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翠芳
摘 要:“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钡陙碚Z文過多地承載了提高分數(shù)、應(yīng)對考試的功能,或出于對語文的誤解,致使語文課堂宛如“雞肋”,學生食之無味,興趣不濃。語文課堂好像少了一些味道。讓課堂充滿語文味,讓語文上出自己的特色,讓語文課成為一種審美體驗勢在必行。
關(guān)鍵詞:語文味;讀書聲;情感體驗;師生互動
近年來,為了追求高效課堂,讓課堂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傳授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考分,甚至美其名曰鍛煉學生,實現(xiàn)真正的素質(zhì)教育,很多學校紛紛外出學習,學習各種各樣的模式。改革固然是一項偉大的創(chuàng)舉,但不考慮實際,片面追求提高考分,致使很多情況下語文機械生硬,淡乎寡味。已然面目全非,到底該怎樣重新找回語文課的真正面貌,讓語文課韻味無窮,美不勝收,以下是我的探索、微見。
何為語文味?“語文味”這一理念是由廣東深圳教研室程少堂副教授在我國學術(shù)界首次提出的。他認為,“所謂的語文味,是指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在一種共生互學(互享)的師生關(guān)系中,主要通過情感激發(fā)和語言品味等手段,讓人體驗到的一種令人陶醉的審美快感?!币灿腥苏J為“語文味的最高形式,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引導學生憑自己的經(jīng)歷、閱歷和文化積淀,去體味、感悟作品,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多角度、多層面去理解和鑒賞作品,產(chǎn)生對文本的情感美、文體美和語言美的認同與贊賞,并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欲、創(chuàng)作欲,這樣,在長期的濡染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美感,觸發(fā)學生的靈感,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涵養(yǎng)學生優(yōu)美的文明氣質(zhì)和優(yōu)雅的文化風度?!睋?jù)此,我覺得營造課堂的語文味可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書聲瑯瑯,讀出語文味
“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薄读x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表述,實實在在地強調(diào)了讀在學習語文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想要讓語文課彰顯語文味,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讀”。但讀也要遵循一定原則。首先,老師和學生要增強讀的意識,在教和學中重視古人所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方法;其次,教師要教會學生合適的讀法,盡量做到范讀,讓學生學會朗讀的技巧,能夠從朗讀中感受到語言詞語的韻律之美;再次,讀法靈活多樣,互相結(jié)合,讓讀妙趣橫生。尤其是文言文和詩歌教學,應(yīng)將自由讀、個讀、齊讀、范讀、男女生讀、分角色讀、搖頭晃腦讀、小組表演朗讀等搭配互補,相互彰顯,在反復的朗讀中感受語文的趣味,品出無盡的意旨。最后,舍得給學生讀書的時間,避免簡單的分析講述,應(yīng)讀品結(jié)合。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往往會因時間緊張或快下課了等原因,草草分析,匆匆講述,留給學生讀書的時間很少,甚至整堂語文課沒有聽到一絲讀書聲。沒有學生親身參與,只靠聽覺刺激的語文課,勢必單調(diào)乏味。
二、情感濃濃,品出語文味
語文的課堂是注重情感熏陶的課堂,教師應(yīng)做到教學目標明確,給學生提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而人類的情感也因美麗的文字詮釋得更有感染力?!读x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表述指出了語文課的另一重要任務(wù)——品味詞句。漢語的精妙之處往往在一詞一句間。文人們往往很注重用詞用語。我們只有通過對文本的淺斟細酌、反復品味,才能真正領(lǐng)悟到文字背后深藏的內(nèi)涵,感受到字里行間蘊藏的人物情感,使學生、老師、作者三者間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那么,語文教師該同什么途徑來品出語文課堂之味呢。首先是品什么?漢語中往往最能傳神的就是動詞、形容詞,以及一些修辭和手法。我們可以從這些角度入手,以此為切入點去感受作者的細膩情感。然后是怎樣品的問題。使用最多的就是比較和聯(lián)想。比如《春酒》中品味“尤其是家家戶戶輪流邀喝春酒,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睘槭裁窗选拔摇北扔鞒擅鄯洌皇切∝i?原來蜜蜂體型嬌小、可愛活潑,和作者很相似。而且蜜蜂肚里的蜜是甜的,正如這甜美的春酒??此撇唤?jīng)意的比喻,卻形象無比,內(nèi)涵如此豐富。在品的過程中學生仿佛看到了一個活潑嬌小的作者在鄉(xiāng)鄰家跑來跳出,歡喜調(diào)皮的樣子,不禁會心一笑,感受到琦君向我們傳達的細膩的對童年的懷念。細致地品味,再輔以動情的朗讀,或者再配以圖畫、音樂,用各種方法生發(fā)、渲染文本中的情感,讓學生為情而動,韻味自然產(chǎn)生、留存于胸臆。
三、言笑晏晏,聊出語文味
心理學上說人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更能激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更有利于學習。而且《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要營造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況且語文本身就是一條語言文字匯成的海洋,往往在語文課中這些自然和諧的師生互動,甚至是自由暢快的漫談,抑或是激烈的爭論,都能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豐富的知識,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懂得傾聽的習慣,從而體會到語文的魅力,感受到語文富有生活原汁原味的美。
語文教學是一個不斷積累,細細滲透,慢慢沉淀的過程。積得越多,滲得越久,積得越厚,味兒才能更濃,更綿長,更讓人沉醉。愿語文味的回歸,能讓語文課成為一場美的旅行。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