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翠翠
(陜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
《荀子》中的惠子形象
孫翠翠
(陜西師范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2)
惠子是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是名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先秦諸子中的形象不一,但大體是受批評的形象,尤其《荀子》更是丑化了惠子。荀子主張“正名”、“正道”,批判虛浮無用、只為“辯”而言的名家思想。他用儒家的道德標準來批判名家思想,進而轉(zhuǎn)向?qū)γ掖砣宋锏娜松砉?,以達到其主張的“制名以指實”的儒家行為邏輯和“至極之治”的政治境界。盡管荀子批判華而不實的名家思想,但他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和吸收了惠子分析事物時哲學思辨的理論分析方法,進而豐富了儒家學說的思想內(nèi)涵。
先秦;《荀子》;惠子;正名;形象
以往學者多從惠子與莊子的“濠梁之辯”的角度來分析惠子的哲學思想。管宗昌從文學的角度來分析惠子的人物形象,為我們研究惠子其人及其思想提供了新的視野。但是文章只是簡單羅列惠子在諸子作品中的形象,尤其是在指出《荀子》批判惠子的“名辯”思想并對惠子轉(zhuǎn)向人身攻擊之后,卻并未進一步分析其中原因[1]。孟凱在其文章中指出,荀子主張的言不僅要“言順”,還要有“止辯”的目的,即“言辯”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辯”,而是要面向?qū)嵺`。文章論述了名家思想與儒家名學思想的沖突,正可解釋惠子其人及思想遭到批判的深層次原因[2]。鄭永桂進一步指出荀子的“正名”思想是在批判繼承儒、名、墨、道等家思想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的,其目的是使“名實相符”。同時他也指出荀子名學思想片面強調(diào)邏輯服務(wù)于政治,進而阻礙了名學邏輯的進一步發(fā)展[3]。本文通過研究《荀子》中的惠子形象,試圖從歷史的角度客觀評價惠子的人物特征及名家思想,進而分析《荀子》名學思想的政治傾向性。
惠子,名施,戰(zhàn)國時宋國人。他與莊子的一場小辯論——“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4]頗有意趣,充滿了哲學意味。莊子還把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突出地表現(xiàn)了惠子貪圖名利、猜忌的形象[5]。
惠子是戰(zhàn)國時期名辯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名家思想的開山鼻祖。他提出的“合同異”和“歷物十事”的辯證思想,不僅豐富了名家思想的內(nèi)涵,而且其思辨的哲學態(tài)度以及理性分析的哲學方法也為其他學派所吸收,從而促進了各家思想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除此之外,惠子還是一位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他曾活躍于魏國,是“合縱”思想的主要組織者和支持者?;菔┲鲝埼?、齊和楚國聯(lián)合對抗秦國。作為名辯家的鼻祖,惠施的作品早已亡佚,其思想散見于先秦諸子的作品中,在《莊子》《戰(zhàn)國策》《韓非子》《呂氏春秋》等作品中都有記載,每個作品都因其所持的觀點而對惠子的形象有所修改,都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這樣就使惠施的形象顯得比較復(fù)雜。
《戰(zhàn)國策》中的惠子主要是政治家和敢于進諫的形象。而且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他的政治主張一般都得不到實現(xiàn),是一個不成功的政治家,因此記載的大多不是主角,而只是突出他的善于進諫、勇于進諫的形象。這是符合他名辯家的身份的,且如此記載也是符合《戰(zhàn)國策》的書寫原則的。因為該書是書寫戰(zhàn)國時期政治家的游說之辭與言行策略的文章,所以本書中惠子作為政治家的形象不是很突出。但是作為一個敢于進諫的諫士,他的形象是十分鮮明的,本書展示了他能言善辯的人物風采。
