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
摘 要: 《水滸傳》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漢的形象,是一部英雄傳奇。在這個以男性英雄為主導(dǎo)的世界里,作者用描寫男性英雄的手法和語言塑造女英雄,使作為正面形象出現(xiàn)的她們喪失了作為女性應(yīng)有的正常美,成為了襯托男性主體的木偶。本文圍繞小說中三個男性化女英雄,結(jié)合榮格的阿尼姆斯原型分析《水滸傳》中審美錯位的女性形象。
關(guān)鍵詞: 《水滸傳》 審美錯位 阿尼姆斯意識 女性形象
《水滸傳》(以下簡稱《水滸》)是我國一部杰出的頌揚農(nóng)民起義的文學(xué)著作。塑造了眾多形象各異的英雄好漢,在眾梁山好漢中能夠排上座次的女性僅有三個:“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孫二娘和“母大蟲”顧大嫂。小說中作者用描寫男性英雄的語言和手法,把男性草莽英雄的丑陋、殘暴、愚頑、粗劣等特點移植到了這三位女英雄身上,使作為正面形象出現(xiàn)的女英雄喪失了作為女性應(yīng)有的正常美。所以,在這個男性主導(dǎo)的世界中,女英雄的形象呈現(xiàn)出了審美錯位。
一、榮格與阿尼姆斯原型
瑞士著名心理學(xué)家榮格提出阿尼瑪和阿尼姆斯原型在塑造人類人格和行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安皇菑膫€人那里發(fā)展而來,而是通過繼承與遺傳而來,是由原型這種先存的形式構(gòu)成的”[1]。人類的心理是雙性的,即男人心理中有女性特征,稱為阿尼瑪;同時,女人的心理中也會存在男性特征,稱為阿尼姆斯。每一個女性在她無意識深處都存在一種男性意象,這種意象與在后天生活中獲得的男人經(jīng)驗結(jié)合起來就會形成她對男性的觀念。
二、男性化的女英雄
《水滸》中女英雄的典型代表便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孫二娘和“母大蟲”顧大嫂。由于周圍環(huán)境與生活同伴的影響,三個女英雄身上的女性氣質(zhì)漸漸消失,阿尼姆斯意識在她們的心里漸趨形成一種強勢的男性意識,并且將其納入男性角色的行為規(guī)范中。在小說中,被當做英雄形象塑造的她們已經(jīng)不是女性了,而是襯托男性主體存在的形象。
1.“一丈青”扈三娘
《水滸》中對三位梁山女英雄的描寫,作者著墨最多的是扈三娘。她花容月貌,是梁山第一美女?!跋s鬢金釵雙玉,鳳鞋寶橙斜踏,連環(huán)鎧甲襯紅紗,銹帶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亂砍,玉纖將猛將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2]645。她武藝高超,乃梁山第一女將。陣前交戰(zhàn)活捉王英,戰(zhàn)平歐鵬、馬麟,差一點活捉宋江,上梁山后是屢立戰(zhàn)功。扈三娘被林沖所擒后,祝家莊里的所有人被盡數(shù)殺光。轉(zhuǎn)眼間她由豪門小姐變成了階下囚,這對一個少女來說是何等慘痛的悲劇。然而,接下來的故事發(fā)展卻大大出人意料。面對家門的變故,扈三娘居然沒表現(xiàn)出一絲傷心與憤怒,拜宋江的父親為義父,聽從宋江的安排,以仁義的名義嫁給自己的手下敗將“王矮虎”這個色鬼加丑鬼。形貌丑陋,貪財好色,言行猥瑣,武藝低微,透露出民族文化中一種扭曲的審美——“丑夫美妻”型。培根在《論婚姻》中說:“美滿的婚姻是難得一遇的。常可見到許多不出色的丈夫卻有一位漂亮的妻子。這莫非是因為這種丈夫由于具有不多優(yōu)點,反而更值得被珍視嗎?也許因為伴隨這種丈夫,將可以考驗一個婦女的忍耐精神吧?如果這種婚姻出自一個女人的自愿選擇,那么就讓她自己品嘗這枚果實的滋味吧[3]。扈三娘作為一個女性,即使美貌和技藝俱佳,在男權(quán)社會中也只能處在低下、從屬的地位。作者在塑造她的形象時犧牲了她作為一個人的正常情感,讓她像男人一樣生活,這樣就產(chǎn)生了一種角色的錯位。
