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立
(廣西科技大學,廣西 柳州 545000)
淺析禮樂制度的形成及其社會功能
付玉立
(廣西科技大學,廣西 柳州 545000)
禮樂制度形成于西周時期,由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動發(fā)展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典章制度。是統(tǒng)治者穩(wěn)定社會秩序與維持和諧人際關系的一種政治策略。
禮樂制度;西周;政權(quán)統(tǒng)治
禮,最初源于宗教祭祀活動。原始時期人類愚昧無知,面對大自然的千變?nèi)f化及人類的繁衍生產(chǎn)等現(xiàn)象充滿著惶恐與敬畏之情,他們認為世間萬物由神靈主宰,想要通過舉行祭祀儀式祈禱得到神靈的庇佑?!抖Y記·禮運》曰:“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其可敬于鬼神?!盵1]古人行禮開始前,先準備好酒水和食物,把黍米和宰殺好的小豬放在石頭上燃烤炙,在地上挖坑囤酒,手捧而飲,將茅草捆扎為鼓槌,捏土為鼓進行擊打以敬鬼神。
到了西周初期,周公為了穩(wěn)固政權(quán)統(tǒng)治與約束人們的社會生活,將具有宗教儀式性質(zhì)的“禮”改造成了具有實際法律效力的典章制度?!抖Y記》中載:“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紛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成不裝。是以君子恭敬撙節(jié)退讓以明禮?!盵2]可見,衡量道德仁義、是非定奪、關系等級等,都要以禮為尺。又有:“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夫唯禽獸無禮,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于禽獸?!盵3]可見,禮是區(qū)分人與禽獸的標尺,人若無禮,與禽獸無異。禮要求臣民要有所節(jié)制,要嚴格按照劃分規(guī)定,不能逾越等級,不得侵犯欺辱他人,也不可隨意親近他人,這便是禮之根本。
樂,最初是為輔助完成宗教活動以達到“娛神頌神”目的的一種歌舞形式,后經(jīng)周公等人加工制作,成為社交活動及人與人溝通情感的重要方式?!杜f唐書·音樂(一)》中言:“樂者,太古圣人治情之具也。人有血氣生知之性,喜怒哀樂之情。情感物而動于中,聲成文而應于外。圣王乃調(diào)之以律度,文之以歌頌,蕩之以鐘石,播之以弦管,然后可以滌精靈,可以祛怨思。施之于邦國,則朝廷序;施之于天下,則神衹格;施之于賓宴,則君臣和;施之于戰(zhàn)陣,則士民勇。”[4]由此可知,音樂能夠調(diào)節(jié)人的情感,情感受到外部環(huán)境觸動而使內(nèi)心發(fā)生變化,進而用聲音來響應外物。圣明的君王則通過調(diào)節(jié)音律,使之以音律歌唱表達,敲擊鐘石與彈奏管弦樂器作為伴奏,這樣就可以凈化心靈,去除思怨。認為音樂可以穩(wěn)定國家秩序、通神靈,可以使君臣和睦、士兵勇猛??梢姡魳窂姶蟮纳鐣δ苄栽缭谶h古時期就已經(jīng)深受統(tǒng)治者所挖掘重用。
禮樂是統(tǒng)治者穩(wěn)定社會秩序與維持和諧人際關系的一種政治制度手段。“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由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明于天地,然后能興禮樂也?!盵5]“禮”與“樂”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使天地萬物既和諧統(tǒng)一,又有所區(qū)別,二者各盡其責,又相互融通。
禮樂具有移風易俗的作用。王朝統(tǒng)治著認為禮樂能夠深深感化人的心靈,使民心和善,具有移風易俗的作用,“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數(shù),制之禮義。合生氣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陽而不散,陰而不密,剛氣不怒,柔氣不懾?!盵6]因此先王結(jié)合人之本性,制作音律,使之陰陽相合、剛?cè)岵?,講求中和為善。同時,以“吉、兇、軍、兵、嘉”五禮及“云門、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樂來約束和克制人們的行為和情欲。為了教化人心,便于自身的統(tǒng)治,王朝統(tǒng)治者設立專門的官員進行樂教,已達到移風易俗的作用。
用禮樂劃分身份等級,約束行為?!抖Y記·樂記》載:“樂者,通倫理者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盵7]音樂與倫理互通,懂得音樂之人便是通倫理之人。只有賢德高尚之人才懂得音樂,所以能夠“辨其聲、知其樂、懂其政”,進而能夠懂得治理朝政的道理。又有“宮為君,商為臣,角為民,徵為事,羽為物,五者不亂,則無怗懘之音矣。”此五音與“君”、“臣”、“民”、“事”、“物”一一對應,各就其位,層次分明,此五者不亂,則政通人和、國家興盛。統(tǒng)治者將禮樂融于政治之中,以使得上下不亂,內(nèi)外和順,政權(quán)穩(wěn)固。
綜上所述,禮樂制度形成于西周時期,由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動發(fā)展為具有法律效力的典章制度。統(tǒng)治者利用禮樂移風易俗的社會功能,來劃人的身份等級與約束人們的行為舉止??梢哉f禮樂制度是王朝統(tǒng)治者實現(xiàn)政權(quán)統(tǒng)治的政治策略。
[1][清]孫貽讓,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897.
[2]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編.辭源[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3]趙吉惠,郭厚安主編.中國儒學辭典[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4]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M].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
[5]江灝,錢宗武.今古文尚書全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
[6]錢玄等注譯.周禮[M].長沙:岳麓書社,2001.
[7]錢玄等注譯.禮記[M].長沙:岳麓書社,2001.
[8]陳四海編著.中國古代音樂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楊天宇撰.儀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0][后晉]劉昫等撰.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2010.
[11]付玉立.元代禮樂制度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5.
J609
A
付玉立(1988—),女,蒙古族,廣西柳州人,廣西科技大學,文學碩士,研究實習員,從事中國古代音樂文獻、地方民俗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