《韓非子》不僅表現(xiàn)了惠子善諫的形象,而且突出了其能言善辯的形象?!俄n非子》本就善于明物喻理,以寓言來說明道理,語言多平實幽默,多有警示作用。在本書中能言、善言的惠子就更被宣傳成一個善于曉喻說理的名辯家,這也是符合《韓非子》說理風格的[6]。以此所見,惠子的形象無疑是更為豐富了。
《呂氏春秋》中的惠子一方面表現(xiàn)出了能言善辯的諫士形象,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其有名無實的狡辯家和政治家形象。這里《呂氏春秋》的主觀色彩變得更濃厚了,把惠子描繪成一個有名無實,不深究學問,通過善辯博取名利的投機之徒。
因為莊周本人與惠施接觸較多,所以《莊子》的記載比較詳細。除了前文所描述的能言善辯和貪圖功名利祿的政治家形象外,在《莊子》一書中還比較全面地記載了惠子的哲學思想?;葑拥摹皻v物十事”雖然是對自然界的分析,但明確表現(xiàn)了其“合同異”的思想,體現(xiàn)了哲學家的風采。除此之外,《莊子》記載多以莊子為中心,惠子在書中多數(shù)時間是被教育的對象,以此來突出《莊子》的說理風格。前揭莊子與惠子在濠梁之上的辯論,集中體現(xiàn)了兩人思想的不同,也間接表現(xiàn)了惠子狡辯的形象。這種記述正可說明《莊子》的說理風格,《莊子》善于敘事說理,所塑造的惠子能言善辯,而與之相辯的莊子則更為機警能言,以敘述惠子辯論失敗的結(jié)果來教育說理,從而使自己的理論更有說服力。《莊子》通過這種教育的手法來宣傳其道家思想,而惠子無意間就成了莊子道家思想的傳播者。另一方面,在政治方面明顯地感覺莊子對惠子具有鄙夷的思想,在《惠子相梁》中,莊子沒有一句評論,但惠子的貪圖名利和無端猜忌的“小人”形象栩栩如生。不過,《秋無鬼》卻記載莊子在惠子的墓碑前感嘆沒有知己,整篇文章十分真摯,抒發(fā)內(nèi)心感受,顯然不是做作之文。我們知道莊子主張“清靜無為”的避世思想,鄙棄榮華富貴、權(quán)勢名利,而惠子能夠成為莊子的知己,顯見也不是那種會為了名利權(quán)勢而出賣朋友的小人,更不可能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卑鄙政治家??梢娀葑又皇窃谖墨I中充當了莊子用來教育說理的反面典型,其形象是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了的。
前面這些著作雖然帶有作者的主觀色彩,但還是能夠大致了解惠子的形象的。作為儒家集大成者的荀子卻把惠子的形象更加丑化。
《荀子·不茍》篇說:“山淵平,天地比,齊秦襲,入乎耳、出乎口,鉤有須,卵有毛,是說之難持者也,而惠施、鄧析、能之?!盵7]荀子所說的“山淵平,天地比”是惠子的名辯思想。莊子說:“天與地卑,山與澤平”[8]音義曰:“以平地比天,則地卑于天,若以宇宙之高,則似天地皆卑,則山與澤平矣?!边@里明顯是帶有樸素辯證法的推論。但是荀子所突出的是名辯的主題,對其名辯的學說頗不認同。所謂“不法先王,不是禮義,而好治怪說,玩琦辭,甚察而不急,辯而無用,多事而寡公,不可以為治綱紀;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惠施、鄧析也”[9]就明顯表現(xiàn)了他對名家思想的不屑。故雖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是對于“法先王”、“是禮義”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幫助,只會愚弄百姓,迷惑大眾。相似的言論還有《解蔽》“惠子蔽于辭而不知實”[10],都是對于名家思想的批判,認為名家思想有言而無實,虛浮而無用。至于《儒效》“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相薦樽,以相恥怍,君子不若惠施、鄧析”[11]之云云,也未將惠施列為君子之列。
《荀子》一書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對惠子這種批判的論調(diào),其所持的觀點大致是對名家名辯的不屑甚至是鄙夷,一方面指責他們的觀點“察而不急,辯而不用”,另一方面批判惠施不能“法先王,是仁義”。那么為什么對惠子唯獨《荀子》基本上持一種論調(diào)甚而發(fā)展到人身攻擊的地步呢?
