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來
[摘要]高考物理全國卷具備三大特點:題型新、知識綜合性強、重視實驗考察。全國卷為了適應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的考生,相關題目在難度設計上較為合理,同時,重視情境創(chuàng)設,突出能力的考察,加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lián)系。力學作為高中物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高考中無論是選擇題、實驗題,還是計算題所占的比重都相當大。文章通過分析2013~2015年全國卷中高中物理力學內(nèi)容的考察情況,并據(jù)此分析高中物理力學熱點知識及備考策略,希望能對廣大師生的物理教學或備考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全國卷 力學熱點分析 備考策略
一、近三年全國卷中力學考題分布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在歷年全國卷試題中,對力學知識的考查以基礎知識為主,并且從變化趨勢來看,難度逐年上升,但是仍保持在中等水平。重難點依舊是復合運動,牛頓定律、萬有引力定律每年都要涉及。選擇題:考查范圍較全面,難度遞進,實驗題比較穩(wěn)定,一個力學實驗+一個電學實驗;計算題在2015年有了較大變動,運動學作為壓軸題進行考查。拿2015年的題目來說,2015年選擇題比較基礎,難度不大。實驗部分:難度增大,實驗題超越了課本實驗,選題新穎,以后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和分析實驗的能力。計算題:突破了以往的壓軸題模式,考查了動力學問題,具有較好的區(qū)分度。
二、全國卷力學熱點分析
1.選擇題
從近幾年選擇題所考查的知識點我們可以看出,關于摩擦力、力的合成與分解、天體運動等都是高頻考點,因此這些知識點也很可能在以后的高考選擇題中出現(xiàn)。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相關習題訓練時,一定要訓練一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題目,確保我們的學生在新的題目情境中,能抽象出最基本的知識點,知道題目是“換湯不換藥”的,能快速準確地將題目解答出來了。
2.力學實驗題
從近幾年的考察方向來看,今年的力學實驗題有四大命題趨勢,一是誤差和有效數(shù)字;二是測量性實驗,包括用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測量長度,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三是驗證性實驗,包括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驗證牛頓運動定律、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四是探究性實驗,包括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探究動能定理。將這幾大板塊復習好,力學實驗題就不在話下了。
3.計算題
力學的計算題主要有三大板塊:
一是牛頓定律的應用和運動學公式的應用;
二是兩大定理和兩大定律公式的應用,兩大定理的主要內(nèi)容:(1)功、沖量的正負判定及其表達式寫法。(2)動能定理、動量定理表達式的建立。(3)牛頓第二定律表達式、運動學速度公式與動量定理表達式;牛頓第二定律表達式、運動學位移公式與動能定理表達式;兩個物體動能表達式與系統(tǒng)能量守恒式。應用時要避免重復列式。(4)曲線運動一般考慮動能定理,圓周運動一般還要引人向心力公式應;勻變速直線運動往往考查兩個定理的應用。兩大定律的主要內(nèi)容:(1)系統(tǒng)某一方向動量守恒時運用動量守恒定律。(2)涉及長度量、能量、相對距離計算時,常運用能量守恒定律(含機械能守恒定律)解題。(3)等質(zhì)量兩物體的彈性碰撞,兩物體會交換速度。(4)最值問題中常涉及兩物體的共同速度問;三是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
一般來說力學計算題的出題范圍不會超出這三個板塊,將這三個板塊的題型都細致的做一遍,并且在答題的時候講究一定的步驟,那么分數(shù)一般不會低。
三、全國卷環(huán)境下高中物理力學備考策略
1.培養(yǎng)學生的定性分析能力
定性分析是物理學中最基本的分析,也是最能體現(xiàn)物理學科特點的分析方法。從上述統(tǒng)計來看,在近年高考選擇題中,將近一半的題目都涉及考查學生運用定性分析解題的能力,因而對學生定性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不容小覷。拿2013年全國卷理綜試題的14題來說,這是一道考察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力學題目,題目難度較小,運用物理規(guī)律及原理進行定性分析就能輕而易舉地將題目解答出來。不光選擇題如此,在實驗題的解答中,關于實驗原理的確定、實驗方法等都需要一定的定性分析能力。力學知識作為高考考察的一大板塊,它在試卷中所占的比重相當大,所以要想順利解決力學方面的題目,培養(yǎng)學生的定性分析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2.培養(yǎng)學生的建模能力
所謂建模,就是建立系統(tǒng)模型的過程。它與定性分析能力一樣,同樣是物理解題的能力之一。建模的大致過程就是通過對題目中所涉及的物理情境進行剖析,從中抽象出物理問題,然后再選擇合適的研究對象及物理規(guī)律,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方程式,進而達到解題的目的。力學題目有易有難,運用建模思想,無論是難題,還是簡單的題,都能有效解答。例如2011年全國卷第20題是曲線運動的力學模型,第21題是木板模型的變通。諸如此類問題,只要能建立相應的模型,題目就能快速解答??偠灾?,建模能力是高中生應當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建模能力。
3.注重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與理解
從近幾年的力學考題來看,考題中越來越糅合進更多實際生活中的元素,一來是為了加強物理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學以致用;二來是為了考查學生的應對能力。例如2015年的第22題(力學實驗題考查托盤秤,盤秤作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測量工具,測量的是物體對秤盤的壓力,但是日常生活中盤秤的單位是“千克”,這就要求學生充分理解其含義,通過比值的方法靈活求解。諸如此類生活情境,相信在以后的考題中會越來越多,所以在備考時,就要充分考慮這一點,多進行一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力學習題的訓練,從而使學生在考場上見到類似題目時,可以沉著冷靜地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