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琳潔
識字教學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剛?cè)雽W的學生對漢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這是低年級教師所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之一。
漢字本身是一個嚴密而完整的體系,主要有四種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圖畫說現(xiàn)代學者認為,漢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圖畫。三千多年前,我們祖先在結(jié)繩記事的勞動實踐中就發(fā)明了用圖畫記錄事情的方法。當時的圖畫就是漢字的雛形,后來演變?yōu)橄笮挝淖?。比如“日、月、水、火、土”等,但象形文字只占漢字的5%。
象形文字遠遠不能滿足人們交流的需要,因此人們就在象形字的基礎(chǔ)上添加、減少筆畫或符號。比如“本”的本義是樹的根部,因此“”表示樹根的意思;“末”指的是樹的梢部,因此“”表示樹梢的意思。這樣的字被稱為指事字。
后來又出現(xiàn)了會意字,這種字字義一看就懂,字形一記就會。比如“休”就是一個人靠著樹休息;“淚”目中流出的水為淚;“睡”眼睛垂下來就是睡??蓪⑦@類字編成識字順口溜,采用這種方法識字會使學生對漢字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
漢字發(fā)展到商周以后,以記錄語音為主的形聲字逐漸占據(jù)了主要地位,成為了漢字的主流,占到漢字的80%以上。形聲字是由形旁和聲旁兩部分組成的,形旁表義,聲旁表音。如果學生掌握了這種造字方法,那學習漢字將事半功倍。
在低年級前期的識字教學中,應(yīng)該特別重視獨體字及象形文字的教學,因為獨體字既是獨立的字,又是構(gòu)字的基礎(chǔ),有很強的構(gòu)字能力。現(xiàn)代漢字的基本部件——部首和基本字,絕大部分是由象形文字構(gòu)成的。比如“手”在形變的過程中有以下幾種不同的形狀:(1)正面手的形狀,例字有“拿、拳、攀”等,一般出現(xiàn)在所構(gòu)字的下方;(2)側(cè)面手的形狀,側(cè)面的手有左右之分,左面的手一般寫成“”,為左手的象形,例字有“左、友”等,一般出現(xiàn)在所構(gòu)字的左上方;右面的手一般寫成“又”“彐”,為右手的象形,例字有“支、掃、帚”等,一般出現(xiàn)在所構(gòu)字的右下方;(3)左右手同時用作其他字的部件,如“弄、棄、弈”等字的下部,最常見的為“廾”;(4)由正面手改變而來的“扌”,這是手的形變中構(gòu)字能力最強的形狀。
我們在識字教學中一直思索著能否使學生“聞一知十”“溫故知新”,而舉一反三識字法會讓學生覺得學習漢字既高效又好玩。
漢字是表義為主要特點的塊體文字,“因義賦形”是造字的基本準則。形旁歸類識字法可以讓學生在識字中,不僅識記字形,還能理解字義,沉淀漢字文化。
例如“棵”和“顆”,“棵”是形聲字,從木果聲(語音有變化),多計量細長的植物,如一棵樹,一棵白菜;而“顆”也是形聲字,形旁是頁,頁多與頭有關(guān),“顆”最初是小頭的意思,后作量詞,指圓形粒狀的東西(還保留著頭形的特點),如一顆豆,一顆珍珠。
再如,“被”和“?!保氨弧钡男闻允恰榜隆?,與衣服有關(guān);“?!钡男闻允恰办辍?,是古代祭祀祖先供桌的變形,因此凡從“礻”的字都與祭祀有關(guān),如“神、祖、祝福、祈禱”等。
形聲字是漢字的主流,聲旁歸類識字法要求類推字音,如“今”和“令”,凡以“今”為聲旁的韻母多為“in”,如“琴、妗”;以“令”為聲旁的韻母多為“inɡ”,如“鈴、玲、齡、領(lǐng)、嶺、聆”等。
再如“艮”和“良”,兩個字只有一筆之差,在合體字中擔任聲旁,從“艮”字的韻母為“en”或“in”,前鼻音,如“很、狠、恨、痕、跟、根、銀、垠、齦”等;從“良”的字韻母為“iɑnɡ”或“ɑnɡ”,后鼻音,如“糧、娘、釀、浪、狼、朗”等。
在教學中我們要關(guān)注規(guī)律,也要注意辨別,學一個帶一串,為學生自主閱讀打好基礎(chǔ)。
當然這就需要我們加強漢字的研究,全面提高文字的修養(yǎng),努力讓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基本規(guī)律、方法,從而真正實現(xiàn)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