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民
在紙質(zhì)閱讀審美疲勞的當下,作為傳記文學(xué)更難吸引讀者的眼球。因為傳記難寫,你既要忠實于歷史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邏輯,在資料匱乏的艱難中,又要寫出人物的鮮活特征,沒有獨特敏銳的眼光,挖掘出傳記人物具有契合現(xiàn)實的精神財富,不能夠成一家之言,給讀者一個陌生化的閱讀,這很可能是一次出力不討好的辛苦寫作。
牟平作協(xié)主席焦紅軍的《馬鈺傳》自問世以來,廣受好評,獲得過“山東省文化藝術(shù)科學(xué)優(yōu)秀成果獎”“煙臺市社會科學(xué)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先后在《今晨6點》和《聯(lián)合日報》等媒體連載,影響深遠。最近,手捧著借閱而來的北京線裝書局出版的《馬鈺傳》,一股墨香撲鼻而來,不知不覺喜歡上了。翻開一邊讀,一邊做記錄。我急切地想看看書中的馬鈺為何樣人士,值得作家花費了兩年多時間,七百多個日日夜夜,懷揣著打印的馬鈺及全真弟子兩千多頁詩文,一有空閑就閱讀思考記錄,潛心進去,然后用了二十幾天,一氣呵成了近十萬字的《馬鈺傳》。
開篇,作家沒有按照傳記的老套路去寫,而是獨樹一幟,別具一格。用第一人稱入筆,以洗練的文字,夾敘夾議,引領(lǐng)讀者進入了一個生動鮮活的全真教意境,你不得不讀下去。“好多年了,有一個人的名字,一直鐫刻在我的腦海里,在我的靈魂深處飛翔。瞇上眼,他那一襲白衣、頭戴三髻、身材微胖、赤腳前行的形象便會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他的名字叫馬鈺,八百多年前的馬鈺。”先聲奪人,讓馬鈺站在讀者面前,然后再一層層展開。
仔細閱讀作品,便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
在傳記后記里,作家深有感觸地寫道:“一部好的人物傳記作品首先要感動自己,只有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其次,你要具有和傳記的主人公在歷史深處對話的能力,即你的精神要無限地接近于他?!弊骷冶е环N挖掘繼承歷史文化,應(yīng)用于當世的責(zé)任感,查閱了大量資料,閱讀研究了大量的佛教道教之類的書籍,對全真教的大弟子馬鈺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然后,從反復(fù)閱讀王重陽、馬鈺、孫不二的詩集中,充滿了對馬鈺的敬仰和愛戴。正是從詩文中,啟發(fā)了作家的靈感,從詩中摸到了和主人公對話的一條秘密線索,那就是心靈的感應(yīng),越過八百年的時空,直接和主人公對話。物質(zhì)的東西會隨風(fēng)而逝,精神心靈上的共振,是可以永存的,那就看作家有沒有挖掘的本事,或者說有沒有超現(xiàn)實的感悟力。慶幸的是,作家找到了開啟這座寶藏的鑰匙。
