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堃
摘要:闡釋學哲學架構(gòu)下的闡釋學翻譯理論強調(diào)翻譯活動中譯者的主體性。本文以《道德經(jīng)》之“上善若水”篇為例,從斯坦納的闡釋學翻譯理論視角系統(tǒng)地解讀了美國學者Witter Bynner英譯本的譯者主體性。
關(guān)鍵詞:闡釋學 譯者主體性 道德經(jīng)
中圖分類號:H31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081-01
一、前言
《道德經(jīng)》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系統(tǒng)完整的哲學著作,全書只有五千余字,但文意深奧而包涵廣博,至今仍然在哲學、政治、宗教、科學等方面具有深刻影響,被譯為多國文字在全世界傳播。
翻譯是譯者對原文的理解、內(nèi)化和解釋的過程。不同的譯者因其文化意識、社會背景、宗教信仰等因素,對原作有不同的理解,從而作出不同的翻譯解釋。德國哲學家加達默爾創(chuàng)立的闡釋學哲學認為,任何理解都是一種偏見,任何解釋都是基于現(xiàn)在和未來對過去的理解。美國哲學家、翻譯家喬治·斯坦納認為,語言的產(chǎn)生與理解的過程就是翻譯。他主張有一定限度的自由的意譯,既要緊跟作者寓意又不機械照搬原文,從而實現(xiàn)高度的譯者主體性。
下面我們以斯坦納的闡釋學翻譯理論為框架,以《道德經(jīng)》“上善若水”篇為例,探析美國學者Witter Bynner譯本所體現(xiàn)的譯者主體性。
二、闡釋學翻譯理論視角下的譯者主體性
斯坦納認為翻譯的闡釋學即是對翻譯文本的理解。根據(jù)闡釋學的翻譯理論,譯者主體性可以體現(xiàn)在翻譯活動的四個步驟中:信賴、侵入、吸引和補償。
1.信賴
譯者對翻譯文本的依賴體現(xiàn)為他對原文價值的認同,并愿意承擔譯文的內(nèi)容可能毫無意義的風險。身為作家和翻譯家的Witter曾于20世紀20年代初在中國深入學習中國文學和文化,并與中國學者江亢虎共事十一年翻譯唐詩。Witter的文化背景以及他與中國的深厚淵源使他對中國的文化巨著《道德經(jīng)》的價值是有信心的??梢哉f,在著手翻譯之前,譯者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信賴這一步驟。
2. 侵入
侵入是譯者打破原文的外殼,深入原文的內(nèi)部以提取其核心思想的過程,這是闡釋學翻譯活動的關(guān)鍵步驟,因為理解的過程就是翻譯。
原文:上善若水
譯文:Man at his best, like water
此處的譯文極大地體現(xiàn)了譯者突破原文的語言外殼,捕捉原文的核心思想。其他譯本將“上善”譯為“The highest good”或“The best of man”,這其實是將“上善”理解為一種高階的品德,而Witter譯為“Man at his best”,他將“上善”理解為人的高階狀態(tài),主體是“人”本身而不是人的品德。
原文: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譯文:(Man)Serves as he goes along
大部分的英譯本此處的譯文主體是“Water”(水)或者“The goodness”(善),而Witter譯文的主體仍然是“Man”(人),時時體現(xiàn)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表面上看譯文與原文的語言上相差甚遠,而實質(zhì)上這正是譯者對《道德經(jīng)》所包含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準確把握。
3. 吸收
吸收這一步驟的任務(wù)是將原作以完整的形式體現(xiàn)成譯文的語言,而不令讀者感覺到翻譯的痕跡,這需要譯者本身具有強大的母語功底。
原文: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譯文:(He loves)The pick of words that tell the truth
The even tenor of a well-run state
The fair profit of able dealing
The right timing of useful deeds
譯文的這一組排比處理得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而流暢,既準確地傳達了原文的深意,又體現(xiàn)出了目標語言的節(jié)奏和美感。
4. 補償
斯坦納鼓勵譯者以意譯為主,并提倡意譯的自由要有所限制,但原文和譯文在兩種語言之間完全公平的交換是非常難以實現(xiàn)的,補償這一步驟就彌補了這一缺失,盡量達成原文和譯文的平衡。
原文: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And for blocking no ones way
No one blames him
譯文補充了“And”,這在原文當中并沒有相應的連詞,這是英漢兩種語言在形合和意合上的差異。漢語重意合,上下文之間并不一定需要連詞來銜接,而英語則講究嚴格的形式上的一致。譯者在此處使用的增詞法是翻譯過程中一種常見的補償手段。
三、結(jié)語
《道德經(jīng)》蘊意深厚,在對這部文化經(jīng)典著作的闡釋和翻譯的過程中,譯者需要充分發(fā)揮其主體性,才能做到既不損失原文的寓意精華,又能展現(xiàn)出譯文的整體美感。從哲學角度上看,譯者主體性在譯文中的體現(xiàn)本身即是對《道德經(jīng)》所蘊含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最佳闡釋。
參考文獻:
[1]加達默爾.哲學闡釋學[M].夏鎮(zhèn)平,宋建平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2]喬治·斯坦納.通天塔之后:語言與翻譯面面觀[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3]Witter Bynner. The Way of Life according to Laotzu[M].New York: The John Day Company,1944.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