其實答案在《荀子》一書中就能找到?!冻上唷菲f:“凡成相,辯法方,至治之極復(fù)后王。慎、墨、季、惠,百家之說誠不詳?!盵12]荀子所處的年代早已禮樂崩壞,社會連年戰(zhàn)亂,民不聊生,百姓希望過的是能夠“法先王”、“復(fù)后王”的和平秩序。荀子吸收了諸子的思想,主張建立統(tǒng)一的集權(quán)國家以結(jié)束連年的戰(zhàn)亂。《非十二子》中說:“假今之世,飾邪說,交奸言,以梟亂天下,矞宇嵬瑣,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存者有人矣。”[13]這些“邪說”、“奸言”就包括惠子、鄧析這些名辯家。當然我們也不能全部否認惠子思想,但是惠子這些人物的思想本身已經(jīng)不適應(yīng)這個時代的需要,更不符合荀子所提倡的“隆禮”、“重法”、“令行禁止”、“天下為一”的統(tǒng)一中央集權(quán)的思想,所有的思想都應(yīng)該為現(xiàn)世現(xiàn)實服務(wù),惠施的思想明顯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荀子主張“正名”,以繼承、發(fā)揚儒家之道為己任。根據(jù)名-言-事的儒家名學邏輯,名學思想主要是分為:正名、言辯、成事。這三個部分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儒家的名學思想與實際緊密相連,而荀子又在繼承孔子的名學思想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時代的要求有所發(fā)展?!盾髯印分械拿麑W思想與實際緊密相連,在“名”與“實”的關(guān)系中,荀子堅持“名定而實辯,道行而制通”。即確定正確的“名”是要達到對客觀事物能分辨清楚,使人們的思想得以交流,使一定的政治原則得以貫徹。因此他主張“制名以指實”,使“名”符合客觀事物,而且要使“名”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所以荀子的名學思想是首先解決認識上的障礙,同時要隨著客觀事物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符合客觀的發(fā)展規(guī)律。荀子的名學不僅僅是要人們?nèi)フJ知,而關(guān)鍵是要去實行?!墩分袕娬{(diào):“今圣王沒,名守慢,奇辭起,名實亂,是非之形不明,則雖守法之吏,誦讀之儒,亦皆亂也?!盵14]是繼續(xù)秉承了其思想中批評的論調(diào),抨擊像惠施這種名實思想是虛浮無用,有言無實,不僅平民百姓受到蠱惑,甚至到統(tǒng)治階級上層也會受到影響,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統(tǒng)治基礎(chǔ),不利于統(tǒng)一。在這里就能看出荀子的正名思想的核心其實是“行”,首先是“解蔽”,認識人類正確與錯誤,認識“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這樣才能有正確的認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而要把握正確的認知離不開對“心”的認知,要達到“虛壹而靜,靜極而動”才能獲得真知。荀子的名學不注重形而上學的理論,而是追求現(xiàn)實的關(guān)懷,因此特別強調(diào)“行”的重要性?!督獗巍分姓f:“知與行,虛壹而靜,謂之大清明?!盵15]《儒效》中強調(diào):“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16]足見“行”的重要。荀子認為要全面認識這個世界,貫徹名與實的理論還要會掌握一定的“術(shù)”,操縱“術(shù)”也就是掌握一定的辦事方法,做起事情來才能事半功倍。而擇術(shù)的一個重要的基礎(chǔ)就是要先正名,這樣就使荀子的名學思想的知行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
荀子提倡推行儒、道的行為準則來約束世人,因此作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又是那個時代的思想先驅(qū),自然而然地就會對新的時代的社會問題以及矛盾進行理性反思和理論性的表達。所以荀子的思想具有尖銳的批判性,這也是有激而發(fā),因時而言,并不是只針對惠子一人。他對當時法家、道家等其他思想都有著批判,只是時代激烈的變化要求他猛烈地抨擊其他家的學說來提高自己學說的知名度,宣傳自己的主張。當然我們也應(yīng)該看到,惠子雖然提倡“名實”的主張,但他也承認實是第一性、名是第二性的,這與荀子的“知之不若行之”的主張有異曲同工之處。而且從惠子政治家的軌跡上看,他與公孫龍的詭辯還是有區(qū)別的,不能一概而論。
《荀子》思想具有尖銳的批判性,也與荀子所處的時代密切相關(guān)。荀子生活在戰(zhàn)國末期,諸子思想競爭開放,但是真正能夠稱為顯學的也不過是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家等幾家的思想,而各家為了能夠宣揚自己的主張會不遺余力地批判其他諸子的學說,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實現(xiàn)了諸子百家思想的雜糅與兼收。荀子也不例外,在荀子所處的時代,“法先王,復(fù)后王”、追求“至極之治”成為許多士大夫的目標,各諸侯國也競相追求能夠幫助他們實現(xiàn)一統(tǒng)的政治思想,這就為那些懷有抱負且身負圣王之教的人提供了游學講道的契機。荀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荀子希望復(fù)孔子先圣所推崇的儒家正道,這就不可避免地要為儒家思想正名以宣傳儒家正道。
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在《戰(zhàn)國策》的記載中惠子就已經(jīng)為人詬病?!稇?zhàn)國策》有一段議論性的文字:“惠子非徒行其說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又因說文王之義。說文王之義以示天下,豈小功也哉?”[17]惠子為人詬病的原因不外乎是“徒行其說”?!稇?zhàn)國策》成書時間不一,作者也不定,但惠子為人詬病在惠子死后或者生前可能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那么在《荀子》成書年代被批評應(yīng)該是理所當然的。這種常態(tài)在《呂氏春秋》中也有印證,《呂氏春秋》善于說理,但也毫不掩飾地批評惠子及其名實之說虛浮,其名辯就猶如“鄭衛(wèi)之音”動聽而無益,就如惠子名辯有言而無實,只是在作文字游戲[18]。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對惠子的人物性格已經(jīng)有了比較完整的認識。雖然這些都是思想家的作品,難免帶有主觀的色彩,但是還是比較真實地反映了惠子的形象。他是一個失敗的政治家,算不上醉心于榮華富貴,沒有被權(quán)勢名利所累;他積極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是位有政治抱負的政治人物;他能言善辯,但有時也是一位卑弱的辯手;他還是位著名的名辯家,有些哲學思想其實還是得到了時人尤其是莊子的認同的。
