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自嘉
摘要:聽力作為大學英語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之一,日益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難點。自2016年6月起,CET4(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的聽力部分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針對四級考試中新增的新聞聽力部分,切實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本文以此為主要目的,解析新四級聽力,并針對新聞聽力提出教學思考。
關鍵詞:CET 大學英語 新聞聽力
中圖分類號:H319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171-02
根據(j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培養(yǎng)學生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時所需要的英語溝通能力。那么作為溝通前提和核心條件的聽說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了。文秋芳認為學習者通過有意無意大量地接觸外語,潛移默化地獲得外語知識和大量的聽力輸入訓練,都能夠獲得外語“語感”。邏輯上說,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輸入對外語學習很重要。聽力活動就是極其重要的語言學習中的輸入方式。
為了適應新的形勢下社會對大學生英語聽力能力需求的變化,進一步提高聽力測試的效度,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自2016年6月考試起已經(jīng)對四、六級考試的聽力試題作了重大改革。但和2013年8月份的全身動刀相比,這次改革只對聽力部分進行了局部調整。原題型:8則短對話+2則長對話+3篇短文+1篇短文填空,考試時間為135分鐘。
一、新四級聽力試題的調整與解析
改革后的四級聽力占全卷比例依舊為35%,總比例與改革前保持不變,共25題,包括短篇新聞(Section A),長對話(Section B)和聽力篇章(Section C)。均采用多項選擇題的形式進行考核,每段對話和問題均朗讀一遍??荚嚂r間縮短為130分鐘。
新四級聽力取消了原來的實用性不強的短對話和區(qū)分度較低的短文聽寫,新增了在英語專業(yè)四級考試中曾經(jīng)存在過的新聞聽力,可見難度會有很大幅度的提升。新四級聽力中的長對話部分題由原來的7道小題增加為8道小題,每題占1%。新四級篇章聽力每篇聽力材料長度約130—180詞,每道題的分值增加了,原來它只占10%,每一道題只有1%,現(xiàn)在每道題有2%。新四級越來越傾向于考查一個學生真正的語言能力和語言水平了,而不是考試技巧,要求考生從平常的學習生活中真正地去提高理解和使用語言的能力和水平。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的改革決定是想讓這個考試成為在大學期間值得學生去認真?zhèn)鋺?zhàn)的能力性考試。力圖讓考試本身最大程度反映出考生的實際能力和水平,并迫使學生為了相應的能力去進行必要的學習準備。 改革之后,考試時間縮短,題型更注重實用,難度有所提升。由于本次改革只是調整了聽力部分的測試內(nèi)容和分值比例,原有的長對話和篇章聽力都僅僅是微調,本文主要探討的是新聞聽力部分。
Section A部分由原來的8個短對話變?yōu)?篇新聞聽力總共7道小題。四六級考試委員會提供的三段新聞樣本全部來源于BBC新聞,其中第三段新聞由于原文中個別用詞超過四級考試范圍,故有部分刪改和替換。對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英語新聞材料的難點主要在于:
(1)語速快、語音語調豐富。英語新聞的難點之一就在于新聞的語速相對于普通四級聽力語速較快。BBC新聞的正常語速為150-180Ws/min,而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聽力部分的語速是每分鐘130-150個單詞。新聞聽力材料可能來自于BBC、VOA、CRI等,有標準的英式英語、美式英語,也有可能是帶一定地方口音的英語。
(2)詞匯難度大。新聞中會出現(xiàn)很多涉及范圍廣泛,包括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專有名詞、縮略詞、新詞等。(如Kenyan, Procter & Gamble , The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UNESCO等),雖然同學們在看聽力原文的時候也許知道這些詞意思,但是在聽的時候可能只會把它們歸為“生詞”從而影響其他信息的獲取。新聞中還會有很多專業(yè)術語和新聞常用語(如fraud,radio telescope等),相對于之前短對話題型出現(xiàn)頻度最高的生活化、校園化的場景詞來說,新聞詞匯難度有較大程度的提升,詞匯量也有大幅度擴展,所以這將是新聞聽力的難點所在。
(3)語言表達過于專業(yè)。改革前四級的短對話題型、句型及表達較口語化和生活化。相比而言,專業(yè)的新聞中的句型句式在語法結構上會更加嚴謹和復雜。例如Starting last Saturday, chains big enough to fall under the rule will face penalties about 2000 dollars for not showing calorie information in a prominent spot on their menus preferably next to the price. 這樣長難句的出現(xiàn),大大增加了聽力的難度。
二、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困境及反思