2.“母夜叉”孫二娘
孫二娘外號“母夜叉”,是《水滸》中的另一個男性化的女英雄。武松眼中的孫二娘是這樣的:“眉橫殺氣,眼露兇光。轆軸般蠢坌腰肢,棒錘似粗莽手腳。厚鋪著一層膩粉,遮掩頑皮;濃涂就兩暈胭脂,直侵亂發(fā)?!盵2]650這樣的穿著打扮與傳統(tǒng)居家婦人是截然不同的,這身“行頭”給女英雄的英姿大打折扣。她言行野蠻,殺人成性,開酒店賣人肉,武松看到這個黑店是“墻上掛了幾張人皮,梁上吊了幾條人腿”[2]361。這個嫻熟于江湖黑道的女人整天剝?nèi)似?、剔人肉,想來實在恐怖?!昂茱@然,《水滸》是在有意抹殺孫二娘作為一個女性具備的嫵媚和嬌弱,有意夸大孫二娘的雄性氣質(zhì)和嗜殺的殘忍。文本描寫其化妝打扮是與作為一個女人的正常審美趣味相距甚遠的,更多的是一種‘丑與‘惡”[4]。這樣的形象是對女性精神的一種侮辱,“如果扼殺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女性美和女人柔韌溫婉的天性,無異于扼殺我們的生命”[3]。在小說中,作者沒有把孫二娘當做一個鮮活的正常女性來塑造,她與美麗、溫柔、賢惠、善良等這些贊美女性的詞完全絕緣。集結(jié)在她身上的女性色彩,除了生理這一性征之外再無其他女性的特征,在小說中產(chǎn)生了角色的錯位。
3.“母大蟲”顧二嫂
“母大蟲”顧大嫂主要出現(xiàn)在小說第四十九回中。顧大嫂也是開酒店的,但不是黑店。她干著多種經(jīng)營,賣酒賣肉,開賭場,拳腳功夫了得。她還沒有出場,就被解珍介紹道:“我那姐姐有三二十人近他不得。姐夫?qū)O新這等本事,也輸與他。”[2]655孫新是顧大嫂的丈夫,外號“小尉遲”,長得身強力壯,被稱做“軍班才俊子,眉目有神威。鞭起烏龍見,槍來玉蟒飛”[2]657。武藝如此了得的丈夫還不是她的對手,可以想象顧大嫂是何等勇猛。顧大嫂長相粗陋,“眉粗眼大,胖面肥腰”,身材肥碩,盡管她也像普通女人一樣打扮,“插一頭異樣釵環(huán),露兩個時興釧鐲”,雖然比孫二娘少了一臉兇相,多了幾分時興,可是這樣的裝束不但不能讓人感到一絲美感,反倒是有種鄙俗的感覺,毫無女性美可言。而作為女子的常規(guī)技能,如針線活,生來就不會。性格也是相當彪悍火爆,生氣了就提起井欄打老公的頭,一下子心焦了便拿石錐“敲翻莊客腿”[2]666。
作者讓三位女英雄接受了阿尼姆斯男性意識,并極力壓抑她們身上的女性特征以達到將其言行納入男性規(guī)范的目的。三個女英雄從相貌上看,顧大嫂和孫二娘都是橫眉豎眼、面目猙獰、粗腰肥膀,甚至有些妖魔化,毫無女人的嬌柔之美。“一丈青”扈三娘倒是才貌雙全,但相對于她的勇武而言,外貌退居其次。三位女將在水泊梁山的男人世界里像男人一樣喝酒吃肉、耍刀弄槍,在社會上拋頭露面,結(jié)交江湖俊杰,打家劫舍,殺人放火。她們的生活方式儼然已經(jīng)男性化,身上表現(xiàn)出強烈的阿尼姆斯男性意識。
由以上分析可見,作者在塑造三位女英雄時有意抹殺了她們身上本該占主導(dǎo)位置的阿尼瑪女性特征,夸大了她們作為英雄的男性化特征,使原本處在無意識層面的阿尼姆斯得到極大發(fā)展,造成性別角色的錯位。總而言之,男權(quán)社會的審美錯位造成了女英雄形象呈現(xiàn)男性化的特點。
參考文獻:
[1]榮格.心理學(xué)與文學(xué)[M].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1986:95.
[2]施耐庵.羅貫中:水滸傳[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0:645.
[3]培根.論人生·論婚姻[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51.
[4]張抗抗.我們需要兩個世界[J].文藝評論,1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