《荀子》一書雖然對惠子思想進行一邊倒的批判,但是惠子的名實思想也或多或少地影響到了荀子?;菔┑囊簧m然在政治上不太如意,卻也一直踐行著敏于行的人生哲學?;葑拥摹胺簮廴f物,天地一體也”,表達了肯定世界客觀存在的態(tài)度,與他后來的名家人物如公孫龍是不同的[19]。他是承認實的,因此與荀子所提倡的“制名以指實”的觀點其實是一致的。甚至可以說,《荀子》的思想其實已經(jīng)不知不覺地受到了他的影響。只是惠子不成功的政治家形象以及其名家始祖的身份使其名實思想大打折扣,而詭辯思想日益突顯,進而成為人們批判的中心。
惠子形象在《荀子》中所受到的批判,正反映了戰(zhàn)國時代各家思想的“事功”傾向。雖然在哲學史上惠子的名家思想有其重要的歷史地位,但是在那個大部分學說都在為兼并統(tǒng)一戰(zhàn)爭服務(wù)的時候,惠子的學說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只能成為現(xiàn)世學說宣傳的犧牲品了。因此我們也應(yīng)該注意到,惠子雖然是個飽受非議的人物,但其時他的思想已經(jīng)得到其他各家的認可并進而雜糅利用了的,這也是那個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開放的社會極為普遍的時代特點。古人講“立德”“立功”“立言”,人們可能達不到“立德”“立功”層次,但是“立言”卻是通往圣賢的第一步,因此許多思想家都首先從“立言”做起。道家的莊子時常言辯,而且善于曉喻說理,儒家的先師孔子、孟子也是能言善辯之士。令人感慨的是,對于名家的勇于言辯,人們卻大多表示鄙夷,認為其無用,華而不實,甚至連華麗的表象都算不上,只會給人留下詭辯狡猾的印象。然而言辯又是那個時期必備的技能,在那個年代,君子必辯,只有通過言辯才能駁倒別人的觀點,并宣傳自己的學說。因此,先秦諸子雖可以爭議惠子的人格,但他在中國思想史以及哲學史上的貢獻卻是難以磨滅的。
[1]管宗昌.先秦作品中惠子的文學形象[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11(02):182-186.
[2]孟凱.正名與正道:荀子名學與倫理政治思想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14-185.
[3]鄭永桂.試論荀子之“正名”思想[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3:12-61.
[4][5]郭慶藩.莊子集釋[M].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61:605,607.
[6]王先慎.韓非子集解[M].鐘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177.
[7][8][9][10][11][12][13][14][15][16]王先謙.荀子集解[M].沈嘯寰,王星賢,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8:38,90,94,123,142,392,397,414,460.
[17]何建章.戰(zhàn)國策注釋[M].北京:中華書局,1990:559-560.
[18]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435-1474.
[19]黃長平.論惠施的“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J].集美大學學報,2014(1):117-122.
[20]王堃.正名:儒家正義論之統(tǒng)緒——以荀子正名與正義思想為例[J].東岳論壇,2014(4):11-17.
The Image of Hui Zi in Xunzi
SUN Cui-cui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Shaanxi xi'an 710019,China)
As a thinker and politician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Hui Zi w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in the School of Logicians.His images in the pre-Qin writings were different,but generally can be seen as a critical one,especially in Xun Zi that greatly defamed his image.Xun Zi advocated"rectification of name"and"right way",while criticized Logician thoughts that were impractical,useless and only for"critical debate".By using the Confucian moral standards to criticize the Logician thoughts and posting personal attacks on Logician representatives,he wanted to achieve the Confucian behavior logic of"standardizing names to identify matters"and the political realm of"extreme governance".Although Xun Zi criticized the impractical Logician thoughts,he unconsciously learned and absorbed the way of philosophical analysis from Hui Zi,thus enriching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Confucianism.
pre-Qin;Xun Zi;Hui Zi;rectification of name;ideology
K205
A
1674-7356(2017)-03-0057-04
2017-02-22
孫翠翠(1992-),女,河北石家莊人,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先秦史。
時間:2017-03-1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396.G4.20170314.1635.004.html
10.14081/j.cnki.cn13-1396/g4.2017.03.002