整個傳記,一共十三章,前后引用的王重陽馬鈺的談道論教的詩詞,除去零星的引用,共有二十六首。這些詩篇,既是馬鈺和師父師兄以及師徒之間交流悟道的經(jīng)驗體會,也是他們樂在教中的感情抒發(fā)。馬鈺等人出家前,均為社會賢達,滿腹經(jīng)綸,飽學(xué)之士,寫詩論道信手拈來,這也正是全真教有別于其他教會,以詩詞唱和啟迪心靈、傳經(jīng)布道的特點。原來作家抓住了這個特點,以詩詞唱和為線索,不拘泥于人物的整個人生敘述,而只寫了馬鈺出家前,出家后兩大人生版塊。這兩個版塊,前一個版塊又以出家前的徘徊猶豫為重;后面以王重陽的教化引領(lǐng)和馬鈺與師兄師弟相和相諧,共創(chuàng)全真教輝煌為主,詩詞唱和貫穿其中,加之作家精煉嫻熟的詩意化語言,如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河,溫潤著主人公和他周圍的人,更牽動著讀者的心。如馬鈺出家回家化緣一章,馬鈺怕碰上自己的兒女,更怕碰上親家。這對于一向過著優(yōu)裕仆從相隨生活的他來說,不異于一場刮骨敲髓樣的考驗。有一次,馬鈺化緣歸途,實在困乏忍受不了了。他將化緣得來的美酒偷偷喝個精光,酩酊大醉。師父遠在昆崳山,立即遣人送一首詩給馬鈺,詩中寫道:道成尚吃酒,豈惜千年壽。訪飲若依前,不過四十九。馬鈺看后,頓驚?;厣胶笤趲煾傅恼{(diào)教下,馬鈺病好如初。他向道之心彌而愈堅。他隨之賦詩一首,與師父和之。師父見馬鈺回頭,再次賦詩贊譽:隨我扶搖入洞天。每逢遇到大事,或者師弟徒弟們難解困惑,馬鈺都是繼承師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詠詩表達,一來一往,如春風(fēng)化雨,將困境潤化無聲之中。即便是王重陽和馬鈺的仙逝,也是以詩作結(jié)。尤其馬鈺的臨終《琴操·歸山操》讀之如聞天籟,妙不可言。彌留時的吟詠更讓人感慨萬端:長年六十一,在世無人識。烈雷吼一聲,浩浩隨風(fēng)逸。那種心靜如水,達觀飄逸的形象躍然紙上。
這就是《馬鈺傳》以詩貫穿全文,詩詞唱和,貼著人物走,詩詞的吟詠是人物心理變化成長的晴雨表,又使文章渾然一體,結(jié)構(gòu)嚴謹,得一石二鳥之妙。
在每一首詩詞吟詠之后,會有作家精美恰當?shù)狞c贊,這詩意化的點贊,恰如黏合劑,將文章環(huán)環(huán)緊扣得天衣無縫,內(nèi)容與形式達完美的結(jié)合。
仔細閱讀《馬鈺傳》,可看出作家的深厚的語言功底,在構(gòu)思這部傳記過程中,作家在語言藝術(shù)上狠下了一番功夫,形成了專屬于自己的傳記語言特點。整部作品采用半文半白的表述,句式精煉,四字句為多,整散搭配。短句明顯有著詩經(jīng)和辭賦的影子,很少渲染,鋪陳其事,讀起來節(jié)奏明快,具有音樂感。這正體現(xiàn)了傳記文學(xué)講究真實的特點,為讀者再現(xiàn)了一個主人公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因為八百年前的宋金對立的語言表達,絕不是今天的大白話。何況全真教有影響的弟子基本都是出身于簪纓之族、詩書禮儀之家,言語舉止透著一股文人的氣息,半文半白是最好的語言選擇。要用半文言去表述,最忌一面艱澀,一面空乏,弄得不倫不類?!恶R鈺傳》的語言敘述,既不生硬,又文采斐然,每讀一句甘之如飴,余音裊裊。往往三兩句簡潔的白描,形象如在眼前,如:“老先生今見馬鈺,神情飄逸,儒雅具禮,頗有好感?!逼渲袃删浒藗€字,便把馬鈺的俊逸的儒士風(fēng)度表現(xiàn)了出來。作家深知,要把人物寫活,光用簡練的語言不能達到人物描寫的高峰,那就是典型細節(jié)描寫必不可少。書中有許多感人的細節(jié),讓人閱后不忘。如寫孫不二西行祭祖前的毀容:“狠下心志,燒起一鍋熱油,以水瀝之,然后將面容覆于油鍋之上,油水不容,頓時,孫不二的臉上已經(jīng)千瘡百孔,油泡盡起?!绷攘葞坠P動作描寫,把孫不二的忠誠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第九章寫馬鈺在昆崳山中坐環(huán)練功,未達小任仙之境前,一段精彩的整散句的記敘,可謂神來之筆:“馬鈺看到眼前天地交泰,奇異變化一景,不禁心神激蕩,正是天人合一,天人感應(yīng)之際,神示之下,馬鈺恍然頓悟?!本o接著,作家寫馬鈺頓悟的剎那:“先前馬鈺還覺上身氣血郁結(jié),運行停滯,頃刻間,上下交融,全身通泰,一股熱流,經(jīng)身體任督二脈,緩緩而行,所經(jīng)之處,但覺四體百骸,無不通透,有若鶴唳秋空,月照寒潭。”讀此,恍若不是馬鈺在練功,而是讀者被詩意般的語言引領(lǐng)于昆崳山中,閉目打坐,跟著吐故納新,體驗著這一豁然開朗的美妙。
