
此段相較于前兩部分,無論是在歌曲的調(diào)性或是調(diào)式等各方面都有了極大地轉變。如在調(diào)式方面,該段的調(diào)式由此前的G微調(diào)式突轉F羽調(diào)式,讓整曲色彩顯得更加暗淡,從而在極大程度上增添了音樂的表現(xiàn)力,不禁讓人產(chǎn)生耳目一新之感。之后,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以及不斷推進的音樂旋律,將孟姜女的凄涼與悲苦刻畫的淋漓盡致,讓廣大聽眾也為之動容。因此,針對此一部分的演唱,演唱者應采取聲斷氣不斷的方式,以營造一種沙啞、抽泣的感覺,進而表現(xiàn)出孟姜女的凄婉之情。而后隨著音樂節(jié)奏的不斷攀升,演唱者亦需跟隨節(jié)奏適當提高自身的演唱力度,以符合當時的情境。
(四)第四部分演唱技巧的處理
由于此段較之前面部分,整體氣氛稍顯緊張,因而在實際的演唱過程中,演唱者需極大增強自身的演唱力度與速度,并相應的減少音符并增加長句的數(shù)量。與此同時,由于此段變化幅度較大,因而沿著這務必要控制好自身氣息,尤其需注重斷句與換氣方式的運用。如針對歌詞“大雪紛飛”四字,內(nèi)容雖少,卻需拖足十六拍,而就以往的演唱經(jīng)驗來看,大多數(shù)歌唱者會選擇在“雪”字時換氣,而在此中的換氣將打亂整句的完整性,因而正確的演唱方式應是在演唱“雪”字時適當降低演唱力度,而當“飛”字出口時再逐步提升,如此方能準確表達出孟姜女不畏苦難、千里尋夫的情感以及思想內(nèi)容。與此同時,演唱者也無需在此花費過多力氣,相應的降低了該句的演唱難度,從而確保了演唱的完整與流暢性。
(五)最后一部分演唱技巧的處理
最后一段為整曲的高潮,因而無論是在演唱的節(jié)奏或是演唱的力度等各方面都較之早前有了明顯的加強,以此強調(diào)孟姜女的悲慘命運。對此,針對該段的演奏,演唱者應當采用循序漸進的演唱方法,尤其是針對“哭倒長城八百里,只見白骨漫青山”一句,既要表現(xiàn)出字與字之間的緊密關聯(lián),同時也要一字一頓,以充分展現(xiàn)孟姜女那憤恨之情。該曲的最后一句,為全曲的總結句,旨在對全曲的情感渲染,并再次抒發(fā)孟姜女的凄怨之情,因而可采用哭腔的方式來表現(xiàn),從而起到總結全曲的作用。
由《孟姜女》一曲的故事背景以及曲式結構上來看,主要采用的是哀怨、委婉的表現(xiàn)手段。整部作品并非平鋪直敘般的講述,而是呈現(xiàn)出了由低到高,層層推進的關系??傮w而言,《孟姜女》在塑造了一個日夜期盼夫妻團聚這一“怨婦”形象的同時以表現(xiàn)出了孟姜女不畏困難,勇往直接的堅毅形象,尤其是得知丈夫已然去世的消息后,孟姜女那悲慘的痛哭,更是充分表現(xiàn)出了孟姜女對愛情的忠貞與向往。
就《孟姜女》一曲的感情處理方面而言,亦是遵循著該曲的曲式結構以及歌詞內(nèi)容。如在該曲的第一段落,整體情緒顯得較為平穩(wěn),因而具體的歌唱方式也主要偏向于平穩(wěn)的敘事。而從第二部分起,整曲旋律逐漸變得躁動,雖保持了第一段落的整體色彩,但在曲式結構方面已有一定的變化,如中途出現(xiàn)的震音與柱式和弦,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強化歌曲情感表達的效果。對于第三部分,先是由大調(diào)逐漸轉往小調(diào),而后是突出詞曲的凄涼,進而將孟姜女那悲苦的形象鮮明的刻畫了出來。第四份則是運用了我國傳統(tǒng)的戲曲藝術表現(xiàn)形式,加之拖長音的伴奏,使得整體主旋律顯得高亢激昂,并與背景音樂形成鮮明的對比,以此完成了對孟姜女主體音樂的延伸。最后則是全曲的高潮,通過高亢的音樂以及鮮明的節(jié)奏充分表現(xiàn)出了孟姜女千里尋夫卻得知丈夫已然去世時那種悲痛、絕望的神情。
歌曲演唱不僅僅是一門藝術,亦是對藝術作品的二次創(chuàng)作,因而面對作詞與作曲家的心血,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歌唱家,務必要以端正的態(tài)度來進行后期的處理,即演唱。如此方能原滋原味的展現(xiàn)出歌曲真實的思想與內(nèi)涵,繼而賦予音樂作品應有的藝術與欣賞價值。
[1]蘇漪.淺談《孟姜女》“四季體”的創(chuàng)作與演唱[J].黃河之聲,2016(21):52.
[2]王百靈,陳玉琛.《孟姜女》兩大歌系的比較研究[J].文藝爭鳴,2016(06):181-186.
[3]鄒新華,ZOUXin-hua.民族聲樂作品《孟姜女》的特點及演唱分析[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6,32(02):45-48.
J61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