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靖玲,劉全國
(1.唐山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河北 唐山 063001;2.唐山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雌性系秋黃瓜是植株上所形成的花為雌性花而無雄花或只有極少數雄花的黃瓜品種。唐秋209為雌性系品種之一,其雌花結實性強,瓜碼密,果實膨大速度快,抗病性強(抗霜霉病和角斑?。唐饭暇G色,果形漂亮,果面有光澤、瘤中等,瓜長14.32 cm,橫徑4.40 cm,平均單果質量144.97 g,平均667 m2產量7 620.88 kg,VC含量高達120.1 mg/kg;以鮮食為主,味道清香,肉質脆嫩。
唐秋209是河北、天津瓜農首選的越冬茬黃瓜品種,其日光溫室栽培的采收期恰逢元旦和春節(jié),售價均可超過15元/kg,種植效益高。然而,目前許多瓜農種植時并未全面了解雌性系品種的特性,導致生產中出現(xiàn)育苗質量不穩(wěn)定、根瓜預留節(jié)位不當、水肥管理失調等問題,使得品種優(yōu)勢尚未得到充分發(fā)揮,產量及品質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F(xiàn)以唐秋209為例,介紹雌性系秋黃瓜越冬茬生產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以期為瓜農的實際生產提供指導。
育苗方式與定植時的秧苗質量均是影響植株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因子。目前生產上延用自制育苗基質的傳統(tǒng)育苗方式較多,而自制的育苗基質往往存在營養(yǎng)不均衡的問題,導致育出的秧苗達不到優(yōu)質壯苗的標準,經常出現(xiàn)先天性發(fā)育不良的現(xiàn)象,影響定植后期的生長。
雌性系秋黃瓜花芽分化早,一般除了底部1~3節(jié)出現(xiàn)雄花外,其余節(jié)節(jié)有瓜。在實際生產中,有些新引進唐秋209或其他雌性系品種的種植戶,由于缺乏對雌性系秋黃瓜根瓜節(jié)位預留位置的認識,習慣性地應用常規(guī)品種第1根瓜見瓜就留的栽培管理方式,造成黃瓜秧苗過早進行生殖生長,進而削弱了秧苗的生長勢,影響秧苗的生長速度。
雌性系秋黃瓜節(jié)節(jié)有瓜,每個瓜條的膨大均需要葉片制造的光合產物源源不斷地向果實輸送,才能保證瓜條達到商品質量。雖然施入土壤中的肥料量較為充足,但由于此時的光照較弱、溫度較低,使得葉片光合能力降低、根系吸收能力減弱,進而導致畸形瓜比例增大,甚至出現(xiàn)化瓜現(xiàn)象。
部分種植戶習慣用繩子懸吊秧苗,隨著植株的生長,秧苗頂端逐漸接近棚膜,容易出現(xiàn)頂膜的現(xiàn)象,甚至嚴重時葉片會被薄膜灼傷;另一方面,解繩落蔓時操作不慎還會引起秧苗折斷、歇蔓而影響結瓜。設施內CO2長期處于低水平供給狀態(tài),限制葉片光合作用。
部分種植戶防蟲控病時投入大量化學農藥,不僅影響瓜條品質,還會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霧霾、降雪和寒流這3種天氣是日光溫室黃瓜冬季生產中常見的、對植株生長發(fā)育最為不利的因素,會造成溫室內光照不良、溫度降低,限制植株光合作用,降低黃瓜的產量和質量。然而,目前大多數生產者沒有配備相應的設備,只能依靠黃瓜自身的抗逆能力,不能有效克服不良天氣對日光溫室黃瓜生長的影響。
砧木、接穗幼苗采用圓形雙孔60 g泥炭營養(yǎng)塊(一體化育苗營養(yǎng)基質)作為載體。首先將苗床底部平整壓實鋪一層聚乙烯薄膜,按間距3 cm擺放營養(yǎng)塊。用噴壺由上而下向營養(yǎng)塊噴水,薄膜有積水后停噴,積水吸干后再噴,反復6次,直到營養(yǎng)塊完全膨脹(用牙簽扎透基體無硬心)。放置12 h后在小孔內單粒點播黃瓜種子,7 d后大孔內單粒點播黑籽南瓜種子,種子平放于穴內,覆上1.5 cm厚的蛭石。播后保持營養(yǎng)塊水分充足。當接穗第1片真葉開始展開且有五角硬幣大小、黑籽南瓜子葉完全展開時,采用靠接方法嫁接幼苗。泥炭營養(yǎng)塊養(yǎng)分齊全,帶基質嫁接和定植,不傷根,嫁接后苗木失水少,嫁接成活率高,定植后不需要緩苗,植株生長快。