說到家,文學(xué)藝術(shù)是語言的藝術(shù),精湛熟練的語言表達,它如一輛實實在在的車馬,載著作家通往藝術(shù)的頂點。不管車馬快慢,重要的是銜接,有張有弛,抑揚頓挫,美感盡顯其中。小說詩歌散文如是,傳記文學(xué)也不例外。從《馬鈺傳》的語言功夫中,可以看出作家深諳這一明理。
書寫人物傳記的意義,在于汲取歷史人物身上的精神財富,激勵當代。作為研究全真教的作家焦紅軍,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研究視野。全真教經(jīng)王重陽的開創(chuàng),到馬鈺的光大,從神秘虛幻中走出來,更貼近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它有海納百川的胸懷,融合儒、釋、道,形成三教合一,三教同源,三教平等。追求全真而仙,精神上超越與皈依,回歸心靈,而不是肉體的長生不老。明心見性,功行雙全,濟世救人,救死扶傷,勸人行善等教規(guī)理念,這些理念在今天仍然有引領(lǐng)作用。
主人公馬鈺的人格魅力更讓人敬仰。他出身名門望族,被人們號稱“馬半州”,過著錦衣玉食的富足生活,但他卻能夠樂善好施,視金錢為糞土,多次助危難之人渡過難關(guān)。作家是把馬鈺當做一個活生生的人來寫的,既寫了他的善行,也寫了他的耽于豪飲,作為一個衣食無憂之士,要出家步入全真教,是需要反復(fù)開化的。其中的“十梨分化”“環(huán)堵教誨”,真實地寫出了出家的不易,丟棄潑天富貴的不舍,在如此難以決斷中,最終走出一個全真道弟子;而出家后,回家鄉(xiāng)化緣,他又幾經(jīng)磨難,度過心靈的泥淖,漸入全真教佳境,他誓死赤腳、夏不向水、冬不向火、遮草為茅;日食一缽稀飯,十年手不把一文錢,苦修苦行,驚醒眾人,這才是令人敬佩有血有肉的馬鈺。后來馬鈺妻子孫富春出家,訓(xùn)名“孫不二”,號“清靜散人”,也是在馬鈺人格魅力的感召下,才步入教會的,她創(chuàng)立了清靜派,為了西行祭祖,孫不二自毀嬌美容顏,感人至深。沒有對人物的真實揣摩把握,是很難寫出如此立體化的人物形象的。
馬鈺所推崇的“不用符箓,不煉外丹”“不貴內(nèi)身的長生不死,而專注心靈超時空的相互感通”“勿向外求,要在自身修煉”的生存價值,相比于當下的物欲橫流,追求金錢,對大自然的巧取豪奪,馬鈺的追求,不是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的榜樣嗎?馬鈺親自制定的《丹陽真人十勸》,每一條都滲透著全真教弟子們的自我凈化與修煉,如人人達到此境界,這才是對生命的終極關(guān)愛。相比于今天,處在追名逐利環(huán)境里的人,是不是應(yīng)該向馬鈺學(xué)習(xí)做人的道理呢?他的苦修苦行,讓更多的沉湎于享樂至上,而不思付出的現(xiàn)代人羞赧汗顏。
當然還有許多,比如馬鈺的虛心好學(xué),不妄自尊大,度人之上,循循善誘;比如他的嚴于律己,恪盡職守等等。
一部十萬字的傳記,給我們提供了太多的信息,值得認真研讀,深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