我國英語教學長期以來都是重讀寫,輕聽說。雖然歷經(jīng)科技英語與普通英語之爭、文學英語與科技英語之爭,以及進入21世紀之后的強調閱讀與聽說領先之爭方興未艾,近幾年的通識英語與學術英語之爭又甚囂塵上。英語教學改革都不斷強化聽說為主的交際溝通能力,甚至教育部2007年7月以高教廳(2007)3號文件頒發(fā)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要求各高校以新大綱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教育部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題型進行不斷優(yōu)化改革,使聽力測試從無到有,從有到多,聽力的比重從原來的20%上升到35%。
從歷次改革改革可以看出,CET考試中的聽力測試部分已經(jīng)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真實的聽力能力和水平,考試的技巧性正在逐步降低。考試的內(nèi)容也更加強調實用性,逐步打破應試者以應試為目的的學習方式??荚囯y度有明顯提升,進一步向托福、雅思等國際權威性考試接近。因此在備考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先從較為普遍的BBC、VOA、CCTV9等英文新聞入手,再進行托福lecture題目練習,熟悉題型。平時,多收聽收看TED演講以及國外大學的公開課為以后CET6做準備。
如何針對四級改革進行合理有效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的調整,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最終的教學目標?(1)根據(jù)改革后的新四級聽力試題結構及分值比例,適當有針對性地增加難易適中、長短適宜的新聞聽力訓練。根據(jù)語言習得理論,語言的掌握需要一定數(shù)量和質量的語言材料的輸入。通過立體化的語言學習系統(tǒng)增加并保證學生課上、課后的新聞聽力訓練量。由于現(xiàn)行的大學英語教材往往滯后于2016年新出臺的大學英語改革政策,新增的新聞聽力往往無法通過既有的教材進行訓練。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拘泥于現(xiàn)行制定的教學計劃,而是根據(jù)考試委員會提供的樣題,跳出課堂從BBC、VOA,或者CRI、CCTV9尋求新聞材料來作為練習材料。聽的時候注意把握新聞內(nèi)容六大要素,可歸納綜合為5個W和1個H,即:When——新聞發(fā)生時刻,Where——新聞發(fā)生地址,Who——新聞涉及人物,What——所發(fā)生的新聞事務,Why——為何會發(fā)生這一新聞事務,How——新聞事務的布景,如何會誘發(fā)、促成這一事務和后續(xù)情形如何。當然也不是所有新聞都完整地具備上述六要素,但英語新聞材料至少包括其中三個要素:who,what和when,這是新聞報道中最具價值的三要素。只要把握新聞所涵蓋的以上要素,就可輕松理清頭緒,輕松答題。
根據(jù)母語遷移理論,有母語認知,正遷移效應會使第二語言習得效果更好,因此我們平常也要多注重積累,多聽、多看中文新聞,熟悉最新的國際時事,尤其是國際時事類(熱門但沒有重大政治爭議);經(jīng)濟類,商務、社會發(fā)展;自然環(huán)境,天災人禍類;教育類、學習類、英美文化類以及軍事、重大科研進展等方面的事務,這樣再反過來聽英語的新聞,對國際國內(nèi)大事,有了提前了解,就可以現(xiàn)有通過母語了解的常識來輔助理解。
(2)新聞類高頻詞的積累。新聞中有一些詞匯是相對固定的,所以就很有必要去積累一些這種高頻詞匯。新聞表述中會有大量出現(xiàn)專業(yè)名詞或專業(yè)性的敘述。新聞,尤其像BBC,VOA,多數(shù)都是負面性的新聞。其次就是有很多縮略詞,其具有節(jié)省時間、新穎生動的特點,在英語新聞廣播中廣泛使用。在英語新聞中,常會用各國首都名稱代表國家或政府,用建筑物名稱代表有關政府機構。如用Washington(華盛頓)代指美國政府,用Pentagon(五角大樓)代指美國國防部。
(3)練習新聞聽力必須注意新聞的體裁結構和其特殊的行文方式和行文風格,新聞內(nèi)在結構特色鮮明慎密,內(nèi)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呈倒金字塔結構,重點信息集中在開首尤其第一句話,接下來則是著重細節(jié)展開的分述性信息。開首為新聞導語,相當于全文的主題句,聽懂導語,就基本上把握了全文基調。
聽力考查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瞬間記憶和速記的能力,所聽所想最終要反映到試卷上的答案,所以平常練習時不能只動耳不動手,要學會通過記關鍵詞來輔助理解。四級考試30分鐘的聽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精聽,在限定的時間內(nèi)聽懂內(nèi)容和問題并選擇出答案,因此想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提高聽力,必須多精聽少泛聽。此外,掌握英語的語音規(guī)律,比如新聞中,會有很多連讀或者失去爆破的這種語音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否能夠聽得出來,正確的方法是聽不懂的地方整個聽完后再回去反復聽,直到弄明白沒有聽懂的原因。
三、結語
四級在不斷改革,調整,進化。不管愿意與否,都將倒逼大學英語教學不斷改革,改進。我們更應該與時俱進,集思廣益,努力實現(xiàn)教學目標,切實提高大學生的聽力能力。
參考文獻:
[1]蔡基剛.關于我國大學英語教學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0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3]束定芳.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之目標與方向[J].東北師大學報,2012,01.
[4]王初明.從外語學習角度看大學英語教學和考試的改革[J].外語界,2010,01.
[5]王守仁.全面、準確貫徹《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中國外語2010,02.
[6]王守仁.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J].外語界,2013,06.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