黃瓜秧苗定植后,只保留主蔓,并且6節(jié)以下的花全部摘除,不留瓜。冬季生產溫度低較,一定要疏瓜緩秧。
利用內置式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在定植前參照有關技術標準規(guī)程建造秸稈生物反應堆,既可提高溫室內土壤溫度,又可間接補充CO2。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借助壓力灌溉系統(tǒng),可將可溶性固體肥料或液體肥料配制而成的肥液與灌溉水混勻并準確地輸送到黃瓜植株根部,與傳統(tǒng)水肥管理措施相比,節(jié)水30%~40%,節(jié)肥40%~50%,空氣濕度降低8.5%~15%,溫室內溫度提高2~4 ℃,省時、省工。
2.4.1 應用吊落蔓器
吊蔓與落蔓是雌性系秋黃瓜生產中調整植株長勢的重要技術,人工落蔓操作繁瑣、勞動強度大,操作時易發(fā)生斷苗、歇蔓而影響結瓜、采瓜,而采用吊落蔓器可以有效減少操作失誤、提高操作效率。在溫室前屋面拱架上,順著行向在植株上方懸掛行線,行線數與室內種植行數相同,將吊落蔓器掛在線上。在黃瓜秧苗5~6片葉、龍頭向下彎時進行吊蔓,懸吊位置為植株第3~4節(jié)位;當植株主蔓高度距離溫室棚膜頂端20 cm時,及時隨手放蔓、落蔓。采用吊落蔓器進行吊落蔓操作對瓜蔓無損傷,不歇蔓,可以使瓜蔓高度一直保持在最佳結瓜高度,每年采摘期可比人工落蔓長40 d。
2.4.2 利用CO2氣肥機補充施肥
配置YD-660型煙氣電凈化CO2氣肥機,自定植后植株第6節(jié)位花朵長出時開始工作。氣體肥料施用時間為晴天揭簾后30 min開始至放風前30 min停止,下午不施用。施用氣體肥后黃瓜產量可提高30%~50%,瓜條順直,商品屬性良好。
2.5.1 內置防蟲網隔離層
在日光溫室內側的各個放風位置設置防蟲網隔離層(網眼直徑0.4 mm),溫室前屋面接地處的防蟲網用土壓實,溫室門設置雙層防蟲網。
2.5.2 室內懸掛多色介電吸蟲板、靜電滅蟲燈
溫室門口內側設置多色介電吸蟲板,溫室內每20 m2放置1個吸蟲板,將吸蟲板懸掛在植株上方l0~15 cm處,當吸蟲板表面吸附的昆蟲占據1/5面積時,用濕抹布擦抹干凈繼續(xù)誘殺。同時,在植物上方0.5 m處懸掛靜電滅蟲燈,每667 m2溫室均勻分布3只靜電滅蟲燈。
2.5.3 溫室電除霧防病促生系統(tǒng)
溫室電除霧防病促生系統(tǒng)是一類能夠調節(jié)植物生長環(huán)境,促進植物生長并能有效預防氣傳病害發(fā)生的空間電場環(huán)境調控系統(tǒng)。每套3DFC-450型溫室電除霧防病促生系統(tǒng)3 000元左右,可以使用3~4年。在生產中,采用停30 min、工作30 min的運行模式,可有效防止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等真菌性氣傳病害,防治效果90%以上,同時能夠降低農藥使用次數,減少黃瓜表面的農藥殘留。
2.6.1 應對霧霾天氣
霧霾發(fā)生時補光:設施內配置藍紅LED植物生長燈(藍紅光比例(6~9)∶1),位于植物上方0.5~1 m處,持續(xù)照射12~16 h。
霧霾過后棚膜除塵:除塵是霧霾過后光照、溫度管理的首要工作。準備1根比設施寬度稍長的繩子,在其上捆綁一些布條,做成布條繩。一個人拿著繩子的一頭站在棚下,另一個人拿著繩子的另一頭站在設施后坡上,兩人把繩子拉緊,來回擺動,即可將棚膜擦拭干凈,增加溫室透光量。
2.6.2 應對暴雪天氣
配備溫室專用手提式除雪機,當溫室覆蓋材料上的積雪厚度達到1.5 cm時,及時清除積雪。站在設施后屋面上,手持除雪機自上向下吹風,即可將積雪吹落,避免因積雪過重而使溫室垮塌以及因積雪融化使覆蓋材料含水量增大而降低覆蓋材料的保溫性能。
2.6.3 應對寒流天氣
在寒流風害到來之前,封閉頂風口和腰部放風口,固定保溫被,配備設施專用節(jié)能熱風爐臨時加溫,以及時應對強寒流及大風天氣出現(xiàn)的低溫冷害,減輕低溫對黃瓜植株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