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發(fā)文
[摘要]在“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新時期,有效開展農村初中物理教學,注意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實現素質教育穩(wěn)步推進和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關鍵詞]均衡發(fā)展 教學行為
國家“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戰(zhàn)略,對我們西部地區(qū)來說,是一個改變落后教育局面的大好時機,基于初中現有的軟件和硬件教學設施,特別是留守兒童眾多的農村初中,學生的整體素質與城市學生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對廣大農村初中而言,我們教師,更要認真面對,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我認為,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學校特點,從以下“九要”人手,進行有效教學。
一、要走下講臺。深入學生當中
在三尺講臺上的教師,對學生而言,會產生一定的畏懼感,這樣不利于師生交流,不利于教學。實際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而非領導者,不能一味高高在上,要走入學生中,和學生交朋友,建立平等的“朋友型”師生關系,以和藹可親的姿態(tài)與學生交流,學生自然會喜歡,學生也就會愛上教師的課,教師抓住了學生的“心”,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二、要讓學生讀課本和題目
一直以來,讀課本,好像是語文、英語課的專利,非也,物理教學,也要學生讀課本,包括解題時讀題目。讀課本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學生讀課本,就不會對課本陌生,很多的物理規(guī)律、知識,在學生的思考、教師的講解中理解不一定透徹,但是學生多讀幾遍后,就可以加深理解和記憶。讀懂題目的意思,分清已知、未知、所求,把握解題的思考方向,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效率。
三、要讓學生親自做實驗
現代教育,教師不是“演員”,學生也不再是“聽眾”或“觀眾”。要讓學生親自做實驗,教師不能包辦代替,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實驗習慣。物理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實驗是每節(jié)課少不了的內容,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物理教師應引導學生做好實驗,不要怕學生不會做、浪費時間、完不成教學任務或是擔心學生損壞儀器,而由教師本人包辦。即使是演示實驗,也可以由學生輔助或完全由學生做。分組實驗,更應該由學生親自完成。
四、要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和實驗
學生的課外閱讀是對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教師要指導學生適當閱讀書籍,提高物理學習效率和擴展知識面;否則,學生讀書缺少方向,胡亂看。指導學生看一些科普書籍,物理學史料,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和決心,提高學習熱情和效率。另外,課外生活小實驗,是增強學生動手能力、養(yǎng)成探究習慣的“第二課堂”,教師也要積極指導學生完成,這對物理課堂教學是有益的補充。
五、要進行學法指導
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學法指導,防止因學生思維定式,照搬其他學科的方法學物理,靠死記硬背的方法,是學不好物理的,因為物理學科的特點要求學習者要動腦、動手去探究,特別是要學生養(yǎng)成每學完一章,就從概念、公式、規(guī)律、作圖、實驗、原理等知識板塊入手,分類整理,歸納知識體系。
六、要進行思想教育
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是每一個教師的重要職責之一,物理教師既要教學生物理知識,同樣肩負育人的職責,物理科的教學內容,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教育素材,如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美育、愛國主義教育、環(huán)保教育、國防教育等,有效開展思想教育,能激發(fā)學生艱苦奮斗,勇于拼搏、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精神。
七、要正確評價學生
現代教育,需要現代思維和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學生觀,正確評價學生,既要把握智力因素,也要從非智力因素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判,從單一要素對學生進行評價,會抹殺學生的天賦,不要以單純的考試論英雄、更不要以一次分數來評價學生的好壞,因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是動態(tài)的,要鼓勵學生,重要的是要學,學生學了就是進步。
八、要選擇性地講解物理題
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學物理,解題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課本的、練習冊的、單元測試題、考試試卷,題目繁多,教師最忌從頭講到尾,耗時且學生精神疲憊,效率低下。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有選擇地講,講重要的,講學生普遍感到難度的、有代表性的、容易出錯的題目;同時,在解題時,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注意書寫、畫圖的規(guī)范性。
九、要給學生留出思維空間
教師講課,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動腦思考的習慣,整天提問“是不是、好不好、對不對”永遠也調動不了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師講課、提問、解決問題,要動腦筋,要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要讓學生獨立思考、相互討論,以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進入新時期的初中物理教學,需要物理教師與時俱進,有全新的視角和長遠的眼光,能大膽探索、勇于實踐、不斷開拓,以提高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責任編輯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